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品质之路”中找出“中国制造”之差距并不难,笔者以为国内企业提升品质应从两个地方入手: 1.人的习惯(品质) 品质是由全体成员形成的,这就是决定于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又是来自企业成员的习惯。日本和中国员工的习惯是个很明显的反差-- 日本人的习惯是:把事情“做好了”才叫“做了”。 国人的习惯是“做了”就算“做好了”。 工作习惯“质”的差异,结果的“质”当然就有差异了。 2.教育训练 这一点是落后日本企业较多的,在日本本土的企业,从一线的基层员工开始都会投入相当大的教育训练成本。教育训练内容除了观念,态度、更多的是工作方法,当然最多的是品管方法,对于品质管理工具的应用技术强调“普及化”、及管理工具“阶次的提高”。 反观国内的企业,在管理上更多的是经验型(师徒型),品管工具的使用普及程度低,应用管理工具的阶次能力也低。 因此,笔者以为惟有先填补差距,才能够迎头赶上。
六、品质教育 “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在国内的企业推行“品质管理”有两难: 1.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观念与品质决心 一味的求大是危险的,尤其产业环境不断在变化,不能用做生意的心态经营企业,做生意多求短暂利益,经营企业应求持续发展、永续经营,这必须要强化体质,使企业具有抗拒环境变化的能力。 “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能够下定决心、付之行动的企业主是相当不容易的,不仅具有先见之明,更具有过人的胆识、勇气和毅力! 2.国内的品质教育缺乏 不光是国内大专院校缺乏品质管理的科系,国内的顾问咨询机构虽多,多为泛泛之谈,能具有较为专业性实为不多,这也影响品质教育的推广。
七、福友可以做什么? 福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来自制造业管理较发达的台湾,定位于大陆制造型企业的管理提升,从创业开始就以在国内“提升人的品质”为已任。目前公司已有近20位专职顾问师,且大部分是拥有20年以上两岸制造业实务经验的台湾管理专家。人资管理、生产管理、物料管理、品质管理、研发管理等管理系统为福友的长项。主营业务有制造业管理书籍,企业管理研习会、内训课程、到厂辅导、管理学院等,在国内企业享有盛誉,被企业评价为填补了国内上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的空白,公司名福友即为取“造福朋友”之意也。 提升“中国品质”这个伟大的工程、福友企管自知力量有限,但我们知道力量来自决心、来自于广大企业的支持参与,现在福友企管诚挚的发出邀请,邀请身为有识之士的您一起为填补“中国品质”的不足做贡献,更为“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品质”贡献力量! 福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林荣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