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2月16日 来源:经济观察报 面对国际国内四面合围的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涨警报,企业在不太乐观的夹缝当中喘息。 “一面是通胀的压力,企业成本全面攀升,不得不涨价;一面是市场竞争的压力,不敢轻易提价;一面是政府抑制涨价的政策导向,不许乱涨价。即使是最优秀的企业,也感觉吃不消。”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啤公司)制造中心一位采购负责人感叹道。 “面对巨大的成本压力,青啤首要的任务就是活下去,能够活下去就是胜利。”青啤公司董事长李桂荣在春节前一次媒体会议上表示。 成本账 在本报对青啤公司展开的调查中,制造中心三位不愿具名的采购和研发人员分别给本报算了一笔账: 青岛啤酒的主品牌采用的原料大麦全部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三个国家。部分二线品牌的原料大麦来自国内新疆、甘肃、黑龙江等地。 据了解,青啤2007采购年度(2006年10月采购供2007年使用),国外进口大麦最低价格是每吨170-200美元,国内大麦采购价为2000元左右;2008年采购年度(2007年10月采购供2008年使用)进口大麦(澳大利亚)每吨345美元,最高已达每吨516美元,国产大麦也涨至最高每吨3800元左右。 啤酒花涨价幅度更大,上一个采购年每吨3万多元,现在则达到每吨10万元。 青岛啤酒包装主要有瓶装、桶装和罐装。电价上调抬高了啤酒瓶的价格,预计青啤包装物成本将有2%-3%的上升。此外,还有物流费用因油价上涨而上升,对成本也有不小的影响。 “在新劳动法颁布实施后,青啤公司人工成本大约上涨7%-8%(主要涉及原来派遣制员工的人工成本的变化)。作为国有企业,按照工资上涨幅度不低于物价涨幅的要求,预计青啤公司今年工资将有两位数的涨幅。”北京知行合一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弘波1月24日对本报表示。 “这样一算下来,企业成本压力非常大。”上述被调查人员表示。按照目前主要原料大麦和啤酒花成倍的涨价幅度,加上水、电、油、气、人工成本等涨价的威胁,企业感到难以消化。 “据测算,2007年的涨价因素给青岛啤酒带来大约1个亿的利润损失。”郭弘波表示。 “2008年企业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物价的波动,如果2008年物价继续上涨,一方面将继续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能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愿望和能力,连续多年保持较高的行业整体增长会受到抑制。”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金志国对本报不无担忧地表示。 无奈的提价 “国际粮价上涨给青啤带来原材料价格同步上涨是企业不可控的,企业能做到的就是练好内功。”青啤公司董事会秘书袁璐表示,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形势下,公司通过强化集团化采购、调整产品结构、工艺技术改进等措施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 青啤公司正在进行的一项工程就是深化组织变革,正在将原来事业部制组织架构调整为矩阵型结构,成立战略投资中心、制造中心和营销中心,希望借此实现由小价值链到大价值链的整体转型。调整后的各板块负责人已经到位,原华南区总负责人、集团副总裁严旭被聘任为集团营销总裁,原来的总酿酒师樊伟被聘任为生产运营总裁。 “青岛啤酒将通过价值链整合来实现利润的增长,努力降低消耗。”金志国说。 “但是,只靠练内功已不足以消化涨价因素。前些年啤酒行业成本上涨,还可以通过工艺革新、产品创新以及结构调整等方式消化。但2007年下半年以来,大麦、啤酒花等原料价格上涨显著,啤酒企业不得不尝试在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以不同方式进行提价,消化成本压力,维持毛利率的稳定。”华泰证券分析师表示。 青岛啤酒自元旦开始,已选择主力品种在基地市场涨价,涨幅在6%-8%,部分终端市场批发价每瓶涨价1元钱。 申银万国分析师韩威俊认为,青岛啤酒的产品价格全面上涨1%,则盈利提升10.1%;麦芽、啤酒花价格上涨10%,则盈利下降9.7%,毛利率下降 0.86个百分点;包装物成本上升1%时盈利下降3.2%。预计青啤2008年所核算的麦芽及酒花价格上涨70%,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时原料涨价将使盈利下降68%,全面提价7%时才能弥补原料成本上升的压力(还未考虑包装物涨价)。当然,如果产品价格同时全面上涨10%,那么盈利还能提升33%。 制衡 “成本重压之下,企业虽然都有涨价要求,但操作上都非常慎重。大家都在彼此观望,只有在基地市场才敢有所动作。因为稍有不慎将改变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啤酒行业专家、青岛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与技术系教授王家林对本报表示。 “青啤公司只进行部分提价、不进行统一提价是出于扩大市场占有率的考虑。”华泰证券分析师表示。 市场份额的争夺、重新做回销量第一成为青岛啤酒现阶段发展的重点。青啤公司已经公告2008年将实施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据悉此次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将有8亿计划投入并购当中。 李桂荣董事长在年前与投资者交流时表示,“青岛啤酒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主要是为了满足未来项目建设资金的需求,进一步改善资本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青啤公司虽然每年啤酒销量的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但华润等竞争对手的销量增长速度更快。青啤欲趁行业面临成本压力、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机会,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因此,青啤公司在产品提价过程中,需要考虑提价和市场份额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档次产品之间的适配度。提价可否持续要看终端销售数据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