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洗脚 转贴自:锐圆江湖
刘邦是江苏沛郡丰邑(现在的丰县)人,在兄弟四个中排老三,刘邦的老爸是一位普老(普通老百姓),前面生的三个儿子分别叫刘大、刘二、刘三(刘伯、刘仲、刘季),老四叫刘交,和前三个哥哥不是一个妈,比刘邦也小十多岁,或许是刘邦发迹后帮他老爹找的二奶生的也未可知。 刘邦未出道之前,和韩信一样,也是整日游手好闲,常常到酒店里赊酒,醉哪儿躺哪儿。看来当时江苏一带年轻人失业率很高。刘邦后来混上了泗水亭长,十里一亭,要说管的地界也不小,相当于现在的乡长,但当时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亭长不可能像今天的乡长掌握那么多资源,像东莞一个镇长(乡级),随便贪贪就一个亿,那时候实行小政府大社会,亭长充其量管管治安,估计工资还不是国家财政拨款。刘邦的权力在今天的实际购买力,也就是一个合同制民警或者城管,这个职务在当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混吃混喝。 如果在太平盛世,像刘邦这样的基层干部,一没有当官的老子,二没有敲门的文凭,到乡镇一级也就再很难进步了,但和同时代同乡的韩信比,也算成功人士了。韩信腰里挂个宝剑,成天在乡下晃悠,除了扮酷,就是挨饿。还是新社会好啊,韩信今天要是在家乡混不下去,还可以到外边打工,闯闯世界,说不定就发了。我发现,到外面打工的一般都是在家乡没有什么资源和靠山的。 坐在上海或深圳高级写字楼里的做白领的韩信瞧不起当乡长的刘邦,当乡长的刘邦表面上工资不如韩信高,世面似乎也没有韩信见得多,但他也看不起韩信。刘邦不光对外出打工的看不起,就是对考上清华北大外出读书的也看不起,刘邦虽然官小,但在乡里也是土皇帝,小酒喝喝,小流氓管管,村村都有丈母娘,夜夜都到洗脚房。后来发迹了更是这样,每当有教授专家上门的时候,他就大模大样地半躺在床上,一边让两个漂亮MM给他做足底,一边和客人谈笑风生。刘邦的这种作风激怒了几代以及几十代的知识分子,从史籍到互联网,文人都骂他是个流氓。 其实这都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补偿,只有上尉军衔的拿破仑就爱坐在马桶给将军们面授机宜,前些时候有部电视剧《走向共和》,其中有个场景也是袁世凯做总统后,在新式的洗手间里和手下的重臣商量事情,一边如厕一边办公和一边洗脚一边见客一样,不能以不礼貌简单论之,这是一种成功人士的心理满足形式。所以单就这场戏,我就认为导演颇见功力。话说到这儿,也不妨提提江苏的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也有在马桶上办公的习惯,回忆记录此事的是他的秘书,当然作者给的理由是周总理患有便秘,为了不浪费时间,每天早上周总理就和他的秘书班子在卫生间议事。周公待人接物非常儒雅,礼数周到,这是史有公论、世有公论的,他不仅对客人朋友执礼甚恭,对待部下也常是衣冠楚楚,极为客气,何以唯独对秘书们“放浪形骸”? 秘书在古代,就是所谓“近侍”、“左右”也。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评价老人家时说:“主席能治天下,不能治左右。”为什么,左右太近了,近则不敬,近则狎,你很随便,拉屎撒尿都不回避,他以为和你很亲近,不免要登鼻子上脸。什么人常在左右呢?女人和小人,所以孔夫子讲“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乍一听是损害妇女儿童权益的,其实这句话是给刘邦这样的人讲的,喜欢干涉朝政的皇后、宠妃、洗脚的MM和太监、内侍等等,都是“难养”(也就是难以控制)的。 刘邦从流氓到皇帝,其中的道理,央视百家讲坛超级男生易中天总结的不错: 出身虽差,但运气好; 实力虽弱,但胆子大; 毛病虽多,但改得快; 水平虽差,但悟性高。 所以,刘邦洗脚,可以算作一种伟人风度,至于今天常常到洗脚房的各位哥哥弟弟,不要想太多了,洗洗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