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才女——李清照

[复制链接] 0
回复
99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7-4 09:4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闯入草堂深处,呕吐,呕吐。惊起鸳鸯无数。

一首宋词念罢,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说到才女,第一个想到的是谁呢?我啊,想到的是‘苏小妹’,尤其是她那句评价苏轼的“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很有点意思,这句说的是苏轼脸很长,带有戏虐的意味,同时,能够与苏轼对语不落下风其才学可见一般;还有,非常有名的“苏小妹三难新郎”说的是苏小妹嫁给了秦观,在洞房之前给秦观出了三道题,想那秦观可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而且,很得苏轼的赏识,其才学自不必说,敢于出题的只怕女子当中唯苏小妹一人而已。更难得的是,秦观竟然在最后一题时还是得到苏轼的指点才顺利过关。可见,苏小妹的才情还在秦观之上。

下面呢我就把苏小妹和秦观的对手戏说一说:

苏小妹:请听题

秦少游:请出题(秦观,字少游。在这里用字是为了和上面的苏小妹字数对应。)

苏小妹:第一题,“铜铁投烘冶,缕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在这里介绍一下,这四句诗里面隐藏着四个字,还有一个小故事:说当时,有人给秦观提亲说苏家姑娘还不错,你也不小了,看看这门亲事就定了吧,苏洵也说,秦观一看苏家那是很了不起的,也行吧,就同意了,在当时,这就叫定亲了,由于理学是很严谨的所以,二人一直没有见过面,这秦观心里就没有底了,心说,这个苏小妹长的怎么样,是不是很爱国啊?这心里一嘀咕就坐不住了,于是,到处打听,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老娘们就开始说了,我知道,这个苏小妹啊脑门大,就跟那寿星老是的,这秦观一听,这可麻烦,这时他想起了苏轼的一句笑语“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这时再一听,更是心中忐忑,可是,秦观毕竟是有才,明白一个道理“眼见为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好这时呢他听苏轼说啊,苏小妹要去上香,秦观心中一喜心说,这是个机会,我就不信凭我秦观,“苏门四学士”我还看不到你。

话说,上香这一天,秦观起了个大早,借了一身道士的服装,就到了庙门蹲在门前等着,路过的人一看,这个道士很可怜,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又在寺庙里,于是,都把钱扔到秦观的面前,秦观一看,这个不错,以后要是没有了钱就用这个方法挣钱。省事又省力,来钱还快,所以说,乞丐都是好演员,好演员不一定能演乞丐。所以,秦观就成了那些好演员的祖师爷,不过他们不承认。

不一会儿,苏小妹的轿子来了,这个苏小妹还没有出嫁不能在面门下轿,要到门里,可是一到了门里要再想看可就不容易了,这秦观一看把握机会呀,一摇一摆就到了小姐的门前,深施一礼说:“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这是句吉祥话,可是暗含着玄机,这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这苏小妹一听,这不对啊,你化缘也要有个眼力价儿啊,我这是小姐,还没有出阁,这小妹心里不痛快就会了一句“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这秦观真有脸,不羞部臊,心里说我就是要看到你,接着说:“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苏小妹一听你这个道人真不上道,心里的气又涨了一层,达到了五分,气呼呼的回了一句“随道人口吐莲花,分文无舍”,秦观这时听着小姐的声音很好听,如同银铃一般,心中说,声音这么好听不知道长的怎么样,我一定得看看,这个人都有好奇心,这也不怪人秦观,你想啊,自己未来的老婆,谁不想知道长的怎么样,你要是长的跟那个什么是的,那看着也吃不了饭啊,是吧,男的啊,都有这个心理,首先我就有,看到美女能多吃一碗饭,可是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多吃,所以身材还是很苗条。这个秦观的脸皮真厚,站在轿前就是不走,这苏小妹心说,这是个什么东西,心中好奇,打开轿帘就看了一眼,抓住这个机会,秦观算是一睹芳容啊。苏小妹一看,这个人这不是秦观吗?苏小妹怎么认识秦观,而秦观不认识她呢?这里有苏轼的事情,这个苏轼很喜欢他这个妹妹,没事就和她逗,有时就说我有几个朋友谁谁谁,长什么样,这苏小妹那不仅文字好,蕙质兰心,画画也是不让苏轼,老听苏轼说秦观长什么样,苏小妹心中就有了底了,今天一看一对号,不是秦观是谁啊,心中这火就撞了顶梁了,要不是当时礼教森严,估计秦观就要变成残废了。所以,像我们这些喜欢看美女的要把眼睛擦亮,为了自己的健康,要找那温柔的。苏小妹一气,香也不上了,吩咐回去,这时候就看出来了秦观绝对是才子,追在轿后边还说了一句“小娘子一天欢喜,为何撒手宝山?”,你看这句话多气人,啊,轻薄之意跃然纸上,这都是秦观前期在妓院的时候和那些烟花女子调笑的成果啊,所以,烟花之地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吗。这时,苏小妹的肺都气炸了,狠狠的回了一句“疯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说完,轿子往山下走去,这时,你秦观脸皮再厚,你也不能跟着姑娘的轿子后面跑啊,就回家了。

今天,苏小妹就拿这个事来出了题,心说,我要出出心口的恶气。秦观一听,也明白了,这是生我的气了,赶紧着赔不是。

秦少游: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这句话就把谜底“化缘道人”说了出来,同时呢,也赔礼道歉了,苏小妹一听,点了点头还不错,心中的火就少了几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男的什么都可以不会一定要会道歉。你看人秦观,能屈能伸,这才是大丈夫,你要是宁折不弯,你打光棍儿去吧。

苏小妹:请听第二题“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丝缕缝线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这又是四句诗,这次呢每句诗里面啊都有一个古人名,这可是要学问的,没有二两灯油,你就摸黑战争吧。这秦观那也是大才,读书破万卷,一听就知道了,这四个人就是“孙权、孔明、子思、太公望”这四句诗我要说的是第三句,其他的三句了解历史,文字通顺的一般都能知道,就是这第三句里面还有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就要功夫了,活学活用。同时呢,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可谓是一语数关啊。

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人啊,都忘了这句诗,忘了诗还不要紧,要是忘了父母那可就真是啊?枉披了一张人皮啊,现在这种人还真不少,我记得以前有这样一句话“有一天楼上掉下一花盆儿,砸死十个人,有九个是经理,还有一个是董事长。”现在这句话应该好、这样说了“咔嚓,掉下一地雷,炸死了十个人,九个是披着人皮的狼,还有一个是披着狼皮的人”。我不想讽刺什么,我只是希望,看到这篇文字的,在看完这里的时候记起被你经常忘记的那个远方的人——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最后一道题,丫鬟从门缝里递给秦观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副上联:“双手推开窗前月,月明星稀,今夜断然不雨”秦观一看这个有点难,苏轼一看笑着指了指“雨”这个字,秦观豁然开朗,立刻说出了下联:“一石击破水中天,天高气爽,明朝一定成霜”。苏小妹在屋里一听,这个人还行,不行也没辙了,堂都拜了,气也消了,害羞的打开了屋门,苏轼等人笑着去喝酒了,剩下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夫妻二人共赴巫山云雨,幸福的过这美好的一生。

到这里,有的人就要问了:“晓伟,你要写的是李清照,你提人家苏小妹干嘛?”其实呢,是这样的,前面我们说到苏小妹才学不让苏轼,婚姻也得到了美好的祝福。可以说,苏小妹打破了才女悲苦命运的垄断局面。可以说是一个正面的教材。可是,经过我们的学者不断的探索,求证,终于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苏小妹,是不存在的,是人们杜撰的。”那么,这个苏小妹到底是谁说的呢?谁第一个提出来的呢?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女的,而且,还是一个才女,他希望自己可以像苏小妹一样美好,可是现实一定是残酷的,这个女人也许夭折,也许像琵琶女一样望断天涯路,终成一块望夫石。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生活中的才女,历史上的才女,活生生的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从上面对李清照的历史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可以说是“千古第一才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才女的命运如何?我呢还是要从几个事情来写,我不可能像那些学者那样去写,我也要照顾他们的饭碗吗!

说到李清照,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呢就是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可以说写尽了李清照一生的追求和悲惨的遭遇,关于这首诗,我后面会具体来说。

李清照的童年是非常美好的,他的父亲李格是个才子,我估计,李格当时肯定也不是重男轻女的人,对李清照肯定很喜爱,谁不喜欢聪明的孩子啊?肯定没有一个人说:“我就希望我的儿子是个傻子。”除非这个人是个疯子,正常人都喜欢聪明的孩子。李格肯定是正常人啊,李清照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可以说过目不忘,学富五车,到少年时就有了才名。

李清照少年的时候经常做男孩的打扮,跟在李格的身边会客,李格呢,也宠着她,你想李格当时就是个才子,来找他聊天的能是那庸才吗?肯定都是颇具才名之人,来了一看这李格身边跟着的是谁呢?李格就给介绍说:这是我儿。大家一看这小孩儿长的水灵,你想啊李清照肯定是美女,再打扮成女孩子的模样肯定俊俏,就是现在一个漂亮的女人打扮成男孩子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女扮男,俏三分”。你没见现在许多的电视剧都有这样的故事吗?一个小姐女扮男装经过一段时间爱上了一个英俊潇洒的男主角,之后二人经过了重重难关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更多的是梁祝那样的结局。

李清照扮成男孩跟在父亲身边,有些人就想逗他,说:“我给你出个上联。”李清照也不害羞,大大方方的说:“你说吧。”这个人带着玩笑的口气说:“鸡冠花。”这句话很简单可是,不好对,李格在一边听着眉头就一皱,心里不高兴,心说:“这人,真是,他还是个小孩子,怎么可以这样难为他呢。”李清照倒是没什么,想也没想就说:“狗尾草。”呵!李格一听,差点没蹦起来,心里美,看看我这孩子啊,多聪明,美得鼻涕泡都出来了。脸上还要带着平静的说:“小孩子,知道什么,净瞎对。”这就是父母,心里高兴,嘴上还要装着不在意,是为了不让孩子太骄傲。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后来这件事情被说相声的偷了去了,改编成了一段相声,当时,还不兴版权,所以李清照的后人也没有去追究。不像现在版权很重要,动不动就维权,真不知道他们是为了祖宗基业还是为了中饱私囊。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清照少年时,得到了当时名流的指点,而且得到父亲的教导,为自己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不是常说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父母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孩子的将来,甚至可以说,父母可以将孩子教导成状元之才,也可以将孩子送入囹圄。“成也父母,败也父母”也许这样说有点过。有人会说“一个人成为状元还是囚犯是他后天自己的事情”,这样的说法我认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一个孩子在还没有明白是非之前他怎麽可能分辨善恶?“孩子都是天使”我认为这句话更恰当一点,究竟以后这个天使的翅膀是长成白色还是黑色,要看的就是父母的影响。

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看太阳,思考‘为什么太阳会发光’这个深刻的问题,就在这时,孔鲤低着头,‘趋’而过庭,孔子一看,心说这小子最近没见人不知道功课怎么样了,于是,叫住孔鲤说‘学诗了吗?’孔鲤摇摇头说‘没有’,孔子一听很生气说‘不学诗,何以言?’于是,孔鲤恭恭敬敬的退回书房学习诗;又过了两天,孔鲤诗学完了,又想出去,这时,孔子还在院子里研究太阳,看到孔鲤又问道‘学礼了吗?’孔鲤低着头,红着脸说‘没有’,孔子更生气了说‘不学礼,何以立?’孔鲤低着头又回到书房学习礼。”先不说这个孔子是不是研究出了太阳的问题,这里要说的是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故事,后来那些犯了错误的人经常会说“我小时候,既无三徙教,也无过庭语”就是说,我小时候,父母对我的教育不尽心,致使我走上邪道。“三徙教”值得就是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的故事,当然,现在这个三徙教,有点困难,房价这么高,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买得起三套以上的房子,更多的人穷其一生也就是买了一套房子。

这两位都是古人,我们现在的人是什么样呢?孩子小的时候交给父母带,稍大一点送到托儿所,再大一点开始上小学,之后是中学、大学,后面的是极少数的人在做的,不忽悠普及性就不说了,大多数的人都是停留在前面这个水平,大学毕业开始工作。

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做了什么呢?花钱!恐怕这时现在很多家长会说的。的确,在现在我们国家孩子的教育费用是非常高的,父母要为这个费用努力的工作这无可厚非,我也可以理解,但是,孩子的要求很高吗?不高!在国外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这样说“汤姆,今年十岁,正在上小学,他的父亲彼得是一个工程师,每天工作到很晚,有时还有应酬,能够陪小汤姆的机会很少,有一天晚上,小汤姆对刚进门的爸爸说‘爸爸,你一个小时能够挣多少钱?’彼得很生气,觉得这个孩子不务正业,于是,很不耐烦的说‘20美元’,小汤姆说‘那么爸爸可以借给我10美元吗?’彼得一听更生气了说‘我这么辛苦挣钱,你还要乱买东西,给我回房睡觉。’小汤姆默默的回到房间,过了一会儿,彼得冷静了一点心说‘小汤姆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平时也不乱花钱,这次可能是真的想买什么东西’同时也觉得自己刚才态度太不好,于是,他就来到汤姆的房间说‘汤姆,睡了吗?’汤姆在床上转回身来说‘还没有爸爸’‘给,这是你要的10美元’彼得递给汤姆一张钞票,汤姆很开心,一下在床上做起来,又从床下拿出了许多的零钱,彼得一看很生气,刚想问汤姆就听汤姆说‘爸爸,刚才我不够20美元,现在我够了20美元,我可以和爸爸买一个小时陪我吗?’彼得听到这里一把抱住了汤姆。”

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当我看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心中很酸,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不知道那些只忙着赚钱的家长有什么感想?

喜欢看电视的朋友,不知道是不是看到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小孩子为了父母可以多陪陪自己,而和朋友一起绑架自己,让父母着急。这是一种社会的悲哀!

我们的家长也许做不到“三教徙”,但是你总可以做到“过庭语”吧,每天只要抽出一点点时间和孩子交流,应该不难,只要少一顿应酬,少玩一会儿游戏,少看一眼电视,少……其实,我们的家长时间并不是不充足,只是,他们把孩子忽略了。这个忽略所付出的代价将是惨重的。也许你忽略的将是孩子的一生幸福!

我没有孩子,不知道做家长的难处,但是,我们都做过孩子,知道孩子的要求其实真的很低,他要的只是一个关心的拍打,一段稚嫩的对话,一个温柔的抚摸……就是这样简单的小事,可能就会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活,这一切对于父母来说并不难,甚至可以说轻而易举,可是就是这样简单的事情,经常被我们遗忘,我们更多的是当孩子有了错误的狂风暴雨,疾言厉色,孩子都有一种叛逆的心理,有的孩子经过父母的关心,而使得叛逆转化,有的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而使得叛逆得到放大,进而为社会培养一颗毒瘤。

关于父母的闲话有很多的教育学家都有过专门的论述,也有很多的作家靠着这个吃饭,我呢就不抢大家的饭碗了。

接下来我们接着介绍李清照的生活。

前面我们说了李清照小的时候受到的教育是很正规的,而且也是很全面的,对于她来说已经得到了当时很高的教育水平。那么到了青年的时候呢?李清照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她的才华给她带来了什么呢?

说道这里,我们就要介绍另一个在李清照生命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男人了——赵明诚,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名字,但是,拥有这个名字的男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赵明诚,字德甫(又作德父),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之第三子。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生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卒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 。赵明诚21岁尚在太学读书时,与李清照结婚。崇宁四年(1105)十月授鸿胪少卿。大观元年(1107)三月,赵挺之去世,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赵明诚夫妇从此屏居青州乡里13年。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莱州、淄州知州。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起知江宁府。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移知湖州,未赴,病逝于建康。

上面呢是对赵明诚的历史介绍,从里面我们可以看出赵明诚也是一个家学渊源的人,其才学也是很高的,所以在他和李清照结婚之后有了“夫如擅朋友之胜”的评价,可以说二人情投意合,生活幸福美满。然而,赵明诚还是一个政客,既然是政客在北宋末年应该是很不好混的,一般的像他们这种文人都讲究文人的骨气,不会与那些肮脏之辈同流合污,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贬谪,赵明诚数次被调任,最后死在了任上。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应该说赵明诚还是很好的,他做官应该是为民办事的,虽然他不一定能够改变北宋衰落的历史,但是,可以保得一方百姓的安宁也是值得称赞的,更何况是在当时那种社会条件下。他比现在那些当官的只怕还要强上几分。

这让我想起了《投名状》里的一句话“庞青云不懂做官之道”,赵明诚也不懂得做官之道,所以,在历史上人们对这位应该是好官的赵大人没有太多的注释。

因为,做官,自然就要与李清照两地分居了,当时有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两个人要想见一面很难啊。所以在这段时间,李清照写下了她做词生涯的一个高峰。

李清照此时的词风多是对赵明诚的思念,比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关于这首词是我比较喜欢的,她里面提到了许多的景物,这些景物无一不是愁绪的代表物,我们都明白如果用很多的景物表达一种情感,是很难的,这样会让人觉得层次罗列,感觉烦躁,可是,李清照在这首词里却把着许多的景物描写的淋漓尽致,在短短的几句话这是很不容易的。李清照数景一情,毫无罗列之感,别树一帜,清新自然,让人读之也会受到她愁绪的感染,让人不自觉的为古人的离愁洒下异地同情的泪水。

一句“人比黄花瘦”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了一副这样的图画“一个美丽的妇人,躺卧深闺,眉头紧锁,神形消瘦,手托香腮,遥望窗外,口吟着这首词,连窗外的黄花听完都羞赧的低下了头,觉得自己比她还幸福。”

这时的李清照思念之情流于词中,我们再来看另一首“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觉得这首词应该写在上面那首词的后面,(我没有查过历史,我这样说是为了作品架构的需要,如果有错误,以历史为准。)

刚才那首词赵明诚应该是刚走,愁绪还在眉头,到了现在,分别日久,思念之情并没有因为时间而减淡,反而更加浓厚,已经从眉头到了心头。李清照将自己的思念都写到了词里,可是,她并没有因为思念而干扰赵明诚的事业,而是,将这种思念放在心头,可以说,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

我们现在的许多女人,在解放之后啊,没有了理性的束缚,做出了许多的让人不可理解的事情,两地分居的夫妻,做出了对不起对方的事情,有人说“这是寂寞!”难道你还比李清照寂寞?我看未必吧,现在的交通发达,假期也不少,我们两地分居的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安排,我前面也提到了当时李清照的情况,不妨对照一下。

关于这方面我不多说了,连法律都规定这种行为只是道德范畴,我又何以言之?

我们提倡绿色,说绿色是环保,所以,很多人都去追求绿色,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可是有的东西并不是绿色的好。

刚才说到李清照的词我想到了另外的一句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话是柳永说的,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是一种思念的境界,但是比之于李清照的思念还是略逊一筹。后来有个人把这句话当作了人生的一种境界,说一个人达到这个境界这个人的一生就很丰富了,而李清照超过了这个境界,所以,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李清照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

可以说到现在李清照还是幸福的,有人可以思念也算的是一种幸福。作为才女她到现在还没有被历史淹没,可是,历史就是历史,当时的时代是不允许才女拥有太多幸福的,于是,这时赵明诚病故,金兵入侵,朝廷南渡,李清照颠沛流离的生活就此开始,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打造了另一个高峰的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正是因为这首词,我喜欢上了李清照,我认为这首词是她南渡之后的一首巅峰之作,开篇的叠字让人感到一种窒息的压力迎面而来,看着旧相识从眼前飞过却不曾回头,似乎已经忘记了那些美好的时光,此时,黄花已碎,只因为黄花已经不忍心在看着憔悴的面容,梧桐细雨让人联想到不断的愁绪,可是,这时一个“愁”字已经无法宣示李清照那颗破碎的心了。

现在的人也经常会说我天天发愁没钱,哪天要是天上掉下一百万那多好啊!

愁,这个字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只是有的人把它看的淡有的人把它看的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可以说道尽了人间愁的存在形式,可是,这里面的愁与李清照比起来恐怕也是不可同语的吧。

愁,是说不出的,每个人的愁只有每个人自己心中知道,所以,我们为社么不给这些愁多一点的空间呢?

到了晚年,李清照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好转,据说李清照晚年改嫁给了张汝舟,也有人说李清照哦晚年并没有改嫁,关于李清照是否该改嫁这个问题还是留给那些学者去考证吧,我就不多做发言了,其实,李清照晚年是否改嫁真的很重要吗?我以为并不是如此,不要说历史就是严谨,一丝不苟,可是这样的历史研究能够带给我们什麽呢?他们也许会说,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李清照。我们了解李清照是通过她的词,而不是她是不是改嫁,更何况这也是人家私人的事情,这么做不是侵犯别人的***权吗?虽然李清照没有后人,但是,我还是希望我们留给古人一点自己的空间吧。

抛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李清照另外的一首词: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写这首词的时候李清照已经霜染鬓角了,已经到了迟暮之年,可是,她的愁绪却是更加深重了,她已经不再是为自己愁了,而开始为国家而愁了,可以说这是的李清照思想上的一个成熟期,她可以说是达到了一种人生的新境界。用我们的新名词就是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二春”。

她这首词也照应了以前的一首词,换句话说,现在的李清照已经开始总结自己的人生了,她没有后人,有一天他朋友带着孙女来看她,她看这个小女孩已经可以学习了就说“你该学点东西了,我愿意把我的平生所学倾囊相授”小女孩说“才藻非女子事也。”

这件事情对李清照来说可以说不谛于一个晴天霹雳,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女子无才便是德”。

我们来假设一个前提,李清照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没有受过教育,难怕她天分极高,也成不了才女,一生就是嫁给一个男人,然后,育儿持家,相夫教子。一家人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动肯定可以得到一种平凡的幸福。

再说回来就算是南渡,她们一家人也和其他的人家一样颠沛流离,可是,他不会有那么多的愁,这也是一种幸福!

假设就是假设,历史把李清照塑造成了一个才女,也给了她短暂的幸福,这也许就是李清照的幸福。

“能够一生完整的拥有你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第八号当铺》里面韵音死的时候对韩诺说的台词。韩诺用永生的爱情换来韵音的幸福,只是,他没有想到韵音的幸福竟然是这个。而韩诺认为韵音的幸福是完整的家庭,爱他的丈夫。

幸福是每个人人自己拥有的,没有人可以跟你分享的。你有你的幸福,我有我的幸福,他有她的幸福,李清照的幸福又何尝不是忧愁的幸福。

我们现在的人说李清照一生凄苦肯定不幸福,可是,谁又敢说这不是李清照的幸福。你的幸福就是你自己独有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

我们用前面我开篇用到的那首诗来诠释李清照的幸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做到了,所以,她是幸福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