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5年,宏碁总裁王振堂曾经预测,全球PC产业将在之后5年内继续进行重组和并购,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全球10大PC制造商(排除戴尔)将被来自亚洲的制造商所取代和超越。尽管这一预测在当时并未引起业界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但是仅仅两年之后,全球十大PC制造商便已形成中美日三分天下的局面,中国的新兴势力联想、宏碁和华硕,美国的传统大牌惠普、戴尔、苹果和日本的昔日巨人东芝、富士通—西门子、NEC、索尼在这个数千亿美元的大市场上捉对厮杀,互有胜负,而近几年来,随着本土企业的不断崛起,我们已经真切的领会了这番话语中蕴含的份量与深意,真实的感受到这股底气中勃发的期翼与崛起。 全球PC五强分治的局面已经在去年底形成 随着宏碁以7.1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PC厂商Gateway,一幅中国崛起的轮廓正在IT世界渐渐浮现,当今世界不得不承认,来自中国的力量正在重塑PC产业的格局与版图,跨国巨头不得不正视,来自东方的巨人正在改写PC历史的未来与今日。难道说,当初的这番大胆预言真的会在不久后变成现实?我想,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这几年中PC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化。 离歌——六载震荡,豪门尽散
过去的六年里,尽管全球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取得了大幅提升,但是PC行业整体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众多PC行业的传统豪门纷纷退出市场,一曲颇为伤感的离歌成为这股纷乱震荡大潮中最为贴切的符号,下面,就让我们历数六年来震撼PC行业的四次离开。 2001年9月,惠普斥190亿美元巨资合并康柏,尽管业界普遍将此次收购归于失败案例,但此次IT行业内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收购战奏响了全球PC产业大整合的序曲,惠普也最终在去年底真正实现了当初收购的目标,登上了全球冠军的宝座,相对于天文数字般的收购费用,合并过程中的苦辣酸甜、心酸坎坷与经验教训才是后来者最值得吸取的营养与经验。 如明星般闪耀的惠普前任CEO卡莉最终还是无奈的离开
后来者谨慎的避免了急功近利的闪电式婚姻,2002年10月,富士通与西门子在酝酿三年后宣布合并,重组后的富士通—西门子成为当时的全球第四大PC厂商,但是,相对于强势增长的竞争对手,富士通—西门子近年来在全球市场的表现不甚理想,其市场份额与影响力早已不复当年,笔者认为,富士通与西门子两家同样致力于硬件向软件转型的公司已经很难适应目前残酷的竞争,其未来发展情势不容乐观,不过,其相对扎实的欧洲业务有可能成为致力于全球扩张的中国品牌下一个努力争取的目标。 有实力争夺这一资源的联想早已领会了跨国并购的精华,2004年12月,联想以12.5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了世界第三大PC厂商IBM的电脑业务,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次“蛇吞象”般的收购一举突破了联想自身业务发展的瓶颈,为联想布局全球,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碁础,经过艰难的重组与融合,新联想终于在今年8月完成了整合过渡阶段,在2007/08财年第一季度,联想个人电脑全球销量在本季度增长逾22%,除税前溢利上升258%,其终于坐稳了全球老三的位置。
三年前联想曾领先宏碁4%的市场份额,如今的局面颇为尴尬 但是残酷的竞争让原本稳健的对手第一次尝试走捷径,2007年8月,宏碁以7.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四大PC制造商Gateway,其通过效仿联想的资本运作方式打乱了联想志在必得的扩张战略,让联想进攻欧美市场的决心大大受阻,并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欧美市场的影响力,同时,联想也失去了刚刚习惯的全球老三位置,原本单独依赖业务增长的宏碁充分学习了联想的火线上位策略,故而后发制人,占得先机,着实耐人寻味。 四次震荡时期的收购与合并,让世界前十大PC厂商中的四个身影黯然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更多的企业则是以一种更为悲凉的方式选择了谢幕,不过,在这些离散背后,一个新的故事正在徐徐拉开,渐渐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