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浙商郭广昌的传奇经历

[复制链接] 0
回复
79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4-10 18:2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能想象,一家成立之初自有资金仅3.8万元的民营科技企业,在一位年轻人的带领下,经过短短的六年时间,就发展居为资产总值11亿元,拥有国内第一家民营科技上市公司和40多家企业,股票市值达46亿元,1998年上交国家税收8000万元,完成税后利润2亿元的高科技集团。
这就是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这位年轻人就是32岁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上海市青联副主席、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总经理郭广昌。近年来,他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科技为创业之本
1992年,已经顺利通过TOEFL和GRE考试的郭广昌,放弃到国外发展的机会,毅然“下海”创业。创业之初,选择怎样的产业和产品,使郭广昌和他的同伴们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他和同仁们靠吃方便面节省开支搞开发,靠骑自行车做市场调研,经过一番艰苦的摸索,彩色火焰蜡烛、高强度塑料钉、电子报警器、新型灭火液体等先后问世,却又一一被他自己否定。他认识到,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必须以高科技为内涵,现代医药是下一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而高科技的重要主攻方向是生物工程,他最终确定了以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现代生物医药这一含量极高但风险很大的高科技产业方向。他坚信:“中国青年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高科技创业之路,复星人愿做高科技创业铺路石……”
1993年5月,郭广昌决定将公司最初积累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基因工程检测产品的开发上。把高起点、高投入开发与中国人相关疑难杂症的基因工程新药,作为企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和产品的追求。经过六年的努力,复星已经成为国家一、二类基因工程新药和检测产品生产权证最多的企业,多数产品已达到国内和国际的先进水平。
有了高技术产品,同样需要创新的营销手段。近年来,为了寻找一种更具有竞争性与可行性的营销手段,郭广昌放弃休息日,经常深入全国各地进行市场调研。他利用市场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营销策略:以建立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技术营销队伍为前提,进行高科技“技术+产品”的捆绑式输出,采取与医院合作、赠送配套使用的诊断仪器、为医院医生免费培训等互惠联建的形式,实现“科教兴医”、“科教兴院”的营销宗旨。
产品质量做保证,适路营销拓市场。在郭广昌的带领下,年轻的复星人硬是凭着勇气和智慧开辟了广阔的产品市场,成功地建立了具有复星特色的市场营销手段和营销网络,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的速度,形成了稳定的产品用户市场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从1997年开始,郭广昌把市场拓展的眼光瞄准国际市场,经过大量的艰苦工作,复星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家积极拓展业务,并首批获得民营科技企业自营进出口权。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在沪期间,专门会见了郭广昌等12名上海非公经济企业代表,克林顿回国后还给郭广昌来信,对他和复星集团的发展表示赞赏,并约请复星到美国发展。
科技创业天地宽,知识经济结硕果。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立足高科技创业,经过六年努力,已建设成为上海科技企业的排头兵,形成了以“医院工程”为龙头的复星科技实业,以“信息服务”为主体的复星信息产业等支柱产业。
以人为本,培育群英
早在创业初始,郭广昌就深刻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他通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和积极大胆的实践,针对青年知识分子创业团队的特点,结合复星创业发展的特色,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复星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思想、经理干部标准、人才培养原则的思路和做法。郭广昌常说:“青年人最需要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集体英雄主义。我们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只能打70―80分,但是我们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在复星,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培养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企业家群体和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创业团队。”
在企业理念上,郭广昌提出“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九字思想作为复星创业团队的共同追求。
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郭广昌深化“以发展吸引人、以事业凝聚人、以工作培养人、以业绩考核人”的用人观念。
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针对青年团队特点,开展建立“企业家庭”的重要实践。许多骨干员工说:“在复星集团,就像回到了原来自己的共青团组织,这里充满了理想,充满了激情。”
正是在这样一种企业精神和团队创业的氛围中,既有来自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浙大、科大等全国知名高等学府学有所成的专业人才,又有来自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有实践经验、综合素质比较高的青年干部;还有作为同龄人曾出国留洋学成归来的硕士、博士。他们成为复星研发主体和管理骨干。正印证了郭广昌常说的那句话:“企业的发展像一条河,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我们每一个人正像河中的一滴水,无论是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能找到自己汇入的位置。
修身立业助天下
创业艰难,创办民功民营企业更难。郭广昌一直以自己的表率行为实践着艰苦创业。创建之初,公司没有像样的办公地点,郭广昌就和副总经理合用一张办公桌。即使在企业取得快速发展,郭广昌拥有亿万资产以后,他还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厉行节约,从不铺张浪费。在复星,一般员工因为工作加班有加班补贴,但包括郭广昌本人在内的管理层,常常加班却从来没有要过加班工资。一袋方便面,是常有的事。每当董事会开晚了,郭广昌和董事们都是一盒盒饭填肚子。为了办理复星实业股票上市的手续,郭广昌一星期内三上北京,往往几个部门跑下来,回到招待所,已是精疲力尽,累倒在床上连饭也不想吃,但第二天一早,他又振作精神,开始新的奔波忙碌。
郭广昌在平时的工作中总是身先士卒,哪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问题,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激励着公司广大员工。身为总经理,他总是平易近人,主动和员工打招呼,亲切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用自己充满人情味的行
为鼓舞着公司广大员工。
郭广昌节俭创业,但是在服务国有企业,服务社会特殊群体等方面却非常慷慨大方。从1996年10月开始,郭广昌先后斥资近5亿元,坚持市场导向,在现代生活医药产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领域里,积极参与了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合资合作和改造嫁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开展了资源优化配置和“1+1>2”的共同发展。
同时,1995年郭广昌倡导设立了“复星――大华百万科教发展基金”、1996年设立“复星――曹家渡街道百万扶贫帮困基金”、1997年设立“复星――普陀百万科教发展基金”等。积极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向返沪知青子女的入学深造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为动迁居民、下岗职工等困难家庭送温暖,献爱心。
学习创新求发展
郭广昌常说:“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中国应该在我们这代人中涌现出一批知识企业,并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我们青年应该在知识经济的浪尖上出彩。”着眼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郭广昌立足高起点,着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致力于全面探索建立新型民营企业运行机制,即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独立自主的决策机制,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行为机制等等。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发展知识经济型企业,郭广昌致力于把复星培养成一个学习型企业,把干部员工培养成一个学习型群体,进而成为创业型群体。从1997年开始,他在公司内部大力倡导学习《第五项修炼》的活动,并身体力行,在领导企业发展的百忙之中学习外语,去复旦大学工商国际管理MBA班学习,在他的帮助下,一大批经理参加了新的管理课程、专业技能的继续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建立了复星集团人才培训中心,系统化、科学化、日常化的企业人才培养工作正式开展起来。“复星应成为复星人的‘第二大学’”,“要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已经成为复星员工的自觉要求。
学子下海,科技报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纷纷对郭广昌和复星集团的成长进行了跟踪报道。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原团中央第一书记李克强,上海市副市长韩正,中科院院士、著名遗传学家谈家祯教授等也来复星视察或多次接见郭广昌,给予热情鼓励。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担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时,视察复星后欣然题词:“发挥高科技优势,探索产业化之路。”
郭广昌成功了,但他依然是那样谦逊,依然是那样执着,他说:“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了我发展的舞台,是共青团组织锻炼了我发展的才智。我最大的敌人是我已经取得的成绩,我最大的障碍是无法超越自己,事业无止境,学习创新无止境。”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