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威胁整个产业链
电子地图急盼规范救市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
的持续增长,直接促进了电子地图业在中国的全面发展。但电子地图的盗版问题也逐渐凸显,并引发了许多相关社会问题,对产业链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近日,国家
测绘局已表示要整顿电子地图市场秩序,但由于标准和相关法律问题,显然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电子地图市场有多大
据日本一家研究机构较为保守的预测:就车载导航而言,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拥有车载导航设备的车辆不足10万辆,车载导航安装率不到2%。 而日本的汽车车载导航安装率高达59%,欧美约占25%。2007年,中国至少将有60万辆汽车装备导航设备,导航设备将呈现高、中、低档并存,价格从数 千元到万元不等的局面,产值至少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另外以北京市为例,按照计划,到2008年,全市的公共汽车、出租车都将安装GPS监控系统,预算 将达到26亿元人民币。此外,全国物流业的运输车辆将会陆续安装GPS导航及安全系统,预算达到令人咂舌的191.8亿元。一个巨大的蛋糕已经呈现在人们 面前。
非导航类的普通电子地图应用也在逐渐升温,例如互联网地图服务、位置服务、本地信息服务等等,用户关心的是兴趣点的位置以及周边旅游、娱乐等信 息和乘车方案等便民服务。有关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移动运营商的强力推动,个人导航的发展速度,如同手机一样可能在两至三年内大大超过其他国家。一旦中国的
各项技术成熟了,符合最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加之其便携性,个人导航的市场空间将远远超过车载导航。随着消费者对导航产品的认知度逐步提升,导航电子地图 产品的不断完善,第三代移动电话技术的普及,导航市场必将进入一个全面开花的辉煌时代。
盗版威胁整个产业链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电子地图盗版的现象也频频发生。和正版地图相比,盗版电子地图在数据更新和售后服务上存在着严重问题,因为缺乏积累和 投入,没有办法做到对道路数据和点信息进行持续更新,直接对用户的体验造成负面影响,也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造成了伤害。很多消费者在选购导航地图时都会遇
到这种情况——同样的软件,价格却高低不等,在向销售人员发出疑问后得到的解释很简单:价格较贵的是正版,便宜的是盗版,最后还会告诉你正版和盗版一样,
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国家测绘局早就对此做出了权威定论,正版和盗版导航地图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因为盗版者通常使用过期的电子地图与GPS导航产品简单相 加。
四维图新公司总经理孙玉国认为,地图数据初期投资巨大,维护成本也很高,但是电子地图数据很容易被复制,这样就会导致投资者的利益无法保证。目 前,一些盗版从业者已经出现,将对电子地图生产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电子地图一旦被盗取复制,开发厂商将血本无归;电子地图这个行业能不能发展起来,知 识产权保护是最重要的。”他最后强调。
规范市场尚需时间
到2006年,国家测绘局已经向北京四维图新、上海畅想、北京高德、北京灵图、北京瑞图万方等9家企业颁发了导航电子地图生产资质,如今,前三 者已占据了地图数据90%以上的市场,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小公司专门制作小范围内的电子地图,到目前为止,全国做电子地图的公司总共约有100多家,争夺 导航市场的竞争直接反映在电子地图的竞争上。针对电子地图业的问题,国家测绘局近期已经公开宣称要整顿电子地图市场秩序,从地图生产的控制到市场的竞争都
要做到规范化,但显然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另外像标准也是困惑市场的主要问题。由于导航电子地图与普通电子地图有很大区别,所以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标准。在我国,目前除了《导航地理数据 模型与交换格式》、《基本术语和数据词典》已完成外,包括导航电子地图在内的其他标准尚在制定过程中。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电子地图没有标准造成了巨大的资
源浪费,各家做各家的数据,不能做到资源互补;这样会导致用户无法得到高质量的数据,买哪家的产品数据都不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