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美国商业部资助马克·波拉特在其出版的九卷研究报告《信息经济》中,提出了信息产业,并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分类体系,波拉特将从事信息活动的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第一信息部门是直接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制造、电信、印刷、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宣传、会计工作、教育等。第二信息部门是信息生产仅供自身消费的大部分政府公共部门和一切私人企业的管理部门。按照2003国家统计局《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文件(国统字[2003]14号),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属于第三产业,这也是大家所说的广义的电子信息产业,即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四大部分:即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业、通信和信息传播业以及信息内容服务业。 狭义的电信产业由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服务接人商、内容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业务代理商等组成。电信产业中从事电信基本业务,即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数据和基本话音通信服务的电信运营商是最重要的部分,位于产业链的最前端,决定了下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决定了整个产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研究电信产业实际上主要是以电信运营商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产业结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以及政府的公共政策。本文以电信运营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产业特点、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政府产业政策等来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分析,并做出优化产业结构的结论。 一、电信产业的经济特征分析 电信业作为信息服务业,具有其独特的产业经济特征,具体表现在: 1、生产的网络性 网络是电信业生产运作的物质基础,网络不仅是信息处理和传递的载体,其网络性还表现在电信服务的全程全网性和互联互通性。 2、产品的服务性 电信作为服务业,具有服务类无形产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生产与消费过程的同时性、服务的不可存储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逆转性。 3、通信产业的基础设施性 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由于电信网络属于此过程的共同外部条件,具有非常广泛的外部经济性,因此,电信网络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并提供普遍服务。其它产业由于使用通信服务可以带来巨大效益,即其外部经济性表现在时间节约和效率的提高上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其它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的外部经济性。 4、市场的可竞争性 电信业规模经济性的存在使得更大规模的企业在成本上优于小规模企业,从而将小企业排斥在市场之外,因而该行业是自然垄断的,但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技术进步,目前国内的电信业已经是可竞争的寡头垄断市场。但电信业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特点也决定了电信竞争的有限性。有限竞争的寡头市场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信业的垄断弊病,又避免了电信市场的过度竞争,因此,寡头竞争市场结构将是电信业实现有效竞争的理性选择。 二、国内电信业经济增长方式分析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是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重要工具。本文运用这一分析工具来研究1991年至2003年我国电信产业的经济增长,通过分析来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产业产出增长的指标,采用的是电信行业的业务量。 关于垄断性产业的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根据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在分析电信产业增长因素时,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分别确定为0.63和0.37。 注:数字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分析表明,从总产出和要素的增长率来看,中国电信产业业务量的增长主要是靠资本投入的增长获得,而不是技术进步。其中,93、94年是我国电信产业技术进步增长率最好时期,之后逐年下降。 2、产业资本投入指标,采用的是电信产业的资金总额,包括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金。 从要素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来看,很明显,90年代以来行业较高的经济增长效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贡献率超过了资本的贡献率,但不稳定。这就说明,90年代以来我国电信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既不属于“粗放型”,也不属于“集约型”,而是粗放与集约“并重型”。换言之,是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时期。 3、产业劳动投入指标,采用的是产业的年末职工人数。 数据表明,劳动生产率在逐年下降。资本生产率的变动受经济体制、企业管理、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下降或者持续上升,除了客观原因外,也反映了资本的利用效率、配置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4、经济效益变动分析。 衡量垄断产业经济效益的变动可以采用多个指标。本文选用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利润、资金利税率、产值利税率、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等五个指标来进行分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字(略),在上述反映垄断产业经济效益的5个指标中,资金利税率、产值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是下降的。需要指出的是,在反映垄断产业经济效益的众多指标中,资金利税率处于核心地位。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资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资金运用的效率应当成为考察经济效益的关键性指标。从这一角度来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垄断产业经济效应在高速增长中并没有提高,而是呈不断下降趋势。 通过电信产业增长因素分析来看,近年来,技术进步的增长率虽然不是很显著,但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加。这表明,宏观上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垄断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但垄断产业产出增长仍然是要素投入增长、特别是资本要素投入增长带动的。从垄断产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来看,劳动生产率呈稳定增长之势,电信产业资本生产率稳定增长,但也反映出垄断产业资本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还存在不少问题。从垄断产业经济效益指标变动来看,作为关键性指标的资金利税率不断下降,反映了垄断产业运行质量不高。因此,近几年来增长方式从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来看,进入集约型,但资本投入的粗放型导致了这种集约型增长方式还具有鲜明的粗放特征,还不稳定。换言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垄断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既不属于“粗放型”,也不属于“集约型”,而是粗放与集约“并重型”,或者是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时期。要实现垄断产业增长方式的彻底转换,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 三、国内电信产业结构分析 决定电信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政策管制等,目前,我国电信业的产业结构特点主要是: 1、产业集中度高 目前我国电信市场共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星通信公司六家基础电信企业。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电信业务许可证制度,六家中只有中国联通拥有电信全业务经营牌照。基础电信业务市场上,移动电话业务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双寡头经营,固定电话业务由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四家经营。因此产业集中度高。特别是在移动通信市场,中国联通的成长和发展尚没有形成与中国移动对称的双寡头格局,中国移动的主垄断效应十分突出。 2、产品基本同质化
通信运营商的产品和其他行业的有形产品相比较为特殊,它由网络、业务和提供的服务组成,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发生。由于目前通信产业都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传输和交换设备,采用了先进的通信技术,总的来说各大运营商主要是提供话音业务和服务,话音收人依存度很高,并且话音业务相互之间没有大的差别。尽管近年来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运营商积极开发数据通信业务,但数据业务量和收人与话音业务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3、进入和退出壁垒高
中国电信等我国主要通信运营商从完全垄断的邮电行业演变而来,中国联通的成立和发展带有浓厚的国家政策倾斜的色彩。近年来运营商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资本运作,资金、技术、规模、品牌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中国加人WTO时与成员国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外资进人通信基本业务的比例不得超过50%。因此新企业很难进人通信行业。同时由于通信寡头投人资本量大,“沉没成本”高,因而一旦进人就难以退出。
4、政策管制不利。由于电信的普遍服务功能及其产业的经济特性,政府需对此产业进行管制,这也是形成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从政策来看,在拆分之前中国电信业规制政策主要是市场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而目前的规制政策重点体现在对电信资费和互联互通的监管。很明显,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上缺乏力度,在资费监管上也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标准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关于判断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目前常见的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考察,即
1、与“标准结构”的差异;
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统计回归出产业结构的“标准发展模式”。这些“标准发展模式”是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轨迹的综合描述,反映了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的某种规律。
2、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
产出结构对市场需求结构的适应程度为检验一产业结构系统是否合理时,应当注意的是:
1)由于市场需求的易变性和产出结构相对的滞后性及刚性等特点,产出结构和完全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结构,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2)产出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间的偏差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即总量偏差和结构偏差。
3)产出结构对市场需求的适应一般可通过产品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和生产能力调整的方式给予调整和解决,但这三种调整方式在适应程度和适应时间上是不同的。
3、产业间均衡的比例关系。
4、对资源的合理使用;
对资源的合理使用,一般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一个特定的产业结构系统,其要素就是各个不同的产业。这些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便构成了系统的结构。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特定的功能。
对于一特定的产业结构系统而言,可利用的资源一般有两类获取渠道,即系统内部的资源和系统外部的资源。
5、可持续地发展。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当是:首先强调了发展,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是放在第一位的;当前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后代人将来的发展需要,不能为了目前的过度需求而进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生产。
五、电信业产业结构优化建议(结论)
通过上述对电信业产业特点、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分析,对于本产业的结构优化建议如下: 企业重组改变产业结构,从而加强企业行为,改善经营绩效。具体方案为拆分中国联通,将其GSM网划归中国电信,CDMA网划归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兼并中国铁通,形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给三家公司全部发放3G牌照,如此以来,电信和网通即可以凭借其优势的固网资源发展移动业务,改变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
2、在电信管制方面,首先是组织建设职责明晰,针对我国目前电信市场结构,应仿照英国管制的模式。建立高度独立的电信管制体系英国电信管制办公室(OFEEL)是监管电信产业的管制机构,除拥有运作上的独立性外,还被赋予电信管制者本身极大的自由裁量权;英国电信政策制定机构和管制机构的相互分离。电信政策的制定主要是由贸易产业部(DTI)负责,而政策的运作,即具体的管制工作则由OFTEL来负责,这种做法从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电信政策制定和执行相互间的独立,并保证了透明度和公正性。目前中国的信息产业部既是中国电信政策的制定者,又是电信市场的管制者,这种双重身份的统一很难保证其在管制中的公正性,并且存在人员结构非专业、精力分散、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因此,我国需要建立专业的、由经济学家、技术专家等组成的电信管制机构,保持其与部委的相对独立性,以确保管制过程的客观与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