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其它行业] [转]外国厂商面对的新挑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正面临危机”

[复制链接] 0
回复
88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14 14:5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这引起国内制造业的新一轮关注,而在此之前,在中国运营工厂所需的成本已经稳步上升。2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了8.7%,达到12年来最大增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周闭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排在第一位的是物价问题……并承认要把2008年消费物价上涨指数控制在4.8%左右并不容易。

对于厂家而言,通货膨胀使工厂的运营成本增加,因为原材料、交通运输、能源、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越来越高。同时,通货膨胀率攀高的时机对于企业主来说也很不妙。春节结束后,返厂工人强烈要求加薪。在中国,工人通常在农历新年之后与厂方签订新的雇佣合同。主要商品的价格上涨使他们的加薪要求更为迫切:2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了23%,其中涨幅最大的是猪肉价格,上涨了63%之多。

“工人过年回家时会互相交换想法,谈论新的工作机会。”位于浦东的一位要求匿名的美国工厂的厂主说道。这家工厂拥有的35名员工多数来自安徽省。“他们返回工厂后,对工资情况表示了强烈不满。有两名[工人]回来就说,‘你必须给我们涨工资,否则我们就不干了。’他们的行为对其他所有工人都产生了影响,他们对我们[下达了]要求加工资的最后通牒,而我最后也不得不照办。”以他的工厂为例,从2004中开厂到现在,技术工人的工资上涨了30%-40%,非技术工人的工资涨幅在50%左右。由于国内对低水平工人的需求相当旺盛,因此非技术工人的工资涨幅较大。

很明显,中国作为低成本制造国的光环正在淡去,因为生产成本的增加、通货膨胀和人民币的稳步升值,使得工厂的运营成本逐渐攀升。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离开中国转向印度和越南,尤其是一些台企和港企。还有更多的企业在考虑迁厂问题。

上海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Shanghai)联合博思艾伦咨询(Booz Allen Hamilton)公司,最近发布了一份名为《2007-2008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China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2007–2008)的报告。该报告在对66家制造企业(多数为外企)进行调查后发现,近乎20%的企业计划将其工厂移师别国。按照排名先后,这些国家分别是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巴西,离开中国的原因是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当然,83%的企业,也就是绝大多数企业没有任何要离开中国的计划,”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何德高(Ron Haddock)说道,“这些企业依然看好中国,但是让人感到忧心的是,有17%的公司已经制订了关于将工厂迁移至其他邻近国家的具体计划。”

接受调查的企业表示,员工的工资在以每年9%-10%的幅度增长,而原材料成本的每年增幅则为7%以上。何德高认为,“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地位岌岌可危。” 这份双语报告于3月上旬发表,调查对象多数位于长三角地区。

齐齐上扬的成本

自2005年7月汇率解除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已达15%,舆论普遍认为该幅度还将继续提高。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也反映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类似趋势,包括日本、韩国、台湾,以及程度较低的泰国及马来西亚。数十年前,上述国家从低成本、面向出口的经济体开始发展,逐渐发展成为高价值商品的制造国,并在多年内积累了巨大的年贸易顺差,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逐步升值。

对参与此次调查的66家公司而言,人民币升值是最严重的忧虑,但这不是他们唯一担心的问题,何德高表示,“在对中国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表示担心的公司看来,首要问题就是人民币升值,其次是通货膨胀引起的商品涨价以及物业和设备成本的增加,第三个问题就是工资上涨。”

这位来自美国的厂主在浦东的土地租金在四年内几乎翻了一倍。“不但工资要涨,而且还要为外地工人安排食宿,这方面的费用也增加了许多,”他说道,“在工厂附近找一间廉租房作为员工宿舍已经不太可能了。刚开始的时候,浦东的行情是每天每平方4毛钱(0.4元)- 不是在主要公路附近,而是在小马路附近。现如今则是每天每平方米8毛到1块,是当年的两倍。还有就是伙食费。以前是每人每天6-7块钱,现在要10块钱。这些对我们的影响都很大。”

受影响最深的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以及依赖出口市场的企业,正是这些企业准备离开中国。瑞科(中国)公司(Richco China)是一家生产电子设备用塑料注模部件和其他工业产品的厂家,该厂的亚太区董事总经理特德·霍宾(Ted Hornbein)指出,“那些针对劳动力充足、低附加值市场的公司受到的价格压力日益增大。根据我们最近从本地媒体了解的情况,实际上这些公司正在关闭并离开中国。”

准备离开中国的公司有许多来自台湾和香港,它们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早到中国开厂的。“许多台湾和香港公司是引领潮流者,同时也是低附加值的出口型企业。”上海美国商会的制造商商会主席陈天宗说道,“他们引领着离开中国或进入内地的趋势。”这些公司的大批离去意味着中国经济周期的加速,使得在台湾和韩国需要四十年的经济周期,在中国只持续了不到20年。

调查显示,吸引公司迁移的国家反映出遍布全球的商机。印度和越南是迁厂首选,其次是泰国、马来西亚和巴西,参与调查的公司还提到了墨西哥、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罗马尼亚、韩国、俄罗斯及波兰等颇具潜力的国家。

“这些可选的国家通常可以提供较好的收益,但是它们在市场潜力以及基础设施方面不及中国。”何德高表示,“印度和越南与中国相比具有一些优势,诸如劳动力成本、部分税收优惠、竞争不太激烈、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及更优惠的公共事业费用。”

另一个选择就是把工厂迁移到运营成本较低的国内其他地区。“有一种趋势是把工厂从这个地区迁移到工人的家乡,”美国工厂主说道,“我的工人都来自安徽,我听说有些厂家准备在安徽开厂,在上海设立一个营业门市,然后将产品用卡车运来上海,或者从安徽直接出口。”

这些在国内的迁址举动对上海附近的工人成本的上升产生了一些作用,这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因为多数工人愿意在靠近家乡的工厂工作,上海地区的厂主不得不提高他们的工资来竞争。此外,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内地成本不如以前低廉,因为某种趋势已经遍及中国。“去年,安徽和上海的工资差距急速减小,”厂主说道,“安徽工人的工资也在上涨。”

中国的优势

中国的竞争力正在减弱,但是我们不应当将减弱的程度过分夸大。这里仍然是制造业的天堂,而且国内市场也十分巨大。此外,专家们认为将低成本工厂震荡出局未必是一件坏事。“随着人民币逐渐升值,这些利润薄、劳动密集型的、污染严重的以及附加值低的行业将被迫离开中国,而企业将进行自我提升,发展成为高附加值的企业,同时尽量提高效益。”先锋投资的中国战略与业务发展负责人朱顺表示,“主流企业仍然有利润增长空间。”

朱顺举了一个上海振华港口机械公司的例子,这是一家在沪市上市的公司,以出口重型港口设备为主。“该公司正在努力应用更好的技术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利润,同时,公司的报价以人民币为单位,以此来促进出口。”他说道,“在另一方面,公司还设法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即使人民币正在升值,你仍然看到这家出口型企业每年的利润增幅达到30%。总的来说,中国的消费品、出口和投资发展都相当稳健,2008年的增幅有望达到10%以上。”

而工厂之所以留在中国,也有非常强大的理由:迁移生产基地既费钱又费时,而且新的市场,尤其是中国以外的市场,有他们自身的未知风险。“调查报告中的一部分内容显示,企业不愿意离开中国的原因在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已经就位了。”何德高说道。

选择留在中国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和范围。第三个原因是中国工人的高素质。美国商会的调查表明,同制造业的其他变量相比,中国工人的素质评级良好。接受调查的公司被问道,将你的公司同设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工厂相比,你如何评估中国的这些参数?根据反馈,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得分很低,另外得分较低的还有政府效率、物流基础设施、法律遵循方面。但是,工人素质一项得分很高。

中国工人的素质是工厂主经常提到的问题,特别是在其他国家有类似经验的厂主。“如今在印度尼西亚,工人成本要比从前低很多,估计大约是这里的一半左右,而在缅甸,工人的工资仅为中国的25%。”美国工厂主说道,因为他还从缅甸和印度尼西亚进货。“但是要将工厂迁移到海外是有风险的。中国工人比印尼工人优秀。”

国内最大的袜业生产企业,在上交所上市的浪莎控股集团的董事局主席翁荣金对此表示同意,浪莎集团在袜业制造方面年收入的40%来自于出口。同美国工厂的厂主一样,翁先生不相信公司现在迁离中国就意味着利润提升。

“昨天,我的一个意大利客户和我碰面。他谈起把孟加拉国作为迁厂对象的问题,但是这很难。”翁荣金表示:“我们的工厂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制袜设备。”他还补充道,对厂家来说,孟加拉国和印度存在其他问题,其中包括贫困、工人素质的差别以及巨大的贫富差距。他相信中国工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工人之一。

翁荣金认为将工厂从中国迁移至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进程将会需要时间。“柬埔寨或越南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大约低20%或30%,中国工人的工资是在上涨,但是那些国家的工资水平也在上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尽管工资在最近有所增长,但是中国的工资水平依旧远低于国际标准。“其实真的想起来,我们付的工资实在是很少的,2004年一位熟练木工的工资为每小时80美分,”美国工厂主说道——他的工厂建在浦东,“在美国起码是每小时20美元。即便如此,那些大工厂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他们依然只给工人每个月100美元的工资。”

成功的蓝图

在中国业绩卓越的公司是那些不仅在中国制造产品,而且将产品销往国内市场的企业。由于是在国内销售,因此这些企业受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影响不大,因为销售是以人民币为单位的,而且支付更高的工资可以造成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此外,国内市场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且越来越富有。“对于在此进行采购、制造并开展内贸的公司,以及将中国的竞争优势用于出口贸易的公司,他们的效益越来越好。”瑞科的董事总经理霍宾评论道。

另一方面,效益不佳的公司要么是过于以销售为中心,要么就是只在中国采购或制造出口产品,而忽略了中国国内市场的潜力。这使他们受货币升值的影响很大。

成功的公司必有一技之长。他们的运营效率高,他们的供应链通畅无阻,而且他们善于利用“全球最佳实践”,例如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何德高总结道,希望提升价值链的公司应当提高他们的效率。“有的公司刚刚开始意识到,必须在中国制造业内业绩出众才能获得成功,”他补充道,“因为低成本制造业正在成为昨日黄花。事实上,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