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家书》的介绍贴之后,得到了很多家人的鼓励,谢谢。 同时,也看到一些问题,特此回答。 1、黄绿色的字体在光线不太好的时候,不太容易辨认。(提问者:xulz) 回答:这个问题我正在尝试调整。现在的颜色是栖息谷的网页色,原意是想让《家书》与网页的颜色统一,帮助二者之间产生品牌联想。但是,自《家书》第二期更换用纸之后,出现了绿色字体在黄色灯光下不容易辨认的情况,我们正计划将绿色加深,看看是否能解决问题。 2、感觉家书的版本还是有点大,如果做成三十二开的就好了(提问者:朴人) 回答:朴人兄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创刊方案。在《家书》的最初创刊方案中,我们是计划将《家书》做成口袋书。但出现了一个问题:《家书》使用的纸张本身就比较厚,而很多文章的字数又比较多,如果做成口袋书,那么势必会导致《家书》厚的像一本字典。所以,就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至于您提到的留白,我们一直在做。但看来留得有些少,以至于您没有感觉到,我会在明年的《家书》改版方案中加大留白。 3、《家书》的文章追求是什么(提问者:匿名) 回答:这是一次活动中的当面提问,我不知道对方的名字。这个问题,应该说在“《家书》是什么”中已有回答,但可能是我说的不够清楚,就再回答一次。朱伟在谈到《三联生活周刊》的内容追求时提到了“挑战轻薄化”,我个人觉得,朱伟的观点与《家书》相同,因此引用他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始终认为,内容是生命线,是读者支持我们的保证。明年编辑部已经形成的共识是,在一个越来越娱乐轻薄化的喧嚣年代里,我们应该逆点潮流,坚决反轻薄。有人认为,不管什么,Google能提供的知识已经足够,但Google能提供到的毕竟是浅层,如果大家都满足浅到为止,Google也就不会再有更新,不更新就难有长久生命力。有人说,现在已进入读图时代,像博客随意写成的文字就足以消遣,轻松俏皮好玩的文字总比深入难嚼难消化的文字好。以这种观点,所有国粹经典,大约读蔡志忠即可。博客是没台阶的,如果媒体叙述都可随意到无台阶,那就意味着文字工作者都可实业了。我相信读者在读多了那些重复无病呻吟的打情骂俏式俏皮与轻巧后,是会腻的。读者会不断成长,小女孩成熟之后,不再会满足这种小男人的好玩。如果没有大漠雄风、酷暑严寒,没有痛心疾首、淋漓酣畅,不觉得那种叽叽歪歪、蝇营狗苟小气吗? 我们现在其实已经厌烦了电视节目中那些越来越无聊的选秀与谈话秀。周刊要做的是,舍弃一些即时性题目,让记者能深入到底层去,一周不行用两周,真正做出有厚度的稿件。这次做改版试刊,鲁伊做封面,到偏远的青海农村考察疫苗接种,到医院十几个小时全程跟踪肝移植手术,确实做到吐血,但这才能有真实的细节。吴琪上次做了一篇很深入的农民养猪成本的生态,这次用两周做徽州生态。蔡伟新开一个“军事地理”栏目,自己开车重访孟良崮,一个个山头重新去爬,回来被蚊子咬得满身是包。王鸿谅做范志毅,采访到了几乎所有知情人。不这样深入,我相信不会凭空诞生有质量的稿子。 我们这个团队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样做深度、厚度、硬度,做思想、精神、知识、文化的积累,而不是消解它们。我相信越来越多人终究会意识到,经济崛起之后,文化与精神必将这样,通过大家真实的努力而开始重新崛起。” 4、家书目前是一个季度出版一次,以后出版发行频率是否会加快呢,发展到一个月出版一次!(提问者:一千七百年) 回答:《家书》希望能够做成月刊,但目前限于成本问题,还将维持季刊周期。(找到赞助后,会加大出版频率) 5、家书的盈利模式和前景如何?(提问者:skilldrago) 回答:《家书》不盈利,只是提供给家园活跃会员的礼物。至于前景,家园会尽力把她做下去,同时,正在寻找赞助。这一点可以看“与《家书》共创大局面”一文。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51,145309,0,0,0,0,0,0 该贴来自群组:《家书》交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3 12:03:3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