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篇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教授与中国第一航空公司副总经理张新国先生的一段关于和谐管理的对话,很本原。 在“快变”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寻求和谐 环境在不断的“快变”之中,组织管理也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区域”。如果一个企业,在进行科学管理的同时,企业的员工还能不丧失主观能动性,具有创新、应变意识,这样的企业和企业人,都将获得更多的发展。这就是席酉民教授提出和谐管理理论的出发点。1987年,席酉民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和谐理论”,至今已经过去了21年。现在,和谐管理思想已经成为中国管理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流派,也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由于管理活动及其环境的复杂和多变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有时因果律失灵,加上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人的能力有限性、人的不可确知性和行为的不稳定性,所以管理永远会面对一些不能事先确定的东西,需要人自主来应对。并且,这种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比例会越来越大。和谐管理就是要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人的创造性、组织的能动性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席酉民将和谐思想归纳成“谐则”与“和则”,从“谐”的部分中抽象出了“理性、科学安排和优化”的机理,称之为“谐则”;从“和”的部分中抽象出“环境诱导下的自主演化”的机理,称之为“和则”。“谐”反映的是系统的科学性一面,表示比例适当,作用匹配;但只有“谐”是不够的,一个系统要恰到好处地运转起来就需要“和”。“和”更多地偏向于心理感受,精神与环境状态。
和谐管理思想的精髓是什么?这种理念在企业中应该如何运用?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席酉民教授和中国一航副总经理张新国就此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视频链接在:http://you.video.sina.com.cn/b/14869300-1195370994.html 文字的链接,建议去哈佛商业评论的网站看: http://www.hbrchina.com/c/hbr_case_article.do?layoutId=5&id=1137 [em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