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美国电视新闻观众有5000多万,如今减到了2500万,特别是观众年龄的中间值为60岁,年轻人不关心新闻达到严重的程度。美国广告收费是按照收视率计算的,观众减少了,新闻时间的广告费自然滑坡。如何保住每季8.8亿美元的新闻广告收入,如何吸引美国电视观众的眼球,是各大电视台都在思考的问题。 铁杆观众越来越少 目前美国有1.1亿电视观众,平均每人每天看电视6小时。99.5%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视,而且不止一台。美国电视新闻的主要观众是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中年男性。在不久前结束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收看新闻节目的忠实观众越来越少了,更多的人选择在各个新闻节目之间切换。2007年只有42%的美国人收看固定的电视新闻节目。而1995年有48%的观众收看固定新闻节目,1993年有60%的人收看固定新闻节目。在所有年龄段中,30岁以下的年轻观众流失得最厉害,年轻人的时间主要用在娱乐性电视节目和网络上。 不但铁杆观众在流失,不看电视新闻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在接受调查的观众中,说自己“昨天看了电视新闻”的人占59%,而在1994年有74%的观众“昨天看了电视新闻”。被调查者中,说自己“不依靠电视渠道获取新闻”的人比1994年多了两倍。 观众丢得最严重的是晚间新闻节目。《华盛顿邮报》报道,跟去年相比,四大主要电视新闻节目在下午5点到6点的收视率平均下降了8%,有些节目的观众甚至减少了近20%。10年前,华盛顿的四大电视台每家平均有88万观众晚饭后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晚间新闻。但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今年真正看晚间新闻的只有56万人。其中晚6点这个时段的收视率下跌了38%。 竞争激烈观众细分 “新闻电视观众群正在被化整为零。”美国WUSA电视台(下属CBS)主席艾伦·霍林克说,“今天的观众们有很多选择:有线电视、网络、手机短信……高科技为媒体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但同时媒体间的竞争也比10年前激烈得多。” 尼奥森收视率调查机构的数据表明,没有电脑的人比有电脑的人看电视新闻多。这说明电视正面临其他媒体形式的挑战,电视新闻节目已经不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了。 因为有了其他信息渠道,观众对新闻的速度和质量也越来越挑剔了。一项面向全国观众的独立调查表明,跟1993年相比,观众对电视新闻的信任程度明显下降了。每年独立调查机构都会请观众给明星新闻主持人打分,其中很重要一项就是他们的可信度。不幸的是,几年来不管怎么折腾,名牌主持人们的得分只降不升。 对主持人信任程度下跌最严重的是那些老年观众,其次是30到49岁的中年人。青年观众对新闻主持人的态度没什么变化,可能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报太大希望,或者根本不怎么看电视新闻。 增长新闻时间拉观众
怎样才能争取到更多的观众?各大电视台都想到一个办法——加长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放时间。打开电视,你会发现时事新闻、体育报道……这类节目越来越多。一般新闻台的节目从早上5点开始,到半夜12点结束,让观众的眼睛一分钟都别闲着。MSNBC推出了14小时直播新闻;Fox把每周6天的“Fox5台早间新闻”增加到7天;WJLA台(下属于ABC电视台)也正在增加节目。 之所以各大电台“英雄所见略同”地增加新闻节目时间,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新闻节目成本低,每天记者采到素材也很多,只需要后期制作一下,所以增加几小时的新闻节目很容易。花不了多少钱,又能增加竞争力,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是便宜的办法,也是个笨办法。这种兑水的新闻并不能赢得大量观众。“更多的播放时间并不等于更多的观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闻广播系的克里格·艾伦教授说,“仅靠增加新闻节目数量是无法赢得忠实观众的,劣质新闻只会让人们拿起遥控器换台。” 主持人各显神通 除了增加新闻节目时间,电视台也想了很多办法来改进节目的包装。比如NBC的《日界线》一改传统新闻节目的理念,取消了由固定主持人报道新闻的模式,而是围绕某个新闻事件,挖掘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潜力,任何参与报道的工作人员都是节目的一部分,由他们轮流来担当记者、主持人和评论员的角色,台前幕后打成一片。《日界线》节目播出也比较灵活,并不只限于每周一期,根据实际情况一周经常可以播出多期,高峰时期一周曾播出过5期节目。 新闻节目主持人也各显神通。有的模仿娱乐节目,语言幽默,表情夸张,把新闻报道变成了单口相声,比如MSNBC的凯斯·奥贝尔门。有的主持人走铁面路线,比如Fox的明星主持奥瑞利,他身兼记者、辩论手和检察官数个角色,说话毫不留情,常常把嘉宾问得哑口无言。也有走温柔路线的主持人,比如ABC的《早安,美国》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和嘉宾,各个都是外表秀丽,声音甜美。节目中往往把观众请进演播室里,避免了传统新闻报道的单向性和孤立性,获取观众的反馈,与受众产生双向沟通,无疑也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