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其它行业] [转帖]家电业中报凸现厂商“拆墙效应”

[复制链接] 0
回复
62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8-28 12:1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美日前发布2007年半年报,收入同比增长73.9%,利润同比增长106.47%。同时国美战略伙伴的中期业绩也大幅增长:海尔利润增幅接近40%,长虹预期增幅为50%,美的预计超过100%。

  一个少见的现象是,无论是家电零售还是家电制造企业的营运费用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商业与工业库存的比例也在下降。中国家电业进入了收入、利润高增长,库存、费用低增长的良好运行区域。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两高两低”局面的真正动因不是连锁企业的网络扩张,而是国美推动的拆除流通与供应之间的“流供墙”的结果。笔者预计这种“拆墙运动”将带动家电行业良性增长,对行业的优化面也将会扩大。

  整个2007上半年,国美推动海尔、索尼、美的、松下等350家大中型核心供应商与自己的ERP系统实现了对接,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中国流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无墙化互动,厂商之间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实现了畅通互动,中国家电业的配套、制造、零售的供应链实现了首次无缝对接。制造企业获得了准确的需求信息,在准确需求信息的指导下,制造企业的制造计划确切化,采购也更为科学合理,结果是让整个产业的供应链条获得了准确的运营导向,而原来产生于供应商与流通企业结合部的库存开始了有史以来的大幅降低,这对中国家电行业来讲是革命性的福音。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家电业内广为流传着一句谶语:家电制造企业生产规模达到100亿元的时候就非死即伤。这其实是家电制造企业成长的真实写照,制造企业开始宿命地认为在100亿之后自己再难成长,生产规模成为制造企业命运的魔咒。

  笔者认为这根本不是魔咒,被主观认定的魔咒是中国家电业流通效率低与流通不准确造成的库存灾难。在国美这样网络覆盖全国的大规模流通企业诞生之前,家电制造企业靠成千上万家小规模的非连锁流通企业销售自己的产品。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所对应的流通企业的数量必然大增,当流通企业群的数量大增之后,就意味着不准确订单的数量会大增,进而增加了产生大量库存的可能,大量库存的直接结果就是亏损,全国库存亏损与真实销售利润对冲之后肯定就是低利润或亏损。

  巨大的亏损反过来让制造企业停留在自己能控制的规模范围内徘徊不前。在这种流通条件的限制下,整个制造企业的运营重点不是围绕真实消费需求去开发产品、开发市场,而是像捕鼠队一样在全员控制“库存之鼠”,结果是整个行业的进步受到限制,而制造企业也一直处在一个滞胀不断的痛苦过程之中。在像国美这样的连锁企业诞生之后,供应商把产品流通带来的痛苦和怨恨发泄在连锁商身上,这就是所谓的供应与连锁的矛盾,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在国美与供应商没有实现信息化对接之前,中国家电业一直处在一个为库存而烦恼的阶段。因为没有准确的需求信息,供应商一直处在一个用过多的产品去等待订单的状态,因为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的用产品去“碰订单”的习惯的存在,每个销售旺季结束之后没有销售的产品会自然转变成库存,因为每个企业都存在巨大的库存,所以整个行业的库存成为吞噬利润的巨大肿瘤。中国空调与彩电产业历史库存都曾超过1000多万台,这就是这些行业丰产不丰收的原因。

  在产品技术变化与跌价速度都加快的情况下,在家电利润本来就很稀薄的情况下,再加上一直根除不掉的库存亏损,中国家电业的利润实际上就是被库存亏损对冲之后的残渣剩饭。而在国美拆掉了与供应商之间的“墙”的时候,整个家电板块的经营业绩马上证明了这个信息化运动的正确性和供应链优化力量的强大。 (帕勒咨询董事 罗清启)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