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商术、商道与人道的融合-东方高人

[复制链接] 5
回复
174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2-27 10:1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商术、商道与人道的融合

                  ——看韩剧《商道》有感
                       北京东方高人公司顾问 人力资源专家 王尚峰

50集韩剧《商道》,熬了几宿看过此剧,除了深深地被其精彩的剧情所吸引之外,我还发现这部描写18世纪朝鲜商界的连续剧竟然有如此多的道理值得21世纪的我们去领略、借鉴和感悟,真是获益匪浅。可以肯定的是,“商道就是人道”、“做生意是为了赚取人心”以及“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道理将让我受益终生。

一、        剧中“商术”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契合

商术就是商业手段。剧中层出不穷的商业手段与现代企业管理手法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

组织结构。剧中我们所熟悉的“大房”、“都房”、“大行首”、“行首”、“书记”和“店长”的岗位设置,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现在的事业部式的组织结构。

客户关系管理(CRM)。初入江商铜器店的杂工林尚沃整理了一部记录客户详细资料的《录心帖》,颇似现在的CRM中的客户维系管理。

市场细分。林尚沃首次卖铜器,跑到贫穷的地方向穷困人家推销铜器,结果被几个妇人取笑。这说明要销售产品,该对整个市场来个划分,找出适合的目标市场,有的放矢。这就是现在的市场细分。

风险决策。剧中有多处涉及到风险决策,仅举一例,如林尚沃建议许三甫买断锡源,就有清国船只是否提前到来和朝廷是否同意松商延期交货等随机因素需要在决策中考虑。

变革管理。游商试图通过对林尚沃的引进,变革过去几十年来墨守成规的管理模式,以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

危机管理。剧情引人如胜的很大原因,就是江商或者松商面临多次的经营危机以及其化解手法。当江商因为都房林尚沃因洪景之乱而受到牵扯,江商在信息发布、稳定人心和人事安排上都体现了现代危机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无论是江商、松商还是游商,都体现出都对人才的渴求与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商业运作中,林尚沃运筹帷幄、朴妙玉长袖善舞、郑之收怪招迭出,无不体现了人才在企业经营中的决定作用。

公共关系管理。江商高价买盐,再低价卖给灾民,使江商大公无私的公众形象通过社会舆论广为传播,这反过来极大的帮助了江商的产品销售,增加了忠诚客户的数量,实可为现在公共关系管理所借鉴。

企业文化建设。我们看到江商和松商代表两中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江商中的人物,大多出身微贱,粗俗可笑,但是上下和睦,同心同德。所以,虽然被松商整得很惨,但最终能东山再起,独领风骚。松商中的人物,大多文质彬彬,气度不凡。但因为长期尔虞我诈,胡作非为,并不团结相爱,接连发生内讧,自断手足,削弱了实力。

仔细观摩《商道》,还能看到诸如政府采购、垄断经营、招投标管理、领导艺术、激励艺术、谈判艺术甚至是营销组合(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等许多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子。这些商术是在商业实践中逐步累计起来的经验。

二、        “商道”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商道就是经商的道理。商术靠学,商道靠悟。无论是洪德铢的“商道即人道”还是林尚沃总结的“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商道,其都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如何看待经商?怎样经商?经商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问题一:如何看待经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士大夫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看样子紧邻的古朝鲜也不例外。尚沃的父亲林峰赫大半辈子沉侵在追求成为译官的梦想中,这本来没有错,但他不放弃无望的译官之路而从商的原因却在于他有点看不起商人。当年他的好友洪德铢让他看清考试腐败,译官难求而去从商,他不屑一顾。晚年他在醒悟“对译官的痴迷是无谓的执着”后而毅然下海,并在在燕京的虎皮交易中初尝经商的成功喜悦。

《商道》用洪德铢和林峰赫两种不同的人生,告诉人们不管你从商与否,都必须重视商业,尊重商人,认识到从商与从政、从事学术研究一样,同样可以有大作为,同样可以为社会谋取福利。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现在的商业社会,从商应该更有可为。

问题二:怎样经商。洪德铢有一席话“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赚取人心”正好说明了怎样经商的问题。无论是江商的洪德铢还是松商的朴酬未,都知道经商必须要获得人心。但是,洪德铢始终以诚信为本来争取人心,而朴酬未则是用心术来试图获得人心,前者把赚取人心当作毕生的信念,而后者则把争取人心当手段。一旦有利害冲突,前者宁愿破产也不背弃“赚取人心”的信念,而后者则可以对自己的言行矢口否认。比如朴酬未为了不影响松商的利益,而在“硫磺携运”上栽赃给林峰赫父子,最终使林峰赫家破人亡。

怎样经商的问题,商道还规定了商术应用的原则和底线。林尚沃和郑之收代表着正邪两道。林的原则是“做生意必先做人”,而郑则为了商业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毫无人性。最终结果也很明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问题三:经商的终极目的。毋庸置疑,经商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赚取利润,那么经商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那么我们用“需要五层次”能解释经商的终极目的么?如果说能,经商的终极目的就应该是人们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追求成功。但是,《商道》中的林尚沃在发财之后,热心公益事业,经常救济贫民,并关心时局,积极帮助朝廷振兴地方经济。当进入政界,名利双收时,他又懂得树大招风的危险,及时散去家财,归隐林下,甘心做一名冲淡平和的田园诗人。这种境界也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因此,这里得出结论是经商的终极目的是“超越金钱,超越自我,回报社会”。

自:http://www.goldelite.cn/article/list.asp?news_id=7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1 22:30:51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0:17:40 | 只看该作者

三、        “人道”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人道就是做人的道理。《商道》中自始至终就在讲怎么做人的道理。“商道就是人道”,那人道是什么呢?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强调做人要讲“仁、义、礼、智、信”,这等传统文化的精髓,虽然曾经被国人所遗忘,但是“仁、义、礼、智、信”正是《商道》所要展示的做人道理。

“仁”。“仁”就是说做人要“仁善、慈悲”。后来我们知道林尚沃其实并不爱采妍,但当时同为奴隶的他能够舍身将采妍救出,只是对当时采妍的处境“感同身受”,试想,非仁善者谁能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救别人呢?此外,林尚沃以慈悲为怀,在燕京花一大笔天银将被卖入青楼的张美玲赎出而不计回报,可谓菩萨心肠。

义”。“义”是指做人要讲义气,讲道义。孟子有“舍生取义”的说法。在商业中,当义利向背时候,主动选择“舍利取义”,正是对商人的要求。林尚沃在朝鲜与清国的人参贸易中,面对清国商界的联合抵制,坚决宁可焚烧人参,也不低价贱卖,应该说正是维护了朝鲜的国家大义。当然“义”还可以指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

“礼”。“礼“可以说是“礼节”和商业伦理。剧中的礼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比如,人物见面,互相问候有些固定的程式,既客气周到又不卑不亢。下级进入上级的房间时,必恭敬请示:“大爷,我是某某。”得到允许后才进来。人物之间,极亲近的人才称呼名字,而一般的交往,极讲尊卑之序,必称呼对方的职务。林尚沃的称呼,就从“这小子”,不断提升到“林书记”“林行首”“都房大爷”“大房大爷”“大人”等等。这样礼节虽然有些拘泥可笑,但却是充分尊重人的商业伦理的体现。

“智”。“智”可以理解为智慧。因为存在商业竞争,所以商业经营中必须讲求智慧。林尚沃足智多谋,很会观察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提出绝妙的解决办法。他从小苦读汉文经典,精通汉语,懂得很多书本上的道理,并能灵活地运用到生意当中。但这些素质,他的对手郑之收也都具备,在某些方面,郑之收还有超过林尚沃的地方。郑之收缺乏的,只是林尚沃的厚道和人缘。

“信”。“信”是说做人要讲诚信。商业与为人一样,要以信为本。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人如果失去了信用,就不可能发展、发达。郑之收成为了很好的反面教材,他的不讲“诚信”,甚至严重到伪造江商银票,铸造倭银,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的可悲下场。“信”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忠诚。郑之收背叛江商甚至一度吃里爬外,理所当然为众人所鄙弃。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对一个人的为人究竟怎么样,还是要靠社会评价。中国历史上有个叫李悝的,提出“识人五视”,即“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足可以帮我们观察一个人的为人。

 

四、  “商道”、“商术”与“人道”完美融合的实践之路

 

很多人也常常将“人道”和“商道”挂在嘴边,也精通商术的运用,但就是经不起实践或者岁月的考验。看完《商道》,特别感慨有很多道理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如何才能在人生中实践“人道”、“商道”和“商术”完美融合呢?曰:要正心之、诚意之、笃行之。

正心。就是一个人必须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为什么很多人眼中只有钱,为什么很多人仅仅把对官阶和美女追求作为自己的人生意义呢,为什么很多人原以为绝对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可以作为自己人生追求,但往往行不长久呢,原因是他们并没有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

笔者曾对人生价值导向做过一点思考。笔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而人生价值等于人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的乘积。具体说来,从空间上来讲,人之渺小,沧海一粟,但人不甘于此,人要从空间维度上追求自身影响力的无限扩张,这种影响力包括金钱、权利、财富;从时间上来讲,人生苦短,昙花一现,但人不甘于此,人要从时间维度上追求生命的不朽,这种不朽只能是通过为大众谋福利才能实现。所以,我们既要为追求财富和权利正名,又必须使这种追求符合人类的普遍利益。作为商人,追求金钱没有错,但以不损害大众利益为最起码的要求,否则这种追求就没有任何价值。

诚意。真心实意,表里如一,正大光明。林尚沃在实践“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商道时,真正做到了“诚意”。对待江商的上下员工,他总是真心实意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一是一,二是二,从不玩弄玄虚。在对待朝廷重臣朴宗庆大人的索贿时,他能毫无不含糊地给予拒绝。哪怕就是对待已经穷途末路的郑之收,他还是能说出自己当年对郑的敬慕,一点都不让人觉得虚伪。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林尚沃呢?非其才华而是其人格魅力,人格魅力何来?正直和诚实。

笃行。笃行就是不畏艰难险阻,不附加任条件,用毕生的精力和逐渐学到的商术去实践人道和商道。以人道来指导商道,用商道来规范商术。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和考验,一个真正地商人,就要矢志不逾地利用商术实践自己的人道和商道,遇到挫折,从逆境中奋起;遇到诱惑,自觉抵制;遇到冲突,以人道为本。

作为一部颇有哲理的精神大餐,我们从《商道》中的获益远非我以上所提及的几点。对一个企业而言,通过对《商道》的学习、思考和反省,每个人都能领略到《商道》中的“商术”,感悟《商道》中的“商道”,并建立起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更重要的是,如果企业的员工能够自觉地正视自己信仰的匮乏和事业理念的缺失,而重建自己理想和信念的精神家园;企业的决策者能够自觉地在商业经营中实践“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商道,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果真如此,真的该感谢韩国人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部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电视连续剧《商道》。

板凳
发表于 2011-8-15 02:51:44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太好了,很受用
4
发表于 2011-9-3 15:14:46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感谢总结分享
5
发表于 2011-9-5 13:37:44 | 只看该作者
林尚沃在发财之后,热心公益事业,经常救济贫民,并关心时局,积极帮助朝廷振兴地方经济。当进入政界,名利双收时,他又懂得树大招风的危险,及时散去家财,归隐林下,甘心做一名冲淡平和的田园诗人。这种境界也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之高当得上陶朱公
6
发表于 2011-9-6 23:3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onganchow 于 2011-9-6 23:32 编辑

楼主很用心!太给力了!
其实电视剧与原著是有一些出入的。
其中较为关键的是朝鲜的书法家金正喜(还有很多身份诸如诗人等)在林尚沃破解3大困局过程起到的至关作用被忽略了。
还有一些心理描述,更多只能从演员的演技去理解,书籍上的描述详尽许多。
如果按照原著的描述,所谓《商道》并不是意指儒学或者儒商,而是佛学与商业的融合。
按照电视剧中的人物,在打破大清商人结盟以压低人参价格一幕,大清商人是儒商的真实写照,而林尚沃就是代表了佛商。

楼主分析得非常仔细,赞一个!如果能深入一些就更好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