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转发]新闻传播教育遭遇八大难点

[复制链接] 1
回复
96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24 00:1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闻传播教育遭遇八大难点


  内容提要:跨过新世纪,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在社会和生源的双向推动下,新闻传播学教育插上了扩张的翅膀。当新闻传播学各专业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的教学也遭遇到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要解决以下八大难题:从“信息传播”角度重建新闻理论模式;在科学分工和必要融合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专业;学科基础由文学转向社会学;确立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基础;确立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特点;在教材建设方面寻找新的权威;教学形式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科建设注重技术和艺术完美的融合。
  关 键 词:新闻传播;  教育;  难点

  跨过新世纪,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迎来了“大跃进”时代。人们对发展的功利追求,使新闻传播学  象其它实践性学科一样,得到了社会的重视。同时,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潮流面前,新闻传播学  各专业显然获得了庞大的生源市场。社会和生源的双向推动;给新闻传播学教育插上了扩张的翅膀。然而,  太快的步伐缺乏稳健性,当各专业以跑步的速度创建时,一些富有责任感的人开始对此提出了质疑和追  问:新闻传播教育究竟以怎样的步履迈向大众化。
  存在必有理由。在各院校忙着升格,忙着开设新的专业的时候,再来讨论发展的该与不该,已经没有  了意义。面对多起来的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面对加速增值的学生数,我们的思考转到教  育模式的改革与提高上,也许更有意义。毕竟大众化并非数量概念,丽是质量概念。在生源数量的增加和  就业压力的冲突中,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条新的自救之路,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那么我们将不会愧对于“教  育者”的称呼。就新闻传播教育现状来说,我们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时候至少有.八大难点等待我们去突破。
  一、新闻理论模式的重建:理论核心由“阶级斗争工具”转向“信息传播通道”。
  从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史来看,大多数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都从新闻学开始的。从学科发展的动力来说,  新闻学对新闻传播教育具有起源的意义。尽管,现在学科的发展,已经使广播电视学和广告学与传统意义  的新闻学相去甚远,但新闻借助传播学所获得的外延力,还是将大家暂时性地统一在了一起。从凝聚力角  度来说,新闻理论的建设就变得非常重要与紧迫。
  传统意义的新闻理论,是围绕政治建构起来的。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使新闻媒介在很长的历史阶段  上成了政治的工具,政治价值的指向成了新闻理论的主线,历史地考察,从政治的需要来管理媒体,在建  国初期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使媒体在国家需要稳定的时候,支持了政府宣传的需要,保证了媒体有效地为  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事业的继续发展,这种简单的管理模式束缚了新  闻理论的思维创新,新闻学理论开始赶不上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脚步。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新闻  理论建设的滞后性,使新闻学在整个人文学科内,长时间地背上了“无学”的名声。而目前新闻传播教育  的大发展,正好为新闻理论模式的重新建构,提供了新的机遇。
  学科主线是学科建构的前提,法学界通过努力,已经成功地将学科基础从“为政治服务”转向“维护  人的基本权利”上来,这种学科主线的转移,带来的是法学的全面繁荣。新闻媒介长期被认为是“阶级斗  争的工具”,工具论显然将媒体功能狭隘化了。新闻媒介的本质功能是“传递信息”,媒体只是“信息传递  的通道”,要媒体充当政治斗争的“工具”,显然超越了新闻事业发展的本意。因此在新闻传播事业非常繁  荣的今天,我们应该鄙弃那种舍弃新闻学来满足政治需要的做法,将新闻理论真正还给信息传播,以确立  起学科新的地位和声望。
  二、专业划分和职能定位:在科学划分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融合。
  社会的需要决定专业取向,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学科结构,是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和高教市场化  共同促成的。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一方面使社会在寻找人才的时候,有了明确的标签;另一方面也解决了  高校扩张的需要,使规模这张“饼”越摊越大。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两方面的动力权衡的结果,是高校的  扩张欲望压过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心即高校知道社会需要专业人才,但由于发展的步伐太快,还来不及考  虑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具体内涵。
  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媒体的繁荣,今天的传媒领域,报纸已经不是唯一的传播工具,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出现,延伸了传播研究的范围。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以及媒体技术的差异使传播学教育有了划分专业的理论和现实根据。然而在划分专业的时候,我们发现高校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而传媒的发展却越来越走向全媒体化。今天,对一些大的跨国媒体来说,我们已经分不清它们是在做报纸、广播、还是电视。象AOL时代华纳、迪斯尼、新闻集团等知名媒体,他们不但在传统的三大媒体中确立了自己的领袖地位,而且还在网络、电信、计算机软件、电影等多方面拓展了自己的业务。全媒体化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在坚持专业的基础上,必须要顺应时代,做一些必要的融合和沟通。如传统新闻专业,不能再死守着“单一报纸理论”,而应该向“多媒体融合”的方向发展。
  当然,融合和沟通并非是某些课程的简单“通修”,而是在教学理念上有所革新,在立足专业的基础    上,将有关知识“建构”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去。因为简单的叫学生“串课”,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    只有在专业教学中融合,才能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的延伸。
  三、转移学科基础:由文学转向社会学。
  在很多人的眼里,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就是文学的延伸。认为文学是新闻传播学的底座,是营养钵,而    新闻传播学只是这个营养钵中长出的小苗苗。从新闻传播学发展历史来看,很多学校的新闻传播系(院),    是从中文系中成长起来的,甚至今天还有许多相关的系、科,还留在文学专业里面。历史发展的惯性,使    我们在招生的时候,有这样的看法,只要爱好文学,只要文字功底还好,就能够报考新闻传播专业。习惯    思维制约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理论建设依然在象牙塔里转圈。
  然而,媒体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写作能力、文学功底只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基本功的一个方面,从    实际运用来看,媒体的发展必须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媒体在传播内容的时候,不是文学知识的简单的    运用,而是要用广义的社会学知识,来分析社会,来给社会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也就是说,新闻传播学    教育理念要从文学转到社会学中来。
  四、人才培养基础:在综合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学科基础从文学转到社会学,课程教育也由仅仅重视写作,转向综合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因为新    闻传播事业不仅仅是新闻传播知识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各门知识的综合运用。因为我们传播的内容不是课    堂教授的新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整个社会大系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除了在专业知识上有所建    树外,还必须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等等各方面有所涉猎,并且最好在专业知识之外,    比较系统地辅修一门其它课程。这两年就业市场越来越严峻,有的媒体到人才市场招牌的时候,甚至不大    愿要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而愿要其它专业的学生。因为业内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传播技能经过一段    时间的训练,一般人都能上手。而怎样用各门知识去分析社会、去制作出有深度的内容,其它专业同学显    然比专业对口的学生更有优势。如学经济的学生,只要写作基础还好,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能会做出    不错的经济报道,而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同学,要想搞好经济报道,却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因为经济学的壁    垒显然比新闻传播学要大的多。
  之所以传媒是各门知识的运用,所以各国新闻传播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法国干脆将已    经具有大学普通文凭或同等文凭的学生作为自己的招生对象,而很少招高中毕业生。并且他们的招生条件    定的很高,要求学生兴趣广泛、意志坚定、头脑机灵、反映迅速,并且还要精通法语、英语,关注现实,    喜爱传媒,善于回答,表达通俗。 在教学中尽量浓缩传统新闻基础课和专业课,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    吸收必须的当代知识前沿的营养。媒体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要适应全球化带来的多维度、多样化的社    会变化,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育的价值不仅是为了传递知识,还在于构建起人与世界的融洽关系,改善人的品质,充实人的生活。    对新闻传播教育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美国学者C·W·莫里斯曾形象地比喻“观念是    人类文化的原子弹。”  作为精神文化的传播者,新闻传播的未来从业者必须要培养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普利策才把记者比喻成船头的“哨兵”,他要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和清除暗礁。
  五、人才培养特点: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21世纪的重要特征,今天人类拥有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就是前人创新的结果。当我们在享受丰    富多彩的物质生活的时候,我们发现是人类非凡的创造力为我们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物质生产领域需    要创造,精神生产领域更需要创造。因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最渴望新东西,作为未来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我    们的学生必须首先要有创造意识。
  学生创造能力的需要提高了对教学的要求,现代教育已不再仅根据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人,创造力已    经成了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美国国会在1972年通过了《资优儿童教育法案》,该法案规定,人的资    赋包括智力、创造力、领导力或特殊能力,学校应该用多重方法选拔英才,不应该只限于智力测验 。 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看作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的发散能力(divergent power)。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出不寻常的智慧,    使他们在创造文化财富的过程中,创造自身。 
  六、教材建设方向:寻找新权威。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教材为后盾。因此教材建设至关重要。然而因为新闻    传播事业发展太快,因此传统教材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已经不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近年为了应付    教学的需要,在新闻传播学大范围内,出了很多教材,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但由于时间仓促,应    景之作颇多,质量成了严重问题。陈力丹研究员将教材建设的主要问题概括为两点:教材的总体结构不合    理和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市场上教材不少,但要想找到一本合适的教材却显得非常难。过去的一些权    威教材落后于时代,今天出的教材又很粗糙。面对一批批跨进大学的传播学子,我们应该向社会倡议,让    一流学者多为我们出.几本权威性的教材。
  七、教学形式: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联系实践的呼声,算不上什么新东西,但是这个不新的题目,却是传播学教育永恒的话题。由于    一些学校专业仓促上马,师资力量薄弱,与业界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因此理论与实践环节有所脱节。    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很快,学校如果不和业界保持互动,我们的教育内容就可能落后于事业的发展,变成校    园中的自言自语。就业的压力要求我们,应该竭力将学生引向社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多接触    到课堂之外的东西,尤其要敏锐把握市场变化 ,深深地浸泡在角色的氛围中,以便学生在找工作时缩短    与实际工作的“磨合期”。
  在功利明显的时代,大多数学生是带着非常美好的愿望选择进入传播院(系)的,如果在经历一段时    间的教育后,学生还感受不到专业气氛,缺乏与身边轰轰烈烈的传播事业的沟通,他们会迅速产生失落感。    学生的失落,以及学生就业后,实践能力的不足,会使学生和媒体都将对学校提出质疑,最终导致的是对    学校价值的信任危机。
  八、技术和艺术完美的融合。
  在传播学各专业内,几乎都要不同程度地涉及技术教育,技术是传播事业发展的动力,掌握熟练的技    术,对学生就业至关重要。但是传播学领域的技术是以应用为主,而非以开发为主,因此技术的学习还必    须和内容融合,技术不可少,但内容更重要。特别是一些以理工为主的院校,在开设传播学教育后,出于    种种考虑在技术上加深了对学生的教育,然而在强化技术教育的同时,还要防止学生重技术,而贬抑和冷    落了人文教育。更不能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加大技术课的课时,压缩基础课的教育。
  有了良好的人文修养,才能激发创造力,因此人文教育是新闻传播教育义不容辞的任务 。当我们面    对传媒技术的进步时,千万不能抛弃人文精神,这样是会被市场所淘汰的。理想的做法应该是做到技术和    艺术的完美结合,技能和人文的全面提高。

注释:
1、黄芝晓、陈龙秀,经济全球化与新闻人才培养,《新闻大学》2002年冬,第8页。
2、张于让,法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新闻大学》2002年冬,第94页。
3、转引自刘道玉,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新华文摘》2001年第3期,第143页。
4、郭有  ,〈创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5、和学新,试论主体性教育的联系生活策略,《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第67页。
6、陈力丹,关于新闻传播学教材的几点意见,《新闻与信息传播》2001年冬季号,第51页。
7、李家成,回归生存,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第72页。
8、张建中,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的革新,《学海》2000年第4期,第174页。
 

沙发
发表于 2008-10-20 18:10: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