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民办教师 于 2013-7-23 15:13 编辑
<p> 第一次听说这个心理学实验,是在北大上课的时候。</p><p> 美国斯坦福大学举行的Walter Mischel教授组织过一项研究,试验的对象是一群四五岁孩子。</p><p> 给孩子们每人一块棉花糖,跟他们说大人要离开15分钟,大人不在的时候,如果哪个孩子不吃掉棉花糖,大人回来的时候就会再奖励给他一颗。如果哪个小朋友忍不住吃掉了棉花糖也没关系,但是就得不到奖励的那一颗了。</p><p> 摄像机记录着研究人员不在场时孩子们的一举一动。</p><p> 15分钟过去了,Mischel教授回来,夸奖了那些没有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并且奖励给他们一块棉花糖。</p><p> 实验中很多孩子都没能坚持下来,有的在第一分钟就动摇了,也有忍耐了很长时间的,但最终还是在15分钟结束的时候放弃。</p><p> Mischel教授的实验人员随后对参加实验的孩子进行了长达近30年的跟踪观察。。。。。。</p><p> 那时候觉得这只是一个实验,关于心理的人格测评的一个方法。感叹那个陌生的资本主义社会居然可以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旷日持久的实验。中国的心理学界似乎没有人有兴趣做这样的实验。我们的实证研究本身就缺少科学的态度。</p><p> 再后来,接触到《别着急吃你的棉花糖》这本书,又一次惊诧了:原来棉花糖的实验还可以有这个方向的结果!</p><p> 虽然熟记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目的是指导人们<a href="javascript:;" target="_self"><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strong>生活</strong></span></a>”之类的课文,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如何去指导。即便是认真去想了,也没往这条路靠。</p><p> 自己也常跟人说,心理测评不是给人贴标签,不要误用了测评。现在看来,应该的不仅仅是避免误用,还要发展有导向性的正确使用才好。</p><p> </p><p> </p>
<p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6 13:05:03编辑过]</fon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