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在营销领域被冠以“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 头衔,不过这种冠冕堂皇的说法并不能掩盖其本质。在任何领域,转型都是不言的秘密,而中关村雷同的产品服务,使得价格极其透明;消费者的谨慎,迫使商家互相侵扎,使得价格极其混乱;这使得中关村的转型手法更加频繁,影响更加恶劣。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关村笔记本交易中,任何一个没有转型的交易都可以被销售员称为“烂单”,因为没有转型,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能保证利润,确切的说是,没有转型就不能保证正常的利润。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转型”的存在。只是有些转型手法更高超,有些则可以被一般消费者看透而已。转型已经是中关村商家经营的基本理念! 那么转型怎样实施的呢?一般而言,综合品牌商家,会多个品牌之间互转,这种手法比较隐蔽,成功率比较高,在中关村很多公司的培训内容就是如何把华硕转到宏基,把SONY转到富士通,把联想转到DELL等等,总之就是把价格透明的转到价格不透明的;把利润低的转到利润高的;品牌专卖则会在不同配置方面进行转型,比如吹嘘赛扬64位技术,而贬斥奔腾双核是假双核等等;实施的手法不外乎“应承——获取信任——利用FABE法则(按照消费者需求揭示不可接受的缺点)——推荐产品”,在高级销售(比如中关村“辅销”)理念中,其得到彻底的贯彻,这种销售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外来消费者可以一一斩杀。
单向批评中关村“转型”做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其根源是雷同的服务导致的恶性竞争,并且消费者对价格的过度敏感。特别是某些分析型消费者,在咨询了多个商家后互相砸价,这种局面的后果是要么购买了有问题产品,要么是被转型。反复提醒的是,转型是中关村基本运营理念,只是有些比较明显,有些比较明显而已。
转型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价格欺诈,更严重的后果是选择了错误的产品。比如将绘图的消费者转型为廉价的集成显卡,将出差用的笔记本转型为廉价的15.4大屏幕笔记本,这不仅不能解决消费者的需求,还会带来很多不便。由于个人消费者没有后面的订单制约,一次性消费比例很大,相对弱势。
[em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