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四日 知识和技术
新技术改变了人类的整个知识谱系。 从传统意义上看,求知和教学往往是与实际应用相分离的,因为它们往往是根据学科来确定的,即按照逻辑条理的框架,把相同的知识归到一门学科里。事实上,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他的师资、系别、学位以及专业,都是以不同的学科为中心的。用组织行为学家的说法,高校注重的是“产品”,而不是“市场”或“顾客的最终需求”。现在我们组织知识以及求知,更多的是以实际应用为中心,而不是像从前一样以学科为中心。在世界各地,跨学科的工作正与日俱增。 这一点表明:知识的意义不再是一种“纯知识”,而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创造成效的手段。知识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推动力,我们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需要将它和工作结合起来。工作是无法用“学科”一词来界定的。最终的成效是将跨学科的必要性综合在一起。 行动指南: 列出你所负责实现的成果目标。你依靠哪些专家来实现这些成果呢?你又应该如何改善这些专家之间的协调合作呢? 摘自: 彼得·德鲁克《不连续性时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今目标点评: (本期点评,文荣博士,北京亿企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今目标管理平台缔造者之一) 本书中多次出现“求知”一词,原文用的是“search for knowledge”。也许某一天,Yahoo和Google的后继者会说,德鲁克第一次预见到了“知识在于搜索”^_^ 合久必分。世界是复杂的,不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就无法认识宇宙背后隐藏的秘密。现今琳琅满目的学科,都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深入探索世界的成果。 分久必合。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一门万能学科。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得不综合多个领域的最新知识成果。 管理的跨学科现象尤为突出。管理有人的问题,涉及到心理学,管理有事的问题,涉及到组织行为学,管理有钱的问题,涉及到经济学。诸多因素盘根错节,常常逼得管理大师们欲说还休。 企业家很少能从管理大师那里得到具体的药方,要么是总而言之、大而化之,要么干脆“不可说、不可说”。也不是大师藏私不说,是确实不好说,甚至是说了不如不说。 德鲁克的大多数观点,与其说是教导,不如说是启示。启示对于迷茫中的人最有用,就好比只有在佛经中呕心沥血过,才能真切感受到《金刚经》的醍醐灌顶。 在管理实践中焦头烂额的企业家,更容易和德鲁克产生共鸣,尽管德鲁克的理论体系,确实如一些业界人士所说,并不严密。从这个角度看,德鲁克倡导的管理知识,重在管理实践的综合,而不是管理理论的严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