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房地产] [转帖]房地产价格开始由假“空调”走向了真“调控”!

[复制链接] 5
回复
9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0-16 14:5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有必要澄清一下“跌”的概念,即绝对值跌固然是跌,但相对值比如涨幅赶不上银行利率或通货膨胀,也算为“跌”!

  在探讨房价是不是会跌之前,有必要先探讨下房价是否过高?如果过高,会有什么影响?

  房价是否过高?这几乎是不需要探讨的问题,因为几乎是共识。当然,有人认为中国人多地少,房价高是正常的。但如果房价高到跟美国比肩(《南方周末》前段时间曾报道深圳市区的高档公寓已经接近美国的高档别墅)还可以用人口来说事,那么如果房价跟日本接近那就没有任何理由,毕竟日本的人口密度比中国只大不小。据说上海的房价已经接近日本的大城市,而上海的人均收入是人家的N分之一了。衡量房价是否过高和偏离正常,还可以用租售比,而目前杭州的房价早已把正常的租售比抛到爪哇国去了。

  至于房价过高的影响,似乎也是不需要探讨的问题,日本、香港包括美国的次贷危机都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而且,中国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热钱疯狂流入以及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巨大的问题,似乎后果可能会更严重。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房价一直看涨,泡沫越吹越大,一旦到了临界点,外资出逃,房价狂降,银行倒闭,经济就只能崩溃了。

  既然,房价确实很高,而且很高的后果也很严重,那么,政府就有足够的动力来控制和抑制房价。其次,越来越高的房价越到后来必然是越来越失去市场的支撑,毕竟收入是有限的。两相作用下,房价的下跌也就是必然的了。

  这里有一个困惑是,为什么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会允许房价上升到现在这个程度?我们也知道,政府一直都在调控,但最终都成了“空调”,是政府真的控制不了房价吗?

  在解答政策性的问题之前,先来说说市场性的问题,也就是,房价不断上涨真的能够被市场支撑吗?当房价越来越脱离正常需求者的购买能力,房价上涨还会有后续动力吗?房地产作为金融产品,其泡沫真的吹不破吗?还有,就算广大购买者傻傻地认为房价会不断上涨,所以高价接盘,他们作为“房努”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越来越没钱消费,难道这对他本人以及对国家经济是好事吗?所以,我认为,单纯就市场而言,说房价只升不降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房价并不是跟经济发展同步,也不是跟通货膨胀同步,一定存在透支未来上涨空间然后理性下调或报复性狂跌的问题!

  现在来说说政策性的问题,是政府真的控制不了房价吗?很多人说,政府年年调控,年年空调,据此认为,政府对调控根本无能为力。以笔者愚见,这是只看到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我丝毫不怀疑政府调控房价的能力。我相信,中国政府绝对是全世界调控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经历了双轨制等一系列制度的变迁,而且这些变迁都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中完成的,但我们的中央政府都将这些变迁和过渡控制在可控并最终向良性发展的方向上,所以,从调控经验上,中央政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们也知道,政府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上历来是非常有效的,比如钢铁、煤炭行业等,国家一调就下,立竿见影,难道房地产真的是无法调控的例外?我是绝对不相信的,很简单,其实真的要调控房产其实并不难,要让房价下来,要让房地产降温更容易,几年前就有很多人建议,比如取消期房,比如提高首付等,甚至连央行都建议过取消期房,而提高首付更可以控制银行风险,这些都是让楼市降温非常有效的举措。现在的问题是,决策层为何不这样做?

  这是一个挺关键的问题,难道聪明的中国领导人会不知道这些?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决策者其实一直都根本没想好好调控,所谓的调控,都是骗骗老百姓的,都是慰慰民心的。这就像明明知道七寸在哪里,但偏偏只在蛇尾巴上打几下,然后说我打了,但蛇不死,或暂时制不服,不能怪我。

  我之所以敢公开说政府的调控是骗人的,是基于我认为,这种欺骗是善意的欺骗,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我们只要想想,房地产对中国城市化的贡献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钱江新城能造起来,为什么下沙高教园区能造起来,为什么大量的基础设施有钱去建设,为什么有钱去建地铁?为什么西湖时代可以走向钱江时代?这个问题简单到不是问题,因为有买地的收入,因为不是政府掏钱去请开发商拓荒而是开发商去拓荒还付给政府大量的土地出让金和税收。中国的城市化能够在短短10年的时间突飞猛进,真正的原因毫无疑问是房地产。中央政府没钱去搞城市化,只好鼓励地方政府卖地自己去搞。城市化没搞好,中央政府可能真正地去调控吗?所以我说中央政府一直调不到点子上的调控其实就是骗骗老百姓的,当然,是善意的。

  通过房地产来推进城市化这无疑是高招也是狠招,因为它造成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目前已经充分显露,无须论述。但总体来讲,应该是利大于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步不得不走的路。但我认为,这条路可能在起初并非是设计好的,我们不妨回到1998年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开启货币化分房和住房市场化的开始。当时是朱榕基主政时代,其时有一个很大的国际背景,就是中国正在进行紧张的加入WTO的谈判和冲刺,而非市场化的住房政策无疑是个大大的阻碍。朱榕基最大的功绩之一就是在他手上中国成功加入WTO,我记得非常清楚的一件事是,在他卸任的时候,当时炙手可热的《南方周末》破天荒地做了一期他的专版,其中一句对他的评价让我终生难忘,这句评价是:朱通过让中国成功加入WTO,将中国经济牢牢地钉死在开放的方向上。可见,尽管当时住房改革有促进内需拉动消费迫使老百姓把银行里的钱拿出来的原因,但改变国内的市场游戏规则,让中国的市场变得更开放更适应WTO的要求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现在看来,住房市场化的一个最大的副产品是大大地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而当时中国的国民收入也正好达到了城市化起飞必要条件的水平。我想,这应该是领导人始料未及并在其后乐观其成的。

  经过七八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经过了起飞阶段,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而作为城市化起飞发动机的房地产,其核心的房价也高到了非常令人担忧的水平。所以,尽管城市化仍然在继续,但已经不再是起飞,而是平稳的飞行,而作为城市化起飞发动机的房地产已经完成了其历史功绩,可以脱落了。

  房地产作为城市化发动机的历史作用已经完成,再加上房价接近上限的临界点,再加上其它种种原因,我们已经可以认为,决策者已经开始要对房地产进行真正的“调控”而非“空调”。房地产正由假“空调”时代过渡到真“调控”时代。

  这当然不是凭空猜测,我们只要看看最近的调控动向就可以很明显的知道这一点。先是几个月前一改以前由部委发布调控政策的惯例,国务院亲自发文调控预警,之后国家开始真正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建设部成立住房保障司),并建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商品房多级住房保障体系;对土地的督察和控制也开始趋严,并在之前出台将大部分土地收入收归中央并严令限制土地出让金用途的政策,消解地方政府的卖地动力;包括最近频繁的加息,提高首付,紧缩信贷,乃至物业税高调空转,每一招都是狠招,地产调控已经从治标进入治本。最近杭州出台争议极大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也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有些朋友说,目前的经济适用房会推高房价,这是很静态地看问题了。目前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回归了住房保障的本质,说明政府开始真正担负起住房保障的责任,意味着后面会有更多的动作,当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廉价的经济适用房,当很多人不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就可以有房住,高价商品房还凭什么去支撑?焦点宁波房地产网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中国人来讲,对中国政府来讲,房子首先是居住产品,其次才是金融产品。对中国人以及中国经济来说,过高的房价有百害而无一利!当中国的老百姓都热衷于炒房而淡于实业投资和创业,当过高的房价像黑洞一样把老百姓本该用于消费的钱消解于无形,当中国诞生越来越多百亿千亿级的地产富豪,则国家经济危矣,国家人民危矣!房价必跌!

沙发
发表于 2007-10-17 09:08:22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个人认为这篇文章说的比较正确,确实解了很多疑虑,我们看到的世界常常不是真实的,而我们又常常比较相信自己的眼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7 9:09:19编辑过]
板凳
发表于 2007-10-17 11:22:1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政府绝对是全世界调控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非常认同.
4
发表于 2007-10-17 12:06:21 | 只看该作者
   朱通过让中国成功加入WTO,将中国经济牢牢地钉死在开放的方向上。
5
发表于 2007-10-17 15:38:4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说实话会被打屁股滴!
6
发表于 2007-10-18 16:40:06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房地产是该国家真正介入的时候了.国家一直有文件规定,商业房的控制比率是多少,只是后来的市场化行为超出了国家的想象,现在是时候纠正过来了.最近国家出了很多调控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房地产降了温.也是时候让消费者(广大的老百姓)能更理性一点.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