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两大三角洲的两次经济论坛
CCTV《中国经济报道》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被誉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两台发动机。而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论是改革先驱珠江三角洲,还是后起之秀的长江三角洲,都将在新的经济环境面临着挑战。 最近,在杭州和广东的东莞,不同的地点、相同的时间,两大经济论坛引人关注。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长江三角洲,它指以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击扇平原所形成的上海、江苏和浙江一带,包括以上海为龙头的由15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而珠江三角洲是以广州为顶点,以香港、澳门为两个基点三角连线所贯穿和包围的城市经济带,它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11个城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被誉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两台发动机。而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论是改革先驱珠江三角洲,还是后起之秀的长江三角洲,都将在新的经济环境面临着挑战。 最近,在杭州和广东的东莞,不同的地点、相同的时间,两大经济论坛引人关注。
关于长江三角洲下一步将如何发展的话题成为海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大家关心的是这片只占全国面积的1%,却占20%国内生产总值的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将如何定位。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论坛上,市长、专家以及企业家们共同发出了一种声音,那就是长江三角洲若想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的一个强大引擎,至关重要的是加强地区经济的整合与合作。
上海市副市长姜斯宪:就是要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的一体化,并且以一体化作为基础来增强三角洲的国际竞争力。
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如果每个地方的领导人都采取地方保护主义,采取地区分管政策的话,不仅要害自己而且也不会成为整个区域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这种全球化的事业和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制以及善意和愿意和周边地区紧密合作的这样一种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次会议上,长江三角洲20几个城市的市长坐在一起对未来进行了描绘,会议达成了几点共识:
一是要进一步发挥上海、杭州、南京等全国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
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培育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三是联合开发旅游资源;
四是共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带;
五是联合进行区域快速干道、港口、天然气管道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和衔接;
六是强化信息资源互通共享;
七是在国家统一的法律框架内制定各地政策,防止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
八是联手进行太湖流域环境整治和保护。
苏州市市长杨卫泽:我想城市之间要打破区域间的界限,包括环境在内的基础设施应该实行共享,同时产业之间应该形成一个互补的配套链。
杭州市市长茅临生:我们的想法是要接轨上海,包括从基础设施方面的接轨,包括从经济产业也要接轨,就是实现双赢。
主持人:长江三角洲的此次论坛,不仅集中了区域内15个城市的市长,周边5个城市的市长也全部到场,另外还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的市长也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献计献策。记者回来介绍说,这次会议还是非常隆重、非常热闹的。过去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发展中一些中心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城市的一些重要战略作用。通过这次会议发现,人们现在已经把视角转移到以中心城市为主的区域经济。您怎么看这种研究视角、关注视角的变化?
汤敏(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我觉得跟整个发展阶段有关。因为开始的时候发展的经济规模比较小,主要是以一个城市的发展为主。到现在城市的辐射作用已经出现了,特别是发展比较先进,像长江三角洲、上海等城市,它们对周边的辐射从市场扩大的情况看,从其他城市来借助中心城市的发展,同时就变成了一个双方的需求,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区域发展。
主持人:长江三角洲近年来在发展中是突飞猛进的区域,但是人们也关注到这些区域发生的变化,依您来看,在长江三角洲区域里存在什么样的变化?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汤敏:实际上长江三角洲发展到现在,还是在中国经济里起着龙头的作用,经济形势还是非常好。今年5月份亚洲开发银行在上海开了一个年会,入会的几千名代表都对上海的高速发展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亚洲开发银行从上海发展一开始,像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还有苏州河的整治,我们都积极地参与,也进行了一些投资。发展到现在,还有非常大的潜力,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当然经济发展变化是非常快的,我们的政策要随之变化。比如说12年前、13年前,大家当时还谈上海是失落的上海,但十几年政策的改变和整个新的经济发展,抓住机遇很快发展起来了。以前十年高速发展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十年也能同样保持高速发展?或者说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保持高速发展,这个就要及时进行政策调整,这次的会议把整个经济进行整合,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而且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行动。
主持人: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论坛上,市长们也达成一些共识,以您的角度看,他们所达成的共识中有哪些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
汤敏:我觉得基础设施疏通这个非常得重要,把一些共同享有的资源能够共享这也非常重要,比如旅游资源。但是我个人还是认为,更主要的是怎么样把投资环境、生产环境做好。
主持人:就在长江三角洲的市长们共谋未来的时候,同一时间,另外一个有可能会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论坛在广东东莞举行。有媒体说这是从1978年开始历经24年谱写中国经济神话的珠江三角洲在对未来进行着筹划。
在珠江三角洲经济论坛的主会场,有近千人出席了论坛的开幕式,很多经济界、社会界的专家学者、众多的企业家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地政府部门的有关人士齐聚广东东莞虎门,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将如何续写经济神话出谋划策。
改变和提升“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培育打造全球制造业基地、构造珠江三角洲稳定经济共同体,构成了本次论坛的几大主题。建立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概念已成共识。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陈兰通:珠江三角洲这个地区有它自己的区位优势和潜在优势,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挑战,珠江三角洲怎么进一步发展,值得研究和探讨。
与长江三角洲论坛不同,企业家之间、企业家与学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成了一大亮点。科龙、TCL、德勤、海尔、远大等知名企业纷纷登台亮相,给论坛带来了新的气息。
科隆集团总裁刘从梦:我觉得“珠江三角洲”成为国际化制造业基地,它的现实可能性比较大一些,算最好的选择。如果发展好的话,从高新技术发面有所突破。另外,从金融服务方面和香港接轨没准也有突破。
金蝶国际董事长徐少春:把过去来料加工、三来一补为基础的经济变成知识经济,强调发展高科技,同国外公司建立实质性的合作。
和企业家们的产业对策相比,一些专家学者则更注重强调发挥区域内政府部门的作用。
珠江三角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廉:我很希望珠江三角洲各地政府向香港一样,政府和企业都非常平等,跟香港学学它的服务和这种平等精神,企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都应该坐下来把有些问题讲透、研究透。
国家计委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杜平:过去这个政府是大社会小政府,但现在我觉得要强调强政府,不要再强调这个小的概念了,加入世贸组织面临整个国际挑战时你再小就不灵了。比如说,深港互动、通关问题,如果连这个都解决不了,只能让企业家干着急。
主持人:长江三角洲经济论坛人们更关注的是这个地区的区域经济资源如何来整合,珠江三角洲经济论坛上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产业结构如何来升级、如何来调整的问题。珠江三角洲目前的竞争优势在什么地方?未来发展定位应该往什么方向走呢?
汤敏:我想珠江三角洲最大的优势,一个是地域优势,它的地域优势在接近香港、澳门,而且背靠着整个已经有成熟的20多年经验的整个民营经济。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说,下一步广东的经济很可能要向东南亚经济进行渗透,进行对外投资。我们现在要走出去,部分企业走出去,广东又在走出去的前沿,它怎么能够把这个优势再发挥出来。第三个就是广东省它的向内辐射,广西、湖南甚至湖北,包括福建怎么样进行辐射。这些都很有优势,但是这些优势不好好利用的话,不见得能变成优势。特别是当整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时候,怎么样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主持人:有人认为,珠江三角洲是我们改革的试验田,曾经创造过很多经济发展的奇迹,在长江三角洲突飞猛进发展的时候,珠江三角洲发展得日渐缓慢,有人认为这两者之间就是此消彼涨,相互竞争的格局,您怎么看?
汤敏:我个人倒不这么认为。因为从经济的规模来看,广州或者是广东所在的华南地区,包括几个周边省份,它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国际上标准大国的经济。我们任何一个省,实际上已经在国际上是一个中等上游国家的经济,如果有那么三四个、四五个中等以上的国家级的话,实际上它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中国经济这么高速增长,我们完全可以支持一个以上的发展中心,上海、广州,甚至包括西北地区,我们可以支持好几个发展中心。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我们区域的政府,他们应当也是保持一个与时俱进的姿态,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政策策略制定和执行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