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主动性哪里去了?重拾态度评价

[复制链接] 2
回复
60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8-17 21:3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鹰、猎狗、马的团队

在深山中,住着一个猎人,他以打猎为生。猎人的家里,养了三种动物,分别是老鹰、猎狗、和马。每次出去狩猎,猎人都带着这三只动物一起去狩猎。这三只动物的分工也十分明确,老鹰负责飞上天,发现猎物,狗负责追逐猎物,马负责驮着主人追赶猎物,最后将猎物驮回家里。这三只动物都非常优秀,从来没有失过手。老鹰、猎狗、马彼此之间都合作的非常好。猎人按照每只动物的表现给他们发食物。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

一天,猎人在打猎的过程中受了伤,需要休养一段时间,不能出去打猎了。猎人将老鹰、猎狗、马叫到自己的床前说:“我不能出去了,但我们还要生活下去,我看你们三个已经配合了很多年了。你们今天自己出去打猎,你们也不用找大的动物,只要找一些小的动物就可以了,比如野兔、狐狸之类的。还是和以前一样,老鹰负责上天寻找猎物,猎狗负责追逐猎物并抓住猎物,马最后将猎物带回家里,你们干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回来后我会按照你们的表现给你们发食物的,干的好的有奖赏。”

三只动物也出发了,由于三只动物之间一向分工明确,所以,也不多说,按照各自的方式开始行动了。老鹰上天后,发现在丛林中有一只兔子,立刻告诉猎狗,猎狗按照老鹰指引的方向向前飞奔,马跟在猎狗的后面。老鹰仔细的观察,发现刚才的动物向西跑去,就提醒猎狗说:“注意、注意,前面的兔子向西跑去了。”猎狗向西追去。“兔子又向南跑了”,猎狗又向南跑去。

兔子又向西跑去,由于兔子不断的变换自己奔跑的方向,猎狗距离兔子的距离越来越远。老鹰想,这样怎么也抓不着呀!于是,一个俯冲,将猎物抓住。又带上天空,将兔子摔死。猎狗这才一下子冲过去,咬住猎物,带着猎物回到了家。猎人很高兴,也没有询问打猎的具体过程,按照出发前的承诺,给大家发放了食物。

晚上,三只动物互相埋怨起来。

猎狗说:“老鹰,你的工作是指引方向,不用管我的事情,你去抓兔子是怎么回事!要是猎人知道了,还会觉得我没有做好呢。”

马说:“猎狗,运回猎物是我的工作,你怎么会管我的工作呢?”

老鹰说:“我好心才帮你的,要不然你怎能抓住猎物呢?”

猎狗说:“我的事不用别人管,要是出了问题,你负责?”

马又说:“猎狗,这也是我想对你说的。”

老鹰说:“好,这样我们各负其责,我负责发现猎物与指引方向。”

猎狗说:“我负责抓猎物。”

马说:“我负责运回猎物。我们谁也不用管谁。幸好猎人没有询问我们是怎样抓到猎物的,要是知道了,你老鹰发两份食物,猎狗发一份食物,而我却只有看着你们享用了。”

第二天,三只动物又出去打猎,大家互相之间不说话,按照昨晚的约定工作。

老鹰升上天空,发现树林里面有一只兔子。发出了信号,猎狗按照老鹰的指示去抓兔子。就要抓住兔子的时候,突然,从旁边窜出来了一只狼,和猎狗撕打起来。猎狗身上顿时伤痕累累。

老鹰想:“要不要去帮他呢?帮他,说不定被骂,不帮,不但抓不住猎物,反而猎狗会受伤。”想想昨晚被猎狗骂了,决定各司其职,我只要管好我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马这时候也看见了,是不是帮帮猎狗,去踢狼一脚呢,但是仔细一想昨天晚上的事情,各司其职,不管。

猎狗继续和狼撕咬,最后虽然胜利地赶走了狼,却也伤痕累累。三只动物空手回到了家。

猎人看见没有猎物带回来,猎狗却伤痕累累,问清了原因后把三个家伙都训了一遍,晚上,大家谁也没有得到食物。

三个家伙耷啦着脑袋,在心里开始嘀咕:各司其职明确分工应该很好,老鹰错了吗?老鹰以前主动帮助过猎狗,但猎狗不愿意接受老鹰的帮助,老鹰好象没有错。猎狗错了吗?猎狗觉得自己的工作,自己要负责,因为如果别人来帮助,出了问题,猎狗自己还是要负责。马错了吗?马也是遵守自己的职责,马也没有错。猎人错了吗?猎人为他们进行了分工,希望他们能够各负其责,按照他们的工作成绩发放食物,激励他们做得更好,猎人的初衷也没有错。

那如果大家都没有错,那是出了什么问题呢?对于猎人来说,第二天没有得到猎物是事实。

“有意思,有意思,好象都没有问题呀,我们以前上一次在这里探讨过,能够分清楚责任,就分清责任,这样容易出成绩,容易考核,容易找出问题的最根本原因,从而促进工作。今天蔡老师讲了这个故事,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导致这个问题的出现呢?”陈总问到。

“我更不明白了,我上周回去刚给我公司的几个人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进行考核。这回看来是不是明确的分工又出了问题。”李总说。

“对了,前几天我给他们分工的时候,我下面人好象很不适应,他对我说,老李,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的事情我再也不管,我就做好我这块工作就可以了。”李总又补充到。

“对,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林经理说。“我的房东是国内一家大型IT企业A公司工作的工作人员,昨天,他到家里来,和我聊天,他讲的话很有意思。与大家分享一下。”

1、大企业病是怎么产生的

房东范先生以前在一家国内知名IT企业A公司工作,A公司已经现在已经成为年销售额超过了200亿元。范先生在A公司的创业初期就加入了公司。

在公司创业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加班是经常的,有时候吃在企业,住在企业,工作虽然艰苦,大家都理解;而且,大家都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体现在工作上,比如拜托别人做了什么事情,只要是对企业有利,就一定会去帮忙;另外,如果发现别人在工作中有什么隐患,大家都会主动向当事人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企业里的氛围非常好,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企业出力,一切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企业发展的非常迅速,销售额蒸蒸日上。公司的凝聚力也非常强。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加强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分工也更加细致,员工数已经过万人,并多次为企业请来管理顾问公司为A公司把脉。

公司的各种规范建立起来了,工作职责更加明确了,绩效管理也更加科学,并且把量化考核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推行。随着规范的建立,也出现了问题。

以前大家都非常热情帮助同事工作,现在大家都不愿意为别人主动服务,更不愿意为别人主动提出意见。拿大家的话来说,就是大家:“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由于考核不能包括工作中的所有内容,直接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考核什么,做什么,不考核什么,就不做什么。时间一长,创业初期的热情都没有了。以前,A公司引以为豪的就是“灵活、主动、积极”的工作氛围,嘲笑竞争对手都是“大笨象”。但在不知不觉中A公司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大笨象”。按说各项工作规范后,应该降低了风险,使用了更加科学、细致、明确的工作方法,职责更加清晰了。但是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大家也说不出来哪里有不对劲的地方。

后来,范先生后来离开了A公司,又去了跨国企业B公司,本来心目中的B公司在这些方面是非常好的,但是实际上B和A的后期没有多大的区别。范先生先后有很多朋友也离开了A公司去了跨国公司,大家后来交流起来,觉得是一样的。范先生现在开始自己创业了,公司已经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了几十个人,随着自己公司的扩大,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到底是否应该将职责划分的非常清晰,制订分工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如果不这样,工作组织可能就会发生问题,企业现在还小,可能经不起大的起落;如果这样做,又害怕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尤其是主动为他人提供服务,为他人主动提供改善信息的积极性。到底是应该怎样,范先生自己也很困惑。

“当范先生问我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因为我们公司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林经理说。

“你们都把我说糊涂了”李总不解道,“看来,你们这些管理顾问没有真正的帮助别人,反而给别人带来了麻烦呀。算了,蔡老师,你也别做顾问了,还是我以前和你说的,来我公司专门帮我吧!”

“哈,李总,你怎么老是偷换概念,企业运作中出问题是正常的,和管理顾问没有直接的关系。看来我们需要认真的思考,到底怎样做才好。”林经理说。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其问题的实质是制度、流程、规则只强调了一些工作以后,很多没有强调的内容,大家就疏忽了。”姜老师解释说。

“我觉得也是这样的,规范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如果规范偏离了问题的本质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张经理说。

“你们说的这些故事真有意思,这回真有收获。”马经理说,他是第一次来参加这个聚会。

2、管它呢,有人负责

“我在一家日本公司的制造部工作,负责管理设备、制造两个部门。我经常为这两个部门怎样协调配合伤透脑筋。”马经理说。

“那你给我们介绍介绍可以吗?”蔡老师说。

“好的,为了使这两个部门各司其职,我也花了很多时间,动了很多脑筋。”马经理开始讲述他们公司的故事。

一开始的时候,在内部并没有什么职责与规范,管理属于粗放型的管理,基本上是由制造部门负责使用设备,设备部门负责修理设备,两个部门经常会发生争吵。制造部门经常投诉设备部门修理时间慢,修理不及时;修理部门经常投诉说制造部门设备使用不当。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经常这样争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决定分清职责,引进考核管理。对于设备部门,我采用修理的及时率来进行考核,就是每次除了设备事故后,多长时间能完成修理;对于制造部门,我采取由于设备使用不当而造成的设备使用故障次数来进行考核。这样考核,大家的争吵减少了很多。

风平浪静了一段时间后,虽然大家都不争吵了,我一看季度的报表,大吃了一惊,原来发生很少的事故,现在发生的次数却变多了。我找几个部门进行访谈,才知道原因。

原来不采取考核的时候,大家虽然经常为一些问题争吵不休,但是都会主动找出问题,发现问题。比如:以前制造部门发现设备隐患,会主动联络设备部门,而设备部门的修理人员也经常会在现场进行巡查,一是发现设备隐患,一是检查制造部门的工人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是否会有什么问题。现在用设备检修的及时完成率来进行考核,导致设备部门只管修理就可以了,不用去现场检查制造部门的工人是否使用不当;对于制造部门来说,以前当感觉到有什么设备隐患的时候,会主动向设备部门提出,进行检查与修理,现在用设备使用不当才造成的次数来进行考核,设备只要不是自己用坏的,就不关自己的事了。发现隐患也不会主动找设备部门提出,反正坏了就去找设备部修理就可以了。工作中的主动配合与提高就没有了。

“马经理,你多设置几个考核指标是不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林经理说。

“我刚才只是介绍了这两个部门的一块工作,他们本身就有很多指标,我们搞考核、做目标管理的时候,指标多了就一定操作不好,尤其对于现有的企业,素质普遍都不是很高,考核指标只要超过了5个基本上就没有办法操作。从表面上看,不考核的部分好象是大家的职责,都很清楚,但公司的改善,整体的提高却和我们的想象中有些差距。就象刚才说的老鹰、猎狗、马的故事是一样的。”

“是呀,这也是今天我们需要讨论的、去解决的问题。”蔡老师说。

“快说吧,我着急死了。我发现你们几个有一个特点,就是你们总是先说了一大堆问题,再说问题的过程中,说的我的心痒痒的。别吊我的胃口了。”李总又着急了。

第三节  还是需要态度评价

1、不可能全部量化

蔡老师喝了一口水,开始了他的发言。

“我觉得在我们以前的讨论中涉及到过这些问题。考核也有其发展的过程,经过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8-17 21:32:16 | 只看该作者
 

观察印象法:指对某人工作行为过程进行观察,根据观察者所留下的印象,与观察者认为应该的标准之间的差距,得出评估结论。如上级对下级员工的口头评价,向周围同事口头征寻被调查者的评价等。这种方法在简单绩效评估时经常使用。

德能勤绩法:指对一个人的工作过程和结果从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勤奋程度、工作成果等方面依次与有一定针对性的标准进行比较,得出各个方面的评估结果,然后再进行综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对管理人员进行评价时经常使用。

绩效要素法:指对工作的过程步骤、组成部分、结果表现,工作者针对该工作的行为活动、绩效支持和保证因素等各个方面进行分解,用分解的要素作为考核内容的绩效考核方法。
目标指标法:指对被评估者评估期的工作行为、工作结果预先设立要达到的标准或评估指标,待评估期末,依此评估达到标准的程度或达到的指标值,得出评估结果的方法。典型的目标指标法是目标管理考核法,事先制订工作任务的目标,中间参入过程管理,最后看结果达到与否。

经过这几个阶段后,我们的问题都解决了吗?我觉得我们的考核走进了一个误区,就是我们现在抛弃了“德能勤绩”,发展了量化考核,大家好象突然发现了一个绩效管理的法宝,“量化”考核已经被神化了。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发现,由于量化考核无法覆盖到所有工作范围,就会导致不考核的地方,没有人愿意去做的现象产生。我觉得不能片面的理解量化考核,而是要灵活的运用,除了量化的考核外,诸如以前被很多企业所抛弃的“正确性、迅速性、贡献度、积极性、协调性、知识技能、理解力、说明力、整理力、进取心、诚实性”等等,不能完全量化的而表示一定范围的部分,也是有必要采用的。

如果我们想将所有的考核都用量化考核来做,那将会导致非常高的考核成本。比如前一段时间,我在一个企业做考核,该企业是一个化工企业,其生产过程是流程型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生产过程最后得到物质的“收率”(产品在最后生产出来的物质中所占有的百分比),这个生产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生产工序,会经过几个车间。按说每个车间对最后的“收率”都有影响,如果想划分清楚职责,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需要花费高额的费用来购买仪器仪表。所以最后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引进了关于工作态度的考核。”

“哈哈,蔡老师又来了一段‘宏论’”马经理说。

“刚才你所说的诸如正确性、迅速性、积极性、协调性、进取心等等,都是我们用过的,就是对工作态度的考核,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指标,这些态度的考核就更难以操作。我想,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落实到具体上,就不一定行了。‘宏论’毕竟需要落实,才会对企业产生具体的作用。”马经理好象对蔡老师刚才的发言有点不满。也难怪,马经理来这里本来是想解决刚才自己所说的问题的,但好象没有达到目的。

“我觉得态度的考核虽然重要,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很难操作的。我也曾经为这个问题苦恼过,后来与公司老总商量,最后还是放弃了这考核。”林经理说。

“最近你们看足球了吧,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些。我觉得他说的不错,做事情之前,首先是需要有良好的态度。但是不知道老米是怎么操作的,如果他有什么好办法,那推广起来,老米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就不只是足球和做广告,还会对企业也有贡献呀。哈哈哈——”李总笑着说,大家也跟着笑起来,凝重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我觉得态度还是可以进行考核的。我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们公司的考核就做的不错,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蔡老师说。

“好呀,好呀。”大家附和说。

C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汽车配件的企业,销售额为18亿元。共有员工1200人,人均生产率比较高。C公司的考核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刚开始,公司使用的是“德能勤绩”的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并且在每年的年底对各个部门的人员采取末位淘汰制度。运用了一年,也淘汰了一些员工,发现使用这样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管理人员对考核的尺度理解不一致,有的管理人员给下属的分数普遍偏高,有些得了“优秀”的员工,在别的部门却只能得到中良或中;有些部门管理人员评分太严厉,部门员工所得的分数普遍偏低,本部门得了良的分数的员工,在别的部门却可以得到高的分数。有些部门的员工普遍优秀,在优秀的员工中也要进行淘汰,这些员工如果在别的部门是根本不会被淘汰的。大家纷纷向公司领导反应了这些问题。

C公司的领导也觉得这些问题。于是放弃了“德能勤绩”的考核。采用KPI(关键业绩指标)量化指标的方式对公司的各个部门、各岗位进行考核。采用了KPI考核后,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指标的考核是需要花费很多考核成本的,各个部门的文件、表单增加了很多。指标一多,就发现很多指标的考核数据很难采集,而且考核指标一多,大家对自己的指标不在乎了,因为一个指标做不好,就扣除几分,对自己的综合业绩根本就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考核又陷入了尴尬的地步。

于是,公司决定按照二八原则进行考核,各个部门、岗位只选择最重要的几个指标进行考核,但是却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不考核的事情就不做,不关自己事情的事情就不管。效率并没有得到提高,组织的氛围反而变的不好了。

2、你的态度好,是几级?

C公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向管理专家求教与系统的思考后,保留了量化考核的优点,又增加了对工作态度的考核。但态度考核与量化考核分开,态度考核不会每月进行考核,而是每季度进行一次考评。态度的考核同样也分成了很多要素,将工作态度分解后,虽然还不能完全量化,但是在操作上已经提高了很多。C公司将工作态度分解为如下几个因素:

1)团队精神:在团队目标下,对团队利益和协作的共同的认知。 通过绩效证据反映。

级别 定义

一级 能在团队中配合其他成员,有一定的合作精神,态度端正,有时会考虑团队目标与利益。

二级 尊重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能在团队中积极配合其他成员,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态度端正,当团队目标与利益与个人目标与利益冲突时,总是以团队为先。

三级 经常为团队提出有意义、建设性的意见,当团队目标与利益与个人目标与利益冲突时,总是以团队为先。

四级 能加强团队中其它成员的合作意识,能加强跨部门团队的合作意识,当团队目标与利益与个人目标与利益冲突时,总是以团队为先。

五级 能管理团队成为一个高度配合、互相信任与支持的团队,并与其它团队紧密配合,团队成员都能做到当团队目标与利益与个人目标与利益冲突时,绝对以团队为先。

板凳
发表于 2008-2-21 11:46:08 | 只看该作者

天火1999,非常感谢你提供的资料。急切盼望后续资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