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麦肯锡曾进行了一次有关人才争夺战的调查,引发全球企业对高阶主管短缺问题,产生极大的关切。据麦肯锡最近的研究,人才争夺问题在十年后的今天变得更糟。麦肯锡指出,为了成功管理人才,高阶主管必须认识到:公司的人才策略不能只把重点放在那些绩效最好的A类员工身上。 十年前的研究显示,这些A类员工(业绩最优的20%左右管理人员),在企业内改善营运效率和提高销售与利润的可能性,要比一般员工高出一倍。因此,麦肯锡主张,绩优者的薪酬应比一般人高出40%。
过去十年来,顶尖人才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并没有下降,但是今天更明显的一点是,企业无法承受因忽视其他员工的贡献而付出的代价。B类员工对企业也作出了宝贵贡献,事实上,这些有能力、稳定的员工,构成了每一家企业员工队伍的主体。
英杰华(Aviva)保险公司就是一个例子,它实施了管理“重要的多数人”策略,没有疏远大多数员工,而仅仅去关注业绩最优者。事实上,研究也显示:顶尖人才在各类员工都充满活力的内部网络中工作,会有更高成效。当这样的社会网络缺失或隔绝时,顶尖人才的绩效也会受影响。
因此,企业必须满足组织中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未受到赞扬的人员:一线员工、技术专家,甚至间接员工(如供应商、承包商和合资伙伴的员工),对企业的总体成功来说,往往与A类员工一样重要。经验显示,只关注绩优者,可能打击组织中其他员工的士气,进而损害企业的整体绩效。
调查显示,人力资源高阶主管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在过去十年间出现下降,也没有建立起关键的能力。58%的部门经理认为,人力资源部门缺乏必要的能力,去制定符合企业目标的人才策略。但在访谈中,只有25%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认同这一观点。
因此,人力资源领导人需要将其工作重心,从高阶管理层向外拓展。例如,西南航空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就将公司的员工视为内部客户,像公司的行销人员研究外部客户一样,积极地研究员工的需求和偏好。
最后,人力资源主管应该掌握更深厚的业务知识。在宝洁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必须到工厂任职,随大客户经理一起工作,了解业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并获得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