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游戏(MobileGame或WirelessGame)是指消费者利用随身携带并具有无线网络联机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PDA)随时随地进行操作的游戏。 移动游戏根据手机开发平台分类,可分为JAVA、BREW类游戏;按表现形式分类,可以分为WAP、SMS等几种移动游戏;按照网络连接功能来分,可以分为单机游戏和联网游戏。 由于大部分手机中都会随机安装几款娱乐小游戏,如贪食蛇、搬金豆等,因此移动游戏对于手机用户来说并不陌生。但这些手机自带的小游戏过于简单,远远不能满足游戏“发烧友”们的需求。经过几年的发展,短信游戏、WAP游戏、JAVA游戏等移动游戏产品先后走进了中国市场。 移动游戏市场潜力巨大 从全球移动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移动游戏已经逐步成为移动运营商新的增值业务增长点。据Gartner研究报告,2006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收入规模达到29亿美元,预计2011年将达到96亿美元。而iResearch的报告则表明全球移动游戏市场用户规模在2006年已达到4.8亿人,预计到2008年将达到10.3亿人的用户规模。 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移动游戏产业环境的日臻完善、移动游戏市场的基本成熟、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质量逐步上升以及3G时代的即将到来,更多移动游戏的市场机会逐渐显现。 一、手机网络游戏快速增长 我国移动游戏市场起步之初主要依靠单机游戏的下载来支撑市场收入。2005年以来,随着终端和游戏研发技术的进步,手机网络游戏凭借其自身的优势,迅速成为移动游戏新的增长点。 2005年4月,美通无线《三界传说》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这标志着中国手机网络游戏市场开始起步。2006年以来,受PC网络游戏快速发展的影响,手机网络游戏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的移动游戏研发团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手机网络游戏产品的开发上,同时,各SP也着力引进更多的海外手机网络游戏产品。 市场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以盛大收购数位红软件工资作为标志性事件,手机网络游戏领域的并购活动达到高潮。2004年,TOM在线以1773万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了印度移动游戏开发公司Indiagames;2005年5月,空中网收购了移动游戏开发公司天津猛犸;2005年12月,华友世纪投资410万美元,全资收购国内领先的移动游戏发行商岩浆数码。随着SP以及手机游戏开发商的并购与竞争,市场优胜劣汰,弱小的厂商逐渐推出市场,目前市场上只剩下少数几家实力较强的厂商,如空中网、魔龙等。这将有利于移动运营商选择大型优质厂商进行产业合作。 二、网络带宽的升级成为主要驱动力 宽带移动网络对用户使用移动游戏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在2G网络时代,GPRS速率仅仅能达到30Kbit/s~40Kbit/s,难以满足联网类移动游戏的需求。随着EDGE在国内的应用,100Kbit/s~140Kbit/s的速度已经能够基本满足一些联网游戏的需求。 在2004年全球移动游戏用户中(见图1),2G用户占到73.3%,远远高于3G移动游戏用户。而2008年预计2G与3G用户的比例分别为34.9%和65.1%。通过从2G到3G的网络带宽升级,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应用体验,从而推动了移动游戏的发展。 图1:全球移动游戏用户的2G/3G用户比例变化及预测 运营商应该积极进入移动游戏市场,既可以充分发挥EDGE的传输优势,提供差异化服务,又可以在3G到来之前,提前进入市场,为3G时代的移动游戏发展做好前期准备。 三、移动游戏是新的业务增长点 话音业务是2G时代的主要收入来源,移动运营商正在积极地探索3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目前业界已经形成共识,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应用将成为3G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方向,比如手机电视、移动音乐下载、彩信等,并已经给运营商带来基本稳定的增值业务收入。 随着移动游戏的热度逐渐增加,产业日趋成熟,业界认为移动游戏可望成为继音乐、视频等系列业务之后3G新的增长点。移动游戏具有非常良好的互动性,与音乐、视频等业务相比有更强的用户黏性,并能带动大量相关消费。对移动运营商来说,移动游戏也必将成为其拓展增值业务市场的一个关注点。 中国移动游戏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移动游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只有三年时间,但发展速度迅猛,移动游戏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化,从简单的短信文字游戏,发展到单机游戏,再到大型的手机网络游戏。 尽管WAP游戏和单机版JAVA/BREW下载游戏仍是移动游戏的主流,大型网络游戏已经逐步商用。2005年10月,由美通无线开发的国内首款大型手机网络游戏《三界传说》正式上线,此后《无限乾坤》、《大话三国》等手机网络游戏相继投入商用,目前中国市场上已经商用的手机网络游戏已有数十款。 由于移动和联通两大运营商的大力支持,JAVA和BREW平台的单机游戏已经有相当的市场地位。在网络游戏方面,WAP游戏市场占有率较高,大型网络游戏仍处于市场孕育期,各大游戏开发商和SP对大型网络游戏做了足够的前期投入,目前产业链各方仍在等待机会。 从目前国内移动游戏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WAP、短信游戏仍有相当的市场地位,JAVA、BREW游戏份额快速增加,目前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空间。线上联网游戏份额很小(见图2)。 图2:2006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游戏类型构成 从2005年至2007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的收入规模快速增长(见图3),年增长率超过40%,预计在2008年之后,随着市场环境的更加成熟理性,移动游戏收入的年增长率将会逐步回落。 图3:中国移动游戏市场销售规模及预测 我国移动游戏总体趋势为(见图4),单机游戏、WAP游戏虽有下降但仍将保留一定市场地位,而基于JAVA、BREW平台的联网游戏快速增加。短信、WAP游戏由于其游戏表现能力较差,目前的用户多为一些忠实的老用户,其游戏习惯在MAD游戏时代就已经养成,但目前已经很难吸引到新用户的加入。基于JAVA、BREW平台的网络游戏将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其中大型联网游戏将以新的商业模式出现,成为移动游戏的发展趋势。 图4:我国移动游戏市场构成变化及预测 ●短信游戏:由于手机短信业务本身的发展在国内已经走向成熟,增长趋于平缓,加之短信游戏表现力较差,因此对于移动游戏市场,短信游戏的市场份额会逐渐减少,但目前仍有着一定的市场地位。 ●WAP游戏:我国的WAP移动游戏市场是随着我国WAP用户前几年的高速增长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市场份额较大,是我国移动游戏市场收益的重要组成之一,但其游戏表现力一般。从市场长远看来,WAP游戏虽将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将保留一定的市场地位,不会完全退出市场。 ●JAVA和BREW单机游戏:正在上升的游戏。目前基于JAVA和BREW的单机游戏是我国移动游戏市场的重要收益来源。由于表现能力强,从长期来看,基于JAVA和BREW的移动网络游戏将会成为下一个非常令人期待的增长点,但是对网络的速度要求较高,而且游戏平台难以统一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移动游戏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2006年以来,我国移动游戏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用户对移动游戏业务的认知度显著提高,游戏手机普及率有所上升。从技术发展来看,在移动和联通的大力支持下,JAVA、BREW技术更加成熟,为移动游戏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的支持,手机网络游戏开始进入快速起步阶段。 但是良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下,移动游戏仍面临一些问题。如2.5G终端普及率及渗透率仍然偏低;游戏产品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未能很好地建立用户使用习惯;商业模式仍显单一。 一、终端是一个主要限制因素 终端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支持能力和标准统一问题。 对于终端支持能力,目前终端性能只能支持较为简单的游戏功能,对占用资源较多的游戏支持能力尚显不足,但是这一情况正在改变。2006年多媒体手机时代已经来临,摄像功能、彩屏、JAVA/BREW功能已经成为2006年手机的主流配置,相信随着手机终端的性能提升及产品的升级换代,终端性能瓶颈的解决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终端标准统一问题尚存在相当的困难,这也是目前限制移动游戏发展最主要的障碍之一。 移动游戏以手机为载体,手机的标准化和格式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移动游戏的发展。由于目前手机的操作系统并不统一,目前流行的有Symbian、WindowsMobile、Linux、PALM等,同时移动游戏的开发平台也不统一,有JAVA、BREW等。又加之手机的功能、接口不断的推陈出新,这些游戏开放平台和操作系统本身也在不断的升级,如果某款游戏能够在所有手机中都能运行,就必须适配多个操作系统,这就大大增加了游戏开发商的开发成本。 而对用户来说,有时喜欢一款游戏,却发现自己机型不支持,从大量的游戏中找到适合自己手机的并不容易,用户使用手机游戏的积极性也将受到影响。 二、渠道推广模式单一 移动游戏推广渠道过于单一,在移动游戏发展早期,百宝箱模式起到了较大的推广作用,然而随着免费WAP网站的兴起,盗版的增多,百宝箱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显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1.中国用户对免费游戏的依赖性和使用习惯使盗版游戏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目前盗版单机手机游戏的盛行已使运营商和SP的利益深受其害,免费WAP网站的兴起更是加剧了这一情况。 2.“百宝箱”业务只有下载功能没有社区功能,缺乏互动性,往往用户下载之后就不再登陆。不利于运营商积累用户资源,百宝箱业务只能吸引新的用户而不能留住老客户。 3.手机屏幕大小有限,用户很难有耐心翻动多个页面去找游戏,因此排名靠前的游戏下载量大,而排名靠后的游戏不能得到很好的展示。 4.申报时间过长,一些不良竞争行为存在。从申报百宝箱到上线大概需要半年,上线后回款大概需要3—4个月。不仅如此,竞争中还充斥着“自消费”顶排名的现象。 三、产品面临同质化 产品同质化是所有游戏模式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移动游戏在国内的发展同样出现了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因为移动和联通下载是通过百宝箱和神奇宝典,受手机局限,用户看到的只是游戏的名称和简单的游戏介绍。因此很多厂商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名称上,却忽略了产品的质量。但是这种做法只能一时提高下载量,而只有真正的精品游戏才能保持常胜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