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缝寿衣的母亲

[复制链接] 0
回复
56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2-21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缝寿衣的母亲

 

       那天在学校读《论语·里仁》,上面有一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忽地想起老家七十多岁的母亲,就再也坐不下来,忙地驱车往家赶。

        也许在所有母亲的心里,儿子永远都是饿着肚子回家的,看见我披着一身寒冷跨入屋门,母亲便放下手中正忙着的一堆针线,去厨房为我煮饭。

        经意与不经意之间,我打量了一眼那堆稍做折迭的对象,却怆然的发现,那竟是用来装裹亡人的寿衣。因了那种深肃的颜色决不与普通的衣物相同,仿佛闪烁着令人心颤的寒光,直剌剌地往瞳孔刺入,眩得人睁不开眼。我的鼻子不禁深深地抽搐了几下。看着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我一下子感觉到母亲的爱已是外面的冬阳,不遗余力地热烈着,却无可奈何地衰老了。而印象之中的母亲,体态安康,心境豁达,头发尚未灰白,脸上没有太深的皱纹,步履也还矫健。适度的劳作,普通的饮食,和殷实的家境,一直让母亲活得舒适滋润。

        ‘人生七十古来稀',是呵,有谁能准确的预测出自己的生命路程能够走多远?对于母亲来说,前面的岁月还有多少呢? 二十年,十年,三,五年……我没有勇气也不愿去为母亲数着倒计时的数字。

        然而值得让我回味的还是母亲在缝制寿衣时的那份从容和自若,怕是只有咀嚼尽了甘苦,放得下生死的人才会拥有如此豁达的心态吧,毕竟母亲在缝制的是她今生的最后归宿呵!母亲在一针一线细细密密缝制的时候,她心里可是怀有或多或少的对流逝岁月的伤感和经历了一生风雨而完满地完成使命的一份欣慰?

        我这样的年龄当然难以体味得出母亲此刻的心境,正如我同样无法知道母亲在当年出嫁前给自己做嫁衣时那一刻的心境,我猜想母亲当年一定是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一边想象着夫婿的高大英俊,一边茫无边际地虚构些小夫妻过日子的甜甜蜜蜜。母亲且羞且喜着细细致致地裁剪,一针一线地缝制,又经经意意地熨平,仿佛每个针脚眼儿里都藏着母亲的喜悦的。

        那时的母亲也一定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一方面要一丝不苟地缝制,一方面又要担心相好的同邻女伴突然闯进来,抢了嫁衣在众人面前羞弄自己。那份半遮半掩,娇羞无比的神情怕是每个旧时即将出嫁的女儿的心态吧。

        但母亲所唯一不担心的是她的女红会给人挑剔了去。母亲的女红在众姐妹面前是出了名的好,母亲绣的鞋面、肚兜、枕套、绢帕、荷包都要被人要了去作样子。直到如今,我们左右的街坊邻居,谁家要是娶媳妇,聘闺女是一定要请上母亲给缝制被褥的.一来是母亲儿女齐全,有福有寿,年轻的儿女盖了母亲亲手缝的被子会沾了福气,多子多福。二来就是母亲女工好的缘故吧。

        当母亲带着外祖父为她陪嫁的花梨木衣柜,椿木箱子,水银靠镜,青花瓷胆瓶和所有其它嫁妆、首饰,连同少女的梦一并被父亲迎娶过门时,母亲知道她把自己的一切的一切都带过来了。

        而今倏忽五六十年过去了,母亲老了,母亲要为她自己在即将归宿的那一个世界准备好了另一份嫁妆。只是母亲没了当初少女做嫁衣的那份娇羞。代之的是不尽的从容和坦然,是阅尽沧桑之后的闲适与稳妥。

        十三岁的小侄女从对面屋子跑过来向我问好。小侄女拉着我的衣袖半指着炕上的寿衣,悄声说:“叔叔你看,奶奶做的死人穿的衣裳,好怕人呐!”母亲和我听过笑了,母亲说小侄女见了她缝寿衣,再不敢轻易地跑到她房里来。是呵,十三岁的小侄女就像一棵春天的小树,只知道枝青叶绿地生长,哪里知道以后要经历夏天的暴雨,秋天的严霜和冬天的寒风呢?死亡于她来说实在是件遥远不可触及的事情。这时,母亲轻叹一声,说:“‘老健春寒秋后热’,我这样的年纪说不定什么时候眼一闭,腿一蹬,见阎王去了。早点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抓东抓西。再说,自己亲手做的,穿着也随心踏实。”母亲以她特有的幽默方式,轻轻松松地道出让她那个年纪十分忌讳的话,听上去并没有几许伤感,倒像是一段极平常的家常话,也是一种了悟吧……

        “参破千禅始到佛”,我祝愿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都有一个安康幸福的晚年!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