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按: 马歇尔是艾森豪威尔的伯乐,传说中他身边有个小黑本子,每天他会留心纪录任何优秀的人才到他黑本子上。只要上了那个本子的人就会升官。因为身为陆军总长的他,是罗斯福坚强的支持者。 他的提议,总统一律都同意,包括这次破格提升一个上校去做盟军总司令。 ============ 乔治•马歇尔的用人之道 乔治·C·马歇尔将军,美国二战时期的陆军参谋长。1924年-1927年,任驻中国天津第十五步兵团代理团长。1939年9月,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5年底,作为美国总统特使出访中国参与国共停战谈判。1947年-1949年出任美国国务卿。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所有军事援助,与他的提议分不开。 乔治·C·马歇尔将军,美国二战时期的陆军参谋长。1924年-1927年,任驻中国天津第十五步兵团代理团长。1939年9月,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5年底,作为美国总统特使出访中国参与国共停战谈判。1947年-1949年出任美国国务卿。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所有军事援助,与他的提议分不开。 马歇尔用人的原则是:
第一,坚决不用跑官、要官的人。即使是有人给某某人说好话,并且甚至施加压力,也不行。一位参议员打来电话,请他支持提升某位军官。马歇尔听后脸当时气得变红了,打断了参议员的话,说道:“参议员,如果你对那个人的晋升感兴趣,那么你最好别在我面前提起那个人的名字。否则我会尽我所能,阻止寻求外界支持的人获得晋升。” 接着,不等对方说话,狠狠地挂断电话。
第二,不用文过饰非,邀功推过的人。马歇尔认为,高级军官必须在他们的职权范围内,用自己的结论去思考,去行动,遇有责任就推卸,不可能胜任他们的工作。“ 我要的是答案不是问题,是解释而不是借口。我需要的参谋必须能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告诉我他是怎么做的”,是手下参谋对他的评价。 第三,不用事必躬亲的人。在马歇尔看来,这种人习惯埋头于琐事,琐碎的小事,他没有能力去处理战争中更重大的问题。事必躬亲的人,他不用。在我们今天看来,如果什么事都要领导自己亲自过问,方可干好,等于是养了一群无用的手下。 第四,是慎用性格粗暴的人。为什么?这种人通常把坚定有力和蛮不讲理混为一谈。但他启用巴顿是个例外,他对巴顿的评语是这样的:第一个评语:“此人能带领部队赴汤蹈火”。第二个评语:“要用一根绳子紧紧地套住他的脖子”。第三个评语:“一有装甲部队,立即交给他指挥。”虽然巴顿性格有粗暴的一面,但其中重要一条是要用绳子牢牢地套住他的脖子。 第五,不用悲观主义者。马歇尔认为,这种人往往会把困难说得非常可怕,并且特别害怕,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去克服困难。遇悲观主义者不用,坚决撤掉并让他们回老家。美国在当时投入战场的总兵力,除了参加过一战的几个师外,其余部队自南北战争以来没有打过一次仗。但正是凭借其指挥官良好的素质,传递给士兵们诸如坚毅、幽默、关怀等乐观主义情绪,感染着每一个士兵,使他们毅然投入到与强大的法西斯军队决战中。 第六,不用不团结的人。马歇尔认为,战争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不善于团结的人,很难将战争的协奏曲奏好。所以,他大胆启用了艾森豪威尔这位刚从上校提升为少将没多久,极具亲和力的参谋,奔赴欧洲战场担任美国欧洲战区司令官,负责协调与各同盟国之间的军事行动。超越了366位比他资历深的高级将领,在当时令所有美国人大跌眼镜。 关于他启用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其中有一段故事。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10日,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报到。报到这一天,马歇尔问他一句话:“我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总的行动方针应该是什么?” 当时,艾森豪威尔想了片刻,冷静地问:“将军,能否让我准备几个小时再回答您这个问题,可以吗?” 马歇尔严肃地说:“可以。”但是在他的黑皮笔记本里面,艾森豪威尔的名字下面又多了几个字:此人完全胜任准将军衔!如果艾森豪威尔当时就回答是什么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不会有后来我们见到的艾森豪威尔了。因为马歇尔最讨厌对重大问题脱口而出的行为,这种不加考虑就给予答案的做法,投机的成分很大。马歇尔本人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20年,而艾森豪威尔仅用了四年的时间。 他还启用了布雷德利,这位美国后来的陆军参谋长。布雷德利不仅善于指挥作战,而且善于管理部队。对士兵关心体贴,也要求下属军官这样做。他反对军官对士兵简单粗暴,更不准他们虐待和体罚士兵。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结束时,布雷德利作为第一集团军司令,曾毫不讲情面地撤掉了他属下的美军第 1师师长艾伦和副师长罗斯福的职务。尤其是罗斯福副师长又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其原因是他们的部下在其他部队面前,尤其是在后方部队面前,耀武扬威,蛮横无理,公开蔑视士兵,挑起事端;他们自己目无纪律,擅自行动,导致部队伤亡惨重。因为布雷德利总是千方百计地减少士兵的伤亡。马歇尔启用了一个敢于直接撤掉总统儿子职务的人。 美国正因为有了这样负责任的陆军五星上将马歇尔,才有了今天的美国。他的某些用人之道,同样适合于今天的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