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这桩牛世昆引以为荣,每每拿来向牛角弯老家人炫耀的婚姻,是那个特定扭曲时代的产物。
年满三十的孔秋娥出身破落的小地主家庭,也算书香门第,排行老大,下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由于家境实在太贫,又要保证孩子读书,不得已只好送了一个弟弟予人领养。同样的局面,不同的处理,牛世昆家不仅9死其3,而且个个文盲;孔家屋里个个存活,还人人上学读了书。城镇的与边远的育法相比,的确是提高了质量,保证了存活率。
孔秋娥姐弟们白天读书,晚上糊火柴盒。受“重男轻女”和“皇帝爱长子,百姓爱么儿”的观念影响,孔秋娥既是女身又是老大,两边不靠,都受打击,在原本贫困的家庭中过得尤为艰辛。她觉得这个老大不好当,最吃苦受气,太冤枉。身为老大,要管带好妹妹弟弟们,无论谁出什么差错,孔秋娥首当其冲,难吃其咎;身为老大,孔秋娥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放纵自己,处处给妹妹弟弟树立榜样;身为老大,童年就要替父母分忧,早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孔秋娥的父亲孔清松,读过旧时私塾,童年享福,素无大志,是个不管别人只想自己舒舒服服过一辈子的人,解放后当一教书先生。不管家庭再穷,孔清松以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作名,自身营养是全力保证。结果孔清松是身体健康,保养得体;大女儿孔秋娥却营养不良,面黄肌瘦,因抵抗力差而得了肺结核。孔秋娥在学校品学皆优,深得老师喜欢,到头来却因肺结核,体检过不了关,连高考的考场都进不去。
幸得老师和学校的同情和帮助,孔秋娥得以留校任教,一边养病一边挣钱支持妹妹弟弟读书。一月的薪水是可怜的,用来滋补身体医病,就无法资助弟妹的学业;用来资助家庭,自己的病情就得拖到。在当时的条件下,生活是如此的艰辛,被称为富贵病的肺结核是极难医治的。家庭的压力是明显的。结果无力医断根,不仅参加高考无望,而且交朋接友也受此限制。当时由于解放前的出身阶级,孔家亦难逃批斗。疾病和出身,还有家庭的倾向在当时的时代,使得才女孔秋娥觉得自己的奋斗是那样的无力,自己的抗争是那样的苍白。她只有一边哎怨命运的不公,一边竭尽全力顺应形势,改善自己条件。在个人感情问题上,纵然是才女,但是疾病和出身,在当时被视为拖累和祸害,初生的萌芽的感情火花,也只能挥泪撒别,不能修成正果。就这样才女孔秋娥一晃成了年近三十未嫁的老姑娘。
经人介绍,孔秋娥认识了同在异地的牛世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3 16:17:3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