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竞争力研究》课题为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让我们来看看国家的资源投入后到底产出了什么。
开篇就写到,“20世纪60年代,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等人就认为企业应当具有“独特竞争力”,并提出用SWOT框架分析企业能够做的(优势、劣势)与应当做的(机遇、威胁),从而进行适当匹配,实施战略管理。进入80年代后,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三种竞争战略:低成本领先战略、特色经营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并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创造的价值,提出对“供应商—核心企业—消费者”进行供应链分析。”
这里有两个错误,第一“供应链分析”应为“价值链分析,此外Porter的generic strategies包含的cost leadership, differentiation和focus一般翻译为成本领先策略、差异化策略和集中化策略。这里把differentiation翻译成特色经营战略,我觉得不妥。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上述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特别强调了满足顾客需求,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强调整合知识和技能,其关键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我们认为:质量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尽管竞争力理论还未从质量的角度进行系统展开。以质量为核心,开展质量竞争力研究,将更贴近企业的实际状况、抓住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和核心,使企业竞争力研究更具有生命力。”
我认为将质量竞争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来研究不妥,理由如下:
质量具有同质性,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所要求的独特性和持久性。
麦肯锡的研究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体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一到多项核心流程。
该定义排除了以往被组织称为核心竞争力的许多技能或特质。专利、品牌、产品和技术都不能算为核心竞争力;战略规划、灵活应变和团队协作这些内涵广泛的管理能力不能算为核心竞争力;质量、生产率和客户满意度等企业主题也不能算为核心竞争力。”
以上摘抄于发表在《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从》上的《亦真亦幻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质量是一种竞争力,但绝不是核心竞争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其资助这些项目还不如资助失学的儿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