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董事何以不“懂”事?

[复制链接] 1
回复
79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0-22 10:0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依法治企”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很多国有企业正在努力做的事情
其中的很重要一项工作便是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公司的董事会真正发挥作用
然而,从实践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董事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很多董事根本就是摆设,根本就不“懂”企业的事 流汗

为什么会有董事不“懂”事呢?
首 先,我来看看董事会的构成情况。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董事会成员都是上级主管部门的一些“干部”和企业的经营者。而这些“干部”其实都是在某个具体部门任职的 或者甚至是一些政府官员,他们对企业经营方面的整体工作并不会有太多了解,只能是凭印象和基本常识来谈一些东西,不可能那么专业。

第二,董事会往往每年召开一次,除了出席董事会,董事们也很少去主动“关心”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尽管董事会不该干预日常经营,但至少应该多点关心吧,但董事们往往因为自身的工作而无暇顾及,或者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而已。

第三,按照审计署的规定,兼职董事应该是兼职不兼薪的,所以有一部分董事因此会对主动去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无动于衷,因为没有报酬啊!

于是,企业的经营者们没有了监督
于是,内部人控制产生了,漏洞出现了 惊恐
于是,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挪用公款了,贵州茅台总经理乔洪被“双规”了......

要解决董事不“懂”事的局面,必须从董事会的组成上入手!
美国的经验据美国学者在1997年对标准普尔500家公司的调查统计显示,其中只有9家公司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是低于50%的,而且有多达56%的公司中非独立董事只有一人或者两人。比如微软,其董事会共有10 位董事,除董事长比尔.盖茨和CEO鲍尔默以外的8位董事全部为独立董事。微软的董事会设有提名与治理、审计、薪酬、战略与财务等专业委员会,委员会全部 由独立董事组成。微软董事会正式会议每年只有四次,很多议案都是经过专业委员会深入论证,达成一致后,在董事会中很容易即被通过的。这一方式显然大大提高 了董事会工作效率。

我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也应该逐步加大独立董事的比例,让处于相对第三方地位的独立董事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决策中去,有效监督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维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沙发
发表于 2008-12-4 11:31:44 | 只看该作者

一两个而已~~!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