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大地震后记 (八)

[复制链接] 0
回复
55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29 23:3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地震后记 (八) 

政府加专家的宣传,还是能战胜自然和动物的异常现象。他们要稳,我们要命,各自的目地要分清。谎言,肯定是最利于说谎者而编造。所谓谣言四起,其实是在帮助政府树立权威。令人终日惶惶的不仅仅是余震,次生灾害可能引发的大洪水带来的大疫情,让人感到再劫难逃。联合国秘书长来查看堰塞湖,正是表达这种国际深忧。二零零八年,是全人类的灾难年,每一个人都要早做准备啊!在平时要人防备未来的灾难,在灾区要人放弃本能的防御,效果都不会理想。再大的火也会有出口,再大的水也会有方舟,只是已经不可能为每个人准备。我们要依靠最真实的信息,来做出死生抉择。有正信的人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早已做出正确选择,灾难只会使他们更加坚定。平时的邪念恶念灰飞烟散,惟有正念善念金光闪闪。平常心即是道,在大灾难里做到心平如镜者,能有几人?大浪淘沙,真金即现。

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九日,记于成都。


附:大地震后记(一至七)

大地震后记 (一)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上午,看报时,忽然止不住热泪外涌。过后得知,我姐同事大概同时间,也在家莫名痛哭。下午,在家上网,准备发帖。突然,楼房象轿子一样摇起来,感觉从地下伸出巨手来抓人的双脚!独自在家的我,立刻穿着拖鞋跑下楼去。楼下开阔处,站满了惊慌的人群。有人穿著非常少,小区鱼池的水已经荡上岸。通讯全部中断,迅速回家收拾一下,立即赶往父母家。所有屋里的人都来到街上,护士或家属提着药瓶在给病人输液。姐姐早已把父母接到屋外,商量过后,我先去接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老师把所有孩子,集中在学校操场,保护得好好的。后来,妻子带女儿去姨妈处会合,我又返回去照顾行动不便的老父亲。在路上得知,汶川大地震,距此直线距离不足百公里。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少受灾难。父辈也无抗灾经验,只是把几个矿泉水瓶倒立在家具上,看是否被震倒。估算估算过后,也就随遇而安。沉静的给家人煮茶喝,稍稍缓解身心。夜间余震,凌晨下雨,折腾来折腾去,总算平安度过第一夜。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三日,记于成都。                               
                        
大地震后记 (二)

女儿由妻子照顾,我守护颤颤巍巍的老父,目前只能如此静观其变。灾民缺水喝,更缺眼泪流。除十分必要外,请先慢唱赞歌。各种传媒要对灾民负责,一次次强余震,深感老天爷余怒未消。统一报道与实际灾情甚有出入,而且如利剑悬头的巨大隐患几乎未提。深恐天灾后的人祸,产生于向大众报导的许多所谓巧合,甚至辟谣中。一边是人为的反复灌输平安,一边是老天的不断警示危险,终日终夜提心吊胆。该留就留,要走就走的宿命观,令人有些坦然。大灾难是死生大考验,能够舍生忘死的救人,首先已经拯救了自己的灵魂。只有人能救人,心能救心。深信人性的光辉,最终会迎来老天的笑脸!众志成城,感觉是一句历史預言,会成为万众向往的城。一方受灾,八方关爱,先连成一体,再重建家园!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八日,记于成都。


大地震后记 (三)

全国哀悼日,电视首次预报,有六至七级左右强余震。大多数人都露宿街边,在可信度高的政府建筑物前,密密麻麻的睡倒一大遍。夜晚,圆月当空,好象比以往平静。感觉最危急的事情已不再是余震,而是在非常危险的震区和极端异常的天气下,可能发生的疫情。还有越来越临近,人类对灾难承受的心理极限,一时又不知如何化解悲痛和焦急,所积蓄的巨大情绪风暴。电视播出的感人情节,与整体形式相比,已经显得不痛不痒。哀悼日,全国统一行动,力量无穷!哀悼逝去的亡魂,抚慰活着的心灵。传统形式,可能会非常有效的化解部份当前的巨难。写首小诗,寄哀思。<<全国哀悼日>>:身体虽逝去,灵魂仍徘徊。七日已无言,下半旗致哀!

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日,记于成都。


大地震后记 (四)

从大地震开始,照料父亲的起居饮食八日八夜,又忧心一直露宿在公园的妻女。终于,妻子打电话叫我送些食物去。买好熟食,煮好茶,提着沉沉两口袋东西,匆忙赶到公园。夜晚,公园的人比白天多,到处搭满大大小小的帐篷,人们排着长队上卫生间。“左邻右舍”分享着我带去的“美食”,立刻成为主角的妻子,脸上笑开了花。女儿和同龄的伙伴,吃了一点东西,就又跑去玩。玩累了回来,躺下后很快入睡。周围的人,也先后进入梦乡,我和妻子还躺在音乐广场上轻轻说话。至到凌晨,风吹雨淋才有了避难的感觉。次日,去购买随身背包,口杯干粮等物,准备长期抗灾。电视开始轻轻提到,堰塞湖、防疫情、抚心灵等,最急切的事情。全国哀悼三日,圣火传递停止,总体比较平静。夜行,忽闻栀子花香,对心灵的震动比余震强。

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记于成都。


大地震后记 (五)

现在,唱悲歌无益,唱赞歌不妥。要唱起生命颂歌,要唱响民族壮歌!大地震震开地球天灵,随后醍醐灌顶。今夏最难过,深秋不用愁。领袖领唱,军队打节拍,人民大合唱,大灾难中开始大复兴!仍闻贪污救灾重建款的杂音,他们抓到手的是即将到期兑现的血债。大地震能震开大山,却也震不开一些人的良心。学校最先垮塌,最先重建,这样就完事了吗?众多丧失独生子女的父母痛不欲生,并不象电视画面那样平静。学校与政府建筑标准就有天壤之别吗?比唐山更大的地震之前,就没有任何先兆吗?这些真相,必将大白天下。不祥的预感,铺天盖地的传媒会把救灾报导提前结束,为下一步的事情做宣传。开什么会能比人命重要,敬请决策者千万慎思!大灾难中的生命很脆弱,是善良的本性使人坚强。坚强的生命,会成为民族的脊粱。某位年轻将军,不顾丧子之痛,仍具先锋之勇。亲率突击队冒死冲锋救人,真乃大将之才!部队牺牲建立的军威,不辜负历史使命。请接受,人民敬礼!

补记:写一段文字,无数次流泪。男人真可怜,难过得哭时,还要更难受的止住不让眼泪流。总理颤抖的嘴唇,坚定的目光,谁都能哭,您不能哭!请相信,人民爱您!请大家以适合的方式,释放一下自己的情绪!

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三日,记于成都。


大地震后记 (六)

同学的朋友邀请参加,他们长年例行的读书会。主题是抗震救灾见闻,从重灾区回来的男女老少越说越激愤,我们静静的听。回家后特别累,直想倒头就睡。强打精神做完该做的事,极少见的一觉睡到天亮。躺在床上,回想昨天的读书会,只有正确认识天灾,才能真正避免人祸。战后没有不反思的,灾后没有不反省的。同学为缓解妻子情绪,买回家很多韩剧陪着看。在参加完读书会回家的路上,他给我提到一个剧情。古时高丽,愿以国宝换宋朝治国良策。同学作为清华校友分会理事,允许使用主席“高瞻远瞩”的题词。精美的字匾早已做成,至今包裹完好。左思右想难以入手,甚是焦急。对着镜子剃胡子,看着自己失魂落魄的样子,不由叹息。大地震后,心思散乱,一如这段文字。

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五日,记于成都。


大地震后记 (七)

(一)
成都,历来是休闲之城。冬无严寒,下场雪象过节;夏无酷暑,二十几度就去山上避暑。如今,人们脚步匆匆,心情沉重。现在虽遭大地震,仍将衷心感恩上苍,千百年来对这一方的厚爱!曾经的天是多么的轻柔,曾经的地是多么的清净。毫无疑问,灾后会重建最美丽的家园!

(二)
理发时,看见剪下不少耀眼白发。大地震是大灾难的开始,还是结束,现在还很难说。发国难财的贪官,灵魂已在道德地震中深埋。朋友私下间,爱讲泄愤的笑话,把贪官空投到灾区!不过,老天还不给他这个机会呢!中国还有一股象毒药一样的邪恶势力,惟天人合一,能彻底清理。祸根就是即将被天灭的它们,早已坏得不是人的行为。要么任由他们在灾后制造巨大的人祸,要么将其绳之以法。建议速立以人性为基础的<<救灾法>>,奖民族英雄,惩民族罪人。余震稍稍平静,就赞歌四起。猛然来一次超强余震,老天又收回话语权。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可能至今仍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

(三)
低头走路,不时感觉地摇人晃。偶尔,接连几步象踩在水床上,不敢从没有栏杆的河边经过。这种感受越强烈,过后不久,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越大。强余震前夕,心理极为难受,大脑昏昏沉沉。余震发生时,房屋摇晃不大,体内器官晃动厉害,已如惊弓之鸟。起居饮食是健康基石,起居已经完全打乱,饮食再跟不上,人就会垮掉。电视上的笑脸是上电视时的笑脸,灾民的实际困难超乎想象。从早到晚大量饮茶,人虽不困,却特别疲惫。独自静坐,身体不由轻轻摇晃,让身心紧绷的发条自己缓缓释放。真不知心理医师会以何种理论和经验,去灾区进行心理医治。只要能重新开启,生命系统自我调节保护的功能就好。开口闭口说这个迷信,那个迷信的人,尤其浅溥。鲜有亲身经历,灌输什么就接受什么,还自以为真理在握。大地震中稍有比平常略微神奇的事情,就加以怀疑,不知道怎样才能,震开他们头脑中根深苇蒂固的谬见。

(四)
看见两口子在街上打破头,还不罢休。大地震里毫发无伤,却在爱人手中挂彩,为何不忍一忍呢?人们太需要心法的指引!

注:因文字散乱无法连贯,故分成四小节。

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八日,记于成都。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