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斯德哥尔摩症 2008-5-12 奥运圣火,在全球一路坎坷,也在国内一路狂欢。年初大雪,南航事件,428胶济铁路火车倾覆事件,EV71病毒,512四川强震,这个“好五倍”的国度,不断承受着经久未遇的悲惨凄事。尤其以波及全国的512四川强震,再次震撼世界。网民纷纷讽喻--“神州共震迎奥运,华夏抖擞反藏独”。而在西方的媒体之上,朝鲜的粮荒,缅甸的灾难,还有这来自中国的强震,经意或者不经意间都被一并联想,善良的人们不禁疑问:神秘孤独的亚洲人民们,这无尽的苦难背后是否还有着那幸福的彼岸呢? 不要跟我说这是天灾,任何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都无法相信这只是简单的自然灾难。天灾不断,必是人祸的滥觞。至少,那些在网络和电视机面前苦苦等待了几小时的人们,无法看到发生在一线现场的画面,人们只看到那“8533人死亡”冷冰冰的数字,一如428胶济铁路火车倾覆事件时的那个数字“72”,CCTV的主持人轻描淡写地念白,呈现一贯的苍白和意识形态的虚伪。而只见领导一日千里的“劬劳”,让人们怀疑这究竟只是具备高尚品行的政治情操?,还是飞船上天的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第一时间向人们呈现灾难的真实?可是,这样对于那些正在废墟下呻吟和等待救援的受难者而言,根本不足一道,也许,当上海街头那些走出高楼的小白领和小资们,可以将这作为谈资和经历回味,但是这风起的夜晚,流离失所的人们,面对荒芜的家园,该去设想怎么样的一个明天呢? 冷漠,正是这个国度的绝症。甚至那些受过海外教育,拥有国外居留的华人,也只是停留在大而空泛的所谓民族和国家认同上面,她或他出于反抗在国外皮肤差异引起的非社会主流地位的失落感,纷纷捡起所谓民族大义的旗帜,装扮内心的自卑,却独独对个体国人的苦难视而不见,冷漠而又怪癖。她或他,虽然受过了西方社会制度的熏陶和教育,却依然无法学会西方社会对于个体价值的尊重那种禀性,虽然她或他嘴上经常说“要有礼貌”。在她或他的概念中,依旧没有“只有有了个体的人,才有团队的家庭,才有民族和国家的概念”这样起码的认识和理解。 冷漠不仅仅是作为华裔她或他的专利,遭受苦难的国人也同样,甚至更冷漠。 “官方消息已经死了8533人了”,我在MSN对一人说; “你是第二个告诉我这个的人,本来人就多,不是我就行”,对方答道。 “你太冷漠了”,我说; “我就是很自私,你不是吗?我就是比较真实”,对方答。 “追求自己的权利不代表可以忽略别人的利益”,我又说; “但我可以忽略与我不相干的人的利益,不要悲天悯人,一副菩萨心肠,你我并非善物,别勉强自己了”,她回答道; “你丝毫不关注同类,当你陷于这样的境地时候,你希望地是充满爱心的关注还是冷漠的对待呢?这和菩萨心肠无关,我追求自己的利益不代表我不用关心我的同类以及我的生存环境”,我有点愤怒; “我当然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事实是没有的,绝望而失望”,她最后答道。 原来,一个对于苦难和同类缺乏同情心,深深冷漠的人,背后同样是一颗深受伤害的心。她的冷漠,无异于一种人性之觞的“斯德哥尔摩症”,而普遍的斯德哥尔摩症,正是这个民族的人性绝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5 22:32: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