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资编码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无正确的编码原则,是企业能否成功编码的关键
由于缺乏正确的编码原则,许多企业的物料编码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或编码工作半途而废
2有无统一的编码管理,是企业能否科学合理编码的重要因素。
因缺乏物料编码的统一管理,各部门均按各自的需要在编码,由于各自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致使编出的错误、重复较多。久而久之,使整套编码破洞百出。
3子、母公司编码原则不统一,是整个企业编码不统一的原因所在
由于在编码时,未考虑子、母公司使用同一套编码手册,因而造成子、母公司按各自的编码原则编码,致使同一种物资在子、母公司出现不同的编码。这样不便于子、母公司之间的物资调度作业。
2. 物资编码时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简单性原则
物资编码的目的在于将物资种类化繁为简,便于管理。但不是越简单越好,而是在分类和扩展的原则下越简单越好
2. 分类性原则
对于种类繁多的物料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使同一类物资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性质,这样便于管理和查询
3. 扩展性原则
对现在物资分类时,还必须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物资进行考虑,有必要在现在的分类的基础上留有足够的空位,便于未来穿插新物料
4. 完整性原则
编码时,必须对现有的所有物料都进行分类和编码,不能遗漏
5. 一贯性原则
在进行编码时,所采用的方法要一直使用下去,中途不得更改
6. 易记性原则
编码时,最好采用一些通常使用的、方便记忆的、富有某一特定意义的数字或数字组合或符号,这样便于记忆。
3. 物料编码操作步骤
1. 成立编码小组。根据编码工作需要,可以从公司各部门(如开发部、技术部、质量部、资材部等)各抽出1人组成编码小组;并指定编码小组组长、其职责是负责整个编码工作。
2. 搜集现有物料的所有种类及型号
3. 将搜集的物料种类进行整理分类,确定出大、中、小类;并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类别,需留一定的空位以便未来穿插。
4. 确定大类、中类的位数及代号
5. 确定小类的位数及代号。
6.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编码原则
7. 对现有物料进行全部编码,并编制出编码对照明细表
8. 制定物料编码管理方法。
4. 物料编号的一般困扰现象
1. 编不出适用全体的编号方法
有些工厂努力了几个月,仍然无法订出各部门都同意、适用的编号方法,甚至试编一两年,仍然找不到周全能套用的方法。
再深入分析其原因,最可能的是"野心太大",企图把各种特性完全不同的料品都融在同一编号方法之下。甚至想把成品、半成品、零部件、素材,设备维修用零件,都套用在一个编号原则之下。
第二个可能,是不动脑筋地套用一些太学理派,或知名企业的现有编号方法,由于不符本企业的产品特性,以及产销形态,难怪很不容易套用。
2. 经常更改物料编号系统
更改编号原则不难,但是要把几千项原先的物料编号,转换成新的编号,还要能实际运用,那真是一个大工程。只要一两年搞这么一次,一定怨声载道,偏偏有不少工厂就常玩这种游戏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来的高阶主管认为原编号不行,强力要求更改。第二、更换物料管理电脑化系统时,被软件公司要求更改编号,使之能配合该系统的作业。第三、原先系统考虑的编号原则的适用性太窄了,产品线称一扩增(改善)就不能使用了。
3. 编号位数太长,不易使用
这可能是设计编号者企图"搓汤圆",把各部门不同的要求都轻易的"总揽"在一起,而不动大脑。甚至把不同用途的本单位都合并在料号之内(例如把半成品、零部件、素材的"分阶"代码也列入,或把"制程完工状态"也附加一来等),因此料号只好又臭又长。
4. 经常错用料号,造成料帐管理困扰
错用料号绝对是很严重的大事,造成料帐的紊乱,以及管理决策的失误,这包括在入出库传票上的误写,仓库人员的错发、误入和料帐的误植,以及电脑输入作业的误打。
究其原因,主要是编号方法太"隐义"了,实际作业人员无法从品名规格联想到料号,而且又缺乏完美可用的对照表,便得他们忙中出错。
5. 经常发现一物多料号,或一号多物
这显然是原订的编号原则太原始,太不适用的造成的结果。比如,引用"部位结构"式的编号法,或"流水序号"编号法,就很容易产生这种问题,即使运用更进步的"分类编号法",只要编号者对规格(技术)认识不够,分类SENSE 足,或者疏忽,都会造成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