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 第一要热爱学习。要视知识为食粮,可以不吃饭,可以不玩乐,但不能不学习,所以,有朋友戏称九型人格中的第五型(爱知识型)比较适合做培训师。
第二要善于学习。人有三种学习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视觉型的人要大量看书,听觉型的人要听人讲,动觉型的人要互动要行动。
要多看书,注意几点:1)看书首先要看大师级的书,大师级的书用字字珠玑形容有些夸张,但起码是韵味无穷,值得反复看,中国目前无良的出版商与枪手太多,以致害人时间害人钱财,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的确有些无奈与悲哀;2)一个时间段(如3个月)看同一类型的书,一般同一类型的书看到7本以上才能形成知识的结构化;3)看书要比较着看,不要局限在要不要全部读懂上,因为后面看到其他的书,自然对前面没懂的就会懂;4)看书要学会复习与复述,复习就是再看以前画过杠杠的作过批注的,复述就是将你看的核心要点讲给别人听;5)要看最新的书评与推荐书目。(我也特别整理过书目)
要看评论,报纸的评论版,网络上的评论,专业杂志上的评论,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评论要多看,资讯的及时性是必须的。
要看各式企业内部资料,WORD与PPT版在网络上免费海量下载,比如“栖息谷”、“智慧谷”、“HR沙龙”等等网站即是。
要听讲座与培训,电话上的名家讲坛,网络上下载的各种视频与演讲MP3,现场的各式培训。
要看电脑视剧,徽商、晋商、大染坊、三国、水浒、康熙帝国等,都可以学到经营与管理。
要参与培训界讲师圈互动交流。
要定下一个Niche Market(小的细分领域或专题)去学习,学到一定程度才叫研究。我想如果以看书计的话,至少同一个主题至少要看30-50本书,才能叫研究吧。
二、观察
第一要有好奇心。对新事物有好奇心、好奇之余是思考,比如中国企业兼并西方企业水土失调现象、甚至超女现象,只要有益于自己的培训演讲主题,都可以找资料看一看;对日常事物更要有好奇心,有人吵嘴时赶紧观察其沟通技巧到位不,有人买东西杀价要立即学谈判技巧,带小孩中间有大量的管理可以学习,在大陆让座老人家赞在香港让座老人家不满意,可以学习文化与沟通...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个人居然能利用生活来学习,绝对是培训师的好苗子。
第二要有一定的理论根基。观察表象是不够的,要能够用模式去分析,所以你必须至少掌握一种模式,做培训师的,要善于将生活的表象,用自己研究理论的模式先来套一套、分析看看,说不定是另一种视角别有一番意思呢。
比如:带小孩与教育小孩,我早期研究这个纯粹是因为迎接我们家的宝贝,还有就是心理治疗的一部分(心理治疗很多时候都会回到童年),后来发现,家长教小孩与经理带部属是一个道理,把小孩看成是部属,把大人看成是经理,管理之道与亲子之道居然有太多的相通。很多家庭,大人围着小孩转,小孩动口,大人动手,完全将部属经理关系倒了个。就象小孩在地上撒泼,大人用冰淇淋来哄小孩起来,实际上就是管理中的赏罚错位。你不希望小孩下次继续在地上打滚,你为什么要奖赏呢?实在是错的远矣。所以,将管理的一些理论与生活中见到的各种现象去联系观察分析,乐趣多多,进步也多多。
三、思考
迪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思考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思考也是人活着的终极目的之一。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的时候,自己的杯子是要倒空的,所以要象海绵一样不断增加,我无论是听谁的课,都是极其认真的,不认真一定会漏掉东西;但学来学去,毕竟还是他人的东西,要变成自己的东西,就一定要思考,要减少别人的东西成为自己的东西。观察其实是介于学习与思考的中间地带。
第一,要有思考的欲望与习惯,要多动脑,勤动脑,要怀疑,要批判,要问为什么,要连续问为什么,在思考的同时立即记下来;
第二,要有思考的方法与技能,归纳就是要比较,比较就是要分出异同,演绎就是要推理,推理就是要举一反三地将一个理论原理用在不同的现象上,还有要学会水平思考即发散的创造性思考;
第三,要有思考的理论基础,要学习从不同的理论背景思考问题,就需要懂管理、历史、心理、哲学、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知识与理论;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不吃饭不要紧,不玩乐不要紧,不赚钱不要紧,不旅游不要紧,不读书不要紧,不识字不要紧,不思考最可悲,做一个有心人,有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能悟知、悟性、悟道。(作者:杨发明, 于2007年1月22日深圳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