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连载:《投资者文摘》

[复制链接] 42
回复
154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30 23:5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投资者文摘》开场白

专栏--张志雄

  《投资者文摘》(报告)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为什么要办《投资者文摘》,我们在“价值报告”之一的《头头是道》前言(详见《Value》2007年第7期)中已有交待,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初步计划《投资者文摘》的第一辑有12卷,每月至少出版一卷,也就是最多一年出齐。根据目前的准备情况看,速度应该更快。
  第一卷我们选了十四篇文章,下面我简单作番导读。
  巴菲特在1984年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演讲,谈到了“价值投资部落”,其中一位是红杉基金经理比安·鲁尔。1951年比尔与巴菲特在格雷厄姆的课程中结 识。20世纪60年代末,巴菲特结束巴菲特合伙公司,把他的客户(合伙人)都介绍给了比尔,并设立了红杉基金。这是个非常糟糕的市场时期,比尔却照样做得 有声有色。2005年10月,比尔去世,红杉基金仍然门庭若市。
  2006年5月19日公司股东大会在纽约召开,我们翻译了整个大会的实况记录。中文长达3万字,非常精彩。由于红杉基金一直重仓持有伯克夏的股票,所 以股东们极关注巴菲特若去世会对伯克夏有何影响。红杉基金经理的回答也够干脆,如果巴菲特去世,“最大的影响将在资金配置和投资问题上。那些才是他智慧和 力量投入之处,是他闪耀的不同之处,是他不可替代之处。他离开的那天,伯克夏股价一定会下跌。我不知道他们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价会不会跌,但是我相信,没 有了他的天才般的智慧,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将会下跌。”
  另一位经理补充道,一旦大跌,伯克夏公司的人也许会回购。许多所谓的蓝筹公司,年换手率80%到200%,而伯克夏股票每年只有14%被交易。平时,伯克夏股票根本没办法以一个折扣价交易,若放量大跌,会给伯克夏董事提供买入自己股票的机会。
  出色投资的思维方式都别致。哈雷摩托车相对于其他摩托车有很高的评价和市场份额,红杉曾持有不少它的股票,后来却卖完了。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哈 雷不像其他摩托车,没有替换周期。许多人只是把哈雷当作玩具在使用,他们可能每年驾驶3,000到4,000英里,根本不会损坏。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他 们担心有一天所有想要哈雷的人都已经拥有哈雷,而旧的哈雷却不能报废退出市场。
  伯克夏公司主要是由自己控股的企业与在股票市场的投资两部分组成。红杉基金的经理表示,有时他们对伯克夏所经营的业务有点担心,是因为可能没有足够的刺激让他们投资自己的公司。巴菲特会觉得,与其要那些公司投资他们自己的企业,不如拿着现金,自己投资比较安全。
  这种思路有它的道理。
  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在我们中国价值投资者眼中变得越来越智慧了,但中国介绍他的东西还真不多。海南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了由美国作者珍妮特·洛尔 写的《查理·芒格传》,资料不错,但洛尔的水平有限,与《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巴菲特传)》的作者罗杰·洛文斯坦不在一个层次上。我当年读了一大半,看 不下去,后来对芒格的兴趣大增,才硬着头皮看了一遍。2006年我们终于看到了更为精美的《芒格的智慧》,在伯克夏股东大会上颇为抢手,后来又出了修订 本。两个版本,我们手中都有,插图也很精彩,古朴自然,模仿富兰克林的《穷查理年鉴》,趣味十足。顺便一提,我为“价值报告”之一的《巴菲特谜》写的前言 《从富兰克林到巴菲特》,应改为《从富兰克林到巴菲特和芒格》才对。因为,比起巴菲特,芒格才是“富兰克林迷”,而且因此经常受到巴菲特的调侃。
  获得了《芒格的智慧》原版后,我们便建议出版社朋友买版权翻译,获得的讯息是有关方面两年之内不卖版权,可能是怕影响英文版的销路吧。更麻烦的是,芒 格的言谈古奥,知识面十分丰富,翻译很困难。我们犹豫再三,才决定先试着翻译,并在《投资者文摘》与《Value》上陆续发表。
  《哈佛高中毕业典礼演讲》是芒格的儿子1986年从该校毕业时,芒格所作的唯一一次毕业演讲,文章不长,且是他演讲中颇为好读的一篇。尽管如此,芒格还是要正话反说,传授的是快乐生活之道,却阐述如何才能得到痛苦,从反面论证道理。
  芒格与巴菲特不同,你可以不喜欢巴菲特,但得承认他是在谈投资;而如果你不接受芒格“书呆子”似的趣味,你可能不以为然。
  其实,我对芒格的认识也有类似的过程,从不以为然到极其喜欢。关键是你认为投资是什么?它需要什么知识?投资为了什么?有比投资更重要的事吗?等等。
  第二篇《新兴市场世纪:新型国际企业如何领跑世界》选自同名书籍。2007年4月的一天,中信资本资产管理的股票投资总监叶静儒从香港到上海,送了这 本新书给我,说是她的导师安东尼·冯·阿格塔米尔写的。阿格塔米尔的资格很老,“新兴市场”这词儿就是他发明的,以前叫“第三世界”(市场)。 《Value》的主笔胡海多次与我交流,认为尽管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等华人地区有不少财经媒体,却缺乏像《华尔街日报》那种专业的报道企业和行业本质的 报纸。这种报纸不好办,读者也不好找,记得张五常几十年前曾说过,哪怕是经济学专业毕业的人,也没多少能看懂《华尔街日报》的。这话没错,我看内地许多所 谓的经济学家,一谈具体的商业运作哪怕是较宏观的股市,便漏洞百出。《华尔街日报》有很强的壁垒,所以在纸面媒体江河日下的情况下,默多克仍要大幅溢价收 购《华尔街日报》,就是它还有“护城河”,而这在三十年前几乎是各种纸面媒体都具备的特点。《新兴市场世纪》谈不上才气横溢,但它是属于《华尔街日报》一 路的,至少对我们这些做投资的人来说,它要比什么未来学家和管理学家、财经作家写的“大趋势”、“无疆界市场”和“世界是平的”等实用、有启发得多。《投 资者文摘》将精华刊出,这次主要是《前言》和第二章的部分内容。
  《与金融大师比尔·米勒交谈》的主人翁不必多加介绍,我们《Value》早已多次系统地报道过这位杰出的价值投资者,这是较新的一篇访谈,来源于美国的《杰出投资者文摘》。
  比尔·米勒与芒格、巴菲特等人都推荐过一本叫《财富方程式》的书,胡海在《Value》上也作过介绍(《如果人能活到800岁》,2007年1月 刊),认为是他最近几年来读过的对自己的投资最有帮助的一本书。我们也将摘译其中一部分内容,这次主要介绍的是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他指出,信息是人们对 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削除或减少。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提供的内容不能减少人们对正确的投资方法了解的不确定性,甚至反而是增加了不确定性的话,这些内容 就不是信息,而是噪音了”(胡海)。
  《杰西·利弗莫尔如何进行股票交易:情绪控制》出自杰西·利弗莫尔所著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商——股票作手杰西·利弗莫尔操盘秘诀》(地震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版)。众所周知,利弗莫尔是名著《股票作手回忆录》中的主人公原型,这本书的大部分章节是他后来写的,当然不如《股票作手回忆录》出 名,内容也确实略逊一筹,但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简单而言,利弗莫尔早就是一位熟悉金融行为学的大师,他对交易心理的描述出神入化,如“不成功的投资 者总爱跟希望交朋友——在希望来到股票市场的时候,它总是与贪婪和恐惧牵手走完一生的”。
  利弗莫尔被趋势交易者奉为鼻祖,但正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言,连利弗莫尔这么聪明能干之辈最后也跌了跟头,由此可知趋势交易“不好玩”。美国人迈克尔·卡 沃尔的《趋势跟踪:顺势交易名家策略解读》(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在中国内地销得不错,可我并不欣赏。我们在这儿选了其中的一些内 容,是书中记载安然事件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中的失利者与损失金额。在我们的印象中,著名的老虎基金是在网络泡沫崩溃前夕解散的,似乎是因为管理人朱利 安·罗伯逊的价值投资不被市场认可。然而,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中,也即1998年8月和9月期间损失了33亿美元(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也损失了20亿美 元),这可能是老虎基金元气大伤的根本原因吧。不过,该书的作者因此认为要向大赢家趋势投资者学习,我们则不敢苟同。
  《什么是价值投资》(华夏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一本很不起眼的小书,我们选了第一章《当今的投资模式》、第二章《价值投资的传统》和第十 四章《重要原则总结》,字数并不多。作者劳伦斯·克尼厄姆的另一本书是《向格雷厄姆学思考,向巴菲特学投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 版),我写了题为《我们的游艇在哪儿?》的序言。克尼厄姆是位教授,学风严谨朴素,思路清晰,未必有什么创见,但深入浅出,谁读都会有教益。有读者希望 《Value》刊登一些有关价值投资的财务方面的介绍,我看把克尼厄姆的书连载出来就很不错。总之,《什么是价值投资》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美国历史上的顶级并购交易》选自《大手笔:美国历史上50起顶级并购交易》(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坊间有许许多多谈购并的书,但像该书那般言简意赅的还真找不出几本。我向专注于购并的朋友推荐,反映都不错。这次终于有机会把该书介绍给更多的朋友了。
  《领导人与企业成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中,就是《德隆的“潘金莲的冲动”》这篇文章好,它是冯仑对曾在德隆做过高管的向宏的 演讲的评论。向宏讲的德隆故事是股市中流行最广的版本,我惊讶的是,德隆惨败后,向宏还能一以贯之,似乎德隆就是运气不好。我敢肯定,别人运气不好还有可 能,德隆就是传说中的有九条命的猫,命大得一塌糊涂。读了向宏的演讲,会想起各种“老江湖”,到处发言,却从来不进步。冯仑则不然,他可真花功夫对自己及 中国的许多企业状况作了反省。我在《中国股市17年》中,在三个地方重点分析了德隆。我对德隆的研究来自于长达十年的观察和琢磨,一层一层梳理出来,完全 是独立的判断。很高兴的是,冯仑的观点竟与我不谋而合,由于他可以与德隆核心人物近距离交流,比我有发言权。冯仑的观点是:“德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原始非 常简单的企业,所犯的错误也是非常原始的错误。”
  说得太好了。德隆讲了许多高级“故事”,有些是真傻,有些是装傻,反正大家都在相信着。但我看来看去,德隆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可真没穿新衣啊。如果我写《中国股市17年》之前看到了冯仑的文章,对德隆的分析会更加自信与深刻。
  《化管理为表演艺术的大师》来自《企业巫医》(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这个章节的主人公就是汤姆·彼得斯,他是《追求卓越》等管理学超 级畅销书的作者。坦白地说,我就从来没有把汤姆·彼得斯的书读进去过,认为他无非只是一个卖狗皮膏药的高手而已。我曾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管理学上,后来 发现除德鲁克等少数人外,所谓管理学家与股评家是一丘之貉,很无聊。我选这篇文章,也有让大家明白“管理大师”究竟是什么东西的意图。
  《冒险:寻求刺激的基因欺骗了我们》选自《欲望之源》(中信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通过基因及进化论来解释人性,是很流行的观点,有时看看 挺有趣。比如,我们认为自然灾害(龙卷风、洪灾、闪电)要比糖尿病危险得多,而事实上,1997年有62,636名美国人死于糖尿病,而只有227人死于 龙卷风、洪灾和闪电。人难道真是统计学的菜鸟吗?事实上,人类在许多风险上的判断失误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我们生活的世界和祖先们的世界已经大不相同 了。即便在当代的非工业环境中,如对在南美的一群采集者调查,发现87名非正常死亡的男性中,有12人是被蛇咬死的,7人死于美洲豹的袭击,2人被闪电击 中,6人在械斗中毙命。同样,女人害怕死于妊娠也源于它是古代妇女的主要死因之一。
  近来宗庆后与达能的娃哈哈之争让我想起台湾天下远见2005年出版的《华尔街银行家跌倒在中国地图上》,英文书名《Mr.china:a memoir》更符合作者提姆·克里索的意思。克里索上世纪90年代来到中国内地从事企业购并,对当时的各种情境描绘得惟妙惟肖。中国也有不少这样的过来 人,却没有写下这么生动翔实的回忆。我当年读罢后,印象深刻。这次娃哈哈事件可以让我们温故知新,为此摘录几个章节。它是这本《投资文摘》最后一个部分, 却可能是读者最有兴趣的。


 

该贴来自群组:投资学园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0:00:36 | 只看该作者

  有读者在我的博客上问 :“《Value》和《投资者文摘》有什么区别?”
  应该说,《Value》与《投资者文摘》的精神气质有相似性,硬要区别的话,《Value》是巴菲特式的雅俗共赏,而《投资者文摘》就是查理·芒格式的,它单纯是“雅”,要求读者有较高的智力与对知识的广泛兴趣。
  目前,巴菲特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符号”,一个与比尔·盖茨、李嘉诚相似的成功者,几乎谁都想与他沾点光。刚被抓进去的网络短线炒手召集人“带头大哥” 也自称是继承了巴菲特的理念,让人哭笑不得。同样,“价值投资”也泛滥了,我在上海的《新闻晨报》上几次看到一位“价值投资网”的CEO写的股评文章,没 必要评价这位CEO的投资或投机水平,但他的理念与“价值投资”似乎相去甚远。不是价值投资没关系,可硬要拉大旗做虎皮,未免大煞风景。
  不过,我还没有在大众层面上看到某位人士自称是来自查理·芒格的智慧,尽管他是巴菲特的合伙人。主要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带头大哥”还是“价值投资二 哥”,不可能看懂也没耐心读懂芒格。另外,以芒格为号召,大众也弄不明白。芒格是个书生,与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倒很相似。一般对价值投资的艰深没有体 会的人是难以信任格雷厄姆与芒格的,只有像巴菲特这样的人,才会明白他们的重要性,他们可以让巴菲特避免许多“盲点”,因为投资可不是简单的会计计算与市 场博弈,它涉及诸多学问与知识。
  举个有些相似的例子。没读过神学的人也可以有信仰,但有了神学的背景后,对信仰的理解会更深。许多年前,我就看过一些谈信仰的书,也听过一些牧师的讲 道,但觉得他们讲得的道理没法说服我。六年前的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在书房看闲书,妻子在看一位海外中文牧师的讲道片子。我也听了一会儿,忽然站起来说: “这个牧师精通哲学,是有体系的。”后来,我查到他确实是受过正统神学学术训练的。在海外,一般大众也不很认可这位牧师,知识分子对他倒是很佩服。神学经 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早已博大精深,我也正尝试深造哩。
  好在芒格认为投资没必要具备神学这般复杂深奥的学术训练,只要各种学问都知道一些皮毛就可以了。《投资者文摘》就是按芒格这个路子设计的,甚至是把芒格欣赏的书直接搬过来。
  还要说的是,《投资者文摘》其实是我自己做的功课。何以要让一部分读者分享呢?这就像一个爱做菜的人,如果只有夫妻两人吃饭,很多菜没法烧。于是,索 性邀请朋友一起来吃。由于这是我自己的“选本”,要比《Value》更为纯粹,喜欢的人一定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一定会不喜欢,后者千万别因好奇来看《投 资者文摘》,然后又大放厥词。我这儿先声明一下,那些连《Value》的“专一”都无法忍受的读者,没必要上这馆子,我没法改变口味,这是我的私人享受。
  在博客上看到有读者认为我自己也不相信《Value》的价值。是的,这年头生产者不相信自己的产品大有人在,否则就没有这么多的伪劣产品横行了,我觉 得这位读者在企业也是不相信自己的产品的吧。这叫玩世不恭。但你别把脏水往我身上泼,好不?你有病,非得我也有病?你虚无,非得我也虚无?我早就说过,我 是《Value》的第一读者,我最爱看《Value》,我有时会把其中的文章看几遍,第一遍和第二遍还可能是工作职责,后来就纯粹是学习与欣赏了。羡慕 吗?事实上,我知道有不少人也是如此,只不过在不同的岗位上自得其乐。所以,我建议包括这位读者在内的玩世不恭之辈,要往上提升,不要进入“下流社会 “(借用日本一本书的书名),更不要拉我们一起下流。
  当然,人们也可以说我孤芳自赏,瘌痢头儿子自己喜欢。不,如果儿子是瘌痢头,我确实仍会喜欢。《Value》若是这样,我就不会。儿子是没办法选择 的,《Value》可不行,我们完全可以去做别的嘛。一个人对着一本很糟的杂志欢喜六年,还要继续欢喜下去,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下面照例介绍一下这一辑的文章。
  《马克·霍罗威斯可的预见力》和《WESCO金融公司董事长查理·芒格与股东的对话(2004年)》都出自美国的《杰出投资者文摘》,字数分别为2万字和2.4万字,可谓长篇大论。前者的编译傅友兴写过一段注解,这儿摘抄一遍:
  回 顾上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科技股狂潮,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于2000年3月10日创出历史最高点5,132.52点,紧接着,标准普尔500指数于2000 年3月24日创出当时历史性高点1,552.87点。2000年6月28日,坦普顿集团创始人约翰·坦普顿先生的传人之一——马克·霍罗威斯可发表了一篇 著名的演讲,他旗帜鲜明地指出: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将会下跌80%-90%,标准普尔500指数会下跌50%-70%。事后看,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准普尔 500指数均于2002年10月10日触及最低点,分别为1,108.49点和768.63点,这一点位相比2000年6月28日——马克·霍罗威斯可演 讲的当天(当天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分别为3,974.48点和1,467.6点)分别下跌了72.2%和47.7%。霍罗威斯可的判断 显示出他异常准确的预见力。
  一般价值投资者都说不预测市场,可真要预言,看来还是有预见力的。这篇文章给我印象至深的是作者对各种数据与指标的分析(包含27个图表),简明而透 彻,这不容易,值得学习。另外,霍罗威斯可也说了不少警句,如即使世界最伟大的国家(美国)也有个合理的价格,“你们不必为它支付300倍的市盈率”, “从职业投资者的角度而言,我们欢呼波动性,不管是向上的波动还是向下的波动,长期的投资者都会喜欢。但不幸的是,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会使你感到难过”。
  霍罗威斯可还是伟大的价值投资者约翰·坦普顿的学徒,他讲的一个小故事也很有趣:
  当我1985年开始与约翰·坦普顿先生一起工作时,他按小时给我支付薪酬,他会计算出像我这样一个年轻人 一年应该工作多少小时,只要我按照他的安排工作,他会很开心。我习惯于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工作时间,把纸留在桌上,他会据此在我桌上签发一张支票。过了 三、四个月的某一天,当我来到公司时,我发现桌上有一个信封,我自忖,“噢,可能是我工作成效不好给我的辞退信”。打开信封,发现有一张约翰·坦普顿先生 写的字条,上面写着“由于你的勤奋工作,我很高兴从9月开始将你的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5美元。”
  我把那封信框了起来挂在墙上,左边是我第一次向约翰·坦普顿先生申请工作时他给我的拒绝信。

  而我们每次读到芒格的话语,总能感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智慧。
  巴菲特等人的事业做得这么成功,人们会把它归之于远见或是总体计划的结果。芒格却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总体规划——从没有过。事实上,我们抛开了做总 体计划的念头,因为我们认为那样会适得其反。”人们往远处看的视力区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芒格信奉的是“人的工作不是去看处于远处模糊不清的东西,而是 要去做身边清晰可见的事情”,不好高鹜远,这才是开创成功的正确态度。换句话说,一个人自以为有远见,也许只是想象的结果罢了。
  第三篇文章《三星电子:新兴市场领先品牌》仍选自新兴市场的投资先驱阿格塔米尔写的《新兴市场世纪:新型国际企业如何领跑世界》。2003年我去了次 韩国,发现当地人几乎都在使用三星手机,不仅是爱国心使然,三星手机的服务确实周到。回来后我就在《Value》上对三星电子做了介绍。在亚洲,三星电子 能超越日本的索尼,确实是一个奇迹,颇值得玩味。作者介绍说,三星的例子表明,一个成功的全球品牌应该具有这几种特色:“(1)作出当时看来荒唐、大胆的 决策行为;(2)对质量的执行力度孜孜以求 ;(3)技术、全球经销和设计上能揉为一体 ;(4)大力开展研发投资。”三星电子2005年斥资50亿美元搞研发(高于英特尔),占其收入的9%。过去10多年来,三星研发费用共计达到350亿美 元,它还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资450亿美元。相比而言,2004年,全球前100家研发大户的费用仅为2,500亿美元。2005年,三星电子获得了 1,641种新的专利权,四年中,专利产品排名从全球第11名攀升至第5名,仅次于IBM、佳能、惠普和松下。在同一篇文章中,我们还选了在亚洲还不太知 名但已名列拉丁美洲第五大知名品牌的智利干露酒厂的述评。
  《谁偷走了时代华纳》选自于上海远东出版社的同名译本的最后一章“毁灭”。这本书,我也就对这一章有兴趣。谁不知道时代华纳?谁不知道美国在线?谁不 知道2000年1月10日那场轰动全球的合并?它已成为泡沫时代崩溃的象征。记得那时我正在上海有线电视台财经频道工作,是去接一位女总监的班。那天合并 的消息是在北京时间18:00获得的,此时财经新闻节目已经开始直播,我当然以稳为主,不准备插播了。第二天早晨,将离任的女总监莫名亢奋,上窜下跳地当 着台长的面指责我对如此重大的新闻没有敏感性。我对合并的消息当然也兴奋,但还不至于到疯狂的地步。这一章介绍的是双寡头李文与凯斯及其他人相互内斗最终 “同归于尽”的故事,长约3万多字,很残酷也很有读头。我们习惯于童话的结局:“两人结婚,从此过着幸福的结局”,事实上,童话的结束才是现实世界的开 始,里面的故事比虚构小说还要丰富和富有戏剧性。
  《民主社会中的公司:它应为谁的利益而运行?》选自《哈耶克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哈耶克大名鼎鼎,而且真材实料,有百科全书般的知识底蕴。然 而,一般人只知其名,却不会读他的文章。我在这儿选哈耶克的文章,让大家操练一下智力吧。读来也许有些累人,甚至缺氧,算是高峰体验。
  《投票评选的力量》选自译林出版社的《华尔街顶级证券分析师的忏悔》,作者莱因戈尔德曾是华尔街顶级的电信行业分析师。这是我所看到过的最好的描写美 国分析师行当的书,作者很理性也很专业。2001年美国分析师出了问题后,我还在《财经》杂志上撰文,认为问题不大哩。过去看《说谎者的扑克牌》等准黑幕 纪实,觉得滑稽大于丑恶。但看了这本书后,心情格外沉重,觉得即便在美国,股市也实在太不公平了,人性太丑恶了,出事是迟早的事。一场大牛市,为罪恶带来 了适宜的温床,让人不舒服的是,许多毛病并没有得到根治。
  《赢者的诅咒》也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同名译本,作者是研究行为金融学的美国人泰勒,它讲述的是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故事。比如,最近香港上市的浙江 绿城在上海新江湾城拍得一块土地,其每平方米价格比周围的现房价格还要贵上2,000多元,所谓“面粉比面包贵”。一般人会认为开发商一定是理性的,这预 示了房价还要上涨,否则,开发商为什么要做明显亏本的事呢?但泰勒等人的研究表明,包括开发商在内的拍卖者经常是昏招频频,输得精光。股市也是个公开拍卖 场,同样服从“赢者的诅咒”。
  《繁荣、泡沫和衰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是高盛资深银行家门斯切的著作,我曾推荐过,有读者希望我选一部分发表。有朋友告诉我,他对这本书读不出什么感觉。事实上,这本书有智慧,有些章节我读来捧腹大笑,明显是作者许多年思考的结晶。
  《在国民互助人寿保险协会年会上的讲话》是凯恩斯的手笔, 20世纪20年代他是该协会的主席,每年度的发言是伦敦金融界的一件大事。文章选自《投资的艺术》(江苏人民出版社),译文的质量似有些问题,手头没有原 著,没法校译。那为什么还要选编呢?原来巴菲特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报告的灵感来自于凯恩斯的这些讲话,“巴迷们”一定想两相对照吧。
  1998年,我编完了《国际投资基金经理谈股论道》,便离开了上海证券报。十年过后,拿出来一看,发现一些翻译文章并不过时,让我觉得真正的投资理念文章可以反复读。于是决定在这儿让大家分享一下。过十年后,我们再看看《投资者文摘》的其他文章能不能保持“时鲜”。
  像贵重木材做的家具不追求时尚,但能保持几十年的高格调和高品味,《国际投资基金经理谈股论道》中对坦普顿与聂夫的评述,不亚于我们已发表过的一些相似主题的文章。
  《日本海外投资诱因和教训》选自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日本经济四大教训》,作者与我的姓名只差一字,叫张建雄。张建雄有多年的海外银行经验,又曾是香港《信报》的专栏作家,分析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作为,很细。
  最有可读性的当然是我们连载的《“中国先生”的购并往事》(《华尔街银行家跌倒在中国地图上》),可读性强到我们的司机拿着这本书在车上看,内容就不必我导读了吧。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0:01:03 | 只看该作者

第 三辑的《投资者文摘》仍把焦点放在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身上,《查理·芒格素描》与《人类处世智慧的最基本分支:芒格论投资管理专长》均出自芒格的作品 《穷查理年鉴》(也译作《芒格的智慧》)。这书名与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的自传书名一样很容易搞混,有读者提醒我“穷查理”的中英文对照在网上早有了,我 就知道搞错了,因为芒格的文章太难译了,我们的翻译天天在网上搜索芒格创造的新名词的释义,如果他的文章有中译,我们早就发现了。

《查 理·芒格素描》是一篇有关芒格的简单传记,对不熟悉芒格的人倒是很好的入门。我早说过,大陆和台湾都翻译过一本由珍妮特·洛尔写的《查理·芒格传》,但让 我们读得很累。巴菲特在2006年的股东大会上推荐过另一本有关芒格的书,我们到亚马逊网上书店买,可惜已经卖完了。芒格近年来备受重视,比尔·米勒的同 事写了一本很畅销的投资书《Move than You Know》,他就表示主要灵感来源于芒格。最近,我也有过写一本《芒格评传》的冲动,却恨读书太少,不敢动笔。

比 起一万字的《查理·芒格素描》,《人类处世智慧的最基本分支 :芒格论投资管理专长》倒有两万五千字,演讲的时间是1994年,后来发表在美国的《杰出投资者文摘》上,广为流传。芒格在演讲中提到了有名的格栅状模 型,也译作“格栅模型”。我刚2岁的小儿子自从知道了修理的概念,天天拿着把塑料锤子到处敲,什么凳子椅子橱子,都说要“修修”。我们成人不要觉得好笑, 芒格就引用“在手握锤子的人的眼里,每个问题都像钉子”,指出人们往往用一种模式(型)来考虑观察事物,根据人类的心理特征,人们会试图扭曲事实来符合自 己的模式,或者一厢情愿地认为事实跟你的模型非常贴近。比如,逆向投资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法,但如果就这么一招,你也会错失许多机会。

芒 格提倡人们在脑中形成各种各样的模式(产生于多种学科),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网络状的模型排列起来,然后用于决策和思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掌握所有的 模型,人们才能正确地思考,“因为90%或80%的重要模型就能让你的处世本领提高加90%,而在这80%-90%的模型中,重量级别的更是屈指可数。” 下面就是芒格讲的两个重要的思考模型,同时他也提出每个思考模型的局限。

比如,行业的过度竞争会毁灭股东价值,如航空公司给乘客带来越来越好的服务的同时,自己却往往亏损乃至最终破产。但在麦片制造业,几乎所有的大型生产商都在赚钱,如果你是中型生产商,你的利润可能会达到15%,出色一点的话能达到40%。

在 选股方面,芒格希望我们的思维贴近彩池投注系统的赢家,也就是有选择性地下注,这会让业绩非常显著。其实,这也是巴菲特名言很好的写照:“给你们一张印有 20个细孔的票,你们有20次打孔的机会,我可以提高你们终身的金融财富——这20个孔代表你一生中所有的投资。一旦你把这张卡片上所有的孔都打遍了,就 表明你的投资生涯到此为止。”

这篇演讲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的介绍不能面面俱到,下面几辑的《投资者文摘》中,我们还会评点芒格的思维模型。

第 三篇《Wesco金融公司董事长查理·芒格2002年答股东问》与我们每年看到的“巴菲特答伯克夏股东”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后者是巴菲特与芒格唱双 簧,前者是芒格唱独角戏。在这儿,芒格又发表了一些警句式的评论,如“衍生品的会计处理快成排污管了”,“华尔街扭曲的激励机制意味着它的道德水平顶多也 就是中等”,“巴菲特即使没有遇到格雷厄姆,也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家”,“公司治理说得比唱得还要好听,独立董事一般就一项工作,那就是投赞成票”。芒 格说了一个朋友的笑话:“我曾被邀请加入西北电讯的董事会——这也是他们要我做的最后一件事。”芒格看似对金融机构等从业者的道德感过于苛刻,如果我们联 想到2007年8月的次按金融风暴,会发现他确实有先见之明。

当然,在伯克夏股东大会上,芒格是配角,而在Wesco大会上,芒格才真正发挥出水平。而且,我觉得Wesco的股东也是“芒格式”的,好学深思者居多,谈论的大多是思想问题,股东大会这般开法,在这世界上难找。

第 四篇《倾听沃特·索罗斯》与前一篇一样均出自美国的《杰出投资者文摘》的精华本,而且篇幅都是两万五千字,采访的对象实际上是两个人——索罗斯父子,他们 的投资公司只有两个人,没有雇员,办公室位于崔迪·布朗公司的一个小房间内,这在美国的投资界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在中国的话,早被人说成是“皮包公司” 了。问题是,投资是个极依赖个人决策的事情,人多了未必有用。更为奇妙的是,室内只有一部电话机,整个下午电话只响了几次,其中一次还是家人打来的。

由于沃特·索罗斯与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都共事过,所以他介绍了他们不少轶闻趣事。巴菲特现在迷人得很,富有强烈的幽默感,还会讲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但巴菲特年轻时却相当腼腆,为了克服这种习惯,他参加了戴尔·卡耐基的演讲课程。

沃特·索罗斯认为巴菲特与他老师格雷厄姆的区别在于,格雷厄姆酷爱挑战,喜欢比赛,也热爱赚钱,但并不真正热衷于投资。

第 五篇《群众的智慧》选自《百万大决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什么叫“百万大决定”?英文的原书名为《The Wisdom of crowds》,港台版的译名为《群众的智慧》,这才得体。群众容易被人视为“群氓”,内地过去又有这么多的“群众运动”,怕起这个书名不好卖吧。事实 上,原作者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而且写得很不错,举的例子也很精彩,所谓“群众的智慧”,就是集思广益,让每个个体独立判断,然后综合之。我们平时所说的 “群体疯狂”却是指每个人相互影响和感染,导致做出愚蠢的行动。

真 正的群体疯狂出现在《疯狂、惊恐和崩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中,过去北京大学出版社也出过一个中译本。这本书真的很经典,这次我选 了第三章“投机过热”重温一下。刚刚去世的作者金德尔伯格在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 :“经济文献中最为传统的主题就是金融危机”,而在当代经济学中研究这个主题的人太少了,有些自以为对经济学很有研究的人说什么“经济学里就没有泡沫这个 定义”。我觉得很可笑,难道经济学忽视或不能处理的商业市场现象,它们就不存在?当代的经济学帝国主义狂妄自大,却很无知。十多年前,我也以为经济学人对 商业问题应该很有见解,有次向一位当时已很有名的复旦大学中青年教授请教书籍定价技巧,没想到问得他目瞪口呆,一点儿商品定价常识都没有。现今我见他在媒 体上大谈市场行情,更觉得可笑。然而金德尔伯格没有这毛病,他不用什么数学模型,也不推演什么公式,而是老老实实地将历史的各种金融危机与泡沫作番归纳与 总结,让后人有所启发。

第 七篇《风中的泡沫》(《愚昧改变历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读来很轻松,然而其中叙述的内容还是很沉重的。赫鲁晓夫的“处女地”政策 虽没有中国“大跃进”来得严重,却有相似之处。而英国的“人头税”首先在查理二世开征,600年之后,撒切尔夫人又重蹈覆辙。前一次引发了1381年的农 民起义,第二次让“铁娘子”倒了台。撒切尔夫人对贫富不平等不以为然,竟然采取“一刀切”的税利,结局悲惨亦在情理之中。

“关 系”在外国人的眼里似乎是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与“面子”一样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可是如果你看了《铁三角:透视凯雷集团的秘密世界》(远东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版),会发现“关系”在美国人身上也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凯雷集团是一个大型私募基金,因收购中国上市公司“徐工科技”,引起同业“三一 重工”不满,导致一场口水仗,引来众人的关注。没想到在中国没搞好关系的凯雷集团,在美国却是以此起家的,像老布什尤其是小布什与凯雷集团的关系就十分密 切,并带来大量的商机。要说玩弄“关系”,美国人确实厉害,两年前,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陷入“科龙”等丑闻,明显是要受查处的,却能大事化小小事化 了,至今仍逍遥法外(详见笔者的《中国股市十七年》),真厉害啊。顺便说个小故事,两年前有位朋友建议我为那些想与德勤打官司的散户先垫付部分诉讼费,由 于这桩官司一定能赢,事后可以从赔偿费中分成。这种操作方案富有创意,既满足了正义感,又有高额投资效益。不过,我连心都没动,本人天生对“关系”有些敏 感,不想趟浑水太深。现在看来,我是对的。

下 面一篇《什么是势利眼》也很有趣,选自《势利:当代美国上流社会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Value》读者的文化层次和思 想境界都高,一定都认为自己不势利,可看完这篇文章,大概都得承认自己是势利眼了。在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发展速度极快的中国社会中,不势利也难,只不过程 度与类型不同而已。这本书要有很好的知识品味的人才能读出其微妙处——你看,我不也很势利吗?

《富 人不为钱工作》,来自于《富爸爸,穷爸爸》(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1次印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清崎很有看法,他出版了一系列 的《富爸爸》并用来推销他的“现金流游戏”,到处炒冷饭,正如他自述的那样在中国赚了不少钱,可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有限。

几 个月前,我与《Value》主笔胡海聊天,他突然冒出一句,说:“你这样什么都做,太辛苦了,《Value》应该像《富爸爸》所说的那样靠系统赚钱。”我 似有所悟,便把《富爸爸,穷爸爸》认真读了一遍,又看了最新出版的清崎与美国房地产商特朗普(也译作川普)的对话录。虽然没从清崎那儿找到《Value》 如何靠系统赚钱的办法,但认为他要比大多数所谓的理财大师或“财经演员”高明得多,至少他对一些东西是看明白了。比如清崎不主张人们省吃俭用去买共同基金 来创富,我也赞同,尽管清崎自己并不敢冒大风险,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真正的赌徒是特朗普)。又比如,我要是早看到清崎对安于所谓的专业职业经理或专 业人士的心态的批判,就会少走许多弯路。上世纪90年代,我投身于《上海证券报》,以为会在那儿干一辈子,最后被人清洗出局,但仍然到处做了几年“职业经 理”,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早就应该出来创业了,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还是为了个人财富。

不 过,有些东西清崎讲得不错,我也做得还可以。比如,他认为要赢得财富,无非是投入金钱和时间(自我教育)。然而,这里的先后顺序很有讲究,有不少人为了马 上赚大钱,获得成功,连大学都不上,直接投身生意场,像电脑业巨子乔布斯和戴尔等获得大成功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在生意场上是有雄才无大略,阻碍了他们 的持续成功。比较明智的策略是先投入或主要投入时间学习,然后再赚大钱。据我观察这么多年中国股市的成长史,先富起来但思想水平不高的,现在很少有出色 的;先富起来又有思想水平的,很多是富了更富;而有思想水平而后富的,也是越来越富,成长性很好。

顺 便说一句,《Value》的读者前一阵子在讨论杂志每期16元究竟是便宜还是贵,大家说法不一,有人说自己还不富裕,《Value》不便宜啊。我心里很想 说,如果你觉得《Value》不便宜,就更应该订《Value》,并花更多的金钱在自我教育上,这样才能转变观念,创富啊。事实上,恰恰是那些投资较成功 的人不惜金钱地在订我们的报告,在他们看来:“你们的报告未必全部都有用,但即使大多数无用也没关系,只要我能获得一点收获,早就在投资上赚回来了。”结 果他们越来越成功,《Value》及衍生报告在他们眼里是越来越便宜。

还有大学生哭丧着脸发言:“我是学生啊,《Value》能不能便宜点给我啊。”不明白的人还认为他颇值得同情哩。我则觉得他(们)厉害,要是这么早就悟通了投资之道,到了几十年后,不出巴菲特,也要出李嘉诚啊,你说能便宜他嘛,相反,我要恭喜他(们)啊。

最后还是《“中国先生”的购并往事》的连载,其实“中国先生”做的就是PE(股权投资)的事儿,我觉得他们太累了,如果没有喜欢折腾的伙伴,还是做二级市场的投资比较省心。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0:04:29 | 只看该作者

《生 活智慧》是查理·芒格1996年4月19日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演讲,主题是“如何获取生活智慧?启用什么样的系统,才能让你跻身于一小部分富有智慧的精 英群体中?”芒格指出了不少思维模型,包括“针对我们天生不善于处理数字的能力,人类发明了一种系统,它叫做图表。奇怪的是,它产生于中世纪,我认为,这 是中世纪的僧侣们唯一一项有价值的智力发明。图表把数字用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实际上是利用人类原始的神经中枢系统的作用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所以,价值线 图表是非常有用的玩意。”

这种说法挺别致吧,但芒格主要谈的是心理学模型与技巧,以后《投资者文摘》还会有他更为全面也更长的文章,这儿就算是热身吧。一步一步来,否则大多数人都会被芒格的“怪招”弄晕的。

演讲后的一些问答也蛮值得回味。芒格说道:有人曾问通用电器的前CEO杰克·韦尔奇:“杰克,苹果公司过去做错了什么?”韦尔奇说:“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能力回答。”芒格的结论是:“我也想教会你们一件事,如果你不知道,也没有这方面的特殊才能,不要害怕讲出来。”

芒 格还举了一个类似生物学的例子。蜜蜂发现蜂源后会转回去,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蜂源的具体方位和路程,这是一种基因规划。大约在50多年前,有一些聪明的 科学家改变花蜜的位置,蜜蜂在日常生活中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基因规划中没有这样的舞蹈。如果这只蜜蜂像韦尔奇,它回到蜂房后,就可能会趴在那里,但它却 跳出了一种杂乱无章的舞蹈,弄得其他蜜蜂玄乎玄乎的。

芒格说道:“有些人没有真才实学,也会头头是道地发表见解,我不喜欢跟这种人在一起。对我而言,他们跟那只乱跳舞的蜜蜂没什么区别,把整个蜂房搞得乌烟瘴气。”

芒 格说得太对了。《Value》曾有一个订户,职业是做咨询的,也就是每天写些报告点评给客户的勾当。职业加上性格,让他养成了一种极度自以为是、不懂装懂 的习惯。他在网上到处说《Value》及其他产品的不是,这也罢了。当他见我们沉默不语或有时坦承自己的不足时,竟然以为抓住了别人的把柄,嘲弄讽刺,从 恶搞到恶毒,我们不得不拒绝他成为《Value》的订户。让我惊讶的是,网上有一个人竟认为“不懂装懂”没什么,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别人指出他的不足。天真 啊,殊不知人家非常讨厌你时还会认真向你指出吗?我观察过,这种人经常被人拒之门外,生活和事业都不会很顺利。

对 男怕入错行,芒格也有一番解释。芒格解释了他从律师业转行的原因,好人一般不需要律师,老找律师的一般是问题人物,而芒格不愿与后者打交道。券商的经纪人 一般不会是价值投资者,因为只有让客户多做交易,他们才有佣金,等等。我对记者这行也很警惕,记得我刚入行时就组织了一批上海金融记者去沈阳报道上市公 司。到了上市公司,走马观花,大家吃喝一顿,回到宾馆,拿着上市公司写好的“新闻稿”往各自的媒体发传真。我与一位白发苍苍的《文汇报》老记者同住一间 房,他在新闻稿上写了“本报讯”三个字后感叹道:“我这几十年干的就是这勾当啊。”我可不想这么碌碌无为,于是下决心不再做“本报讯”的弱智行为。 1993年左右上海大量的公司上市,酒会天天有,有时一天不止一家,记者有吃有喝还能看“准肚皮舞”的娱乐表演,然后再拿“红包”。有一天,一位朋友在我 书桌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大堆请柬,大惊失色道:“你哪怕自费打出租车去拿一下红包,也能发笔小财啊。”我也没法解释自己的“不理性”行为,只是今天看来,我 还算有远虑,逃脱了“本报讯”的行业恶习。

在1990 年巴菲特致伯克夏股东的信的附录中,有一篇本·格雷厄姆写于1936年却未公开发表的作品《美国钢铁公司宣布彻底现代化的方案》,对当年的美国上市公司的 会计把戏极尽讽刺之能事。当然,格雷厄姆的例子是虚拟的,无非是通过漫画来加深投资者的印象而已。70年后,芒格索性虚构一家名为克安特的工程设计公司, “它经历了真实公司共有的许多弊病和重创,特别受挫于对员工股票期权的实际价值不能合理解释的致命缺陷”。文章写得很幽默很黑色,最后把会计师和律师打入 了地狱最底层,闻之绝倒。

《打 败大盘的获利公式》的英文书名是《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我们选取了台湾商周出版的中文译本的部分章节。作者葛林布雷是戈坦资本公司(Gotham Capital)的创办人兼经营合伙人,他的投资公司从1985年成立以来创造了高达40%的年回报率。台湾译本的推荐广告语出惊人:“五个月改变六十万 人的精准选股法”、“五十年来,一本最重要的投资书”,“只要花两个小时,掌握两个财务数字,就能选中好股票”,走远了。不过,葛林布雷围绕着两个财务数 字做文章,还是摸到了价值投资的门道。作者的第一个重点是价格,也就是跟买进价格相比可以赚到多少,它的数量化指标便是盈利回报率(earning yield),即每股盈利除以股价。说来简单,盈利回报率的倒数就是市盈率。但早就有人说过,几十年前人们只知道盈利回报率,后来别有用心之人造出个市盈 率,盈利回报率反倒很少有人提及了。市盈率确有障眼法之功,10倍究竟有多低,60倍究竟有多高,模糊得很。然而,市盈率10倍对应的盈利回报率是 10%,60倍对应的是1.67%,一目了然。比起银行利息,10%的盈利回报率当然不错,而1.67%就惨了。人们往往引经据典论证60倍的市盈率是高 是低,但若谈起1.67%的回报率,恐怕就少有争议了。

葛 林布雷的第二个重点是判断企业的好坏,其简单工具是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capital,ROC),即利润产出与资本投入之比,如投资一家企业30万元,每年可赚15万元,则年资本回报率为50%。这也简单得不能简单了,但仔 细想想,它道出了企业成功与否的本质。比如一家企业的年投资回报率只有2.5%,那我们不如去买国债(相当数量的企业也有这水平)。

相信我们的大多数读者对这两个指数早就耳熟能详,可我仍然把它摘编出来。葛林布雷拿出如此“简单”的公式,几十万读者如获至宝,说明这个市场不简单,至少糊涂的大有人在。

下 面一篇文章选自同名著作《投机客养成教育》,原著出版于1997年,我们的中译本来自台湾寰宇出版公司(2005年3月第1版第6次印刷)。作者倪德厚夫 曾经大名鼎鼎,在股票、债券、外汇和期货市场大做投机,也是乔治·索罗斯的顾问和操盘手。在这本书中,他牛皮哄哄到了极点,上下卷洋洋洒洒,什么赛马啦、 下棋啦、天气啦、性啦,都与投机有关。倪德厚夫毕业于哈佛大学并拿到芝加哥大学的财务学博士学位,五度荣获全美回力球赛冠军,文章确实写得不错,学问也是 有的,可就是狂妄。他有一些怪癖,在办公室里不穿鞋子,要求员工一定要看《National Enquirer》杂志,而且从不在大交易日前做爱。明显是神经质嘛。严格地说,《投机客养成教育》是拉进篮里就是菜,什么都与投机有关,好像作者是个投 机大禅师哩。《说谎者的扑克牌》的作者刘易斯对此也冷嘲热讽过。

上帝要让谁灭亡,首先让他疯狂。倪德厚夫刚写完这本书后,亚洲金融风暴来了,他持有的最多的股票是一家泰国最大的银行,股价大跌了99%,于是变得一无所有。

为 什么我突然想起了《投机客养成教育》呢?只因为他与一位财经女作家在2003年又合作写了一本《倪德厚夫的投机术》,2007年7月有了台湾译本,也是上 下卷。我看后觉得倪德厚夫比过去成熟了些,尽管仍是言辞锋利,不免刻薄。我于是在这儿介绍一下倪德厚夫,让大家明白不要把成功仅仅归功于能力,极有可能是 运气。尤其把所有的成功都归功于自己的能力时,坏运气就要来了。

《凯 恩斯投资片断》选自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的《凯恩斯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1版)。我在2007年3月的《Value》上写过 一篇《在股市中遇见凯恩斯》的封面故事,意犹未尽,在这儿再作一些介绍。凯恩斯真是多才多艺,当年诗人徐志摩游学剑桥,竟也对“开痕司”惊叹不已,他说:

开 痕司……不仅是统计学与名学的专家;他,我们可以预言,尤其是未来的大政治家……如果英国这几年内工党与自由党的一部分有联合的机会,开痕司一定是首领之 一;如果欧洲的改造有端倪可寻,他一定是负责之一人;如果对德有合适的解决,保全各方的安全,他一定是有功之一人。总之,开痕司的前途,我看来在英国比谁 都远大些……

《互惠原理》选自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名著《股票作手回忆录》中的第七章说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走进了作手利文斯顿的交易室:

他 是一位图书代理商。此时此刻,他的举止并不得体且言语笨拙,外表也不具特别魅力。不过,他确实很有个性。他说他的话,而我觉得我在听,但我不知道他说了什 么,我想我永远也不会知道,即使在当时也不会。完成了独白,他先递给我一支水笔,接着递给我一张空白的表格。我在表格上签了字,那是一份合同,购买一套 500美元的斯科特的作品。

签字的一刹那我才明白过来,但他已经将合同放在口袋里了。我不想要这些书,我没有地方放这些书,这些书对我也没有任何用处,没有谁需要我把这些书送给他们。

输钱对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所以我从不考虑我犯错误的那一面。首先我想知道自己的局限以及思维习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人只有利用错误在今后赚钱,才能原谅他的错误。

唉,犯了500美元的错误,又不能确定错误所在,所以,我先只是瞅着这个家伙想对他有个认识。这家伙确实在对着我微笑——他的微笑虽不明显,但显得通情达理,我绝没瞎扯!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我似乎觉得没必要对他解释什么,这道理我不说他也明白。

一般读者可能都没仔细注意到利文斯顿的“痛心疾首”,其实利文斯顿不是为损失了区区500美元而懊恼,而是感到“人很容易被说服,进而失去判断力,做有违自己意愿的事”。这可是一个优秀投机者和投资者的大忌。

利 文斯顿并没有深究人性中这一面的心理学背景,但《影响力》做了。芒格当然是个识货之人,认为正是《影响力》开启了他对心理实验研究的智慧之门。“西奥迪尼 设计、描述以及解释了大量巧妙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人们操纵别人做出损害自己的事情,而所有这些都是利用了人类本身所固有的思维缺陷。”

芒格立刻把《影响力》送给了他所有的孩子,也送给西奥迪尼一股伯克夏的A股(值几万美元哩),用以感谢他为自己和大众所作的贡献。

芒格聪明地指出:“在购买西奥迪尼的书的大量读者群中,部分读者是像我一样想学习怎样不那么经常地被商人和环境所欺骗。不过,一个西奥迪尼(一个道德感极强的人)所没有想到的结果是:很大一部分的《影响力》都是被想学习如何更成功地误导顾客的销售人员买去的。”

下面两篇文章出自《自私的基因》(里查德·道金斯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和《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贾雷特·戴蒙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这两本书也是芒格所推崇的,同时也具有“思维革命”的作用。

《自 私的基因》早在1978年就面世了,我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知道这本书的,当时上海交大的几位青年教师兴奋地讨论《自私的基因》,因为它强烈地冲击了我 们的主流道德观。现在随着大量类似的书籍出版,在这方面已稀松平常,但《自私的基因》仍是经典,如时下流行的博弈学早在30年前已被道金斯灵活地运用至基 因行为分析中。我最近又重读《自私的基因》,仍感到它十分有趣也有用。

在2003 年的“非典”危机时,我曾在《Value》的“编辑者言”中引用了《枪炮、病菌与钢铁》中的故事。这本书探讨的主题是我们很熟悉的,那就是同样是人类社 会,为什么走的是不同的道路?比如,为什么明朝商业经济如此发达,却没有孵化出资本主义?我过去看过不少这方面的讨论,却是越看越糊涂,还不如去读《金瓶 梅》哩(当时的商人精神生活压抑,创造性都宣泄到性生活上去了?),如何是好?我们看了戴蒙德的著作,就有豁然开朗之感。戴蒙德与许多以前的历史学家和社 会学家的最大不同是他是自然科学家出身,视角、框架和方法论崭新。几十年前,国际学界上就有“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争,现在看来,“科学”融合“人 文”易,反之则困难多多。我们选取的章节不是书中最精彩的,但它们涉及对中国人与中国的阐释,读者容易接受。比如戴蒙德认为正是中国的大一统产生不了哥伦 布这样的人物,因为在分裂的欧洲,哥伦布不被祖国葡萄牙所接受,却成功地说服了西班牙的君主。这种说法可以见仁见智,但作者的论证手段与思路与人文学者的 “思辨”的区别极大。

《枪炮、病菌与钢铁》也许不少人读过了,我这儿只是做个引子。在以后的《投资者文摘》上,我要陆续介绍戴蒙德的新著《大崩坏》,它在内地还没有中译本,很精彩。

会 计学早已成为一门规范化的学问,除了做假,最好不要有创造性。日本京瓷的老板稻盛和夫却在《稻盛和夫的实学:经营和会计》(译林出版社,2005年12月 第1版)中创造性地阐释了会计与经营的真实关系。我们的企业经常会做两本账,一本账是为了“逃税”用的,另一本账是反映企业真实盈利状况的。稻盛和夫也有 两本账,一本是完全符合税法的账(不逃税),另一本却是根据企业经营本质记的账。这两种做法的出发点迥然不同。稻盛和夫不在乎财务数字多么漂亮与合理,而 是注重企业究竟赚不赚钱。短期而言,这种经营思维起色不大,乃至会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从长远看,企业的竞争力就不同凡响了,这也就是大量的日本名 企落入泡沫圈套之际京瓷却能独善其身的原因所在。稻盛和夫的道理不可能在资本市场上流行,创业者和中小业主却肯定会受益匪浅。

《香 港大长今》出自孔少林之手,我们在《Value》上已多次介绍,这儿从略。《收藏家的悲喜》选自《收藏大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作者郑重长年在《文汇报》工作,不仅见闻广博,且比很多文博专业人士见识高。坊间的艺术品投资书籍不少,可惜能读的寥寥,《收藏大家》算是一本。《收藏家 的悲喜》的传主是王己千,那可是不世出的大收藏家,想了解艺术品投资的人可以此入门。

本来《“中国先生”的购并往事》早该结束。但若要戛然而止,估计读者饶不了我,只能继续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0:05:08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是从才能还是从品德看,大卫·史云生(David F. Swensen,也译为史文森)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005年,我为《Value》写了一篇封面故事,即《投资理财经典55本》,其中就有一本史云生 2000年写的《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是我2002年无意中得之。在此之前,我不知道史云生是谁,但看了这本学术味较浓的著作后大为佩服。这时史云生已是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主管,在2002年之前的10年中,该基金资产从26亿美元激增至107亿美元,保持了净(除去费用)年均滚动收益率18.3%的业绩。一般金融学教授说起机构投资,太理论与公式化,经常让人一头雾水,从事投资实践的人要么不愿写,要么信口开河,两者兼而有之者是极少数,史云生算一位。

最近这两年,不管是在大众媒体还是专业圈,史云生声誉日隆,《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已被喻为“投资业界的圣经”。现在耶鲁基金规模为140亿美元,在过去的20年中,平均年回报率为16.1%,远远超过哈佛大学等名校。2005年史云生又出了一本写给个人投资者的书籍《Unconventional Success——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Personal Investment》,台湾的梅霖文化的中译本书名是《史云生的逆向操作法则:投资大师史云生教你逆向操作;布局长期投资的股市策略》。

投资才能已是稀缺之物,如果再加上德行,简直让人惊艳。我们选择的第一篇文章《不被高获利基金假象迷惑》就是史云生对基金投资者的警告,其实,它也非常适合 2007年的中国基民,他们被这两年基金的高回报所迷惑,必将损失惨重。其中的奥妙,史云生说得很清楚。难道中国投资业内没有明白人?有,而且大多就在基金公司里,可又有谁把这层利害关系说透?可叹的是,我们的基民或急功近利,或确实不懂投资,一般都不会看《投资者文摘》,没办法。时过境迁后再补课吧。

有没有真正为投资者利益着想的基金公司?这在美国也不多,史云生举了长叶伙伴基金的例子,该公司的投资策略在《Value》上曾发表过,但它的客户至上的公司理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看完后,我真的很信服,希望中国也能出现这样的基金公司。

第二篇文章《投资大盘股,百年一遇》,超长,分三部分,总共6万字,完全可以印一本小册子。这篇文章来自于美国的《杰出投资者文摘》,主角是美国世纪资产管理公司的阿诺德·范登博格,他领导的公司在过去三十年里的年复合回报率是15.6%(扣除费用前是17.1%),与此同时,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年复合回报率分别为13.5%和12.4%。范登博格的身世也极富传奇性,他童年在荷兰逃脱了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成为他们家族四十三名成员中幸存的四人之一。

第一部分“美国将长期保持低通胀”的结论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作者对通胀的分析,即“除非同时出现密切配合的货币供应,否则走高的商品价格不会引起通胀”,也就是说,不多印钞票的话,上涨的商品价格不会导致通胀。联系到中国,人们说是由于猪肉价格上涨才引起通胀,这是不全面的,没找到根本的原因(多印人民币)。在第二部分,范登博格谈到即便是好股票好公司也会受到泡沫的伤害。1973年-1974年美国股市崩溃后,市场横盘了8年,这是它发泄高估的时期,也是伤痛的恢复期。“漂亮50”之一的可口可乐1973年从75美元跌到了22美元,8年后仍是30美元,跌幅约为60%。问题是,可口可乐公司本身在8年内仍在快速发展,销售额从每股17.94美元增加至每股47.64美元(增加了166%),每股收益从1.8美元上升到3.62美元(增幅超过了 100%),每股红利从90美分增加到2.32美元(增加了158%),市盈率从42倍降到了8倍(降低了80%)。

我们经常说不必注意“市场先生”的骚动,只关注企业本身的发展就可以了。这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的,然而,如果“市场先生”发飙到疯狂,你对它不闻不问乃至还买入股票,这就说不过去了。

在1972年至1982年期间,可口可乐的平均价格是81美分(按除权价计算),接下来的20年内,可口可乐的股价上涨了约66倍,只取那后10年的平均价即出售价位为53.51美元,而不是其最高价77.73美元。保守地算,这20年的年复合回报率超过19%。

长期投资者往往提到了后20年,却不知那前8年给投资人的财富尤其是心理上造成的伤害。

当然,范登博格说的是大盘股又遇到了2000年泡沫后的大机遇,因为可口可乐、迪斯尼和柯达等好公司从高位跌至低点,平均跌幅为49%,从2006年算起,这些大盘股经历了为期6年的巩固期,机会似乎又来了。

最后,范登博格分析了不少美国大盘股公司的案例,有些读者可能对此有兴趣,有些没兴趣,这不要紧,一篇报告一本书不必全部“看懂”,只要有一两个会心处,即是大收获。

《中国撼动世界:饥饿之国崛起》出自前《金融时报》亚洲部主任詹姆士·肯吉的手笔,曾获得金融时报与高盛集团2006年商业者大奖。作者从1982年便在山东济南读书,后又在北京工作,比过去那些仅凭道听途说编写中国问题的外国记者要高明得多了。但要说有什么很有价值的见识,也未必。我们选取了几章由台湾高宝国际出版的中译文章,了解这本很有国际影响力的书是如何看中国的(个别处我们自己做了“编译”)。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的书都好看好读,选自《大投机家的证券心理学》(重庆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中的一章《我的客户们》也不例外,文章浅显易懂,不用我解读。我在这里只说几句题外话,那就是在欣赏科斯托拉尼戏剧性人生与独到见识的同时,也要对他有所“保留”。投资是很朴素的事,背后的投资人更为平淡无奇,巴菲特、林奇与芒格等人,他们的日常生活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因为一个人精力有限,注意力更有限,有得必有失。进一步而言,所谓的浪漫小说固然很吸引人,但它们只反映了人的梦想,与现实世界相差太远。对一个太有故事的投资者,我们应该保持警惕,更不必刻意模仿,即便他们真有其事。

《创业》(壹出版,2006年11月第8版)名列2007年由《香港经济日报》与贸易发展局合办的“十大经管好书”之一,获选理由是“作者将多年的创业经验,以浅显的文字和读者分享,他的小故事以及简单的理论,令读者可以轻易地应用在自己的事业上”。在2007年香港书展的特刊上则介绍道:

谈起黎智英,你可能会想起《壹周刊》、《苹果日报》,不论你是否认同黎智英的作风,或者是否认同他旗下刊物的经营方针,不能否认的是,黎智英的确很有做生意的天分。

13岁那年,黎智英带着几块钱从内地来香港,到今时今日坐拥身家数十亿,他懂得“种金术”。在书中,黎智英与你分享创业途上遇到的挫折、曾经经历的迷茫时刻、奋斗过程中的甘与苦、获得胜利的那份兴奋等等。或许,阅读完这本书,你会看到黎智英的另一面。

《创业》中有个故事充分反映了黎智英的诡诈及企业家的天赋。早年黎智英与一位马先生暗暗争夺一家毛衫厂,他自知实力信用都不如马先生,便心生一计,请马先生吃饭,建议马向黄大仙的有名道士求签再作决定。黎接着找到一道士,谎称是受马先生家人所托,怕他身体不好,收购厂子就不必了,最后又给了道士1,000港元。黎的老千术最终得逞。

《中东现场》(台湾马可索罗文化,2006年12月第1版第4次印刷)获得“台湾中国时报2006年开卷好书奖”和“香港亚洲周刊2006年中文十大好书(非小说类)”,评价不俗。作者张翠容亲赴埃及、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等中东地区采访,有了第一手的资料和体验,《中东现场》不是人云亦云的产物。我们这辑及今后两辑分别介绍埃及、黎巴嫩与叙利亚,其观点和内容对内地读者应该是很新鲜的。我曾去过埃及,觉得张翠容对当地暧昧的社会情绪与事态描述得很到位。

《李光耀的另一面》来自《亚洲的病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5月第1版),曾发表在《读书》上。李光耀治理新加坡有一套,连芒格在2007 年威斯科股东大会上也赞道:“在一个民主社会里,可以轮流掌舵。但如果你想要许多智慧,最好的办法是把决定权和处理权交到一个人的手里。新加坡发展得如此之好,甚至比美国还要好,不是偶然的,在那里,权力被集中于一个名叫李光耀的人的手里,他非常有天才,是新加坡的沃伦·巴菲特。”

但《李光耀的另一面》的新加坡作者马毅仁一定不同意芒格的观点。我们不满巴菲特,可以卖掉伯克夏股票走人,但不满李光耀,恐怕你得吃不了兜着走。从马毅仁的描写看,李光耀是个有极强权力欲的人,但由于地缘政治等关系,李并没有演变成极权暴君吧。

《中学与西学》的作者何兆武也许同意马毅仁的观点。何兆武老而弥坚,他的回忆录《上学记》对我们穿透历史的迷雾大有俾益。这篇文章则来自《人文通识讲演录文化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中学”包括国学似乎在现代中国又热了,何先生的意思是,“中学”和“西学”之争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出现的,今天再强调“中学”与“西学”之分别,没什么意义。比起国情,符合现代化的潮流才是正道和大道。

香港的文化人陈冠中写了篇《我这一代香港人》,让我们大惊失色,因为他所写的似乎又发生在内地的我们这代人的身上。“到20世纪70年代中,主流精英除了各种专业如律师、建筑师、工程师、会计师、教师外,还多了一种选择:进入商界,特别是外企。1973年港大社会科学院应届毕业生就有几十人同被数家美资银行招揽。我们走进了香港的盛世——婴儿潮的镀金年代”,“出道十年八年后,我们的想象力就被绑架了,很甘心地受勾引,从赚辛苦钱进化到想同时赚更多更容易的钱——股票、地产、财技。我们起初是羡慕,后是不安分,怀疑自己的赚钱能力比同代其他人落后了,最终一起陷入了一个向地产股票倾斜的局。而那几个行业,从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一直节节上升,只有在1973年-1974年、1982年-1984年、1987年、1989年、1993年-1994年等年份,有个短暂股灾或楼价回落什么的,很快又更猛地往上冲。至此,我们这代人有了这样的全民共识: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好,打一生工赚的还不如买一个单位的楼。谁能不相信呢?我们的上半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过来的。至此我们整代的精英都强化了本来已有的投机习性,一心想发容易财。”

“我的牙医边替我整牙边打电话问股价,多少做工业的人把工业停掉,用厂地转项去做房产,我们的偶像改为地产商或做股票玩财技的人,而我们这代人很多人搭上了顺风车而确实得利。”

“这个举世无双的香港本色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不知道是天才的剧本,还是自然浑成:土地是皇家的,政府做庄家,以限量供地造成稀有令房价长期上扬,吸引香港人纷纷向银行贷款买房,世代相传的地产必升的神话,港人有余钱就继续买房,或投在当时七大地产公司主导的股市,让有恒产者——地产商、股市、银行利益与共,至于在私人住宅市场买不起恒产的人,政府建公屋或租或卖的低价房让大家住,同时靠卖地增加政府收入,保持低平窄税,法治开放,联系汇率,繁荣安定,进一步吸引全世界包括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避难逃资、投机热钱涌入香港,房价股市越发猛升,大家发财,顺便造就了香港几十年的富贵与浮华、我们这代人的灿烂与飞扬,思之令人感伤,然后不禁哑然失笑,简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天仙局,谁还理会制造业空洞化、资源投在非生产性的建设、竞争力消失、房价比新加坡高三倍、内地在改变、地缘优势在磨灭、热钱靠不住,突然日换星移,好日子不再。”

“场面撑久了,我们这代人没见过别的世面,还以为这就是本该如此永恒。一个亚洲金融风暴,问题都出来了,可是已积重难返。”

《爱富族社交语文——英文关键词》也出自陈冠中的著作《我这一代香港人》(增订版,OXFORD)。喜欢价值投资的人都是俭朴一族,对这种消费社会的时尚文化未必感兴趣,但看看增加见识也好。如“Trustfund Baby——信托基金婴儿,一出生就不愁没生活费的人,因为有钱的家族设了基金来关照子女。往往指本身缺乏才能和事业的富家子女。”“Finishing School——年轻女子修习礼仪和家政的专门学校,现在严格来说全世界只有一家,在瑞士。”“Femme Fatale——有要命的诱惑力,是令男人不顾后果去追求的女人。外貌和风格诱人、擅用性手段来套男人的女人叫Vamp。”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0:05:37 | 只看该作者

2000年的伯克夏股东大会热闹异常,事后看却意味深长。

2000年春,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牛市(之一)正在破灭,巴菲特则在泡沫中无能为力(业绩平平),1999年竟然只有0.5%的回报。他的一些股东却在博傻游戏中屡战屡胜,此时此刻,伯克夏股东大会召开了。

在这样的大型会议上,总会有人喜欢表现自己的,不过这次他们更有炫耀的资本。

 

股东:我算了一下,巴菲特先生您在1999年损失了100亿美元。所以我想我们对你不必过分推崇……

科技、计算机、电子以及软件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我个人投资了4个积极成长型的科技股基金,从而弥补了我1999年在伯克夏公司的投资损失。

作为股东,我们要求你们努力工作,可能只是做点投机——比如只是拿出10%投资于科技股,这是否就太过分了吗?预测哪些企业会破产、哪些会胜出确实很困难,对此我表示理解。但难道你们不能选出一些科技公司吗?今年我又在成长类科技股上挣了100%以上的利润……

(巴菲特和芒格却很耐心)

芒格:通常来说,如果你已拥有了一大笔财富,而别人找到了另一种你不理解的方式能更快地挣钱,对此你不应感到痛苦。人的一生中比被甩在后面但仍拥有巨额财富更坏的事多的是。

巴菲特:我同意你的看法。上世纪70年代末,尽管每英亩土地的产值没有任何变化,但内布拉斯加州的农场价格涨了三倍多。难道我们现在应该为没有一开始就投资农场而感到郁闷吗?还有上世纪50年代大幅上涨的铀类股票。回顾过去,你会找到很多这类事件,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不参与这类游戏。

请相信我——我们也知道如何创造连锁信投机,这类事情我们已见过很多次了,我们了解这类游戏,只是这不是我们参与的游戏。

 

股东仍是不依不饶:你说你们不理解那些科技股,但我不能想象你们会不了解它们。

巴菲特:我们了解科技产品,也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益处,只是不理解科技企业未来10年会如何发展……你可以了解钢铁、房屋建造,但让你分析一家房屋建造商未来5年或10年的发展前景则是另一回事。理解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会有什么问题,但预测企业未来10年的发展前景是个很大的问题。

 

股东:这么说,你们也不会尝试去理解科技企业了,是因为你们认为科技企业不容易理解吗?

巴菲特:是的。我们分析每个企业时会去思考它背后的商业逻辑,这是我也是查理的习惯……所以,如果我与安迪·格罗夫(英特尔创始人)在一起——实际上当格罗夫和鲍勃 ·诺伊斯(英特尔创始人)在1968年、1969年创立英特尔时,我就认识诺伊斯了——任何人向我谈起一个企业——我都会思考它的商业逻辑。所以,并非我们不去尝试理解科技股,只是我们无法理解科技企业,我们看不清它们的未来。对我们来说,有许多事情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

 

股东:你是认为没人可以真正理解未来10年科技企业的发展前景……

巴菲特仍是很耐心:是的。巧合的是,我的朋友比尔·盖茨也是这么说的,鲍勃·诺伊斯或者安迪·格罗夫也会这么认为的。我与安迪·格罗夫曾做过长时间的交谈,他们不会愿意就你选出的10个科技企业未来10年的发展前景写下书面的预测,他们会认为这种工作难度太大了……

  

太精彩了。七年过去了,我们很想了解这(几)位股东的投资业绩,他们还是伯克夏的股东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我们心中自有答案。

这仅仅是《伯克夏·哈撒韦公司2000年股东大会现场问答实录》中的精彩片断之一。

《阿瓦里德传奇》(中译本,台湾时周文化,2007年3月第1版)的作者是前CNN国际新闻网主播康立兹,见识与商业常识都不错,他透露了中东王子阿瓦里德的许多投资事迹。我们也是通过阿瓦里德在花旗银行危难时收购公司股份才了解这位神秘的沙特阿拉伯王子的,但在那时只不过觉得他财大气粗罢了。后来逐渐发现阿瓦里德的手法确有模仿巴菲特之处,且有自己的心得。

《暮色中的复活节岛》出自《大崩坏:人类社会的明天?》(台湾时报文化,2006年4月第1版第14次印刷)。贾德·戴蒙也是《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后者我们已在《投资者文摘》中介绍过。我专程去2007年7月的香港书展就是为了买到《大崩坏》,在时报出版社的摊位上竟然未见到,不由得焦虑起来。在香港上书局的摊位上见到读书人梁文道,便向他打听,他也不清楚。最后离开书展时,我才发现了《大崩坏》,高兴啊。《大崩坏》极厚,又是直排,这种书年轻时一口气看完没问题,若不是它实在精彩,我现在是没法读完的。《大崩坏》讲什么?讲的是各种文明崩溃的原因及今天明天仍有可能发生的问题,类似的题材不易把握,但戴蒙却写得很自如。如这里选摘的复活节岛崩溃的原因就格外吸引人。巨石人像在光秃秃的岛上,又神秘又有些可怕,让人怀疑是外星人的手笔。事实上,复活节岛曾经森林密布,只不过岛上的人为了“竞争”,砍伐树木制造和运输石像,最后森林彻底消失,引发灾难。

故事已够生动了,戴蒙还利用了各种科技与考古成果来解释曾发生的事情,让我们长学问了。如通过花粉分析法,了解到复活节岛地底下的沉积物中的许多花粉来自于棕榈树和其他21种树木,而这些物种已不是今天复活节岛的本土植物。

戴蒙的文笔也好:“为何复活节岛社会的覆亡比起任何一个史前社会更叫人怵目惊心?也许是由于他们的孤立。然而,今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无疑是另一个复活节岛,由于全球化、国际贸易、喷射客机、网际网络,地球上所有国家共同享用资源,也很容易影响到彼此,每一个国家就像过去复活节岛上那十来个氏族。复活节岛是太平洋上的孤岛,今天的地球何尝不是宇宙中的孤岛?过去的复活节岛民插翅难飞,也不知上哪儿求援。今天的地球人在这个星球遭遇浩劫时,一样无路可逃。这也就是为何有人把崩坏的复活节岛当做世界末日的隐喻。”

《张宗宪,一世风流》选自《张家:中国“第一古玩家族”秘史》(环球实业(香港)公司,2007年2月第1版)。这本书也是我在香港天地书店觅到的。香港古董商张宗宪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上几乎是无人不晓,是个精明透顶的商人。文物圈中最麻烦的问题之一是真假不分,即便是鉴赏大家,也经常自说自话,各不相让。张宗宪会把一件“可疑”的艺术品照片寄给众多专家,民主投票评定真假,够绝的。但我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张宗宪出身于古玩世家,他父亲和几位兄弟也都吃这碗饭。更让我惊讶的是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作者张永芳已是80多岁,是张家长兄,张宗宪是他大弟,还有个妹妹叫张永珍,也是名人。

张永珍在2006年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5亿港元的创纪录天价买下“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轰动一时。早在2002年5月,她就以4,000多万港元拍进清雍正年间粉彩蝠桃纹瓶,一年之后,又把它捐献给上海博物馆。张永珍20世纪70年代在香港经销中国石油,是个成功商人,且乐善好施,1978年她在上海的淮海中路附近建造了25层的雁荡大厦,今天看来已不起眼,在当初可是赫赫有名的楼盘哩。这幢大厦造价花了多少钱,5,000万元。唉,5,000万元,现在也就买一套豪宅的价钱,而且未必是顶级的。

然而,张永芳对妹妹的评价不佳。原因是张永芳定居内地,文革时他收藏的一件价值连城的“大明宣德年制款官窑青花仙女骑凤纹大碗”抄家被抄走,后来却被人归还给了他母亲,母亲又把它转给了张永珍(母亲恨张永芳,是因为他早年拆穿了她的情人梦)。张永珍拒不归还,被大哥告上了法庭,等等。

我翻了这本书后,想到郑重写的《收藏大家》中也有张永珍的介绍,便摘了两篇文章一并放着,相互参透其中的情绪吧。

其他文章的背景,我已在前几辑《投资者文摘》中介绍过,不再重复。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0:07:44 | 只看该作者

文摘写的很好,可惜目前只出道这里。 下一期应该快出了。


张志雄 的文章我是比较喜欢的。

<<value>>杂志地址   http://www.valuegood.com/
张志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angzhixiong
8
发表于 2007-12-3 15:41:26 | 只看该作者

我最近就在看 《中国股市17年》,写的很不错,推荐大家看。

[em01][em01]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12:24:16 | 只看该作者

(七)

 

芒格的《误判心理学》长达5万字,是他的那本“畅销书”《穷查理年鉴》中最重头的一篇文章,事实上是选自他的三次演讲,由他于2005年修订合成。2007 年年初我们的编辑部就有记者在翻译这篇文章,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不理想,后由《Value》的主笔胡海断断续续地校订了一遍。

如果读者一路上看了前面六本《投资者文摘》,对芒格的叙述风格有所了解的话,阅读它不应该有太大的难度。其实,芒格的精彩之处未必是“系统性”,而是他在举例中时不时冒出的人性与商业智慧的火花。

《误判心理学》举了25个人类容易受误导的心理倾向,我们不一定要全记住它们,走马观花,记住几个实用性的技巧就不错了。比如人的以德报德的倾向在商业交易中频繁使用,效果奇佳。所以,聪明的雇主试图制约从事采购的雇员的回报倾向,最简单的应对方法最有效——不要让他们从供应商那里接受任何好处,沃尔玛的老板就是这么干的。

有时“回报倾向”会造成极为愚蠢可笑的后果,让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就与此相关。一位激进的部下向司法部长提出利用一些妓女和一艘超级游艇来谋求共和党利益的建议,这当然是犯罪,司法部长不可能同意。于是部下收回了建议,作为“让步”,要求入室窃听。这个犯法行为仅仅因为比前一个建议不“过分”些,司法部长竟然同意了。司法部长并不是不了解事情的严重性,但因出自本能的回报倾向而犯了致命的大错。不要以为我们比司法部长更聪明,我们虽然没有机会做让总统下台的事,但在自己的人生中也可能因心理失误而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

《误判心理学》浓得化不开,就分上、下两篇发表吧。

我们经常会听到“核心资产”与“非核心资产”的概念,但很少有人会像耶鲁大学的首席投资官大卫·史云生那般系统地阐释一遍。我在《投资者文摘》(5)中已介绍过大卫·史云生关于不被高获利基金迷惑的文章,这里先发表他的《核心资产》,以后还会有《非核心资产》。我曾说过,史云生不仅投资本领高强(他的20年复合回报率达16%以上,却很少用资金杠杆,不容易),而且道德水准高,敢于揭示业内“公开的秘密”。他在介绍各项资产时不仅要讲收益风险,还要讲“利益协调性”,也就是说投资人与该产品后面的“代理人”的利益是否一致。这个观点很新鲜,但很重要。

最近,有位读者看完《华人杰出投资者》后对我说:“我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即使我与这些投资者一样聪明,但不可能像他们那般花这么多的时间研究投资,我还是找明星基金经理人,委托他们打理财富吧。”我的回答是:“你说出了大部分事实,但千万别太轻信理财专家了,你必须寻找真正为投资人利益考虑的理财人士(而我很少见到),否则还是枉然。”

史云生举了一些例子,如不动产也属于核心资产,美国的威尔斯资本公司(Wells Capital)是最大的私募不动产投资信托(REIT)公司之一,2003年12月,该公司的客户超过13万人,管理资产高达47亿美元。我们也许会认为这么大的公司在投资者中口碑一定不错哩。然而史云生认为:“威尔斯私募的REIT真正赚到钱的是公司本身与其经纪人,而非它的投资人。”威尔斯主要是投资高品质且大部分已出租的办公室与工业房地产,产品本质上比较单纯,但公司仍设计出费用很高的三层式收费架构,第一层收费适用于募集阶段(12.5%);第二层收费适用于REIT成立后的购买与开发活动(3.5%);第三阶段收费适用于资产的管理与处置(4.5%)。这就意味着至少要向客户收取20%以上的费用。

同样是美国教师保险及年金协会私募不动产,收费低廉,2004年年中时,它仅收取0.6%的管理、行政与其他费用。两相对比,投资人怎能不察?

倪德厚夫的自传我们在《投资者文摘》(4)中也介绍过,《空头迷信》选自他写的另一本书《倪德厚夫的投机术》(台湾寰宇出版,2007年7月第1版)。倪德厚夫仍是那么尖刻及自负,不过也道出了不少事情的真相。《拜伦周刊》的主编与专栏作家艾博森向来以死空头著名,经常与市场脱节,却受到大众的崇拜。倪德厚夫把艾博森的分析预测逐年摘出,然后与市场结果相比,艾博森简直是一败涂地。如果艾博森是个投资人,早被市场给消灭了。然而,艾博森作为一位财经媒体人士,却声誉日隆,1998年,堪称最重要的财经新闻组织罗布基基金会颁给他终生成就奖。虽然他不再担任主编,演讲费仍然高达1万美元。

倪德厚夫分析其中的大众心理学是有些道理的。我们股市中也有一位著名的死空头侯宁,他在上证指数2,000点时就看空,到了5,000点以上仍是振振有词,毫无愧色。我奇怪的是,侯宁在新浪博客的点击率颇高。后来一想也就明白了,这市场一定也有许多坚持看空的人,他们需要侯宁这样的人,可以相互认同与拒不承认错误。毕竟,输了钱财还要输人,就说不过去了。摩根士丹利以前有位经济学家叫谢国忠,分析水平要比侯宁高多了,他也一直看空中国的楼市和股市。后来谢国忠可能因讥嘲新加坡当局被迫离开了大摩。离开的时候,有记者问谢国忠在干什么呀?他回答说是在读一本希腊名著《长征记》。谢国忠可能是有寓意的,因为《长征记》写的是一群希腊雇佣军在波斯溃败,然后如何有条不紊地撤回家乡的。败而不乱,这当然是风度。一个人对市场的判断错误也很正常,但事后你得承认当时错在何处,这样才有进步。我却没看到过谢国忠对他的失误作过任何解释。

不管是空头迷信还是多头迷信,其根本原因还需要心理学来解释。《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是一本好书,我们选了其中的两个实验,作者并没有什么创见,但把故事说得很好。其中的费斯汀格的邪教卧底实验在《空头迷信》中刚好提到,相互印证,岂不妙哉。书中的第一章《打开斯金纳的箱子》也很有名,以后也可收入《投资者文摘》,因为早有人发现股价图与斯金纳的鸽子老鼠实验反应刺激图很相似。当然,本人无意把投资大众比作鸽子和老鼠。

《中国发现新世界,15世纪》选自《What If? 2:史上25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种可能》(台湾麦田出版,2005年8月第1版)。一般而言,我们喜欢事后找理由,比如股价暴跌是因为某某原因,好像是命该如此。但有一种有趣的史学方法叫“反事实的历史”——假设原本可能发生却并未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又会如何。比如列宁没有及时回苏俄,十月革命还会发生吗?假如二次大战于1938年提前在欧洲开打,希特勒还有搞头吗?乃至如果耶稣没有被罗马总督彼拉多送往十字架,还有基督教吗?这篇文章说的是如果郑和下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会不会是中国先发动了商业革命?我觉得类似的假设很有趣,也很能开阔思路。如果读者有同感,我今后可在《投资者文摘》中再选一些。

中东的迪拜最近又试图收购美国纳斯达克20%的股份,引来人们的一阵关注。今年夏天我生了一场病,高烧不退,只能躺在床上看凤凰卫视,见香港读书人梁文道推荐了一本由台湾《远见》杂志记者写的《前进迪拜:一门全球必修的新显学》(天下远见出版,2007年2月第1版第11次印刷)。梁文道说,人们一般都会认为迪拜是靠石油发了大财,其实迪拜2004年的GDP只有6.1%来自石油,连金融部门的贡献(9.5%)都比它高。这让我感到很有趣,忙从香港买回了这本书。

迪拜属于阿联酋,该国在1971年12月3日建国,由7个邦联合组成,人口约432万人,其中外籍人士占75%,来自180多个国家。阿布达比是其首都,迪拜则是商贸中心。迪拜的人口约140万,1975年时仅为18.32万人,至今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2005年平均每个国民所得为33,688美元。迪拜的标志性建筑是号称七星级服务的帆船饭店,一般五星级饭店是5名员工服务一个房间,而帆船饭店200间客房,有1,600名员工负责每天的服务,每8名员工服务一间客房。而且饭店内配有150位管家,24小时提供服务。此外,帆船饭店200间客房是套房型的,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套房的饭店,并且全部是二层楼式。

二层楼式套房确实有些创意,楼下是入口,有吧台、书房和起居室,还可以举行会议;二楼则是卧室、浴室和更衣间,属于私人空间。这样,不但可以开会,同时也能享有私人隐密空间。

帆船饭店属于世界上最贵的饭店之一,住房率却达到90%。迪拜的另一家著名企业是阿联酋航空,1985年公司向政府贷款1,000万美元,租了两架飞机开始营业。20年来,阿联酋航空从没亏损过,每年始终以20%的速度增长,2005年63亿美元的营收以及6.74亿美元的获利创下历史新高,成为仅次于新加坡航空的全世界第二赚钱的航空公司。

据说,世界上建筑工地最多的地方已从上海迁至迪拜,我们不可小觑。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12:26:06 | 只看该作者

(八)

 

读芒格的文章,越看越有意思,越看越“简单”。

《人类误判心理学》(下)仍有不少有意思的案例。比如,我们在中学课本中就读到过俄国大科学家巴甫洛夫利用狗来实验条件反射,却从没想到他在70岁到80岁时研究因过度紧张而导致的精神崩溃,实验对象仍是狗。这是不“道德”与残酷的,一般人们刻意回避甚至故意遗忘巴甫洛夫的实验结果,却被芒格重新发现了。巴甫洛夫的结论之一是,只要压力足够大,任何一只狗都会崩溃,人呢?人真的比狗厉害?

还有几个例子也很具震撼力,就是实验人们受权威错误影响的倾向程度。

在二战期间,某将军的一名新的飞行驾驶员,为了让坐在旁边副驾驶员席上的将军感到满意,紧张得不得了,以至于他把这名将军姿势的小小变动当成是让他做一些很不明智的事情的指示。结果飞机坠毁,飞行员自己瘫痪。

芒格调侃道:“当然,这类事情自然会引起一些思想深邃的人士——比如像老板巴菲特——的注意。他在他的飞行驾驶员旁边总是像一只过度安静的老鼠。”

一个驾驶员容易出错,那就配一个副驾驶员吧,后者必须学会不理睬主驾驶员的一些非常愚蠢的命令,因为主驾驶员有时会犯灾难性的错误。然而,芒格陈述了让我们震惊的事实:“尽管通过这种课程的训练,在模拟飞行器练习中,副驾驶员仍然是太多次地因为主驾驶员所犯的一些极端性和完全明显的模拟错误而让模拟飞机坠毁。”

最让我目瞪口呆的一个例子是关于麦道公司的撤离测试。在一架新飞机被卖出去之前,政府要求它通过撤离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满舱的人必须在一个短时间内全部撤离。政府要求测试必须真实,所以你不可能用20岁的体育运动员来通过测试。麦道在一个黑暗的停机舱里用很多老人作为撤离者,客舱离停机舱的水泥地大约有 20英尺高,而这些人通过薄薄的橡胶滑道撤离。第一次测试是在早上进行的,其结果是出现了大约20例严重的受伤事故,撤离所花的时间也太长而没有通过测试。结果麦道接下来做了什么呢?他们在下午重新进行了测试,结果又是失败——又多了20例严重的受伤,包括一起终身瘫痪。

我看了芒格讲的这段故事后,在沙发上躺下,沉思良久。我已经40岁了,看到过许多不可思议的蠢事,但我还是不明白这些麦道测试人员的“疯狂”。早上出了这么大的事故,难道没人觉醒,至少提醒大家或主管人员暂停测试?

有的读者一定会问,这确实很值得我们深思,但它对投资人有何用处?

回答很简单,你好好想想,你的投资行为有多少是受其他人影响的——朋友、专家、媒体和政府,等等。如果每次买和卖都是(哪怕有80%)通过你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长此以往,投资成绩一般不会差。但没有多少人能做到。我相信,芒格与巴菲特也做不到纯粹的独立判断,这才引起他们的警惕并给予重视和研究。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投资心理现象都需要很深刻的实验来验证。人类对损失过度反应的倾向也是投资的大忌。芒格举了试图从家里小狗嘴中拿走食物所遭到的攻击的例子:“对狗来说,没有什么比咬他的主人更愚蠢的了。但这只狗没办法不愚蠢,它的天性里有着自动的对损失过度反应的倾向。”多生动啊。

人类的一些心理倾向是相互矛盾的,如我们曾提到互惠和以德报德。但也有以怨报德的情形,芒格的分析是:“有的时候,当一个人接受恩惠的时候,他可能因为贫穷、疾病、压制或其他原因处于不佳的状况,而且这一恩惠可能因为嫉妒而激发对这个处于优越的地位而能成为施惠者的人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地由于这个施惠者和他过去痛苦经验的单纯关系,这个受惠者不仅会不喜欢这个施惠者,而且会试图伤害他。”

芒格随后举了一个朋友格劳斯的例子。格劳斯买下了一幢楼,最终是为了开发其他的项目。在这个结果实现之前,他对租客收取租金并不很认真且其租金也是低于市场水平的,当最终对于格劳斯拆除这一建筑进行公开听证时,一个很长时间没交租金的租客特别愤怒和敌对,他跑到听证会上说:“这个行动太过分了。格劳斯不需要更多的钱,我知道这一点,因为我就是靠格劳斯的奖学金读的大学。”

芒格的分析非常实用,而且不仅仅是对于投资。前些日子我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某大学生把资助他上学的一家人给杀了,我马上想到了芒格的话。做好人,也得小心。

今年7月的一天,Avenue资本集团的姚毓林要去美国,找了几本书准备在飞机上看,他顺便送我两本小书,一本是菲利普·A·费雪的《Developing an Investment Philosophy》(《发展投资哲学》,有中文译本,是附在《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之后)。另一本名为《The Little Book of Value Investing》(《价值投资小书》),书的开面小小的,绿色烫银,精致可人,是2007年出版的新书。作者克里斯多弗·布隆尼是崔迪·布隆尼公司的总经理,他的父亲霍华·布隆尼曾做过华尔街的经纪人,也是布隆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而当年布隆尼公司的一个重要客户便是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而且格雷厄姆的办公室紧邻布隆尼公司,算是价值投资的大本营吧。后来,作者的父亲又与巴菲特交往,买了不少伯克夏的股票。按传统的说法,作者是“家学渊源”,从他口中道出价值投资智慧,别有一番味道。我粗看了一下,便让《Value》的同事翻译了几章,可很快发现台湾的商周出版已有中译本,索性摘要些文字吧。

这里的序言《价值投资不是谜》的作者是罗杰·罗文斯坦,中国的读者应该不陌生,因为他的《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巴菲特传)与《营救华尔街》(关于长期资本管理事件)都有中译本。我一直很惊讶罗文斯坦何以有如此的投资见识,看了序文后,便知他幼年已投入股市,也就不奇怪了。至于正文,都是些价值投资的基本常识,哪怕对此早已理解的人,也可温故知新吧。

例如,2000年8月的美国《财富》杂志刊出过一篇名为《十年不坠的10只股票》的报道,认为博通(Broadcom)、嘉信(Charles Schwab)、安然、基因生计(Genentech)、摩根士丹利、诺基亚、北方电讯(Nortel Networks)、甲骨文、悠景科技(Univision)与卫康集团(Viacom)10只股票是一种“买完就不必再费神的投资组合”,能让你“时机一到,安心退休”。但不到半年,它们平均跌了80%,尽管股市后来在2003年反弹,总亏损仍高达50%。你认为这例子就是美国股市的“西洋景”?在中国,我们不是天天听到类似自信满满的“价值投资者”也在如此高喊吗?十年的历史确实不短,但若违反了投资的基本原则,它们无法见证未来。

《股市泡沫的特征》选自林森池的《平民资本家》(香港天地图书公司,2007年7月第1版)。林森池是个资深的香港股市分析员,这本书与2005年出版的《证券分析实践》一样,都中规中矩,对许多缺乏证券分析基本知识的读者而言,是难得的教科书。而林森池20世纪70年代就入行的从业经验也是值得中国内地读者借鉴的。

《向越南出发:寻找下一块金砖》也来自香港(吴方俊著,博颢出版公司,2007年6月第1版),对投资越南的方方面面作了介绍,内地这类书暂付阙如,姑且作为参考。

《偶然造就一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和《撞上快乐》(中信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都是畅销书,一个在德国,一个在美国,谈的是深奥的道理,写作的手法却颇为有趣,尤其是《偶然造就一切》,有些类似于小说,“随机行走”,并不追求严谨的体系。这种写法似乎在国际上很流行,像几年前出版的投资另类书籍《成事在天》也是类似的路子。《撞上快乐》的主题是分析幸福,但正如译者所介绍的那样,作者是预测偏差研究领域的权威,而预测偏差涉及的类型有记忆偏差、忽视情感适应、投射偏差、忽视不同时间节点状态的不同而造成的偏差以及迷信选择等,这对投资很重要,也是当今投资研究领域的显学之一。我们选的“亡羊补牢”是书中的最后一部分。

《中国:摇摇摆摆的巨人》说的是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不管这位《大崩坏》的作者贾德·戴蒙的观点有多少道理,毕竟人命关天且关系到我们及子孙后代,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这儿有一本美国的《读者文摘》(中文版,2007年10月),里面有一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环境经济学家根据联合国的两份重要资料选出全球最环保、最适合居住的地方,称之为《绿色的幸福生活》。前五名的国家大多在北欧,分别是芬兰、冰岛、挪威、瑞典和奥地利,末五名则都是非洲国家。全球最环保与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前五名是斯德哥尔摩、奥斯陆、慕尼黑、巴黎和法兰克福。香港列18位,比东京(20)、墨尔本(29)和悉尼(40)还要靠前,这倒让人没想到。我们的广州、上海和北京分别列69位、71位和72位。你们知道选取的国际城市的样本是多少吗?只有72个!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三大城市名列倒数第一、第二和第四。

《人生一瞬》(台湾马可孛罗文化出版,2006年10月第1版)是台湾读书人詹宏志的最新文集。詹宏志在大陆出版的作品很少,而且都是早期的,如《创意人》 (1986年)。詹宏志在台湾文化圈与出版界很活跃,曾创办城邦出版集团,又担任Pc Home Online网络家庭董事长,我一直认为他比较浮躁,至多是才气较足而已。我买《人生一瞬》纯粹是好奇,但从书后面翻了几页后,觉得蛮好,认真看完全书后,有两个字可概括我的感受:“纯正。”文字这东西,做假不得。文字也像女人,有小家碧玉、有辣妹、有俏姑娘,都漂亮,引人入胜,可真要如大家闺秀,则难上加难。老舍也说过,文章的最高境界如做菜做汤,不加佐料,纯是原料新鲜品质好,詹宏志正是。大陆的读者看多了余秋雨式的“学人散文”,再看看真正读书人的文章,对提升品味有益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