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你的职场幸福感在哪里?(转帖)

[复制链接] 3
回复
55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3-26 21:3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帖地址: http://www.chinahrd.net/zhi_sk/jt_page.asp?articleid=129623

财富=快乐?成功=幸福?

  在变动迅速、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今天身处职场的每一个人都承受着远远高于以往数十年的心理压力。据2004年全国首份“职业倦怠(Job Burnout)指数”调查显示,70%的白领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如果去问身边的人“你知道自己的职场幸福感在哪里”的问题,十有八九语失当场。

  我们满以为,随着财富的积累、社会声望的提高,就能理所当然地得到相对应的幸福感。事实上,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显示,那些社会上认为最应该“幸福”的企业家和高管们经常出现“烦躁易怒”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心情沮丧”的占37.6%,“疑虑重重”的占33.1%,“挫折感强”的占28.6%.

  另有调查表明,制约大多数领导者带领自己的企业开创蓝海、走向又一个成功的瓶颈,不是他们在决策、沟通、战略、执行上的缺乏,而是更深层次的心理强度与弹性的提升——积极心理力量的激发和保持。

  纵观职场,不仅那些承受高压的企业家和高管们,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寻找一种保持内心幸福的积极力量。

  幸福是什么?是小狮子的尾巴?

  有个故事这样讲:宽阔草原上住着一对狮子母子。一天,小狮子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呀?”

  “幸福,它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狮子开始跑啊跳啊,做着各种动作,想要抓住自己的尾巴。可是,无论它如何努力,都无法抓住尾巴上的幸福。

  狮子妈妈笑了:“宝贝,你只要昂首阔步地向前走,幸福就会紧紧地跟着你!”

  我们的职场幸福感在哪里?它也是小狮子的尾巴吗?

  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沙哈尔(Tal Ben-Shahar)博士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正是一门教我们寻找幸福的科学。他把人们对幸福的态度和追求分成四种类型。

  第一种:享乐主义型,他们只关心及时享受眼前的欢乐,却不对任何可能出现的负面后果担忧,这样的行为预示了未来的不幸。

  第二种:忙碌奔波型,牺牲眼前,不惜承受巨大的痛苦,把幸福的赌注都压在不确定的未来。一旦他们预期的那个时刻没有到来,很容易因承受不了失望而崩溃。

  第三种:听天由命型或习得性无助型,这类人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对未来不抱任何期望;或者明知道需要突破现状,但总是怨天尤人。

  第四种:幸福型,一个活得有把握的人,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能把自己导向成功的目标,同时不忘目前的快乐。

  画一个象限图,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四种幸福类型的关系以及他们对现在和未来的态度——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忙碌奔波型是未来的奴隶;听天由命型则是过去的奴隶。

  真正的幸福存在于现在和未来的联系之中,那些认为幸福只存在于未来或者期盼永远幸福的想法,都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与失望。当然,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为我们带来现在与未来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牺牲眼前的快乐、忍受一时的痛苦去换取未来目标的实现。因为,幸福存在于快乐和意义之中,它不需要时时刻刻享乐,也不需要无坚不摧的快乐。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21:37:48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感:纯个人化、纯主观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特质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人各种现实和潜在能力,从而使某种现实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个人的发展也就形成了。在积极人格理论看来,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也称主观幸福感),因人而异,不完全由生活本身的客观质量所决定。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生活会产生明显不同的主观幸福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也可能产生同样的主观幸福感。

  心理学家发现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大。Myers曾研究二战后美国及一些发达国家五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这些国家人民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他发现经济实现巨大增长,但这些国家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经济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一个确定的阈限(有些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是一年8000美元),只要过了这个阈限,财富对主观幸福感基本不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真正对我们的幸福感造成影响的是人际关系状况,主要指朋友关系、夫妻或家庭亲情关系,它们才是主观幸福感最主要的影响指标。

  量化你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是个人的积极体验,分为两种:一种是感官愉悦,另一种是心理享受,也就是打破自己固有状态或超越自己时产生的积极体验。

  与感官愉悦相比较,心理享受常常与创造关联,更具有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也更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幸福感的产生。但在生活中,大多数人却会选择感官愉悦,比如宁可看电视而不是阅读,宁可逛街购物而非运动。

  心理学家对积极体验进行量化描述,公式是:体验积极事件的总时间—体验消极事件的总时间=纯积极体验量(Well-Being Amount)。纯积极体验量的大小常常是评价一个人的积极人格状态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每一个渴望自己获得更多职场幸福感的人,应该有意识地为自己寻找更多的工作挑战或培养自己的能力,让体验积极事件的时间远远高于体验消极事件的时间。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乐观(Optimism)。如果职场中的每一个人都像早期的心理学家那样,认为乐观是天生的,自己已经天生是个悲观主义者,那就别再费劲寻找什么职场幸福感了。

  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乐观是后天形成的人格特质,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习得性乐观”。乐观的人会把面临的困难都归因于暂时性的、外在的因素,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他都会朝最好的结果去努力,并相信自己的努力。

  这种对自己和结果的信任值越高,这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正应和了心理学的另一个理论“自我效能”——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巨大的回报。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抑郁,生活得更健康,拥有更高的成就。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21:38:16 | 只看该作者
Q&A

  幸福:最终衡量一切的通用货币

  Staffers:和过去相比,新世代的人在幸福观、工作观和生活观上有何不同?在你教积极心理学的7年时间里,年轻学生都有哪些变化?

  Shahar:现在的许多年轻人简历越来越辉煌,这在10年前是很难想象的。但深究到心理学层面可以发现,获得这种卓越表现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人们罹患焦虑、抑郁的比例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太执著于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辉煌的资历,而越来越早地接受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治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很多人上大学的目的是希望找寻生命的意义或此生致力的事业,而现在的人念大学是为了挣更多的钱。钱并非不重要,但研究证明,在基本物质需要满足之后,钱对我们幸福感的获得作用非常有限。

  Staffers:中国职场和美国职场对工作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对成功和幸福的理解是怎样的?

  Shahar:中国的职场和美国区别并不是很大,但中国人的职业动机远远强于美国人的职业动机。因为美国社会相对富裕、发展稳定,而中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和急剧的变革期中,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希望自己被落下,希望成为巨大变革的一个部分,因而事业的驱动力非常强。这是最核心的区别。

  因而,相比较而言,中国人追求的职场成功和幸福感,更多地围绕工作、事业为中心,他们在家庭、亲密关系、个人乐趣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少;他们对个人价值的评价也更多地以职业成就作为单一标准。

  Staffers:积极心理学倡导我们要“停下来思考”,但职场的环境本身就在推动你不得不应对挑战和变化,身边的人也都在急速前进,你怎么能够停下来呢?

  Shahar:如果我们想拥有非常完美的肌肉,不是每天锻炼十几个小时,而需要更合理地安排每次锻炼之间休息的时间。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做得更多并不意味着就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只有你真正认识到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自己幸福感的来源在哪里以后,才能更好地发挥潜能。那时,你可能反而会停下来花更多时间在你的家庭和亲密关系上,而不是急功近利地跟在很多人身后乱跑了。

  当我们得到并珍惜我们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时,就能获得长久的愉悦感。可能每个人都有各自认为重要的东西,但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关系、朋友等人际关系是影响我们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Staffers:很多人常常觉得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深刻地认识自我,知道自己是谁、价值何在呢?

  Shahar:有几个主要原因:第一,我们失去了和过去、和传统文化的联系,比如现在中国人舍弃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却期待创造新的东西或外来文化来使自己清醒。

  第二,失去和家庭、祖先的联系,我们中的很多人从来没有了解过自己的家谱、自己的祖先从哪里来、什么性格,也不关心祖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

  第三,时间的缺乏和紧迫感,很多人都太忙碌,以至于没有时间停下来认真想想自己要什么。现代社会有太多的噪音,包括手机、电视、网络等等,我们基本上不能忍受和外界脱离联系。以前我们非常安心于在火车上无法跟人取得联系,而现在手机上网都安排到飞机上了。表面上是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对人的权利的剥夺——你没有办法拒绝工作,也不能享受片刻的独处。

  第四,现代人都是速食主义、对症下药的,任何行动要求立即见效。但现代人一旦遇到工作压力或情感痛苦,就寻找噪音性的事物来缓解,这反而阻碍了你内心的深入思考。因为痛苦正是内心向你提出了抗议,但由于承担不了这种痛苦,你选择了逃避。

  第五,现代人都太过强烈地需要获得社会认同,而没有在得到这种认同的同时,问问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可能是媒体都在塑造快速成功的典范,令大众忽视这些成功的人在辉煌之前经历的困境是他们难以想象的。

  让我尤其惊讶的是,这样的趋势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的差别不大,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同样的状况。

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21:38:42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感攻略:寻找行动和反思的平衡

  解决方案1生活在当下

  很多人常常在工作时打开手机、电脑、E-mail,认为自己能够同时兼顾好几件事情。研究证明,这样的状态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表现。无论是采取商业行动还是进行反思,活在当下非常重要,只有专注、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减少其他干扰,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解决方案2学会对时间掌控

  很多管理者的权力很大,但却很难把手机关掉,真正断开和外界的联系进行深度独处和反思,其实这样会影响他的智商表现,也影响他的领导力表现。

  理想的时间掌控状态应该是这样的:当你要处理某件事时,就应该让秘书把电话切断、拒绝一切来访者,哪怕只是短短的10分钟。当你和家人一起时,要把所有通讯方式都断掉,拒绝工作打扰。这才是对时间的控制。

  解决方案3建立生活时间表

  就像在日程表中列清你要和谁见面一样,你也应该列出专门的用来反思以及和家人共度的时间,使之成为日程表的一部分。个人的生活同样需要用经营商业的态度来对待,所以你可以有两个日程表,一个是你的商业时间表,一个是生活时间表。通过商业时间表你可以获得金钱,通过生活时间表你将收获幸福。而幸福才是最终衡量一切的通用货币。

  解决方案4和家人一起

  我们跟家人一起时应该度过一些真正有意义的时间,不是简单地住在一起,而是要彼此了解、彼此关心对方内心的感受,和对方交谈、玩乐。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