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中高级车型的保修期大多为2年6万公里。而在国外,汽车保修期普遍为3年8万公里,甚至更长。但还是有几个凤毛麟角的汽车公司在中国率先推出了3年8万公里的保修期,这就是开创高级车保修之最的克莱斯勒300C和开创保修期中级车之最的荣威750。随后克莱斯勒所有产品都把3年8万公里的保修期作为售后服务的一项标准内容,更是把这项服务整合进克莱斯勒新的服务品牌“关爱随行”里,很有决心在售后服务上进行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其实很多人不是特别清楚这一政策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好是好,但是到底好在哪,很多却并不清楚,那我来分析分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节省车辆养护成本 保修期的长短是由厂商在对维修成本和产品质量经过精准考量之后,在确保利润的前提下制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车出了2年的保修期后会突然出现故障的原因,此时的维修费用,就都由消费者来承担了。 调查数据显示,20—30万元的中高级轿车在前3年的正常使用保养与维修成本约为购买成本的14%左右,其中第3年占比例最重,约占前3年保养与维修成本的45%左右。粗略计算,“3年或8万公里”的保修承诺,可以直接为消费者创造约占购车成本6%左右的价值。以售价为20多万元的荣威750为例,在保修期延长之后相当于减少了一万元左右的养车成本。而对于价格更高的克莱斯勒300C,理所当然,保修期延长之后可以节约更多的养车成本。 二、提高二手车残值率 除了消费者的实际成本变化外,车辆保质期的长短还关系到车辆二手车残值的变化。国内中高级车辆的更新周期在3到4年左右,按2年6万公里的保修标准为参照,会发现一辆车的使用周期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处于保修期之外,而车辆置换的时候有没有保修对于二手车估价差别非常大。延长保修期到3年8万公里,几乎涵盖了新车大部分的使用周期,即使当车辆使用2年后卖掉,由于还一年的保修期限,那么在把车二手卖掉的时候,将大大提高车辆的残值并大大增加对二手车买主的吸引力。 三、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 国内的汽车保修期一般都为2年4—6万公里,和欧美国家“3年或8万公里以上”的平均水平相比,这可有着很大的差距,可别小看了这一年和2万公里。 在一些发达国家,车辆使用保质期竞争成为各汽车巨头之间常用的招数,也是新车上市站稳脚跟的杀手锏,而价格竞争反倒不多见。比如在美国,大部分公司都采用不少于5万英里的质保标准,而英里和公里差不多是1∶1.6的关系,这意味着中国的同款车型保修期要比国外短少则一年或2万公里。 保修期延长的举措不仅从侧面反映出厂商对产品品质的信心,也将国内汽车消费政策与国际真正接轨,意义要远大于价格跳水。买了车的人最怕汽车市场出现什么情况?降价啊,前两年的现代雅申特降价风波、国外Iphone的降价事件可都让一些买主寒心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