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房地产] [转帖] 房贷新政让需求下降了30%

[复制链接] 3
回复
85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0-26 15:3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房贷新政出台多日,疗效究竟如何?
    从一线销售看,人们低估了房贷新政的威力。新政貌似温柔,其实钝刀割肉不觉痛。如果给一个定量判断,可以说房贷新政让房价暗长了10%,让需求消灭了30%。

    房贷新政见效可谓立竿见影,许多楼盘出现了客户集体不签约的情况。据几个房产营销人士沟通,一些楼盘在国庆前开盘情况不错,房子一扫而光,但国庆期间却很少有客户来签约。不管销售员如何催促。多数客户却稳如泰山。

  为啥不签约了?
    非不签,不能签也。

  房贷新政只规定了二套房首付提高利率上浮,对第三套房并无具体规定,但各银行根据新政精神,纷纷拒绝对第三套及以上房屋贷款,这意味着炒房只能一次性付款。炒房团、投资客措手不及,无法签约,只能退房。
    王先生是来自深圳的炒房团,在国庆前在重庆定了十多套房子。突然,置业顾问告诉他,银行拒绝向他贷款,让他选择一次性付款。他感到很不平,新政并没有规定三套以上不能贷款,凭啥不给他贷款呢?无奈之下,他打算退掉一半,用一次性付款买5套。但考虑良久,他把这些房全部退了。他说,市场没有了投资客,房价还能涨多久?

    房贷新政将二套房首付增加到4成以上,许多客户付不起首付,需要重新筹集资金。
    但更重要的是,客户对利率无法接受。据销售人员反馈,购房者在准备签约时才发现,房贷新政让第二套房利率上浮了25%而不是10%。按照原来的政策,商业银行一般对房贷按下浮15%优惠利率执行,为6.66%。按照新政,不但15%下浮优惠没有了。而且还要上浮10%,实际利率为8.61%,增长了25个百分点。而不是10%。
    “银行抢钱了”,王女士拿着预算表大呼不公。她这是买第二套房子,她对利率上浮10%有所耳闻。虽心有不甘但勉强能够接受。当她准备签约时,她傻眼了,别人利率可以下浮15%,自己要上浮10%,相差25%。别人是6.66%,自己是8.61%。同样是四十多万元贷款。她每月要多付1000多元的按揭贷款。这仅因为她曾经买了套50m2的小户型!把原来的房子卖了再买吧。可房价涨得这么快。新房没买旧房那敢卖?卖了自己住哪里?卖了又买不到怎么办?
    
    对于利率25%的差别,有人算出这相当于房价涨了10%。第一套房执行优惠利率6.66%。第二套房执行上浮利率为8.61%。同样是贷款30万元。按20年等额还款计算,前者月供为2264元,后者月供为2625元。多了361元。相当于多贷款5万元。20年还款算下来,30万元贷款要多还9万元。这相当于房价涨了10%。
    由于第二套房与第一套房的巨大利率差别。许多有承受能力的购房者也打起退堂鼓,选择了退房。

    如果要给房贷新政影响一个定量分析,可以说房贷新政让房价暗涨了10%,需求下降了25%。根据购房者类型的不同,这可从两方面来看:
    换房者:约占购房者30%。提高首付让一些人付不起首付了,利率25个百分点的差别让房价暗涨了10%。对于他们来说购房是刚性需求,只要能够随便要咬牙坚持,但也有不少最终放弃。据粗略统计,因此原因放弃购房的,估计为购房者的5%左右。
    投资者与炒房团:他们约占购房者50%,利率上浮炒房成本太高。第三套房拒绝贷款,据估计,约20%-25%的投资者放弃了购房。
    这两部分加起来,有25-30%购房者直接放弃了购房。此外,房贷新政使部分客户产生观望心理。这种影响如果要用一数字来预测,大约是5%。
    所以,用数字来计算,房贷新政让需求下降了30%。让房价暗长了10%。当然仅靠房贷新政还不能改变房价飞涨的局面。新政也误伤了一些无辜百姓,房价调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沙发
发表于 2007-10-27 21:33:52 | 只看该作者

利率上浮与下浮不是相差25%,楼主该补一补小学数学了。看好了

(1+10%)/(1-15%)-1=29.4%

板凳
发表于 2007-10-29 08:26:29 | 只看该作者
这只是某个具体数字问题了,我想楼主只是想表达这样的一个概念吧!
4
发表于 2007-10-29 10:50:29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劳苦大众,个人比较欣喜炒房团的遭遇。但对于楼主需求下降房价暗涨的论断稍不敢苟同,鄙人之见可能为短期现象,如这种供需状况维持下去,房价是看降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