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地震赈灾引发中国慈善强震

[复制链接] 6
回复
174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30 15: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震赈灾引发中国慈善强“震”

  这次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灾难,不仅让中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经受了严峻考验,也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进一步的深思。

  在如此灾难面前,企业慈善捐助应该怎么做?公众该如何面对企业的慈善行为?企业在做好慈善的同时,该如何做好与社会的沟通?尤其是在网络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突发事件信息主渠道的同时,企业的形象往往会在瞬间被定义。

  即便是事后的道歉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也难以在短时间内修复多年来经营的良好形象受到的伤害。

  这次灾难,不仅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警示,也在对企业和企业家的慈善、公众的审视,提出了更多的考问……

  争议捐款榜

  名望、社会地位和与之带来的收入是“秤”上的准星。达到或超过人们预期的,舆论认可和赞扬;而低于预期的,往往招致一片痛骂、抵制。

  □经济视点报记者 胡 钰

  “听惯了企业拿‘社会责任’说事,捐款是考验他们的时候了。”5月27日,一网友lotus称。

  现在,社会上弥漫着对捐款数额的敏感,一触即发。每一个企业和企业家的捐款数额,都得经受“考验”。

  争议焦点

  从乞丐到明星,从企业到企业家,人们对捐款数字都有一个相对的心理预期。

  名望、社会地位和与之带来的收入是“秤”上的准星。达到或超过人们预期的,舆论认可和赞扬;而低于预期的,往往招致一片痛骂、抵制。

  有网友对比各种赈灾企业的排行榜总结道,香港、台湾企业和企业家表现得非常让人敬佩,“邵逸夫一个人就捐了1亿!”;一些外国企业在中国赚了那么多钱,居然没怎么捐钱,“太不人道”;国有垄断企业表现也“让人失望”;几大民企富豪“出手忒小气”……

  王石激起千层浪。“王十块”成为网上攻击他的语录之一,“抛售万科股票,抵制万科楼盘”的呼声铺天盖地。而资本市场的反应则是万科股票大跌,从5月15日至5月20日,其股价跌幅多达12%。

  和王石引起的争议相比,王老吉灾后一笔1亿元的捐款获得了公众的满堂喝彩。

  一位网友在博客上写道:从央视赈灾晚会开始,我已经喝了至少10瓶的王老吉,只为了他们为灾区捐献亿元巨款赈灾的感动。对于灾区人民,我能做的十分有限,但除了捐款之外,我们还能够用自己的行动,给予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品牌力所能及的支持。

  有分析认为,现在的企业行为越来越透明地受到各种媒体监督。捐款的方式和数额,能迅速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这或许会促使企业一边或明或暗地攀比“慈善”,一边进行营销宣传。

  慈善逻辑

  爱心,能只凭捐款多少衡量吗?

  据悉,麦当劳作为“国际铁公鸡排行榜”的“上榜单位”,遭到抗议后,麦当劳公司已新增1000万元资金支持灾区校园重建,目前实物及现金捐赠总额达到1200万元。

  “铁公鸡榜”上肯德基、必胜客所属的百胜集团在15日捐出了300万元,在19日再追加1000万元,美国总部也捐出40万美元。

  不过,不少公司选择避开媒体闪光灯。

  IBM甚至至今没有宣布具体的捐款数额,他们的理由是:“我们不能在别人受到伤害和经历痛苦的时候,建立我们的形象或宣传我们的产品。”

  同样,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说:“对那些荧光灯下的慈善捐款,我觉得每次捐1块钱就够了。”不过,在疯狂的比拼捐款中,这句汶川地震前说的话被断章取义,网民讨伐马云“只捐1元”。

  其实,5月12日,身在国外的马云得知地震信息后,当即给所有的阿里人发出了一封支援地震灾区人民的邮件,并号召全集团为灾区救助和恢复竭尽全力,并于当晚率先个人捐款100万元。大量员工也迅即行动起来。一周内,集团捐款和总筹款数量接近5000万元。

  责任定义

  不过,具体到每个企业,都面对着捐款的道德评判。但是,在灾难面前,企业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尽可能奉献爱心,不能仅以道德来评判,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因此,不能把网友斥责一些企业的行为看作是“道德绑架”,而应视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敦促。

  我们曾感动于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把全部财富用于捐赠,而不是留给自己的3个孩子。

  我们也曾感动于世界第二大富豪、“股神”巴菲特把他个人总财富85%以上捐给慈善基金会。

  如果说盖茨与巴菲特是一面镜子,那么,备受争议的企业家们,从中又看到了什么?

  以财富回报社会,同样也是深植于中国本土的工商传统。

  晚清实业家张謇将他毕生办企业所得几乎全部回馈于社会;华侨实业家陈嘉庚斥资创办厦门大学;荣氏家族在无锡捐资办小学、中学,并兴办了江南大学。

  在早期的中国实业家中,财富不传子孙,致力于公益事业曾是一种风气。

  今天,备受争议的企业家们,又继承了多少这样的传统?

  企业应该明白,只有财富和社会责任的结合才能够赢得真正的尊重。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家品质的标准。

  即使从生意的角度看,通过慈善捐赠,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恰是争取更大市场份额的一个“资本”。

  “捐款”事件引发的争议风波,或许足以让众多企业牢记这一点。

  补捐:地产企业的集体救赎

  公众不容地产界的解释,从对于王石观点的批判最终演变成对于房地产全行业企业家道德的批判。

  由于大多数地产企业第一时间的“静默”,即使善款不断得到追加,地产商“平反”之路依然艰难。

  □经济视点报记者 胡 钰

  截至5月27日早8时40分,在Google上以“王石、地震”为关键词搜索,几天前的10万多项搜索结果已经上升到1070万项。还有网友把王石编入了顺口溜,并在网络上通过聊天工具和讨论版快速传播。

  公众不容地产界解释,从对于王石观点的批判最终演变成对于房地产全行业企业家道德的批判。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房地产商向灾区人民捐款总额近8亿元。

  但是,由于大多数地产企业第一时间的“静默”,即使善款不断得到追加,地产商“平反”之路依然艰难。

  第一时间“静默”

  5月13日,四川汶川县8级地震第二天,伤亡数字仍在持续上升。中国拥有财富最多的一批人——胡润2007年百富豪榜单上的各位富豪们也伸出援助之手。

  在十大富豪中,房地产开发商占了一半,但除了在雪灾中也慷慨解囊的世茂集团董事长许荣茂(捐赠1000万元)外,其他地产商表现平平。

  开发商都哪去了?一直表示公司资金状况优越,有钱没地方花的潘石屹名下SOHO中国捐款200万元,而富力地产以集团名义捐款50万元,比年初雪灾时捐款缩水一半。

  一向牛气冲天的地产商此番表现不免令人失望。但是,地产商的缺席并不意外,在以往发布的各类慈善榜中,他们也不止一次缺席。每年的胡润百富榜前10名永远和胡润慈善榜榜单前10名差别巨大。

  评论人士表示,房地产商作为社会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活动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从社会角度来说,这些财富都来源于民众,当民众有难时回馈社会更是一种义务。即使从生意角度来说,这些挺身而出的地产商,所产生的广告效应,以及良好的企业形象,所得到的回报也是不菲的。

  后续补捐潮起

  不过,与第一时间的“静默”不同,这些天,最引人注意的是,国内房地产企业集体应对质疑,掀起的阵阵灾后“补捐潮”,其中,也不乏对自己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形象进行“补救”者。

  5月24日,陷入“捐款门事件”的王石亲赴四川,并在绵竹市遵道镇考察时公开致歉。5月25日,潘石屹的SOHO中国宣布决定向为灾区的教育恢复项目捐款2000万元。

  曾捐款50万元的富力地产,在将善款加码至300万元后,近日又增加至1300万元。

  保利集团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300万元后,5月20日合计捐款额超过1124万元。

  没有追加捐款的发展商,也在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品牌加分。

  在地震发生当天,以个人名义捐款200万元的星河湾地产董事长黄文仔表示,他要亲自前往重灾区,捐建一所能抵御8级地震的示范性小学,“我要亲自设计、把关,带施工单位前往施工,投入不止几百万元”。

  集体救赎之路

  对于这些捐款地产企业的评价,各界反应不一,并非都是赞扬,有些观点认为,开发商长期以来一直轻视社会责任,一些开发商原本出手“小气”,追加捐款其实是在“打补丁”。

  虽然,捐款赈灾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不能用捐助的数字量化标准来衡量爱心、善心的轻重。但是,来自地产界的捐款数额应该匹配得上它作为中国支柱产业之一的地位。

  根据截至2006年年底的统计,内地房地产企业已近6万家,其中活跃的公司起码有6000家。而目前已参与捐助的企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当然,支援抗震救灾也不仅仅是捐款这一种形式。王石在博客中写到,他认为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不能成为负担。万科对救灾的主要关注点在住宅的抗震能力方面。

  毕竟慈善不是一锤子买卖,老百姓还是很高兴看到企业和社会形成长期的良性互动,慈善行动可持续发展。但是,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一个行业的社会公众形象不是一天形成的,要扭转其负面印象也不是一天的事情,这需要行业内所有企业共同努力,希望房地产企业能以此次事件中公众对其的关注为镜,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社会责任。

  “铁公鸡”背后

  当中国企业为了灾区进行捐助“竞赛”的同时,跨国公司还在一遍遍的沟通和观望之中。面对如此尴尬,跨国公司普遍的理由是,程序繁琐。

  □经济视点报见习记者 孔令博

  一份“国际铁公鸡”排行榜的出炉引发了一场“骚动”。其中“诺基亚芬兰(手机)”、“肯德基美国(快餐连锁)”、“可口可乐美国(饮料)”排名前三位,并被国人呼吁抵制。

  一时间,指责、质疑、愤怒……各种复杂的情绪挤满了国内各大网站的论坛。诸如“韩国三星阻止员工向灾区捐款”的帖子被QQ、MSN等转载和传阅。

  虽然赈灾捐款是没有硬性指标的,但是,中国古语有句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些外企在中国市场销量占据绝对优势,捐款却大相径庭,不能不让众多民众不解。

  国际跨国公司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积极“辟谣”

  对于“铁公鸡”事件,5月22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所谓“在中国投资赚了钱的‘铁公鸡’不捐钱”或者“一毛不拔”的说法,完全没有事实根据。

  与此同时,这些跨国公司们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并非那么吝啬。

  5月21日美国可口可乐通过美国红十字会向灾区再次捐款910万元,而第一笔捐款500万元在5月14日捐出,整个公司累计捐出了1700万元人民币。

  “我们昨天又追加了1200万元捐款。”麦当劳对外事务联系人5月22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新增1200万元资金支持灾区重建校园。

  诺基亚的反应更为积极,23日,高调发表《诺基亚支持中国抗震救灾》的声明,同时捐款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员工捐款156万元人民币。除了捐资捐物,诺基亚资助环球医生组织组建医疗队进入灾区。

  此外,诺基亚还积极参与灾后重建,以6000万元资助“手牵手计划”公益项目。

  其实,捐款排行榜更多的是表达公众对“企业公民”的强烈期待,希望一直倡导本土化的跨国公司在追逐利润之外,考虑怎样肩负起更多社会责任。

  流程置疑

  “我看到地震消息的时候,还在美国开会,当时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在两天后我们只捐助了20万美元。”一位跨国公司老总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对事件的判断存在失误”。

  随后,他看到关于地震的各种消息源源不断传来,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向总部申请,追加80万美元,把捐款数额提高到100万美元。

  面对如此尴尬,跨国公司普遍的理由是,程序繁琐。当中国企业为了灾区进行捐助“竞赛”的同时,跨国公司还在一遍遍的沟通和观望之中。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兼研究总监肖明超认为,“很多跨国公司很早就将公益慈善事业纳入企业的管理战略中,还一贯张扬企业公民的形象,这与其实际的表现差距甚大。”

  对于所谓“流程”的制约,肖明超认为,“这一方面说明,跨国公司在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方面显得先天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对于中国的地震灾害,并没有得到他们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一家企业如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是讲战略就可以解决的,因为社会公众看待的是你的实际行为,因为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企业的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不是需要通过媒体的渲染以及公众的拷问才去表现的。

  肖明超相信,“随着媒体大幅报道以及中国社会各界涌现出来的爱心捐助行动,相信还会有跨国公司进入积极捐赠的行列,但是对于分秒必争的地震救援行动,跨国公司的表现值得反思。”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5:20:59 | 只看该作者
 赈灾过2500万的中国企业

  中国动 2.862亿

  中国石化 2.04亿元款物

  国家电网 超2亿款物

  中国电信 1.9533亿元款物

  日照钢铁 超过1.5亿

  深圳航空 超过1.3亿

  中国石油 1.23亿

  工商银行 1.05亿

  雅居乐 1亿港币500万人民币

  建设银行 超亿元

  加多宝集团(王老吉) 1亿

  天津荣程钢铁 1亿

  南方电网 近9338万款物

  宝钢集团 9325万款物

  农业银行 8149万

  中航一集团 8055万款物

  中国银行 8043万

  沙钢集团 8000万

  万达集团 7500万

  中国平安 7000万款物

  中远集团 6291.8万

  兵器工业集团 6081.7万款物

  华润集团 5934万

  苏宁电器 5500万

  国美 5000万港币700万人民币

  中信集团 5448万

  中航二集团 2477万物资2544万

  润泰大润发 5000万

  央视 5000万

  阿里巴巴 4744.7万

  国机集团 4586万款物

  交通银行 4500万

  华能 4420万

  一汽集团 3830万

  中交集团 3800万

  中海油 3498万

  山东钢铁集团 3420.98万

  碧桂园 3300万

  中国联通 3274万

  徐工集团 2000万设备+1372万

  中建总公司 3100万

  泸州老窖 3000万

  修正药业 3000万元药品

  首都机场 2859万

  中粮集团 1549万元+1300万物资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2815万款物

  金锣 2300万+500万元物资

  中联重科 800万元+2000万设备

  雅戈尔 2700万款物

  招商局集团 2700万

  步步高 2500万

  (据新浪网发)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5:21:34 | 只看该作者
同样的捐赠 不同的结局

  时至今日,同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一亿元的两家公司,万科老王几翻挽救之举仍没消除前期之殇,王老吉却在众人的赞誉中走向光明。

  □经济视点报记者 任立斌

  中国地产大腕、曾连续六年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一改以往外界对其美言不断的舆论轨迹,深陷“捐款门”的困扰。

  该公司于5月25日发布“关于无偿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灾后安置及恢复重建工作的声明”,更开了当前 “不盈利捐赠”声明的先河。声明中特别指出,万科在本次地震灾后重建的全过程中,不承揽任何有回报的重建业务;公司不考虑在遵道镇乃至整个绵竹市开展商品住宅、旅游开发或其他任何内容的商业投资活动。

  此次万科的澄清主要还是回应上周公告引来的质疑。5月21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在未来投入1亿元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并以绵竹市遵道镇为重点。该项工作为纯公益性质,不涉及任何商业性开发。

  然而,万科1亿元的补捐款却带来舆论质疑,称万科捐款是要在川圈地。“绵竹市遵道镇特别适合做旅游地产项目、别墅项目,万科显然是要以一定的投入换取灾区重建工程的巨大收益。”上述观点迅速在网上传播掀起声讨万科的热浪。

  “即便万科此次追加的善举有追求盈利之嫌,但经过公众的声讨,早已招架不住的万科只得认栽,赔了夫人又折兵。”业内专家表示,万科此次公告能否使万科彻底摆脱“捐款门”带来的道德危机,目前还难以给出明确判断。

  两个老王

  万科引来外界舆论的声讨,源自万科的灵魂人物、公司董事长王石对公司像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的“错误决定”。

  自“5.12”震灾发生后,不少企业纷纷解囊,更有不少企业捐出数千万巨资。而地震发生当天,万科集团总部捐款数目为人民币200万元。

  这遭到了部分网友的炮轰,王石回应说,不要泛慈善化。200万元是董事会的授权,而且“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

  王石的一番言论引起了公众的反感,致使在短短的10天内,给万科带来的危机几乎令这家企业上上下下都承受了从未有过的压力、质疑,甚至是谩骂与羞辱。

  “王老吉你够狠!捐款一个亿!”与万科形成鲜明对比的加多宝公司,此前并没有万科的名气大,但就在万科为“吝啬”捐款申辩的同时,率先捐出一亿元,狠狠地给了吝啬者一个巴掌。于是因为抗震捐款的事儿,两个“老王”陷入了冰火两重天巨大迥异。

  这些天,“王老吉”遭到全国网民的集体“封杀”——不是说统统不喝了,恰恰相反,因为加多宝公司向灾区捐款一亿元,网友对其好感大增,因此,放风相约,只要看到王老吉,见一罐买一罐,让王老吉断货。报道显示,国人原本兴趣不算太大的凉茶王老吉,这几天销量大增。

  反观万科公司,为了扭转形象,忙得焦头烂额。以至于万科老总王石公开道歉:“我现在认为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我所说的那句话还是值得反思。这段时间,我也为我这句话感到相当不安!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引起了全国网民的分心,伤害了网民的感情。二是造成了万科员工的心理压力。三是对万科的公司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里对广大网友表示歉意!”

  此后,万科宣布出资1亿元参与地震灾区灾后安置、修复和重建工作。然而,部分网民仍不买账,有人认为,万科选择风光秀丽的遵道镇参与重建,根本不是捐款,而是投资。

  然而,时至今日同时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一个亿的两家公司,万科老王几翻挽救之举仍没消除前期之殇,王老吉却在众人的赞誉中走向光明。

  别拿捐赠作秀

  对于万科公司的种种举措,无论是出于本心还是被逼无奈,但仍逃脱不了“作秀”的嫌疑。甚至有人指出,包括万科的“无盈利”声明在内,公司只是在实施堵塞众人口水的公关技巧、一种转移人们视线的营销手段。

  “危难时刻,捐款捐物,第一时间传递、展现企业社会责任”许多公司对自己的公关合作伙伴下达这样的指令。一时间,一些带着地震营销色彩的公司捐赠活动闯入公众视野。对此,营销专家却提醒上述企业,公司在地震行销中必须要坚持的原则是,行动第一,公关第二,千万别留下作秀的印象。”

  5月12日下午,当汶川受灾,家乐福当即指示位于成都的五家门店向灾区紧急捐赠帐篷、棉被等救灾物品。同时通报法国总部。家乐福国际基金会随即决定,向中国受灾地区捐赠人民币200万元。

  “家乐福抢了第一先机,这和刚刚经过公关洗礼、尚处于紧张战备状态,不无关系。”分析人士认为,无论企业捐赠的出发点在哪里,如果方式得当的话,企业形象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蒙牛集团和中国联通等企业在此次地震救援中出色的表现“歪打正着”地起到了良好的营销效果。

  地震发生后不久,蒙牛集团当即宣布捐赠200万包(价值520万元)的牛奶给灾区人民,并在第一时间把牛奶送到灾区人民的手中。有趣的是,近期各种食品纷纷涨价,而蒙牛等乳饮料在地震灾情发生的时期竞相调低奶价格,却给蒙牛等公司的公益爱心形象加分不少。

  当“联通信号不好”的心理定位严重影响这中国联通发展的同时,联通公司也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挽救。特别是此次四川地震,成都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向汶川县城空投手机设备中,其中有联通CDMA手机。

  “危难时刻,天上扔手机联系亲情、友情,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动!”有不少群众对此表示,联通的手机让灾民在最危难的时候得到了温暖,无疑成为扭转其企业形象最实在的善举。

  慈善活动新课题

  王石为他轻率的言论付出了代价。诚恳的道歉和追加的巨额捐赠在短时间内无法根本难以修补多年经营的良好形象受到的伤害。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将企业和企业家们架在了道德之火上烘烤。专家指出,当人们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归于平静之后,是否在利用公众情绪进行有违道德标准的行为,将是一个他们需要一直面对但却不好回答的问题。

  当人们为亡者哭泣,为伤者哀叹,为命运的无常唏嘘的时候,冷酷的理性和过分商业化的算计都会引起愤怒。 这个时候人们期待的是爱,爱是利益的反义词。

  对于是否可以利用慈善活动搞营销的问题,一直以来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做了善事,又做了营销,同时对社会有积极的引导效果,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这种思路发展到最极端的事例是:某名人和某机构达成共识,公开捐赠巨款若干,经媒体广泛报道后,机构将大部分捐款返还给捐赠者。

  当结果导向成为我们判断所有事情的唯一标准的时候,世界变得可怕。对待不同的情况一定需要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慈善这件事只能是“论心不论迹”,因为爱是慈善的支撑。

  “主观上希望利用慈善获得了心灵慰籍之外的好处,就违背的慈善基本的准则,在这一点上决不能含糊。”那么是不是一定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做慈善一定要匿名?

  据专家介绍,以目前慈善机构的管理水平,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个人的捐款都有据可查。于是,在某些匿名捐赠的善举过去后的一段时间,仍会有人把他们没有通过公开途径捐款的事迹挖掘出来,公布于众。

  “所有道德的拷问都来自内心,关键在于做慈善的出发点,至少,不要让人看出来。”于是,我们在这次四川赈灾活动中看到,已经有企业在成长,朝着负责任的大企业方向转变,他们做抗震救灾激励人心的广告,但隐去了捐赠额度。

  王老吉们的慈善思维

  积奠实力,是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反哺社会的源泉。

  目前,像王老吉、华为、奇瑞这样的民族产业脊梁,正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一步一步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意识的进步。

  □经济视点报记者 任立斌

  “以后喝王老吉(捐款1亿元),存钱到工商(8726万元),通讯用移动(5820万元),买电器到苏宁(5000万元),开车开奇瑞(1600万元)……”一则关于生活和企业产品相结合的打油诗日前被广为传颂。

  在上述被推荐的众多企业中,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在对四川灾区的捐赠行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许。随着越来越多的“王老吉”的涌现,关于慈善营销的概念以一种新的视角被重新解读。

  无心插柳的善举

  5月18日晚,央视一号演播大厅举办的“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总共筹资逾15亿元。其中,中国饮料业巨子罐装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诠释了这个时代最值得树立的民族企业精神。

  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100多个小时,震灾造成的群众伤亡和严重损失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而民间自发的大规模善举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继台塑集团和日照钢铁先后捐赠一亿元之后,作为中国民营企业代表的王老吉(加多宝集团)此次同样高达一亿元的赈灾捐款。

  王老吉相关负责人郑重表示,“此时此刻,加多宝集团、王老吉的每一位员工和我一样,虔诚地为灾区人民祈福,希望他们能早日离苦得乐”。

  社会捐赠的集结号早已经吹响。尽管慈善事业不分大小和先后,作为国家社会中坚力量的企业公民,其善举带动的不仅是救灾财力的提增,更是对全体民众的精神激励。

  在加多宝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一直贯穿始终。在过去的十年间,无论是在非典期间的付出,还是持续了八个年头的以资助贫困生为主题的“学子情”活动,王老吉一直笃行的是推定并体行改良性的变革。

  罐装王老吉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应被转化为一种视野及与之匹配的行动力。一个勇于、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恰恰是着眼未来并积极行动的变革者。“王老吉今天所获得的第一罐的行业地位,正好体现着一个传统的民族饮料品牌对于未来的积极参与。”

  从各种报道中不难发现,红罐王老吉(加多宝集团)经过13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饮料行业的领导品牌。国际权威调研机构关于饮料市场的一则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下半年,王老吉在国内罐装饮料市场的销售额已经超越在中国饮料市场上众碳酸饮料品牌。

  而作为饮料行业的翘楚,王老吉也将商业运营与企业公民责任进行了很好的平衡,始终把有益社会、关注民生作为企业发展的理念。持续八年的“学子情”活动,将自助和助人的信念贯彻始终,为企业、贫困学生、热心公益的个体建立了互助学习平台,让关爱和帮助始终延续和传递下去。王老吉的种种善举,同时也展现了“中国饮料第一罐”企业所应有的大家风范。

  积奠实力,是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反哺社会的源泉。在大国崛起以及民族情绪不断高涨的背景下,像王老吉、华为、奇瑞这样的民族产业脊梁,正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一步一步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意识的进步。

  与王老吉不同,对于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祥青来说,对四川灾区捐献一亿元,更多是张祥青本人做为一名曾经历过地震的唐山孤儿对灾区感情回报。

  自从得知汶川地震,张祥青夫妇时刻牵挂着灾区,每天只要有空就打开电视机,乘车赶路也要打开收音机,关注灾情。截至5月17日,张祥青夫妇通过天津红十字会两次共义捐3000万元。

  企业捐赠与企业良心

  就在越来越多的“王老吉企业”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后的时候,众多中国企业与灾区同悲,解囊捐赠,金额从数十万元到千万元不等。而在此时,一篇被题为《印尼海啸和此次地震捐赠对比!拷问中国企业家的良心》的网文正在流传。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5:22:08 | 只看该作者
该文通过对一些企业的捐赠金额对比,质疑那些捐赠较少的企业在此次地震事件中的良心,并辅以抵制相威胁。

  例如:联想集团捐款50万美元 (本次1000万元,联想好样的,我们支持你);丁磊个人捐款120万美元(但是你整个网易这次才捐了500万元,丁磊你怎么想的?);三星为印度洋海啸捐款300万美金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动作,我讨厌韩国人)……

  “不可否认,我们当然希望那些大型国际和国内公司能为中国灾区多捐些钱。但如果以中国市场为出发点,把企业的慈善行为同经济利益挂钩,则是危险的。”一些持有冷静态度的业内学者则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企业的慈善活动或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做成市场营销和公关行为,而非真正出于公共道德去承担企业本身的公民道义。

  他们都认为,“既然个人在捐赠时总是不断被告知:捐多捐少没有关系,而在于一片爱心。那为什么企业的捐赠数额就要备受挑剔?”

  据介绍,尽管国外也有些慈善排行榜,但这多半是对机构的一个综合排行(实力、管理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等),而并没有在一个孤立的事件中对所捐额进行排名。因为这种简单的排名会逐渐衍生出一种捐赠的攀比心态并造成企业捐赠的压力。

  据相关报告披露:2007年,中国公众和企业的慈善捐赠(款物)总额,已达到223.16亿元,而来自境外的捐赠(款物)总额也达到86.09亿元。加上与慈善事业有关的彩票公益金总额356亿元、光彩系统的带捐赠性的社会责任投资约200多亿元。2007年度,中国慈善市场资金总额约865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总量的0.35%。

  就在公众对一些外资控股企业的捐款迟疑和“吝惜”提出质疑的同时,一家跨国企业员工告诉记者,他们刚捐出1000万善款,然而款额多少是中国区无法决定的,必须获得全球总部和并经董事会多数成员同意批准才能实施,因为“钱是股东的”。

  这样的程序使他们几乎不可能在第一时间捐出巨款。

  记者调查发现,惠普、三星、沃尔玛、家乐福、诺基亚、壳牌、索尼等机构在第一时间段(5月13日前后)捐赠额一般在100万~300万之间,两三天后,才陆续有更大的追加捐款宣布。

  “像央视慈善晚会上出现的,张祥青当场宣布追加7000万元的举动,对于跨国公司而言简直无法想象。”一些企业管理者向记者透露, 很多企业没有、也无法立刻捐出这么多钱,而是通过其他方式去帮助灾区:他们组织员工志愿者直接投入到救灾过程中,或是利用行业内的专长为灾区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也有的组织专家学者对救灾重建进行研讨。

  “企业的上述慈善行为,都很难用金钱额数去衡量,而且也不具备新闻冲击力,但你不能否认,他们同样投入了精力、奉献了爱心。”一企业界领导说,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企业不应停留在捐赠上,而需建立一个良好的体系去规划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利用好企业内部的有效资源(而不仅是捐财物),建立起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找到一个长期牢靠的合作伙伴,如是方为企业有效推动社会进步之路。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5:22:36 | 只看该作者
 赈灾过1000万的

  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及港澳台企业(万元为单位)

  台塑集团  10000

  加多宝集团  10000

  台湾长荣集团  7000

  台湾鸿海集团  6000

  上海大润发公司(台湾) 5500

  霖园集团(台湾)  5000

  雅居乐地产  4500

  和记黄埔集团  3000

  长江集团  3000

  中国三星  3000

  山西合生帝景建设有限公司2800

  香港赛马会  2700

  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100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2040.22

  观澜高尔夫球会  2000

  宝成集团(台湾)  2000

  烨联集团(台湾)  2000

  奇美集团(台湾)  2000

  益海嘉里集团  2000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中国)公司1710

  LG集团  1700

  中国肯德基、必胜客公司 1580

  诺基亚(中国)投资公司 1550

  宝洁公司  1500

  诺华制药 1500

  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 1500

  赛诺菲-安万特  1500

  通用电气  1400

  广州本田公司  1203

  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 1150

  保利(江西)房地产(集团) 1120

  佳能总社及其在华公司 1120

  BP集团及珠海分公司 1060

  双汇集团  1050

  山西南梁矿业有限公司 1015

  苏州明基友达集团  1000

  元大金控集团  1000

  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1000

  广汇集团 1000

  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1000

  远东集团和亚东水泥 1000

  台湾蓝天电脑  1000

  裕隆集团(台湾)  1000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及中美史克1000

  世贸集团  1000

  深圳比亚迪   1000

  正大集团  1000

  辉瑞制药  1000

  汇丰银行  1000

  韩国SK集团  1000

  大长江集团  1000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5:23:39 | 只看该作者
从赈灾捐款看企业机遇公关

  灾难发生之后,网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传播信息的载体。这次捐款的企业无论得到好,还是坏的评价,几乎都是在网络上得以影响、扩大。

  “企业成也网络,败也网络。”

  □经济视点报记者 王振芳

  “喝饮料就喝王老吉!”、“再也不要买××的××产品了!”近日,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手机短信,张文经常收到这样的信息。

  他表示:“通过看电视、网络等渠道,我一直在关注企业为灾区人民捐款的最新情况,对于捐款多的企业,我在买东西时,他们会成为首选品牌。”张文是一家网络公司的员工。

  有多少企业能够预料到,地震灾情,会成为企业的一种机遇公关手段,企业公共形象的试金石。它或许在今后或长或短时间内影响着企业的业绩,乃至将来的市场走向。

  网络:第一传播工具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掀起赈灾募捐浪潮。从众多国企率先响应开始,捐款活动一直在持续。

  5月18日晚,由七部委与央视联合举办的募捐晚会上,“王老吉”背后的生产商——广东加多宝集团宣布捐款1亿元,巨额捐款让“王老吉”一夜成名。

  “王老吉,够狠!捐1亿元”,王老吉的口碑效应立即在网络上蔓延,众多网友表示支持“王老吉”,甚至贴出“喝饮料就喝王老吉!”的帖子广泛传播,短短时间内,“王老吉”卖到脱销。同时,许多网友第一时间搜索加多宝相关信息,加多宝网站随即被刷爆。

  王老吉以1亿元人民币保持着民营企业单笔捐款的最高纪录,诠释了这个时代值得树立的民族企业精神。

  同时,伊利集团在得知震灾发生后,成立了国内企业首个救援抢险专队,启动伊利社会责任应急预案,在2小时之内紧急调配第一批物资支援灾区,是国内首家将赈灾物资第一时间送抵灾区的乳品企业。伊利的行为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其行为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可。

  在数额不等的企业捐款中,捐款1000万元成为公众评判企业责任的一个重要指标。“捐款是企业必须做也是最基本的赈灾行为,大型企业捐款1000万元才是好的。这些企业在捐款后都会得到很高评价和众多网友的支持。”部分网友表示。

  而捐款宣传工作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且要贯穿始终、首尾遥相呼应,彰显企业实力,这样就达到企业的营销目的。

  捐款1000万元的企业中,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让人们记住。部分企业由于捐款消息没有得到及时传播,而被“捷足先登”。

  以中国银行为例,中国银行是第一个捐1000万元的企业,但人们对此印象不深,在访问中也很少提及。相反,联想成为人们心中捐款1000万元的“第一个”,而事实上,它的行动在中国银行之后,原因就在于中国银行对此事没有很好的传播,仅仅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信息。而联想则通过网站及时传播,并对外正式公布捐款消息。

  灾难发生之后,网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传播信息的载体。这次捐款的企业无论得到好还是坏的评价几乎都是在网络上得以影响扩大。“企业成也网络,败也网络。”

  企业:抓住机遇公关

  随着媒体对企业捐款金额的持续报道,我们在感动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同时,也发现赈灾捐款和企业的品牌营销存在微妙关系。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所以,企业素来重视品牌战略,品牌这个概念不仅包含了产品质量、资金实力这种有形的东西,同时也包含了一些无形的东西,如公司形象。

  如今,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品牌无形成分所占比重日益增加,企业纷纷挖空心思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品牌营销,每一次事件的发生对于企业来讲,都是机遇公关的时机。

  灾难发生时刻,众多企业的捐赠行为在不经意间成为企业品牌提升的催化剂。这次地震的发生,各个企业踊跃捐赠的同时,也让大家深刻记住了它的品牌形象。

  企业捐赠不仅有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有助于建立和巩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情,提高品牌忠诚度。所以,捐赠自然地成了塑造企业品牌和企业家品牌的有效途径。

  此次企业捐赠中,出现很多企业品牌营销成功的例子。据某媒体报道,某地产企业此前上市受阻,目前财务漏洞百出,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现状。

  但是,这次赈灾捐款中,该地产企业竟捐资千万元,并借此名义空前地在媒体大打广告,为自己企业树立了一定的正面形象,这对于该企业来说,无疑是花有形的钱,挣了无形的钱。

  此外,在赈灾捐款中做的比较成功的例子还有腾讯公司。5月22日,腾讯和成都市政府正式签署了一份投资总额为5.5亿元的合作意向协议。

  双方联合宣布,腾讯将在成都市高新区投资5.5亿元,建设腾讯成都研发中心、信息处理与客服中心。腾讯公司是本次抗震赈灾行动中反应最快、力度最大的本土企业之一,汶川地震发生后,累计捐款、筹款超过4000万元,已经全数汇出并落实到位。虽然这5.5亿元不是捐赠,是按原有计划进行的投资,但对四川有着非凡的激励意义,也十分抢人眼球。

  成都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公开对媒体表示:“腾讯是灾后第一家来四川投资的企业,这个时候来投资比什么都重要!投资灾区、发展经济,就是对灾区重建工作最好的支持!”

  赈灾:呼唤责任回归

  在企业进行机遇公关、品牌营销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提的是企业社会责任。这个全民行动支持灾区同胞的特殊时期,正是考验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刻。

  5·12地震灾害使人们看到了许多商业个体、财富企业家反哺社会的义举。同时,也看到部分企业对捐款的“遮遮掩掩”、“欲盖弥彰”。

  同样1亿元,同样是在网络上传播的万科老总王石却获得了人们喝“倒彩”。有网友对万科的声明逐条分析,指出其追加的1亿元是虚的,目的是投机。

  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源于之前王石在网络上的部分言论,在王石第一次为灾区人民捐款200万元后,他在网络是表示“200万元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

  在灾区处于这个危急时刻,可以说王石的言论是相当不明智的。“作为房地产企业龙头老大,万科理应担当起这个社会责任,而王石的言论无疑是推脱责任的表现。”王石在网络上遭遇的“炮轰”。

  一位网友称:听惯了企业拿“社会责任”说事,捐款正是考验他们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拿出行动更待何时?

  企业追逐利润进行品牌营销无可厚非。但是,“社会成就企业,企业回报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企业优劣的标准。

  而在当前的整个商业形态下,真正将企业使命架构在整体社会经济层面去考量,将“反哺社会,尽己所能推进社会某一领域的进步”这一观念写入企业使命书的企业,几乎屈指可数。

  赈灾捐款中,部分企业遭遇网友抵制。随即展开危机公关,与以往不同,对待这种危机,一般的媒体“公关”手段已经不起作用,网民们不隶属任何组织,只有通过实际行动,真正担当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才能慢慢感动网民,重拾民众信任。

  企业形象的塑造、职业品牌的塑造,不仅在于巧借公益之名追求传播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对商道、公益的正确解读和履践。

  在此之下,持续地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持续地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真正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才能真正达到品牌营销的效果。

  慈善募捐呼吁透明度

  将监督功能前移,做到事前监督,将有助于避免类似挪用救灾物资的问题。

  扩大慈善机构的募捐透明度,让其财务状况以及所募集款物及时公布于众,有助于在慈善机构和捐赠者之间建立信任基础。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5:24:24 | 只看该作者

  在此问题上,去年年底已经列入国务院立法程序的《慈善法》,将对该问题有积极的影响。

  汶川赈灾:中国财富伦理重构契机

  汶川地震,成为中国财富伦理重构的契机,让民众看到了企业家、富豪们的努力。

  中国并不缺乏爱心,只要我们共同努力。

  □经济视点报记者 殷 泽

  “这一次,中国人真是掏心窝子了。”5月26日,在新郑国际机场迎接第一批回郑的河南医疗队时,医生程晓说。作为党员,程晓响应中央关于缴纳“特殊党费”的号召,捐了一个月工资。如果加上通过别的途径的捐款,程晓一家已经捐出去1万多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5日,在7天时间里,全国各地党员自愿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17.73亿元。

  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捐款力度。一百万、一千万、一个亿,在激昂中国人的同时,也部分洗刷了贴在中国富豪身上吝啬的标签。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年间,人们在积累无数财富的同时,财富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突如其来的灾难,也给了中国富豪“表现”的机会。也许,以汶川救灾为契机,中国的财富伦理将重新改写。

  300亿

  5月18日,原定三个小时的央视“爱的奉献”晚会,最后在源源不断的爱心与捐助热情下,直播了四个小时。募集的善款创纪录的达到了15.74亿元。

  在“爱的奉献”捐款现场,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已经捐赠了3000万元的基础上,又现场追加7000万元捐款,总数达到1亿元。张祥青是唐山大地震的孤儿,32年前的那场劫难,令他终生难忘。对于汶川地震,张祥青感同身受。

  悲情笼罩着每一个中国人。娃哈哈年过六旬的强势领导人宗庆后,在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特别节目”的现场录制活动后,在他的私人博客中写道:“一名幸运地被救出来的北川中学高一女学生哭诉了地震带给他们的惨烈,不由得让我潸然泪下:这么多可爱、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随后,老人感叹,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与无助。

  截至5月22日,娃哈哈集团捐款1500万元,申请集体领养500名地震孤儿,并且承诺愿意接收1000~1500名地震灾民到娃哈哈各地分公司工作。

  打动宗庆后的元素,同样打动了更多的人。灾害发生后,很多企业陆续通过各种途径捐款。中国石油(17.92,0.20,1.13%,)1.2亿元,中国动2.8亿元,中国石化(13.53,0.41,3.13%,)2亿元,中国电信近2亿元,中国工商银行(5.88,0.05,0.86%,)1亿元,日照钢铁集团超过1.5亿元,王老吉1亿元,沙钢集团8000万元,台塑集团1亿元,鸿海集团6000万元……

  此次赈灾中,中国人民集体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慷慨。截至5月27日,汶川地震受捐赠款物已经达到300亿元,其中企业认捐总额达67.6亿元。

  美国《时代》周刊发文称,中国人的支援行动让世界认识到了他们的同情心和慷慨精神;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署名文章说,轰然倒塌的是建筑,从废墟上赫然矗立的是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人间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相濡以沫和万众一心。

  200万

  5月19日,地震后的第一个星期,“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08胡润慈善榜”——《5·12抗震救灾民营企业捐赠报告》。报告称,800位《2007胡润百富榜》上榜企业家,已经有112人向灾区捐款,总捐款数额目前高达8.74亿元。

  胡润表示:“这仅是地震后第一个星期的捐款数额,我相信中国企业家们还会有更多的慈善捐助。同时,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企业家如此大规模的群体慈善行为,反应之迅捷令人惊叹。”

  而据民政部报告,截至19日13时,共接受社会各界捐款89.27亿元(此款项不包括中国红十字会等其他非民政部主管的众多基金会接受的捐款)。相比之下,上榜企业家共捐8.74亿元,相当于民政部接收捐款的9.8%。

  大部分的企业都在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做出了反应,很多企业并没有等待政府的号召、动员,完全是自觉自愿加入救灾行列。

  5月12日地震刚刚停息,身处灾区的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就立刻开始检查企业厂房建筑,为了确保员工安全立即下令全线停产,赵勇带领全厂18至45岁的500多名男性员工去前线赈灾救人。

  作为河南省第一批赴川救援企业之一,5月14日,长通物流组建赴灾区救援队,医疗队共计四十余人。从广元市到青川县,76公里的山路走了10个小时。路上险阻重重,一面是山体,一面是万丈深渊,而前方的石头时不时滚落下来,不少车队因此而遇险。

  企业家们的善良和慷慨,也在第一时间获得了大家的认可。5月18日晚,央视“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现场,王老吉向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创下国内单笔最高捐款额度。这一善举,感染了民众,也刺激了消费者对王老吉的热情。

  5月19日开始,网民们就开始疯传,“从此以后,喝饮料只喝王老吉!”在此后的数天中,各地王老吉一度卖断货。

  与王老吉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石,同样捐款1亿元,遭遇却是冰火两重天,其中缘由耐人寻味。初始,万科集团总部捐款200万元。而作为中国房地产领袖企业,2007年销售额达460亿元,网民们不答应了,网上“讨伐”之声隆隆。

  “不要买万科的房子,王石不配当火炬手”、“呼吁全国各级人民政府拒绝向万科提供建房土地,全国股民全部抛弃万科的股票,所有银行拒绝向万科提供贷款。”类似言论不绝于耳,一夜之间王石成为“为富不仁”的典型。

  最终,捐款事件成为万科集团的一次形象危及。王石不得不临时灭火,向网民道歉,宣布无偿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灾后安置及恢复重建工作,但是为时已晚。

  重构财富伦理

  200万元和1亿元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在数字上,200万是1亿的50万分之一;但是从赈灾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实,也有很多企业捐得也很少,但是也并没有引起公众太多的非议。

  支援灾区,量力而行。但是王石和万科集团尽力了吗?2007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润超过48亿元,此次捐赠的善款仅占净利润的万分之四。在全国各地企业家动辄千万、上亿元的捐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同时,捐款更在于向公众传达一种信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王石口不择言,伤害了全国人民团结抗灾的决心,使其个人和公司面临信任危机。

  面对网友的质疑,王石回应称,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

  在国外,慈善是一种常态,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基础之上的财富伦理认为,财富源于上帝,企业家或富豪只是替上帝保管财富。因此,就有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巨额捐助。

  长期以来,国内很多企业家把慈善作为负担而不是使命。在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事实面前,企业家、富豪与普通民众之间的感情日益对立,这不是社会稳定的常态。

  汶川地震,成为中国财富伦理重构的契机,让民众看到了企业家、富豪们的努力。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的张祥青、加多宝、沙钢,他们的慷慨感动了全国人民。

  而此时,新一代的企业家,在这次抗震救灾活动中也表现出色,展现出了全新企业家的形态。赈灾之初,前中国首富刘永行之子刘相宇两入震中映秀镇的故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敏感的网友们,对刘永行的举动大加赞扬:“作为富豪之子,刘相宇并没有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享受父辈提供的奢华生活,正相反,他乔装打扮,低调来到灾区,参与救援工作。”

  其实,中国并不缺乏爱心,只要我们共同努力。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