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一个老牌“泰勒派”的自白

[复制链接] 4
回复
96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9-18 16:2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约在20年前,我第一次仔细阅读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就立即在管理专业的同学中表明自己是“泰勒”的拥护者。那时年少气盛的成分居多,对于其科学管理的认识程度并没有多深。而由于历史和机遇的原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一直伴随着自己的职业生涯,实际上对我的企业管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年的职业生涯中,自己相继看到了各种有关管理学的经典著作并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管理经验,但自己依然却还是一个“泰勒派”。对于泰勒,这个管理思想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人,如今的很多人都已经不再觉得有太多的学习价值。但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你仔细分析身边的管理案例,你就会发现虽然科学管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学管理却是万万不能的。

  我是如何成为泰勒派的

  1984年,我那年26岁。

  作为文革后中国大学招收的第一批管理学博士生,我当时还在清华大学的校园终日与书本和图书馆为伴,用当时自己的话说,是怀揣一颗“迷茫的心”在学习。

  之所以我说自己迷茫,原因有两点:第一,当时除了清华和北大,国内大学鲜有管理专业,自己所学在未来将会怎样,没什么把握。其次,正因为文革的缘故,国内在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的管理学专业几乎没有太多的积累,大学本科生甚至没有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大多数人也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甚至出现过教授和教授的学生同时研究同一本管理理论书的景象。

  1984年暑假,导师给我开出了一系列管理课程相关的课外书,要求我在学习之余研读。在这份一长串的目录中,《科学管理原理》的名字显得极为醒目。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限,我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里并没有找到这本书,在询问了导师之后,才知道要看到《科学管理原理》就必须去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情报研究所去借阅。

  如今人们很难想象,要看《科学管理原理》这本广为流行的经典管理书籍,在二十多年前竟然要开具研究证明,才能去情报研究所去借阅。

  “了解泰勒本人已经是博士毕业以后的事情了”,我在毕业后通过香港同事再次接触到《科学管理原理》的时候,才逐步了解到泰勒在管理界的学术地位。“当时阅读《科学管理原理》的时候,书中根本就没有介绍作者”。即使当时国内的一些管理学者在写一些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的著作时,也仅仅只是简单地提一下泰勒。(直到后来我才知道,社科院情报研究所的《科学管理原理》并不完整,相关人员只是根据目录挑重点进行了翻译。)

  “巧合的是,由于我们管理专业的学习需要结合中国国情,而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大多进行改革的企业都属于生产制造性企业, “动作研究”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的工作定额原理;挑选和培训出第一流的工人;使工人的操作、工具、环境等标准化;实行计件工资制;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承担;实行职能工长制;管理人员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等科学管理的核心理论,非常符合当时企业改革的需求,于是二者的结合使泰勒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对我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其他管理理论。

  从理论到实践

  当我读完博士以后,进入了当时属于外资的香港联合集团,负责一个生物技术项目的运作。当时我的许多上司和同事都来自台塑集团,将许多管理方式和方法都带了过来。经常沿用台塑的案例给我们做培训,例如一个新产品如何做市场前期调查,在研发过程中如何控制风险,提高生产率……甚至包括开会记录、报告文档的格式都要按照它的标准来书写。

  事实上,他们所讲的精髓就是科学管理。所以到现在为止,台塑的创始人王永庆一直都是我很敬仰的企业家。

  如果说在读博士期间,对科学管理的理解还停留在理论上,那么在联合集团的工作经历让我对科学管理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科学管理解决的就是工作行为标准化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在软件行业制定CMM标准,为什么企业生产要用ISO9000系列认证,为什么大家都要去做行业规范呢,实际上这都是科学管理。尽管现在回头看来,我当时的认识还很片面。在离开联合集团之后的一段职业生涯中,一涉及到标准化的问题,我往往都是支持者。只有标准化了才能解决,它是个基础。

  因为对科学管理的兴趣,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作为普华永道公司的顾问和他们一起专门调查中国企业在改组生产流程中的“时间控制”问题,研究国内企业怎样提高生产效率。从采购计划,到采购实现的时间,以至到仓库以后要放多长时间,这种钻研越深入就越迷人。

  科学管理的延伸认识

  在90年代中期,我离开生产型企业之后,科学管理一度远离我的日常工作,但作为经理人角色,我意识到,经理人的出现实际上与科学管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泰勒理论中的例外原则实际上强调了管理层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管理者只接受有关超常规或所有例外情况:特别好、特别坏的情况;以及概括性的、压缩的及比较的报告,以便使他得以有时间考虑大政方针,并研究他手下的重要人员的性格和合适性。

  同时,也正是由于科学管理通过工作分析与工作执行的分离,才能够以科学的知识代替过去的经验,通过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协调代替分歧,最大的产出代替有限制的产出,才能够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可以说,管理职能的产生就是从泰勒开始的。

  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管理阶层不断从企业的生产部门中脱离出来,这就为职业经理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现实中,正是科学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流行,导致美国哈佛大学成立了企业管理研究院,开始研究管理问题,为职业经理人的成长提供了“土壤”。

  泰勒已经过时了?

  提到泰勒的科学管理,很多管理者都会产生出一种过时的印象,但是从实践角度看,它的教义和技术仍然支配着当今的工作。——汤姆·彼得斯

  与大多数伟大的管理思想一样,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在获得荣誉的同时,也引起了世人极大的误解。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泰勒遭遇到的状况尤其严重。

  在经历了20年的职业生涯后,我这个老牌的“泰勒派”,对科学管理有了更深的体会。至今,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依然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厄威克所说:目前所谓现代管理方法,如果不说是绝大多数,至少有许多可以追溯到泰勒及其追随者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思想。而德鲁克也承认,正是由于泰勒对工作的科学研究,才使得工人的生产效率能够成倍提高,才导致了现代管理学的产生。

  现在许多管理者认识到的科学管理似乎只是工作时间研究、差别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等工具和方法。客观地讲,科学管理确实是由这些工具构成的,但科学管理的本质却绝不是这些工具所能体现出的。

  我认为科学管理的重要核心就是让管理者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研究并解决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正如泰勒自己所言,科学管理不是方法、制度,而是一种理念。

  如果能够这样进一步地看待泰勒以及科学管理原理,我想很多管理者会发现科学管理实际上已经完全地融入到了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当企业在强调细节管理、有效执行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在强调对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当我们在强调注重人性化管理的时候,也就是在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在研究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想法。实际上,不论出现何种新兴的管理理论,在它的背后必然是通过科学分析产生的结果。

  最原始的思想往往是最充满智慧、单纯和核心的思想,却也往往最容易被人们忽视。从上世纪80年代在外企当高管,到近些年来自己做企业,我经历过了各式各样的管理风格以及管理理念,其实在我看来,管理这个东西不存在时髦不时髦的事情,它核心的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沙发
发表于 2008-1-11 15:47:0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板凳
发表于 2008-1-11 20:55:5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lz

[em01]
4
发表于 2008-9-19 16:33:26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乃管理学的必修课(不仅只书本学习的意义)
5
发表于 2008-9-28 13:21:41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科学管理的重要核心就是让管理者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研究并解决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正如泰勒自己所言,科学管理不是方法、制度,而是一种理念。"

说的好 支持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