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传媒业] 媒介伤害儿童十宗罪

[复制链接] 1
回复
18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7-11 09:3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生活在由各种大众媒介编织成的信息时空之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媒介的影响,有些影响是明显的,而有些影响则是潜在的,儿童虽然尚未成年,但也不是与世隔绝的,他们也受到了媒介的影响,由于他们不具备信息甄别能力,有时反而更容易受到伤害,正面简要地列举一下媒介对儿童的伤害情况。

 

罪状一、目中无童  

儿童意识:本文中的儿童意识是指媒体工作者在编辑制作产品时头脑中对儿童这一群体利益的考虑。

生长在中国的儿童,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作为父母的独生子女,在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们多维呵护关爱交织成的爱之网中享受着小皇帝般的待遇,但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国人的儿童意识淡薄,就如同国人的残疾人意识淡薄一样,大人们的一些言行往往无视儿童的存在,在这种儿童意识淡薄的环境中的大众媒介也表现出了对儿童的漠视和忽视,大众媒介的目中无童表现在很多方面。作为主流媒体的都市类报纸,除了在六一儿童节前后和新学期开始之际增加一些关于儿童的内容之外,平时基本上没有儿童的什么事,偶尔有的就是一些患了重病的儿童的医治情况的报道和关注,而这只是对极个别的非正常个体的关注,而对更多的正常儿童的常态情况的关注是一个空白,当然,也正是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养成了没有儿童意识的公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虽然,我国可以说是一个有着尊老爱幼传统的国度,但更多时候,我们对尊重和爱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衣食等物质的层面上,而对其精神层面的关注甚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衣食层面的关注其实是很简单的,而儿童真正需要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精神层面的健康应该成为其是否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从古时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毛泽东时代的“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之类的极为重视儿童的话语,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极为重视儿童的国家,但同时,我国又是一个非常忽视儿童的国家,这从一年又一年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中就可看出,从对教学楼的建设质量的忽视中也可看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忽视儿童的国家,中国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童年,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中一切都是按照成人的标准设置的。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众媒介在塑造环境、设置议程等方面的不作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大众媒介把刊登明星娱乐新闻的一半版面拿出来关注儿童,那么,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关注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笔者在约请一些报纸教育版的编辑就媒体对儿童的影响问题写稿时,大多数报纸教育版的编辑对此没有思考,其中包括一些全国性的大报,在对儿童问题没有概念的编辑手下编辑出来的报纸目中无童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罪状二、细分市场过度商业化 

童媒:泛指一切以儿童为目标读者的报刊、图书、光盘、广播电视节目等,这些都是儿童借以了解社会和外部世界的媒介,所以,称为童媒。

当前,童媒市场可谓繁荣昌盛,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市场的细分极为精细,这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本来是可以理解的正常做法,也为受众提供了选择的便利。但过犹不及,凡事过度了就走向了反面。比如现在的各种儿童报刊图书,都有各自的不同年龄的版本,一般是以岁为单位的,但是,8岁和9岁的儿童之间的差别是否到了需要专门出两份同名的书刊来分别应对的程度,这是一个问题,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目前童媒的细分就是无意义的,且是不负责任的,存在着误导受众增加销量的嫌疑,而这与媒介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显然背道而驰了。

另外,有些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图书不仅存在这种现象,还存在另外的问题,比如,智力开发类的图书,分别有几岁版的,但当一个家长买了两个以上的出版社的此类智力开发图书之后,就会发现,在这一家出版社的7岁版本中的一些题目出现了另一家出版社的8岁版本中,可见,两家出版社依据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当然,标准也不只这两套,第三家可能又是一个标准,如此混乱,让读者无所适从。以已昏昏,又如何能使人昭昭?蒙骗读者实在是太不该了。出版社可能会辩解说智力本来就没有标准可言,那他们专门为此出了一本本不同年龄版本的图书又是为啥呢?看来只能是为了那个文化人羞于出口的字――“钱”,这是媒体对儿童极大的不负责任。

沙发
发表于 2008-7-21 09:49:48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十宗吗?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