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关Google自主开发手机,进军无线网络市场的消息,如苹果iPhone问世前后引起的关注一样,从华尔街到中关村,业内外人士充满好奇与期待。 在美国,Google开始自建城际Wi-Fi网络供用户无线上网,并且正在竞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700MHz的无线频段。这不能不让人猜测Google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电信运营商。同时,Google不仅在美国与Sprint Nextel等电信运营商展开合作,提供移动搜索、Gmail等无线服务,还与欧洲沃达丰、中国移动展开了合作。Google的一系列动作,无不透露出进军无线网络的强烈意图。 以搜索起家的Google在世界范围内大红大紫,进军全球市场几乎所向披靡。然而在中国,Google却遭遇了“更懂中文”的百度。几年较量下来,距离百度的市场份额仍有3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面对这样的差距,Google一方面通过为新浪等网站提供搜索服务提升流量,争取缩小差距;另一方面则在无线网络市场抢先布局,将广受欢迎的Google Search、Google Map、Gtalk、Gmail等产品推向无线网络,培养手机用户对Google产品的使用“惯性”,以此牢牢占据高速增长的移动搜索市场份额。这样的运作模式既会给Google带来稳定的收入,也会对后来者形成进入壁垒。 反观百度,虽然它在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中依然稳坐市场头把交椅,但在无线网络市场的竞争中,已然身处下风。在资本市场上,百度没有Google那样雄厚的实力;在产品研发方面,百度除了做细做透搜索引擎外,并没有其他产品能给客户带来“一体化”的使用体验和使用惯性;在无线网络的战略合作方面,百度也被Google甩在身后,仅有诺基亚这样的终端制造合作伙伴,而不像Google双管齐下,同时和网络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展开合作;在无线网络的战术布局方面,Google早已通过将Google Search、Gmail等多种应用服务整合进索爱、沃达丰等手机终端,逐步培养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且根据用户的使用体验不断改进产品,而百度由于自身产品的限制,只能提供单一的搜索服务。 谷歌已步步为营,占据市场先机;百度再不发力,恐怕难以再现它在互联网市场上的辉煌。
危贵川,赛迪顾问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