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生产制约管理

[复制链接] 7
回复
148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30 14:1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产制约管理》生产管理新思考


---一个值得生产经理思考的话题
生产制约管理是由三项不同的,却相关的突破所组合而成。
  第一个突破,正如大家的猜测,生产制约管理其实是一套崭新的管理哲学。
过去十年间,新的管理哲学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全面质量管理及时生产系统,再造工程,学习型组织…...... 初,我们仿佛是在不停的追时尚,新玩意一个接一个,令人眼花僚乱。没有人喜欢这种情况,尤其是我们当教授的,突然间被迫必须频频更新教材。彼此并不抵触; 相反地,它们在许多方面是互补的。不少人开始相信,它们其实是同一幅拼图的不同组块。如今,亲身接触过生产制约管理之后,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对的。它们不仅 属于同一幅拼图,而且比我们想象中更引人入胜,我将展示给大家看。
  第二个突破,也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突破,是它引介的研究方法。这套方法是从自然科学演变而来,适应的系统不仅包括原子和电子,还包括了人。
  第三项突破,也是生产制约管理最知名的:一系列扎实的生产制约管理应用专题。新的管理哲学,新的研究方法,扎实的应用专题,我想最能展示这三点的,莫如提出这个问题;现今经理人最大的难题是什么?谁愿意回答我?
            有许多问题?
根据生产制约管理,大家刚才说的都只是症状,生产制约管理认为它们都源自同一个核心问题。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它的涵义就十分深远,我要如何验证它呢?
   我就从一个观察谈起,这观察就是:大部分经理人都想要有效管理,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每天早晨上班会问自己:我今天能怎样把公司搞垮?但什么有效管理?答案很多,就今天的讨论而言,我们不必把他们全部列出来,大家只要同意两个必要的条件就够了。
为求有效管理,经理人必须控制成本,同时必须保障有效产出,也就是说,他们得保证将正确的产品送到正确的客户手中,最终令客户满意地付钱。
假没你的一位经理告诉你,他把成本控制得很好,减少了两成开支,但同时却开罪了半数的客户,你会说他是个优秀经理人吗?又如果,另一个经理保障了有效产出,如期送所有货物,但多雇佣了一些人,而且让员工一天到晚加班,他算是好经理人吗?
控制成本及保障有效产出一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现在我要向大家证明,这两个必要条件代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而两者之间毫无妥协余地,让我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试把你们的公司看成是一要环链,各位应不难看出这比喻的含义。
  一个环,是采购,负责采购物料,另一个部门,另一个环,负责启动生产;再一个部门,再一个环,负责完成生产,一条环链渐渐在银幕上形成了。
还有其它的环,负责运货;接订单,开这票和收账,环链越来越长了。
在这环链中,哪一个类似成本?
成本的特性是什么?每个部门都消耗成本,我们付钱给采购部,生产是将各个部门消耗的成本都加起来。
在这个环链中,和成本性质最接近的就是重量,每个环都有重量,如果想知道企业的总重量,一个方法就是将所有环的重量加起来。这个比喻要怎样运用呢?
我们要用它来说明,控制成本意味着某种管理方法。
假如你是负责整条环链的总裁,而我是你的下属,负责一个部门即一个环,现在你下令要我改善而我很听话,过了不久我向你报告:凭着我的创造力,还有时间和金钱。
我改善了我的环轻了一百克,你便知道整条环链轻了一百克。各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了一种管理哲学:任何局部的改善会自动转化成整个组织的改善。换言之,为达到整体的改善,必须诱发很多局部的改善。我称其为成本世界
你们大概在纳闷,我为什么提出这样浅显的东西,但是我们之所以觉得它已习已为常,大概自工业革命开始,我们便一直依照成本世界原则来作管理。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保障有效产出意味的是另一套相反的哲学,也就是有效产出世界,什么是有效产出世界
首先,让我们弄有效产出的本质,这个环链是采购部那个环链启动生产,另一个环链完成生产,再一个是装配部,再一个负责运送成品……….等等,如果其中一个环出了错,公司的有效产出会怎样。
处理有效产出这问题时,各环本身当然重要,环与环之间的衔接亦不容忽视。
在我们的环链中,什么东西等同于有效产出?什么东西不但因各环而定且因各环之间的 互动而定?答案不是环的重量。如果我们除去各之间的链条,只剩下一堆圆环,这堆圆环的总重量仍然没有变。那么,什么东西可以代表环链的特质呢?答案是环链 的强度,如果其中一个环,只是一个环,只是一个环断了,那么环链便断了,环链的强度马上跌至零。
现在,我有一些看似征不足道,但其实相当重要的问题要问各位:什么东西决定一条环链的强度?<最弱的环>
那么一条环链中有多少个最弱的环?(一个)
现在,让我们看到底意味着什么,假如你仍然主管3 环链,我仍然只负责一个部门,即然最弱的一环只有一个,我们亦用一个较普通的例子来看看:假设,我负责的部门并不是最弱的一环,而你照旧要求我改善,这一 次要我改善强度,不久之后,我又向你报告,说以我的创造力,时间和金钱,我办到了,改善了我的环的强度,它增强了三倍,领给我一个奖牌。
不要忘记,你对我的环其实并不感兴趣,你关心的是整条环链,我的环并不是最弱的一环,如果我加强它,你的环链强度会因此增加多少?没有,一点儿也没有增加。
各位明白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吗?绝大多数局部的改善对整体都是没有帮助的!而我们渴望改善的是企业整体,既然我们都知道,任何改善都需要花精神,时间和金钱,那么企业整体手改善,肯定不是靠推行许多局部改善而达成的。这绝对不是办法。
那么,现在的情况怎样呢?为了控制成本,经理人必须依照成本世界来管理;可是国,为了保障有效产出,又必须根据有效产出世界来管理,能两都兼得吗?
我们试过,确实试过,比方说,你们听过一个名词叫月底症候群吗?很多人笑了,尤其是产业界的贵宾。
每到月初,我们控制成本,严格管制加班,批量必须符合优化规定,但一到月底,算了吧,想尽办法把那比该死的货送出门,赶制那三件鬼东西,整个周末都得加班,出货!
怎么回事?月初,这些公司以成本世界原则来管理,月底却以有效产出世界原则来管理。
如今,这类公司愈来愈难生存了,为什么?因为昨天可以接受的妥协,今天却不能容 忍。这不是我们变得更挑剔,而是客户挑剔了。十年前,八成货物准时运送就行了;今天,九成半如期交货,客户还要抱怨。十年前,我们只要交出能力所及的最佳 品就行了,今天,如果运出同样质量的货,一定会被客户退回。保障有效产出是愈来愈难了,以往能容许我们妥协的空间已不复存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14:13:30 | 只看该作者
且让我向各位证明,成本世界有效产出世界之间没有妥协余地;就算是纯理论上的妥协也不行,各位想看看证据吗?
那么,我要先和大家讨论另处一个题目,就是聚焦。
大家都知道,集中焦点甚为重要,一个不懂得聚焦的经理人,不可能成功地控制成本,也不可能保障有效产出,什么叫聚焦?一般就是指柏拉图定律(poteto)亦即专注于解决百分之二十的问题,便会得到百分之八十的复盖。这是一种统计学的法则,但教流计学的人都知道,二十和八法则只适用于那些由独立变项组成的条流,只适用于把各环分开来管理的成本世界
那么,有效产出世界呢由于我们的企业内通常有很多个环,远多于五个,那么显而易见,改善百分二十的问题,则其中大部分改善无益于企业整体的改善,环与环之间的衔接是重要的,变项是存在的,柏拉图定律因此不适用。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要聚焦今天什么问题上?可以用什么方法?嗯,比各位想象的简单,试想一下那几条环链,以及最弱的一环,决定全链强度这事实。如果要加强环链,第一步必须做什么?不要说什么如果”“但是我们的情况不同,告诉我,每个步骤必须做什么?
第一步就是找出最弱的一环?
对了,在学术界,我们必须用较为文雅的字眼,那就容我将这个步骤写成:确认制约因素,各位是否同意确认要比找出好听些?当然,两词的意义是一样的。好,我们确认了制约因素,下一步呢?
又对了,但是,我们运用类推法一定要格外小心。且回头再看看企业体,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觉制约因素其实有两类,第一类是实物的,就像瓶颈,是一种产能不敷需求的资源。以这一类而言,强化最弱的一环就是要协助瓶颈增加产能。
另一类制约因素也不容忽视,就是错误的决策,以这一类而言,强化最弱的环不应解释 为协助错误的决策增加产能,而是必须更改决策。顺便一提,实物与决策两种制约因素的分歧,曾经造成了人们对生产制约管理的认识混淆不清。早期这种的文献均 以实物制约因素为主题,难怪当论文和书籍首次触及决策制约因素时,我们,起码是学术界,花了一些时间才明了两都的关联。现在我们只谈实物制约因素,其重要性未必最高,但却较容易理解。我们说:强化最弱的一环在我写出下一个步骤之前,我想指出,强化瓶颈有两个方法,其一是透过外力增加产能,例如增添人手或多买些机器,但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由内控尽现有的最大产能。有道理吗?
既然生产制约管理接受控制成本是必备的条件之一,难怪它采取的第二个步骤,是决定如何剥削制约因素的产能。
再下一步呢?大家不要忘记,有有效产出世界里,环与环之间的衔接与环本身同样重要,换言之,如果决定某一环有所行动。就必须检视此单对其它环造成什么影响,这也很容易,我们的直觉是放在有效产出世界一向如此,让我展示给各位看。
指着他的自愿者说。你就是瓶颈,不介意吧?换言之,你的地位最重要,全公司的有效产出全靠你了,但出表示,你是坐在热锅上。好极了,现在假设:只要你努力,十分努力,那么每小时可以处理十件产品,不能再多了,明白吗?
假设你是一个非瓶锁,你第小时能够处理二十件。但无论怎样,你处理过的零件必须经瓶颈加工,那么,正常来说,每小时你应该生产多少件?
大家告诉我,这位先生每小时应该生产多少件?大家一起说?十件 回答
你们说的是第三个步骤;步骤三:其它一切迁就以上的决定,如果我们尽量压榨,你所 得到的亦是十件,那么非瓶颈生产超过十件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如果第一位先生尽量压榨,所得亦只是十件,那么非瓶颈生产超过十件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如果第 一位先生依然是瓶颈,而我们想得到更多的有效产出,那么亦必须分担他肩上的重担,亦算多买些机器或增加人手亦在所不惜。
写下第四个步骤:将制约因素松绑。
这不是最后一个步骤,各位凭直觉就知道了,假设这是我们的环链,张开双手,拉出一条虚拟的环链,这就是最弱的一环。我强化他,整条环链的强度增加了,我再强化这个环国,环链更强,可是我再强化他,却无效了,为什么?
因为他不再是制约因素了,所以必须避免惰性,回到步骤一,各位发觉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吗?
我们已找到集中焦点的程序。但这是有效产出世界的聚焦程序,但各位是否同意,这几个步骤也是持续改善的程序。很奇妙,是不是?在有效产出世界集中焦点和持续改善并非两个不同的程序,而是同一个程序。
容我提醒各位,我还没有证明,有效产出工界成本世界之间没有妥协余地,记得吗?但现在谈这个就容易懂了,很容易。
你仍然是瓶颈,每小时最多生产十件﹔而你仍然是非瓶颈,每小时可以轻松生产二十件,但你生产出来的东西必须经过他加工。再问问大家,每小时非瓶颈应该生产多少件。
真的吗?是十件,你们进取考虑清楚了吗?
我想各位都很喜欢这位先生,假设你是你公司里的一个人,每小时可以轻松生产二十件产品,而你只生产十件,你的效率考绩会是多少?
如果你的效率只有百分之五十,你的脑袋会怎样?
而现在所有人都告诉你只生产十件,这些朋友大概想将你变成神风敢死队真够朋友。
各位明白刚看到的现象吗?你们的直觉是在有效产出世界里,所以会回答,不敢生产超过十件,但你们公司的制度是在成本世界里,它要求他达到最大的局部效率,要他生产二十件。
没有妥协的余地,如果这位先生只生产15件,两个世界都会宰了他。
那么,他怎么办?他会放慢速度,声称他顶多只能生产──就说是十二件吧,他会做到这个数量,这是我们逼他撒谎,因为他不撒谎,饭碗就不保。
人人都知道,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明确界定问题!就是当问题已经解决,而回顾起来,我们同意,自己明确界定问题的那个阶段是向前迈进一步了吗?但是在解决问题之前,要怎么知道我们已经把问题明确定义了呢?
生产制约管理采用的是自然科学界普遍接受的定义,那就是,问题必须能够以两个必要条件之间的冲突来呈现,才算是一个明确定义的问题。
经理人的目标是有效管理,要有效管理,其必要条件一是控制成本,另一个是保障有效产出,为了控制成本,经理人必须依照成本世界的原则来管理﹔结果就像我们所见到的,两者互相冲突,(图一)
怎么办,我们尝试寻求妥协,如果没法找到妥协之道?麻烦就大了?
还有其它办法吗?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是否有不一样的做法?
比方说,假设他们要丈量一幢大楼的高度,用这种丈量法得出的结果是十码,用另一种方法则得出十码。冲突出现了,你认为他们会尝试妥协,说大楼高度是五码吗?
研究自然科学的人面对冲突会怎样做?他们的反应跟我们不大相同。我们试图寻求可接受的妥协,但他们想都不会这样想。他们的出发点便决不容许这念头,他们不认为冲突在现实环境中真正存在。
上述两种丈量法,无论被接受的程度如何,科学家本能地作出的结论,必是其中一个丈量法做了错误的假设。他们会集中精力找出那个错误的假设,加以修正。
我们能够照样做吗?
我们所面对的是以人为本的制度,能相信冲突是不容存在的吗?
这也是生产制约管理最大胆的假设。它的立论基础之一是,只要遇上冲突,那就明确指出有人做了错误的假设,而这个错误的假设是可以修止的,一旦纠正了,冲突便消失了,你们同意吗?
且用我们的这个冲突来演示这个名为冲突图的方法
我们先揭开一些隐藏的假设,他说:我们主张,为了控制成本,经理人必须依照成本世界的原则来管理。为什么?因为我们假设:要达到好的成本效益,唯有经由各局部环节都有好绩效只此一途。
而我们为什么主张,为了保障有效产出,经理人九须根据有效产出世界原则来管理?因为我们假设,要达到好的产出绩效,不可能经由各局部环节都有好的绩效,这是不可行的。
目前是什么情况?我们现在有三个选择:可以挑战前一个假设,可以挑战后一个假设,或者也可以继续寻求妥协,各位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
有谁认为前项的假设是错误的?要达到好的成本改善,唯有经由各局部环节都有好绩效,有谁认为这是错的?
请举手?
不要匆忙下结论!你们认为这个假设是错的,但你们知道,这看法其实表示什么吗?你们其实是主张:自工业革命以来,绝对多数企业都是错的,如何?还要举手吗?
你们有权选择?那么有谁认为后项假设是错的?要达到好的有效产出绩效,不可能经由各局部环节都有好绩效有谁认为这是错的,请举手!
投票结果很清楚,但很抱谦,这种问题不是民主投票来解决的。我们必须证明自己的主张,那么如何能证明前项是错的呢?
你还是瓶颈,而你是非瓶颈,假设情境照旧,而我们一致同意非瓶颈每小时只生产十件产品,为什么?是为了保障有效产出?思考一下。
如果非瓶颈生产十五件,或甚至二十件,这会妨碍瓶颈生产他的十件吗?
那么,我们为什么如些顽固,坚持不让非瓶颈每小时生产超过十件?非瓶颈,你愿意回答吗?
因为如果我生产了多了唯一的结果就是不需要的库存愈堆愈多。
而如果库存增多?成本会怎样?
大家明白了吧!我们都要求非瓶颈的产量要远低于他的实际产能,这不是为了保障有效产出,而是为了控制成本。非瓶颈有能力做到百分之百,我们却吩咐他把局部效率限于百分之五十,只为了一个原因,控制成本。这让我们对前项假设没有什么颔悟?
要达到好的成本效益,唯有经由各局部环节都有好绩效胡扯!
我们追求妥协,恓性企业的绩效,并令人吃尽苦头,就只是为了一个错误的假设!要达到好的成本效益,唯有经由由局部环节都有好绩效,那么多经理人和几乎所有企业制度,都根据这个假设行事,生产制约管理认为这就是现今企业遇到的问题核心。
所有最新的管理哲学都默认这一点,强调保障有效产出的重要性,不强调局部的表现。
全面质量管理和及时生产系统都坚持主张有效产出,虽然它们并未察悟到有效产出需要 更清楚的聚焦。再造工程强调重新检视基本假设: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基石之一,是以双嬴的解决方法取代不能令人满意的妥协。利用生产制约管理所提供的清晰 度,及有系统地运用它的分析方法,所有这些哲学最终都融合成为一个贯彻的整体。
板凳
发表于 2007-12-1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比方说,假设他们要丈量一幢大楼的高度,用这种丈量法得出的结果是十码,用另一种方法则得出十码。冲突出现了,你认为他们会尝试妥协,说大楼高度是五码吗?
上述两种丈量法,无论被接受的程度如何,科学家本能地作出的结论,必是其中一个丈量法做了错误的假设。他们会集中精力找出那个错误的假设,加以修正。
我们能够照样做吗?
我们所面对的是以人为本的制度,能相信冲突是不容存在的吗?

文章太长了,静不下心来看,先收藏,等静下心来再看
4
发表于 2007-12-5 20:54:34 | 只看该作者

看完楼主的文章很有启发!文章中将企业看作为一条环链,其中这条环链里环的重量为“成本”,他说明局部的改善可转化成整个组织的改善;而链条间的衔接强度为有效产出,他则说明了绝大多数局部的改善对整体都是没有帮助的;

这两种互相矛盾管理方式的阐述真是很形象,但如何很好的将这两种管理方式进行运用,还有些疑惑,希望能看到更多家人的讨论!

学习了!谢谢楼主!

5
发表于 2007-12-7 11:34:13 | 只看该作者

下去好好看

6
发表于 2007-12-9 12:53:5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严重支持

本帖属于TOC内容,何不放到TOC讨论组?

7
发表于 2008-9-5 16:42:05 | 只看该作者
[em01]
8
发表于 2009-12-6 12:32:05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一下tOC的讨论组链接是在哪里?? 请发到我的邮箱中:will.jin@139.com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