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绩效考核究竟是什么?

[复制链接] 5
回复
94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9-4 10:5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绩效考核究竟是什么?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绩效的作用莫衷一是,认为绩效考核是把双刃剑,既可以帮助企业改善绩效,也能把企业的绩效推向更为糟糕的一端,至于究竟是哪一端,谁也说不清楚。于是,人们就开始争论,到底是否该做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做绩效考核,等等。
  我想,这与我们对绩效考核的看法有关,我们是怎么看待绩效考核的,就会怎么操作它,我们的思路决定了出路。本文就来谈谈这个问题。当前,人们对绩效考核普遍的看法是绩效考核对员工过去一段时间的绩效表现进行打分,并将打分结果运用到薪资、晋升、培训等人事决策中,体现绩效激励和绩效惩罚,使表现优秀的员工得到激励,使表现较差的员工得到惩罚。

  也就是说人们把绩效考核看成了是奖优罚劣的行政手段,管理者这么看,于是就按照这种思想操作绩效考核,员工这么看,就是采用各种手段,以获取考核高分。最终,绩效考核成为大家最不愿意触及的事情,成为大家发泄愤怒和怨言的集中点,于是考核成了累赘,成了额外的工作负担。

  这种思想由来已久,这种观念已经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中生根发芽,这种操作模式也被绝大多数企业采用,成为主流。

  在这里,我想改变一下大家对绩效考核的看法。我给绩效考核下的定义是:绩效考核是对前一阶段绩效管理工作的总结,目的是为了帮助经理和员工改善绩效,获得更大的提升!

  下面我来解释这个定义。

  首先,绩效考核不是简单的打分,而是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总结。那么,这里的关键词是绩效管理和总结,而绩效管理又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沟通辅导、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诊断与提高,所以,绩效考核不是简单地对着表格打分,而是对经理和员工之间的共同工作、彼此沟通以及所取得的成功的一个总结。在此基础上,找出双方在绩效周期内存在的不足,进而进行总结和提高。

  由此看来,绩效考核绝对不仅仅是对表格的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这么简单,而是包含一系列的内容,包括经理和员工以什么样的方式确定考核指标,考核指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怎么衡量,多长时间衡量一次,经理将如何以帮助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帮助帮助员工实现绩效目标并提升能力,经理和员工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沟通方式,经理是否能及时地把员工的绩效表现反馈给员工,员工是否获得了足够的资源和领导力支持,等等。绩效考核就是上述这些内容进行综合的总结,而不是简单的填表打分,填表打分只是绩效考核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我们的管理者很容易就直接进入主题,抓住考核打分不放,认为考核打分做好就是完成了绩效考核,实际上不是。注意,我们这里强调的是总结,我们除了打分之外,还要总结,要沟通,有了总结和沟通,员工才能真正获得考核打分之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对员工来说是最重要的,当然,这对于经理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员工的绩效一定意义上就是经理的绩效,员工的绩效都提高了,经理的绩效也就水涨船高了,胜任力也就获得提升了!

  其次,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员工改善绩效,这也很关键,既然我们把绩效考核定位于帮助员工改善绩效,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把目光盯在绩效考核上,就不能仅仅完成填表打分这样的简单动作,而是要做好这之外的系列工作,包括沟通、辅导、反馈等等,这些上面已经讲过,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说明一点,我们这样解释绩效考核概念,不代表就不用打分了,打分还是要打,但打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综上,我们对绩效考核的定位决定了我们的操作模式,决定了我们的收获,如果我们把绩效考核仅仅定位考核打分上,我们就只能收获怨言和愤怒,如果我们考核定位在总结和改善上,我们收获的就是成功。这一点,您信吗?我信!

沙发
发表于 2007-9-4 11:25:31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板凳
发表于 2007-11-1 09:29:2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分析的有道理,但我们的实际情况是:很多的考核条款并非是上下级有效沟通之后得出的。对子公司的考核,很多条款是集团硬性规定的,这还真像行政手段,呵呵。而且这些条款修正的可能性很小。这样的考核不能真正体现实际绩效情况,至少不能准确恰当的反应。长此以往,绩效考核真的变成鸡肋了
4
发表于 2008-1-12 09:54:3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5
发表于 2008-1-12 10:53:49 | 只看该作者
主要还是为了激励,如果绩效考核没实际意义,会适得其反,还不如不考核.
6
发表于 2008-8-9 14:42:00 | 只看该作者

赵先生的字里行间隐含的未尽之意——绩效管理是为了激励,即使用打分把员工的工作绩效分成了“三六九等”,也是为了激励——很明显,但是你认为企业的管理者会这么做吗?下面我们来分析在绩效管理中各参与者的心态。按照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关注程度,可以把“绩效影响的层次”分为所有者(可以用俗称的老板来代替)、管理者(指职业经理人)、部门经理、员工,所有者主要关心的是公司的净利润,其次是品牌美誉度、企业规模等,遵循“先生存再发展”的原则;管理者,主要关心的是首先所有者要求的目标,其次才是个人声誉等;部门经理更多的是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其次是个人升迁、不被挤垮等;员工关心的是完成自己岗位的工作任务,其次是拿到更多的工资、获得更好的升迁。这其中绩效考核只是解决了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但是对于各个层次的其他目标,缺乏关注;绩效管理可以关注多目标,但是老板愿意吗?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愿意吗?按照组织的层级原理,越到顶端职位越少,除非组织发展很快,规模很大,但是与位数众多的普通员工岗位来说,还是相当少的,员工的升迁,意味着部门经理的升迁,如果他不升职,就是被干掉;同样以此类推!所以,真正的绩效面谈是很少的,基本是无法实现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