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ruixutao - 

[谈天说地] [讨论]父母官,你凭什么让他们自己去找丢失的亲人!

[复制链接] 20
回复
553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23:22:15 | 只看该作者

新京报记者谈采访山西黑砖窑事件幕后(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17:58 新浪嘉宾访谈
新京报记者谈采访山西黑砖窑事件幕后(实录)
新京报深度报道主编刘炳路做客新浪网。

新京报记者谈采访山西黑砖窑事件幕后(实录)
新京报深度报道记者刘伟做客新浪网。

聊天视频
 刘伟:黑砖窑民工住处像猪窝  刘伟:媒体对事实的还原还不够
 刘伟:采访的阻力比较大  刘炳路:官商勾结造成调查难度大
 刘炳路:利益促使包工头降低砖窑成本  刘伟:残障人士被遣返后不知去向
 刘炳路:非法用工并非山西个别现象

    今年5月,山西洪洞警方破获一起黑砖场虐工案,解救出31名民工,其中有部分童工。之后,数百失踪儿童的父母在网上联名发帖寻子,案件引起中央震动,胡锦涛等相继作出批示,山西省长于幼军道歉。

  案件发生后,全国媒体蜂拥而至,对山西黑砖窑事件进行采访报道。随着案件的逐步明朗,疑问也越来越多。上千名孩子哪去了?残疾智障人士哪去了?人贩子哪去了?谁为受害者伤痛买单?为何没早发现官窑勾结?哪些官员应为此事负责?

  带着上述疑问,新浪网于6月25日邀请《新京报》深度报道部主编刘炳路、深度报道记者刘伟走进聊天室,就采访山西黑砖窑事件背后的故事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马骧(blog):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下午好,这里是新浪宽频直播间,我是马骧。近些天来,山西黑砖窑事件引起很多人关注,很多网友在我们留言板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请到两位资深记者做客新浪,和您分享他们的感受以及他们亲眼目睹的一些事情。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在我左手边是《新京报》深度报道部主编刘炳路。

   刘炳路(blog):新浪的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马骧:另外一位是《新京报》深度报道部记者刘伟。

   刘伟:新浪网友好。

  主持人马骧:黑砖窑事件可以说引起了轩然大波,事情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仍存有一些疑问。首先想请两位谈一谈,你们最早知道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如何关注和报道这件事情的?

   刘炳路:最早是山西媒体刊发了一个消息,在山西,有些砖厂雇佣一些呆傻的人,囚在那里,当时《新京报》引用了这个消息,反响比较大。紧随其后,网上出现了400名家长,都是河南的,发帖寻找自己的孩子,他们说这些人有可能被拐卖到山西做了童工,到了一些砖厂。沿着这些线索,我们先是派了一些记者联系这些家长,跟他们做一些对话,追问前后经过,后来其它媒体也跟上,包括河南当地电视台一些记者,也沿着他们寻找孩子这样一条线索,去采访报道,最终这个事情被逐渐揭露出来,后来我们又派了几名记者去那边采访。

  主持人马骧:这个过程中,刘伟到了山西。

   刘伟:对。

  主持人马骧:什么时候去的?那个时候你接触现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刘伟:我是上上个星期四的早晨到的。走之前,我跟当地媒体朋友联系好。因为那个地方面很广,事发地有临汾、晋城、运城,相隔很远。我先到了洪洞县,发现现场已经被推平了,但是工人们住的屋子还在,用钢筋锁上了,我就把那个东西撬开了。到了里面,我感觉一个正常人大概能在里面呆个5分钟吧,有一种窒息感,简直不能想像。

  主持人马骧:窒息是因为味道,还是因为其它原因?

   刘伟:有味觉上的冲击,也有视觉上的冲击,都很强烈。那里边看不到一丝应当人呆的那种痕迹,就像猪窝一样,很阴暗,很潮湿,墙上还有一些污秽不堪的东西,包括人的排泄物。

  主持人马骧:还保留着原样,虽然给锁上了。

   刘炳路:那个屋子的原样基本上保留着。

  主持人马骧:你采访的任务是什么?刘伟走之前,刘炳路有没有给交代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关注和目标?

   刘炳路:在《新京报》做深度报道,记者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应该承担两个职责。第一,发动态消息,也就是说你要揭开这个事件是怎么样子,采访各方意见。另外,还应肩负一个职责就是深度报道,通过这个事件,找个角度,揭示事件背后的东西。他应该肩负这两个任务去。

  主持人马骧:周四去,哪天回来?

   刘伟:昨天(6月24日)晚上回来。

  主持人马骧:这两个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刘炳路:我自己感觉还可以(笑),应该说我们对这件事的思考做得还不错。我们并不是第一家报道此事的媒体,但是在后面的跟进中,我自己觉得做得还可以。

  主持人马骧:刘伟,我看到一个网友问了,他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很震惊,也很痛心。当然他没有机会去现场看一看。我们刚才说了一个小片段。这位网友问,作为深处一线的记者,你还有其它印象深刻的事情,跟我们分享?

   刘伟:我觉得,虽然我们(记者)经历了,但是我们对于事实的还原还不够。这里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一些外在因素。比如说我们对于事实的披露,以及数字都来自官方,这些数字延迟的时间很长,而我们本身力量也很有限。因为事件涉及面太广,洪洞县只是一个很小的点。所以,我们感觉对于整个事件的揭露,到目前为止并不足够。

  主持人马骧:现在还有记者在前方吗?

   刘炳路:没有了,但是我们照样会关注这个事情。

   刘伟:对,对。

   网友:刘伟去了几天?走访了几个地方?见到了多少人?能告诉我们吗?

   刘伟:我大概呆了有十天左右,重点的地方,比如说临汾、运城、晋城这些地方都去过,至于多少砖窑我没有数过,太多了。

  主持人马骧:官方报道是3300多个。

   刘炳路:3370个,这是查出来的,有问题的是2346个,这是山西官方的数字。

  主持人马骧:应该说60%多。

   刘伟:我补充一下,所谓黑砖窑是实心黏土砖,国家早就下令,逐步不允许使用这种砖。我采访到的山西省官员也说,这种砖窑是办不下来合格证件的。

  主持人马骧:所以只能是黑心砖窑。

   刘伟:大凡存在都是黑心砖窑。

  主持人马骧:你走访了几个?

   刘伟:因为当地的砖窑真的是非常多。

  主持人马骧:一片一片。

   刘伟:黑砖窑相对地隐蔽一点,但也并不是说就是找不着,只是说地点相对隐蔽,不容易引起人注意。

  主持人马骧:关于这个事件的详细情况,大家可以登录新浪网新闻中心专题查到。我们可以看到,从5月开始洪洞县警方破获这么一个案件,到刚才刘主编说到的,一步一步发展的过程。简单地说,有人被抓,有官被罢了,有人被解救了。在网上也看到很多领导干部的重视,举报方式也公示于网上。有一个疑问,一位网友提到,是不是我们看到的数字和结果与事实原貌很接近?

   刘伟:现在披露的数字大概是3400多家,但是我之前查过相关信息,2005年的时候,他们公布的数字大概有3500多家。因为我们不可能一家家走,所以最真实的数据,我们这边是调查不出来的。

  主持人马骧:我个人有一个小问号,我想任何事情如果真想查,是没有查不出来的,可能会随着调查的进一步发展,数字还会有所变化,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

   网友:采访过程中阻力大不大?有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

  主持人马骧:咱先别说支持,先说阻力大不大?

   刘伟:阻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去了之后,我们连家长都见不到了。至于砖窑主对记者的防范更是严格,因为我们都是外地人,一眼都能看出来,所以非常难。我找了几个当地的朋友,也不行。至于官方的支持,几乎很少。因为他们对外界透露的东西就是来自于山西公安厅的信息披露,但是披露两天后就没有了,其它的信息,官方不提供。

  主持人马骧:你在采访的过程中,肯定没有见到被拐卖的儿童,是吗?

   刘伟:没有见到儿童,但是遇到过黑工。

  主持人马骧:遇到过黑工。他们接受你的采访吗?

   刘伟:有一些沟通,但是他们表达不是很清楚。我们遇到这种黑工,一般都是打110,直接跟当地警方联系,让他们带走。但是我们后来得到的反馈信息是,有些民工并没有回家,不知道哪儿去了。

  我举一个例子,我刚去的时候碰到一个山东民工,当时给当地派出所打了电话,说完情况之后,他们就把这个人带走了。但是当我离开后,山东的派出所就问我,这个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回家,但是我向山西当地警方求证的时候,这个人在被带走的第二天就已经被送走了。所以,不知道在哪里。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23:22:47 | 只看该作者

刘伟:悲剧发生后补救总是太晚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17:58 新浪嘉宾访谈

  主持人马骧:中间那个环节,按道理来说山西的警方把他送走,他们有这个义务把他送回原籍吗?

   刘伟:这个不太清楚。

  主持人马骧:或者说原籍的警方有没有任务去接呢?

   刘伟:这个都不太清楚。比如在洪洞的时候,这31个人当时被救上来,在当地休息了7天,就地遣散,其中包括8个残障人士,他们最多是被送到火车站,我了解的信息就是这样。

  主持人马骧:至于他们上车以后具体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刘伟:怎么上车都不太清楚。

  主持人马骧:这些线索如果按照新闻调查的角度来说,是应该可以查清楚的吗?刘主编。

   刘炳路: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山西有一个背景可以讲一下,从报道的信息分析,当地存在着类似于官商勾结的因素。比如刚发生案子的叫王斌斌砖厂,后来查出来,当地工商所和派出所里有关人员,都被调查过。

  主持人马骧:包括他父亲。

   刘炳路:也就是说在黑砖厂存在的这几年间,当地的派出所连看都没有去看过,甚至自己的办案经费还要砖厂承担,当然这个案子发生之后,钱被退还回来了。某种程度上,当地存在着官商勾结,可能对打击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于记者调查,可能同样会存在着一些难度。

   刘伟:这个事情刚被报出来是很主动的,是当地派出所一个“亮剑”行动。

  主持人马骧:公安机关有所作为的一个事例被拿出来说。

   刘伟:对,那是5月27号的事情。

  主持人马骧:后来这件事闹大了。

   刘伟:当时很主动报出来,也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后来一系列的报道联系在一起。

  主持人马骧:当初去的时候,我不知道是不是就刘伟一个记者去的。

   刘炳路:还有一个杨万国。

  主持人马骧:两名记者走不同的线?

   刘炳路:对。

  主持人马骧:你说这个任务是按照深度报道的两个原则来进行的,对于他们可能遭受到的阻力,报社有设想或者有解决办法没有?

   刘炳路:解决办法靠记者随机应变能力,这一点对记者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看了很多报道,很多的媒体没有采访到真正的黑包工头,也就是说,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在组织黑工,他们为什么要组织。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另外一位记者杨万国了解到有一个人可以匿名,他曾经是一个包工头,曾经从老家湖北带了很多人到山西做工。我们联系到他,连夜派记者到山西永济,属于运城的一个地方,做了一个黑包工头的对话,黑包工头讲了他如何对待工人,以及背后的黑幕。

   刘伟:这个包工头是这个时间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当地砖窑的操作模式就是老板出资、出钱建一个砖厂,只负责销售,但不负责生产,生产完全承包给包工头的。后来的调查情况来看,包括虐待民工、童工,主要就是包工头的行为。

  主持人马骧:所以包工头成了我们新闻调查里,包括调查组可能重点要获取信息的一个人群。你们还不错,能找到包工头,更多的包工头不见了,还是仍然在工作着?

   刘炳路:现在应该躲起来了。

   刘伟:事发当时躲起来,包括很多受害的人。其实我们现在解救出来的人,应当不是受害人全部,很多人被转移了。我们到目前为止,几乎一线所有的记者都没有见到政府公布出来被解救的工人,包工头更见不到。

  主持人马骧:刚才谈到阻力,接着这个话题往下问,除了见不到想见的人之外,还有一些什么阻力?

   刘伟:其实在当地,砖老板的身份并不高,很多都是当地村民。所以,外界采访当地人这一块,实际上没有多少突破,因为大家都是邻里。这件事情公布以后,砖厂全部停产了,工人也都不见了,还原现场也是比较难的。来自官方的帮助也不是很多。所以,一线记者感觉一开始有些茫然。还有就是这件事情,虽然最受关注的是洪洞县,但是这个事情在整个山西是都存在的,并不是一个地方存在,所以面是非常大的,采访起来比较困难,很多时候用在路上的时间比采访的时间还要多,见不到人只是后话。

  主持人马骧:刘伟进村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刘伟:我们进村,一看就是外地人,基本上见不到当地人。和当地人搭讪,因为不懂当地语言,也很困难。

  主持人马骧:有没有出现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感觉?

   刘伟:这要看什么人了,不是全部的。有一些人比较善良,还是愿意说一点,但是他们知道的实在太少,的确不知道黑砖窑,如果知道的话,可能黑砖窑就不可能存在这么久。

   刘炳路:看待山西黑砖窑事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背后,为什么这个现象在当地这么普遍?它是山西的一个个案,还是带有普遍性?我觉得有个案的成分,也有普遍性。为什么这样说?首先黑砖窑工艺可能就决定了这样一些现象的存在。因为黑砖窑的工艺是非常落后的,报道中提到,只要是童工和呆傻的人都可以做,也就是只要有力气都可以。它的生产条件上,应该是有土,有煤,有人干活就可以了。人力成本成了砖窑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些砖厂主只要把人力成本给降下来,就能换取最大的利润,这样就会拼命地降低人工。而这个活是脏累的,当地人不愿意干,也挣不到太多钱,于是滋生了砖厂主雇一些呆傻的人或者是去车站找这些人,不给或者给很少的报酬,让他们做这样一项工作。如此形成了类似于奴工的现象。

  主持人马骧:凡事都是有源头,这个链条上,缺少任何一环都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有一位网友可能情绪也比较激动,他一直在说,他看了《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文章,觉得特别感同身受。黑砖窑事件怎么不见有人出来辞职?我们知道这件事可能震动到中央,山西省省长也出来道歉了,但是怎么不见有人辞职,两位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炳路:我觉得对一些事件的问责是应该的,更重要的还应该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这两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也提出,应该推出《劳动合同法》。如果从制度上对这个事情予以监管,可能会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我觉得建立一些长效机制,可能比有些官员问责会更加重要一些。至于该对谁问责或者由哪一级的官员承担责任,不是我们说了算的。

  主持人马骧:没错。

   刘伟:事前监督远胜于事后问责,悲剧发生了再做一些补救的措施总是很晚的。

  主持人马骧:虽然记者有新闻素材了,有事可做,有事可报了。

   刘伟:至于该不该问责,由谁问责,这不是我们能做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事实尽可能还原给大家。

  主持人马骧:最新消息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24号下午强烈抨击了山西黑砖窑事件,并提出尽快通过劳动合同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政策实施,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实,按照一个法律的程序,按照一个正常制度来约束或者防止这件事情的发生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要范畴。关于此事,有很多报道也挺有意思,比如说有几问,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共七问。第一问就是上千名孩子哪儿去了(可能是被转移了)。有这样的迹象没有,在你们看来?

   刘伟:我们有采访过,有的受害人说是自己被转移过,但是这个事情我们没有亲眼看过。

  主持人马骧:只是他们说而已?

   刘伟:对,警方也没有在这方面透露过信息。其实我们在当地采访,见政府的人是很困难的,几乎见不到。

  主持人马骧:见一般村民谈不出太多东西,见政府见不着,警方的人见不到吗?

   刘伟:警方的人开始还可以,后来都回避。因为像这类报道,一般当地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对外信息发布渠道,一旦确认,不会更改的。

  主持人马骧:被解救者见到了一些?

   刘伟:见到很少,因为我们只是看到了数字,我们也跟政府说过,是不是能够见一见,但是没有被允许。

  主持人马骧:黑包工头又都躲了起来。

   刘伟:躲的躲,抓的抓。

  主持人马骧:我有一个问题,最后刘伟见到什么人了?

   刘伟:我的意思是,因为受害者特别多,我没有见到全部,但是我们在每一个环节中都采到人了。比如说政府,我们通过正规途径没有见到人,但是通过私下途径还能采访一些人,否则不会轻易报道。受害者也见到了,但很少,没有大批量见过。家属也见到过,村民也见到过,每个环节都见到人了,但不是特别多。

  主持人马骧:这样的采访困难应该是《新京报》深度报道组一个特常见的现象,你们应对这种状况应该是很有经验和心得了。这种情况怎么办?

   刘炳路:我觉得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想尽一切办法去找人,去见到你想见到的人。包括刚才提到的,我们也见到了一个黑包工头。对于后方编辑来说,可以帮助或指导前方记者尽量找到一些人,这是我们正常工作中面对的,也是应该做到的。

   刘伟:类似情况很常见,因为我们后方力量也很雄厚,也很重要。我们一般在前面采访,后面的编辑就会告诉我们一些角度。至于该怎样去突破,也只能随机应变了,没有常规的模式。

   刘炳路:一些现场的突破什么的,可能只有靠他们自己。

   刘伟:说的这些问题,不是《新京报》一家的问题,是所有一线记者都面对的。

  主持人马骧:好,刚才刘伟也提到了见到一些家属。有一个传闻,说有很多被解救者没有被通知到家属,他们的家属并不知道,从您的感觉上来说呢?

   刘伟:我只能说我们所接触到的一些人,到目前为止,山西警方公布的是已经被遣送了,但是家属那边没有见到人。

  主持人马骧:刚才举了例子,一个山东省的人。

   刘伟:警方说有些人联系不到家属,但也被遣送,只能根据他们说的家的方位遣送,没有专人护送到家,就地遣散。

  主持人马骧:这就涉及到一个字面上的理解,“遣送”这两个字的概念是什么。我不知道有没有规定,怎么样算遣送,较真的话就变成一个文字概念,我们可能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在被解救或者是被遣送的人中,有一个群体更值得关注,也就是我要问的第三个问题,残障人士去哪儿了?他们怎么回家?

   刘伟:洪洞县当时有8个残障人士,我接触过办案民警,问他们怎么处理的,他们说当时就遣散了。但是这个事件被报道以后,他们又重新寻找过这八个人,但是当我离开洪洞为止,这八个人也没有找全。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23:23:09 | 只看该作者

刘炳路:非法用工并非山西个别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17:58 新浪嘉宾访谈

  主持人马骧:解散之后找不着了。

   刘伟:对。

  主持人马骧:有一些朋友认为应该将残障人士放在救助站,公示消息,等待家属来接他们,或者把他们安排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是大家的议论,具体情况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下一步会如何。还有一个问题,谁为受伤害者的伤痛买单?一种说法是政府应该提供赔偿。

   刘伟:究竟有多少个人受害,有多少人被救出来,现在还没有完全答案。从一开始的做法看,就是暂时垫付工资予以遣散,赔偿还没有提及。

  主持人马骧:赔偿还没有提到。刘主编,你们会关注关于赔偿的发展吗?

   刘炳路:应该会关注,包括这些黑心砖厂会不会死灰复燃,包括这些黑包工头,包括这些残障人士、儿童还没有回当地的,会不会有人又重新把他们组织起来,这些事情我们都会关注。

  主持人马骧:这涉及到一个大的问题,我们说这个链条,姑且称之为黑链条会不会再被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循环?

   刘炳路:不好说,关键看政府的打击力度和后面的长效机制,以前因为有黑包工头也说过,以前也打击过,这并不是第一次。

  主持人马骧:我们相信这不是第一次。

   刘炳路:但愿这是最后一次。

   刘伟:我跟当地官员接触,他们就认为这个砖窑厂暂时停产了,他们的意思是不会消失的,因为市场需求量太大。

  主持人马骧:砖窑厂不会消失。

   刘伟:空心黏土砖窑厂不会消失。

  主持人马骧:也就是黑心砖窑厂。

   刘伟:现在取缔是逐步取缔,山西省的取缔,按照原来的规划是到2010年县市级的取消掉,完全取消,他们那边还没有正式通知。

  主持人马骧:黑砖窑要取缔,你说的是这一块吗?

   刘伟: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理解是实心黏土的。

   刘炳路:打击还是很有难度的,在当地有非常大的需求,现在让农民买那些新型环保一点的建筑材料,可能成本比较高,对于收入不高的农民来讲难以承受,这样的情况下就去买这些红砖,而生产这些红砖大多是一些非常小的小砖窑。

   刘伟:还有一个习惯问题,大家比较习惯于用红砖。我也见过很多当地人,当地人用来建一个简易房或者盖猪圈,没有盖房子,接触当地人,一个是觉得贵,一个是习惯用红砖。

  主持人马骧:为什么没有早发现官窑勾结,不是我们造出来的词,基本上已经被认定出来的,不然不会有人违纪,不会有人被撤职。为什么没有早发现,有网友说其实早发现了,一直都在发现着,只不过没有曝出来。大家说背后有保护伞。

   刘伟:我一直强调,这件事情,比如说洪洞县问题窑厂是官方主动披露的,但是不是这个角度。

  我了解的情况是山西当地砖窑多,很多人都说砖窑老板是一个小的看不见的老板,当时办案民警就说,实际上他们此前根本就没有去过那个地方,在他们的观念当中,这一部分通常是被忽略掉的,只是因为这一次被报道出来之后才引起他们的重视。

   刘炳路:可能在山西的官员看来,一些煤窑、矿石更严重,或者说更是他们盯紧的主要对象。

   刘伟:对,因为我们采访黑砖窑,实际上涉及到国土、工商、税务、水电、环保这些部门,都有参与,但实际上多家管,其实就没有人管。

  主持人马骧:处于一种边缘或者是相对的真空状态。

   刘伟:对。

  主持人马骧:这样一个现实摆在这里。

   刘伟:所以说官商勾结,这个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说渎职更为准确一些,就是他们该管的东西没有管到。

  主持人马骧:有一个在线的朋友非常有意思。

   网友:看来山西的官儿真不好当。

  主持人马骧:不知道你为什么有这个印象。这个说法也挺有意思,因为就像刚才说到的,近些年来大家在新闻中经常得到山西的煤矿出现事故,一再被曝光,这次黑砖窑的事出来,我一听说这个窑,首先想到的就是煤矿,我都没想到跟砖窑有关系。然后马上又觉得,现在有网友在网上有点妖魔化山西的现象了。一个普遍的想法,怎么问题老出在这个省?其实这种想法可能我觉得是有点偏颇的,你们俩怎么看?

   刘炳路:我觉得类似的黑砖窑非法用工现象应该在北方,比如说河北、河南、山西不同程度上存在,只能说有的地方轻一些,有的地方严重一些。在2005年的时候,我就去做过一个当时被称为定州包身工的报道,一个四川男子向我们举报,在定州有黑砖厂,从车站买来一些人强制他们在那里生产砖,当时我们去采访,但是很不巧的是,我们的举报人被当地的政府给搞走了,离奇失踪了。后来我们通过一定努力把他找到。当时后续的消息没有刊发出来,但是通过据报人了解到,当时他是由当地乡干部半夜里弄走的。这个情况我觉得是普遍存在的,就是有轻有重。但是这次被揭出发了,所以被更多人关注。

   刘伟:山西有它的特点,这里的黏土资源和煤都非常多。

  主持人马骧:资源大省。

   刘炳路:有生产砖得天独厚的条件,那里可能更多一点。因为用土必须用耕地上的黏土来制造。

  主持人马骧:整个事件你们现在仍然在持续报道中,你们觉得这件事情被曝出来的意义在哪里?

   刘炳路:杜绝此类非法用工的现象发生,这是最主要的。希望不再出现下一个类似奴工的现象,而且这不仅仅是在砖厂,比如说在一些煤窑或者是其它的一些行业。

  主持人马骧: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刘炳路:对,让我们的国家在用工制度方面更加健全,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这是最大的意义。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从我们做新闻来说,我们的作用也就起到了。

  主持人马骧:刘伟还会去现场吗?

   刘伟:应该会吧。

  主持人马骧:我们很多朋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关注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家都关心着身旁的人,自己生活中可能见不到,但是他跟我们一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

  有一位朋友的问题很有意思,他说不管是黑包工头也好,是村干部也好,是砖窑窑主也好,还是被非法使用的这些童工、残障人士以及其他工人,为什么基本的人性在整个事件中看到的很少,他觉得很心寒。其实这个问题肯定我是无法解答您,我们的两位嘉宾可能也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个问题。但是从我们今天的对话中我们能感觉到规则、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是多重要的一件事。

   刘伟:这件事情报道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主持人马骧:对,我们也看到了有关部门大力地有所作为和严厉的举措,我们相信这样的举措和作为会使我们这样的事件越来越少,使我们的网友也不再至于这么痛心地关注这么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我们相信它的下一步的解决会有更好的结果和现象出现。

  谢谢各位参与我们这一期话题的互动,也谢谢两位记者跟我们进行这样一个探讨。

14
发表于 2007-6-27 07:45:2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有官商勾结,会不会有今天这档事?
15
发表于 2007-6-27 07:59:5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看来昨天的真情节目:被解救的老人说,我从心眼里感谢政府,感谢党。

 

[em14]
16
发表于 2007-6-27 08:42:2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算我一个!

大家没有办法活,就逃到国外吧...

或就叫中国灭亡算了...中国得所有得做法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实在让人痛心...

17
发表于 2007-6-27 09:22:48 | 只看该作者
官方喜欢作秀&推卸责任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3:13:21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hrhaha在2007-6-27 7:45:25的发言:
如果没有官商勾结,会不会有今天这档事?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晋商?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3:16:31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yfieng在2007-6-27 7:59:53的发言:

我也看来昨天的真情节目:被解救的老人说,我从心眼里感谢政府,感谢党。

[em14]

麻木不仁的父母官,你凭什么得到老人的感谢

听得出来,老人的话,本意没有一点讽刺的意思

但是,正因为此,才更显得具有讽刺意味

难道这样的事情,也可以演变成为政绩工程?

无语……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3:21:5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mengzhiluh在2007-6-27 8:42:26的发言:

支持!!!!算我一个!

大家没有办法活,就逃到国外吧...

或就叫中国灭亡算了...中国得所有得做法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实在让人痛心...

逃避不是办法,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变它

你支持的,应该是为苦难的人们提供一点人道帮助吧?

虽然我知道这样的帮助,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做总比不做好。

请管理员把这个贴放到适当的板块吧。。。我觉得这个话题,不应该是茶余饭后的闲聊。。。

热切希望家园能组织一个次类似“爱心书包”的公益活动,声援还在痛苦的寻找失散亲人的人们。。。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