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size=2]如何面对冲突[原创][/size]

[复制链接] 3
回复
224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8-21 17: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人事冲突的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事冲突是指发生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相依赖的当事人之间,因其对目标理解的相互矛盾以及对自己实现目标的妨碍而导致的一种激烈争斗。

  冲突的定义揭示了以下重要关系:

  1、冲突是发生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互关系的当事人之间的。如果只有
    一个人,不存在对方,就无所谓争议,而不相干的人之间也不可能发
    生争议。

  2、冲突只有在所有的当事人都意识到了异议的存在时才会发生。例如,
    假设李太太带着她3岁的儿子去海南旅游,她已经在机场等待了一个半
    小时来办理她的登机手续。她的儿子因烦躁而吵闹不休,李太太似乎
    对此也无能为力。正轮到她办理手续时,一位老妇人急忙跑过来站在
    她的前面,并要求进行登机手续服务,她声称她以前从来没有坐过这
    家公司的航班,所以有些紧张,公司服务人员也就如其所愿地在李太
    太之前给她办理了登机手续。尽管李太太非常气愤,但她什么也没说。
    因为她没有向公司的服务人员表示她的愤怒,所以该公司根本没有发
    觉异议的存在,一场明显的冲突就这样避免了。反过来,如果李太太
    向该公司或其主管投诉,那么问题就被导出了,这时事态的发展取决
    于公司的回答(态度),如果双方有异议,那么冲突就产生了。

  3、所有的冲突都存在着赢与输的潜在结局。因为卷入对峙的双方当事人
    都相信,要达到他们的目的,就要相互排斥,所以他们总会千方百计
    地阻碍对方实现其目标。

  4、冲突总是以当事人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来满足双方的需求。也就是说,
    冲突与合作是可以并存的,典型的例子就是组织与员工的冲突。这种
    冲突是一个组织中最常见的冲突。尽管它们经常存在,但当事人双方
    还始终保持着相互间的合作以达到他们各自的目的,即组织要求员工
    生产产品或提供优质的服务以赚取利润,员工则依靠组织为他们提供
    工作和个人收入。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现代化的组织中产生得更普遍。有调查表明,一个组织的管理有约20%的时间是用来处理各种冲突及其影响的。更有趣的是,职
位越高,在处理冲突方面花费的时间就越多。

  在冲突过程中,管理者有时扮演的是重要的当事人的角色,有时则是仲裁者。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须具有判断冲突情况及科学地处理这些冲突使之为组织的目标服务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有能力在所有当事人都满意的前提下,分析和解决冲突,并保证他们都心悦诚服,且不影响今后的关系。这种能力在服务接待及旅游组织中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些组织中工会把组织对待他们的态度,直接通过服务传递给组织和他们共同的宾客。

             二、人事冲突的阶段

  冲突是一个能动的、互相影响的过程,它的发展通常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它包括:潜伏→被认知→被感觉→出现→后果五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潜伏)中,不存在公然的冲突,只是产生了冲突的条件,使冲突成为可能。导致冲突的原因有几种可能,它包括模棱两可的话,对有限的资源的竞争、沟通问题、以前冲突的遗留问题、个人的需求、价值观及目标的不同等。

  冲突的第二阶段是冲突的被认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冲突各方当事人开始注意到差异,但有可能否认它的存在,决定忽视这一问题。

  当一个或更多的当事人对存在的差异有情绪上的反应时,冲突就到达了被感觉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情绪上的感觉包括故意、生气、痛苦、挫败及焦虑等。

  在冲突出现的阶段中,冲突由认识或情感上的发觉转化为行动。冲突的当事人可能会选择扩大冲突,也可能会决定对冲突进行处理(容忍或解决)。冲突扩大包括口头或身体上的攻击、以行动来妨碍对方的目标的实现(不给予对方所需的支持,尤指协作部门之间的冲突)或者努力拉拢其他人一起来反对对手。有关处理的方法,我们将在下文中向大家介绍。

  冲突的最后阶段是结局,它随着冲突的解决或止住而产生。冲突的结局说明的是冲突的结果(积极的或消极的)以及提供重新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尽管冲突有五个不同的阶段,但真正扣住冲突定义的只有"出现"阶段,潜伏、被认知、被感觉阶段的是实际冲突的前兆,而结局无论在哪里发生了冲突,它都是紧步冲突之后的。

              三、人事冲突的范围

  冲突的范围很广,但就一个组织内部而言,其冲突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自我冲突--指发生于单个人内心(意识上)的冲突;

  2、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指发生与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冲突;

  3、部门的冲突--发生于同一个部门间的两个或几个人之间的冲突;

  4、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冲突--发生于两个或多个部门之间的冲突

  尽管在组织内部有几种冲突类型,但我们这里主要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冲突,因为这两种冲突是管理者卷入最多的冲突,也是发生频率较高的两种冲突形式。

          四、处理人与人之间冲突的语言与体态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毁邦”,这是人们早已熟知的道理。对冲突双方而言,如何使用语言,对激化矛盾还是缓和矛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般而言,冲突中使用的语言,既要适合一定的原则,又要有一定的技巧,这些原则包括:

  1、说话要有目的性。处理冲突不同于聊天,它必须紧紧围绕着如何解决
    冲突这一主题,切忌离题万里、文不对题,这样不但起不到沟通、缓
    和冲突的作用,有时还可能导致冲突的激化。因此,要有效地解决冲
    突,必须巧于周旋、紧扣主题。

  2、说话要因人而异。解决冲突是在双方之间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所以
    说话时,一定要注意冲突双方的年龄(如果是年长者应称呼“您”)、
    性别(对女性说话一般要尊重、谨慎)、职业(不要使用侮辱性的词
    汇,如“臭老九”、“煤黑子”等)、民族(尊重对方的民族习惯和
    风俗)、学识、修养及个性等,尽量做到同什么人说什么话,“与智
    者言,依于博;与贾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
    依于说”,只有这样,才能使冲突双方更容易沟通、更容易达成共识。

  3、说话要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冲突是有一定时空、特定原因和不同性
    质的,所以冲突的处理必须依其特定的环境气氛而选择不同的说话方
    式和谈话主题。一般而言,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冲突,也不管引发冲突
    的原因是什么,开始时都要心平气和,以缓和气氛,当双方都趋于平
    静来商量解决的办法时,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接局方法和说
    话方式。

  4、说话要合乎礼仪。有句古训叫做"有理不在声高",处理冲突时,双方
    当事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并尽量为对方提供均等的说话
    机会,高声喊叫、得理不让人或无理搅三分的情况,均不利于冲突的
    有效、合理、及时地解决。

  处理冲突除应掌握上述语言原则外,还必须具备下列语言技巧:

  1、随机应变。处理冲突时信息的交流和反馈是同步进行的,所以不允许
    有太多的思考时间,但为了使处理的结果更有效,又不得不对说话的
    内容、方式等进行选择,这就要求冲突当事人必须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及时交流,以促使结果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转化
    和推进。

  2、察言观色。人们的心情很多时候是通过人们的语言和表情表现出来的,
    所以作为冲突的处理者,就必须具备察其言观其色就能明其意的能力,
    根据冲突对方的心情和态度来选择说话的语气、方式和用词。

  3、声情并茂。人的情绪是可以互相感染的,而语言又是心灵的传递者,
    所以尽管冲突是由一定的矛盾引起的,但只要当事人在解决冲突的过
    程中语气、语调、手势、表情等都恰到好处,那么就比较容易得到对
    方的理解,从而快捷有效地解决冲突。试想同样是一句“对不起”,
    一个人是用满脸的歉意和满眼的追悔来陈述;而另一个人则是用两眼
    朝天、满脸怒气来敷衍,哪一种更容易使人接受?哪一种又更有利于
    冲突的解决呢?

  4、言简意赅。处理冲突的目的在于解决与冲突有关的问题,所以用词必
    须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且切中要害,切忌长篇累读、用词晦涩难懂。
    言简意赅的谈话,有利于沟通,也有助于冲突的尽快合理的解决。

  5、以“礼”服人。“礼多人不怪”。尽管实际中的很多冲突不是人们所
    期望发生的,但一旦发生了,就必须冷静对待,不要因为冲突对方是
    “对手”,就可以粗鲁、无礼地对待他们,更不能对他们表现出蔑视
    和侮辱,相反应该时时注意礼仪规范,入于敬、止于礼,做到在任何
    情况下都尊重对方,使对方感到你的真诚的礼貌,从而加速冲突的合
    理解决。

             五、如何处理日常冲突

  1、与上司的冲突。与上司的冲突难以处理,但在工作中却不罕见。它可能由一些上级对下级的不合理要求导致,也可能由上级对夏季的要求不予重视而产生,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呢?

  首先,要知己,即要解决这种冲突,首先要分析自己,包括个性、能力、工作特点、技能等等。分析解决的最好的办法,是征求你信任的同事的意见,有时也许他们不会给你一个特定的回答,但通过这种交流,你会发现与别人谈论自己是意见很令人精神振奋的事情,因为你可以通过别人的眼光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个性、优势和不足,这样,你就可能会发现一些解决冲突的方法。

  其次,要知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是一种很精辟的战略思想,用于解决个人之间的冲突也同样不乏效力。在了解自己之后,还要对上司进行了解,包括上司的个性、工作方法及习惯等。例如,对方是一个十分沉稳且善于纳谏的上司,还是一个速战速决、喜欢亲自处理问题的上司?他(她)偏听偏信还是兼听以事实说话?

  最后,把自己的工作态度及个人风格与上司进行比较,然后找出两者的距离和冲突的症结。如果问题确在自己,那么就应该主动找上司谈话,以达成谅解;如果冲突的起因在于上司的误解或迁怒,那么应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以适当的机会来解释原因。切记:即使是自身受一点委屈,也应避免立即冲进上司的办公室,连珠炮似地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应该先平静下来,等双方都冷静了,再心平气和地谈。为了解除心中的压力,你可以与朋友一起喝点茶或咖啡,或利用休息时间进行郊游,以减缓烦闷,消除压力。

  2、减缓冲突压力的建议。冲突的处理结果一般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双方
都满意(赢/赢)、双方都不满意(输/输)及一方满意另一方不满意(赢/输)。不
同的结果,给当事人心理所造成的压力和影响是有很大出入的。所以为了减轻冲突所造成的压力,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很重要。

  双方都不满意,即(输/输)的处理方式,显然不是一种上策的处理方式,它可能迫于外在的压力而暂时解决冲突,但这种冲突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这种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冲突。

  一方满意另一方不满意,即(赢/输)的处理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对冲突进行处理,只意味着冲突解决了一半,因为其不满意的一方--输者,总会认为他们放弃得多或一无所获,这样他(们)也许会伺机再次制造冲突。

  双方都满意,即(赢/赢)的处理方式,是接触解除冲突压力的最好方式。(赢/赢)并不意味着冲突的每位当事人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是意味着在双方都折衷和让步的基础上,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减轻冲突当事人的压力,并可以使问题得到一次性的全面解决。
沙发
发表于 2003-8-22 00:27:00 | 只看该作者
【此文摘自《英才》杂志,文责我负!】



你的企业面临过这样的危机吗?或者你的企业是否正在面临这样的危机?

也许在你的企业中已经有这样的萌芽,只是你还未发现。

现实中蕴藏着太多的无法预想的变数,某个小小的征兆都可能是导致变盘的引子。

你意识到了吗……

控股后的人事崩盘
主持·本刊记者 吴永丽

嘉宾:企业管理顾问徐剑 职业培训顾问金美宁

案例:

L公司原是一家软件公司,拥有前景看好的产品和技术,但资金匮乏。 G公司是由纺织业起家的大型传统企业,希望进入高科技行业。因为一个合作的项目,双方一拍即合,G公司注入巨额资金成为L公司的控股股东。年轻漂亮的桦被控股方董事会委派出任L公司的总经理。

最初,G公司对L公司表现出了大限度的信任,并没有对原经营班子做大的变动。并且,在第一次董事会上,做出了对L公司员工上调工资的决定,有不少人上调幅度高达300%……新股东的到来,给公司带来了活力,L公司的员工似乎都看到了新的希望。

仅半年多以后,G公司派出的财务人员和行政人员相继走马上任。桦由于还在G公司担任要职,所以,最初的她并没有对L公司的日常管理过多干预,而是由L公司创业元老、公司副总经理及市场总监、技术总监直接负责。

虽然桦没有亲自管理L公司,但她还是从G公司派驻人员的口中得知了一些消息,而且有很多是她所不能"容忍"的行为,如L公司员工着装乱七八糟,夏天甚至有人穿着背心、拖鞋到办公室上班。经常有人在上班时间不打招呼就遛出去忙私事。管理层之间拉帮结派,分歧非常大。员工个个牛气冲天,有时训斥领导就像训斥自己的儿女,而领导向下安排工作却难上难。财务上就更别提了,L公司同所有客户的合同,在公司都没有备案,全在一些项目经理和分管领导手上,和谁签,怎么签,上面无从知道;分公司在哪里设立,做什么业务,一个人就说了算,代理费拿多少,让谁拿,都没有规矩。

再过两个多月以后,桦终于正式上任。这样一个小女子能不能管理好公司,一开始就有人打上了个问号。

桦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针对员工的自由散漫,提出加强内部管理,并出台了新的管理制度,从员工的礼仪、着装上进行规范。桦引入了一些她在G公司的做法,比如,要求员工每天早上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唱歌和出操。发布剪发令,要求所有女员工,不论年龄,要么剪成短发,要么将头发盘起来。有几位员工剪发令发布的第二天没有照章剪发或盘发,差一点被记为旷工,甚至被开除。

这些做法受到了L公司老员工的嘲弄和抵触,事后他们对外声称"每天早上被迫出操和唱歌是一种受伤的感觉"。L公司的员工认为,桦把G公司的管理照搬到L公司,很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G公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而L公司是一个高科技企业。

此外,桦准备着手整理财务和客户管理,更让副总到员工感到极大的不安。

一个周末,L公司的部分核心员工聚在一起开会。这被认为是直接导致了L公司的分裂的一次会议。

主持这次会议的是公司的几员大将:两位副总经理和营销总监、技术总监,会议主要围绕如果骨干员工和创业者们集体辞职,是否会逼投资方代表兼公司总经理桦"下野";如果第一步不能实现,那么重新创业是否有胜算。

会议的结果是,大家对此两步计划的结果都很乐观。

接着,辞职计划便开始了。先是桦接到了市场总监李的辞职报告;紧接着,技术总监、副总经理……都无一例外的提出辞职。

由于G公司的董事会并没有能够按他们预想逼迫桦下台。他们便加紧了集体辞职的步伐。1个月内,有近一半以上的人员选择了悄然离去。

没过多少日子,在与L公司仅隔一条马路的对面赫然竖起另一家公司的招牌,这就是辞职骨干员工以及他们的部下共同建立的新公司。他们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他们的老东家L公司的一大劲敌。

作为新上任的总经理,桦百思不得其解,事情怎么到了令人焦头烂额的境地……



徐剑:破解关键元素
案例中的L公司在被并购过程中遭遇人事危机,桦是整个人事危机过程中的关键元素。可以说,正是因为桦缺乏有效应对人事危机的策略而导致了L公司的快速崩溃。从该案例中,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尤其是管理者应该怎样有效应对人事危机。

人事危机多源于管理者自身

而人事危机的发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管理者自身的危机所造成的。

管理者脱离实际照搬管理模式为人事危机爆发制造缘由。案例中的桦,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针对L公司员工的自由散漫,把劳动密集型G公司的管理照搬到高科技型L公司,这些做法受到了员工的嘲弄和抵触。桦不根据L公司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过去的管理模式,为人事危机的爆发制造了缘由。

管理者忽视变革期间文化因素埋下人事危机爆发的隐患。文化永远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变革过程中,如果不善于处理文化冲突,常常会导致人事危机的发生。正是因为桦忽视L公司的传统文化,导致两家公司的文化冲突最终演变为人事危机。企业变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L公司已经积累了多年的文化,桦应该充分考虑其原有的文化习惯,采用灵活的手段重塑文化,而重塑文化本身就是整合和征服L公司人心的过程。

管理者缺少人情化管理刚愎自负导致人事危机快速显现。L公司是高科技企业,文化偏重于追求自由和谐,员工渴望人情化管理。桦应尽量保留L公司的自由和谐文化而不应照搬G公司的模式。桦对L公司的变革应该将规范化管理和人情化管理相融合,采取一些人情化的方法,给员工一定的心理缓冲期,以缓解变革带来的不良反应。

管理者缺乏危机防范意识使人事危机从可能变为现实。桦作为L公司变革期的新任总经理,本应该具有人事危机防范意识。企业并购过程中,由于双方文化差异,常常会出现各种冲突,常常导致人事危机出现。变革期间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意识到人事危机爆发的可能。桦在上任伊始本应该采取各种积极有利的策略避免冲突的发生,尤其应该警惕人事危机。然而,桦在较长时间内并没有采取策略来防范人事危机。

管理者忽视变革期员工关系管理导致危机大规模爆发。任何企业都希望有良好的员工关系,不希望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出现对立的状态,否则生产力可想而知。如果当初桦在L公司变革时期加强员工关系管理,加强沟通,以协调敏感的员工关系,那么人事危机也可以避免,至少不会出现大规模员工流失危机。

管理者惊慌失措缺乏有效策略导致人事危机恶性发展。桦在接到市场总监李的辞职报告后,紧接着,技术总监、副总经理……都无一例外的提出辞职。再往后,这些骨干所在的整个部门员工出现集体辞职的景象。1个月内,有如此之多的员工选择了悄然离去。这些都表明,桦惊慌失措缺少有效策略来阻止这场危机最终导致危机恶性发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桦引发了L公司人事危机并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策略最终导致了危机的恶性发展。

有效应对策略与8大原则

管理者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策略来应对人事危机呢?

管理者应该未雨绸缪,具有管理的危机感。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未雨绸缪,这是最基本和最有效的人事危机应对策略。管理者能够从先兆中预测到危机,并提出防范危机的对策,比挽救危机更重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企业管理者最需要具备的,就是管理的危机感。

管理者需要重视沟通,确保沟通渠道畅通。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却常被忽视。管理者需要积极与员工沟通,以消除不必要的误会,以利新旧企业文化的融合。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危机可能会放大百倍以上。加强沟通,既可协调劳资双方的关系,还可增强企业凝聚力。试想案例中的桦,如果上任伊始就加强与员工的沟通,那么所有的人事危机都有可能避免。
管理者要重视离职面谈,及时节制危机爆发。离职面谈应该是管理者重视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人事危机的较好办法。尤其是与中高层离职人员的面谈,是管理者非常关键的弥补失误的措施。通过离职面谈,管理者可以充分了解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阻止人事危机的爆发。

管理者要牢记有效应对人事危机的重要原则。几乎所有的人事危机处理失败的案例,都是因为管理者忽视了某些有效应对人事危机的重要原则。处理人事危机遵循以下8大原则将有利于控制危机的发生和发展:镇静应对原则。人事危机发生后,管理者首先应当冷静下来,镇静应对,不让事态继续蔓延。坚持稳定原则。危机来临时,管理者应尽力挽留离职员工,尽力安抚其他员工的情绪,至始至终坚持稳定原则。速度至上原则。危机从发生到产生大面积影响会非常迅速。危机应对的难度与管理者应对的速度成反比。应对人事危机越早采取措施越有机会掌握主动。明确态度原则。危机出现后,管理者应明确态度,让员工心中有数。事实上,90%以上的人事危机恶化都与管理者采取了不当的态度有关,如:冷漠、敷衍或拖延等。主动责任原则。处理人事危机时,不管责任在何方,管理者都应主动承担责任,妥善处理危机。诚意解决原则。发生人事危机,管理者在同员工接触中,要有诚意,防止其他员工产生不信任感。长远利益原则。管理者对人事危机应关注企业长期利益而不仅仅是短期利益。法律武器原则。管理者可以采用一些法律武器来减少人事危机所造成的损失,甚至还可以通过法律约束离职人员的某些行为。

金美宁:企业文化不可贸然移植
从案例的结果看无疑是一个悲剧,这是故事中的利益各方都不愿意选择的结果。对辞职的群体来说,虽然是他们的主动选择,但却是不得已的第二方案。所以,可以说双方较量的结果是双输。甚至也可以说是多元损失,无论对一个组织和个人:桦、L、G及辞职的每个人。

问题的症结从表面看似乎是信任与资本的问题,是因为桦及她所代表的G公司对L公司的员工能力、管理水平,甚至是工作风格和公司文化持怀疑态度,所以在财务人员和行政人员走马上任后不久又举行文化改革和制度改革,不过她首先是从员工的仪表、仪容等表面行为发起。当然,由于G方是控股方,从章程上来说,具有绝对的控制权,特别是重要的人事决策权和重大政策的决定权,这也使桦能够轻易决策和行动有了合法的依据。

但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则会感觉到这是公司在兼并、合并、合资之初不可避免会遇到的文化冲突和冲撞的问题,即如何面对文化冲突的问题。其实,不仅L公司和G公司在合资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许多处在同样发展阶段的公司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就本案例而言,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将不同的文化进行疏导,取长补短,培养一种适合L 公司的新文化而不是采取贸然的措施,或完全采取文化移植的态度;其次才是领导风格与领导技巧的问题。

具体来看,G公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与它的行业特点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肯定与具有高科技特点的L公司的文化大相径庭。企业文化是经年累月形成的一种企业的"个性",它包括企业的信仰、观念、价值观、态度、工作方式、工作气氛和工作行为。对文化的共同理解是"我们这儿办事的方法"。 有专家从公司营运活动的风险度和决策成功之后获得的回馈速度的角度将企业文化分为硬汉文化、苦干、行乐文化、长期赌注文化、过程文化。

从故事中看L公司的文化更多的是介于硬汉文化和苦干、行乐文化之间,而G公司的文化却更多地介于长期赌注文化和过程文化之间。L公司的文化是充分信任员工的能力和品德,充分授权,从合同的文本在项目经理和分管领导手中就可见一斑。此外,工作气氛自由活泼,这一点从员工的着装和对上级的态度可以看出;也许是实行项目责任制,分工明确,时间弹性,这从员工上班时间随便出去可以看出;团队精神较强,这从他们的集体辞职可以看出。而这一切在经过G公司文化长期熏陶的人来看,无疑属于没有制度、没有纪律、目无上级的行为,是绝对难以容忍的:"上班着装怎么能随随便便?""上班时间怎么可以随便出门?""员工怎么可能随便训斥老板?""管理人员怎么能随便拉帮结派?"

于是掌握决策权的桦作出了行动的决定。文化的变革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和引导的过程,它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何况在决定变革之前还必须明确什么样的文化是适合L公司的,变革的时机是否成熟,员工的接受度和容忍度如何等等都需要考虑。面对这场文化冲突,或者说是较量,双方都采取了强硬的竞争态度,而不是采取沟通合作的方式,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双输。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桦的领导风格与技巧问题。

作为一位漂亮的女性任职于一家公司高层,且作为第一把手,在一开始,人们还不了解的情况下,世俗的目光难免会对她的能力打上大大的问好。而作为"新官"的桦,为了驱除人们的疑惑,树立威信,不免操之过急地使出"新官上任三把火"。她手中有的是职位权力,她希望通过一些"革新"将权力化为影响力,以便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扫清障碍。有影响力的人拥有权力,但不是所有有权力的人都有影响力。当一个人提升到一个新的职位上,虽然拥有了较大的权力,但是并没有相应的影响力,所以新官就会迫切地想运用他的权力去得到影响力。正是在这个时候,尤其要冷静思考问题所在,慎重地采取措施,运用好政治策略,以免引火烧身。

刚上任的头一百天可决定成败。无论是个人的升职或是到一家新的公司任职,都是发起和影响一个计划的最佳时机,也是树立自己影响力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候,别人对你有新鲜感,你可以操纵这份新鲜感,控制别人对你的看法。对一个上任的新官,只要看他一开始应付是否恰如其分,就可以判断他是否会遭遇困难,如果他很喜欢表现,过分自负,或盲目地浪费力气,那么他将会碰到麻烦。我们故事中的桦虽不能说是过分自负和喜欢表现的人,但在短期内树立自己的威信,改良员工的行为,企图塑造新的文化无疑是她的企图。而她这种强硬的命令式的工作风格又与比较成熟的员工,需要授权和指导的员工风格格格不入。

所以,无论是从心态还是技巧上,桦本身都有诸多需修炼的地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22 0:52:18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3-8-22 16:04: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4
发表于 2003-8-23 01:18:00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离题了,不好意思哦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