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车更换车标,通常为“好面子”的车主个人所为。不过,最近不少自主品牌车企却开始了高调的换标行动,吉利 360万元重金在全球范围内征集车标活动刚刚结束,比亚迪就将在新车 F6上使用新标,而长城的换标行动也在进行中,再加上前段时间网上爆出的“中华疑似新标”……自主品牌的“换标”渐成为一种集体行动,他们缘何忙着在车前的小 LOGO上动手术,“换标风”的背后表明了自主车企的何种意图? ●现状比亚迪吉利打破沉寂换标风渐入高潮
10月 10日,在比亚迪铁电池新品发布会上,其新车标高调现身,原来的“蓝天白云”标变成了比亚迪开头大写字母的缩写,而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比亚迪新车 F6将配上这款新的车标,另外 4S店的相关标志也有可能会更换成新标。无独有偶,自主品牌车企巨头之一———吉利也在前段时间高调宣布,其在 2007年年初开始的“ 360万元全球征集新车标”的征集活动结束,新标将在年底前公布。另外,一直在商用车领域称雄的长城汽车计划在 10月份推出新轿车,其新轿车将配上更时尚的新车标。 据业内人士介绍,自主品牌的换标行动其实早在去年就已悄悄展开,细数一下,江淮、长安、海马、双环等品牌都已完成换标,只是行事过于低调,实属“这里的换标静悄悄”,而去年 12月,这股“低调换标风”遭遇了“高调”的吉利,后者 360万元的重金征标行动彻底打破了换标风的沉寂,再加上网上爆出的“中华疑似新标”,以及比亚迪、长城最近的换标行动,彻底把自主车企换标风推向高潮。 ●缘由换标风背后的战略意图
如果说,车主个人换标是为了面子,那自主车企换标的动力又在哪里,岛城车界专家张超认为,以往自主品牌车型总给人一种老旧、技术落后的印象,而当自主车企提高了技术后,自然想在品牌上“有所升级”,提高品牌美誉度,而换车标,是“品牌升级欲望”的最直观的体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追求品牌升级”的大背景下,自主车企更换车标,还是有自己的“战略诉求”:一、“形成产品差异”:长城、长安的换标行动多作用于新车上,一来提升新车形象,二来与原有产品进行区分。在微型车领域成绩突出的长安汽车推出奔奔后,为了对微型车与轿车进行严格区分,在奔奔上采用了酷似盾牌的全新自主品牌轿车徽标;而据青岛金利车行的杨总介绍,长城的新标志也只会出现在新推出的轿车上, SUV及皮卡还是使用老的标志。另外江淮瑞鹰 SUV不用 JAC车标,而是采用了全新的“五角星”车标。 二、“拓展海外”:除了形成产品差异外,有些厂商也希望利用换标这个契机,对未来打开海外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吉利汽车总裁李书福曾说,吉利之所以更换标识是为了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而业界人士也认为,随着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市场的不断增长,包括标志在内的市场战略和品牌战略必然随之调整。而可以看到的是,大多数国内汽车企业的标志设计理念老化,以图解式为主,往往过于强调企业的名称、个性特征,要想进一步抢滩海外市场,国内车企必须树立国际化的品牌形象,体现简单、亲和、时代感国际潮流。 ●观察换标,还看“内功”
显然,车企换标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提升品牌形象,这也是目前自主品牌车企所急需的,但现在大家是“你换我也换”,那谁能达到“提升品牌形象”的彼岸呢?记者认为,提高品牌美誉度,仅靠换标是远远不够的,用业内人士张超的话说,车企在换标的同时,需要全面升级自己的产品、技术、服务及销售渠道,否则换标就等同于“换汤不换药”,消费者也不会买你的账,从这个意义上讲,谁能够做到“标里如一”式的“升级”,谁就更接近“换标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