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毕业时节,求职者潮水一样涌向那几个大城市,虽然5月到10月不是招聘计划的主要时段,但各个招聘展会还是被应届大学毕业生挤满了。 有些刚毕业的朋友找人推荐工作,大部分学生却仍在浑浑噩噩的求职。想想自己也毕业两年了,虽然一直坚持在一家公司作事,面试经验不足,但却也有三次招聘经验,面试过百十人,不由的就想将自己职场混迹两年的经验写下来,希望对一些朋友有用。 谋职规划与职业生涯建设 我国职场有着很特殊的行情,结构性的供需失衡导致竞争激烈。 一方面是好工作已成为“稀缺资源”,人们眼中有着金饭碗的高薪企业如咨询公司、律师所、银行系公司每年就招那么多人,且年度浮动不大,高高的门槛足以拦住大部分人的脚步。中国特色的垄断行业虽然需求巨大,却欲入无门。 另一方面是人员素质下降的厉害,尸位素餐者不是少数,但仍有不少企业宁愿将招聘计划无限期拖后,微软亚洲区招聘居然空置了大半职位,一些投行也高薪到处挖人墙角填补职位空缺,但一将难求却是不可改变的现状。聚集了更多人眼光的就是大学生的求职难,这可能是中国特色了,代表了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受过高等教育人士居然会找不到工作。 于是人群中就开始盛传《什么工作待遇最好?》之类的文章,笔者不以为然,诚然,里面所列的注会、精算师等工资水平要高于其他职位很多,但真的适合自己吗?在这里就出现了题目中所说的第一个问题:谋职规划。 不能否认的是,在国内,大部分职位的收入是处于当地平均工资线以下的,而这部分人无疑也是求职大军的主力成员。由于我国众多的适龄青年涌入人才市场,而企业可以提供的大部分职位替代性又很强,所以造成了人力市场中企业强势的“买方市场”格局,如果不幸你所能作的工作替代性很强,那么可以预料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即使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个人薪酬收入上涨的可能性却不大。 幸运的是,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有意识的谋职规划。 首先应该区别一下谋职和求职的概念。 谋职与求职一字之差,区别何在?“谋”与“求”的差别关键在其能动性。 “求职”与工作而言是被动的,这里要强调的是个人选择问题,在如今国内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态势都不错,找工作也并不难,但由于大部分人手中的筹码过少,所以在职位选择上差别不大,找自己理想的工作就难了。跳来跳去,待遇没什么变化,个人能力没什么提升,这就是求职者的境遇。 “谋职”与工作而言拥有主动性,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三纬空间中,先作微观分析,也就是基于个人的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知识结构、人脉关系等,作到知己。然后是宏观分析,(首先应该是看国际的经济发展趋势,但国内尚缺乏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人士,所以对于这点来说大部分人可以省略。)其次是看国内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工作、职位发展趋势。作过以上两点后,大概就可以划分出那个行业、那类职位适合自己发展,然后就可以有目的的进行学习、提升,等待合适的工作选择。谋职强调的是在与合适的工作相遇之前找到最佳方案,谋定而后动。 对于谋职者而言,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主动出击以实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二层,等待猎头出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第三层,个人品牌的建立推广,掌握并创造适合自己的事业。 其次树立正确的行业、职业选择观念。 职场中,个别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收入差别很大,但大家应该注意到其人员选择的门槛,一个咨询顾问在公司只是普通职员,但其却有中小型企业经理人的素质,这样看来,其收入高于其他行业普通员工的原因就很明了了。其实大部分行业同等职位的收入差别并不大,决定薪酬待遇高低的关键是管理层次以及职位、职责离组织核心的距离,可以说是职位而非行业决定收入,这点被很多人忽略了。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谋职规划与职业生涯建设 一、知己 面试中大家应该都经历过这个问题: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 这是一个经典试题,适用于任何层次的人员招聘。检验的主要是一个人是否自知,是否拥有适合企业发展的素质,其职业规划是否明确是否可以融合到企业中来等等。在我的招聘经历中,如果面试者不能表现出他对自己的认识,会被直接past掉,没有再继续下去的理由。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了解自己,那企业了解员工的成本、磨和员工的成本不是太高? 现代的职业规划已经从人力咨询中划出成为一个单独的咨询项目,尤其是面向个人的测试、评估、规划近年来在国内已经有很大发展。如果对于个人来说,职业规划有些难度,完全可以找一些专业机构去作一下职业生涯规划,这笔投资是完全值得的。但要注意在机构的测试、评估、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深度参与。要知道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素质以及稀缺素质,为什么适合推荐类别的职业,自己应该积累一些什么资源包括知识体系完善和人脉积累。结合专业背景、资历、经验、年龄等,来分析确定自身目前的价值,这是确立个人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作到有自知之明是职业生涯建设的第一步,微观小环境的建设,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二、知彼 分析经济大环境的发展走势,从国际、国内、行业的角度观察趋势,这些因素很快就会直接影响到个人发展的小环境。夕阳产业人力市场成熟,人员饱和,需要资历以及时间的积累才能提升提薪,但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新兴行业则孕育着更多的机会,但职业风险也较大。不要盲从与热门行业,根据自身发展做出计划及时调整,趋利避害,在变化中寻找机会。深入考虑所选行业、工作的特征以及其与自身的匹配程度,是否能够体现并发展自己的核心价值,是否符合自己的当前和今后需求。 只有作到在职场上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三、积累 在林林种种的证书潮中,大家都迷失了方向,到底要不要考个证来作敲门砖呢? 其实大可不必,含金量高的证书难考,尤其对业外人士难于上青天;容易拿下的基本没用,因为好象周围都人手一册。个人建议证书、资质类的东西等到确定方向后再去考,一来节省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节约了个人有限的时间,将其投放到更有效的积累中不好吗?而且,很多公司对于内部人员考取行业资质证书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完全可以等入行后再去考取。 对证书的否定态度不能说明不需要学习和积累,在现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速度太快,不学习就等于退化,丧失人力市场中的筹码,所以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学习还是必须的,人脉的积累也不要落后。我国缺乏传统的契约式文化,人脉在职业发展以至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四、建设 走完以上三个步骤,就基本可以作到谋职的第一层次,这个层次仍然有一定的被动因素存在,主动出击以实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由于个人资源、能力有限,所以可以选择的范围过窄,而面对企业,也依然处于劣势,在博弈选择中,个人所得很可能不是最优选择。 而在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持续经营,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经营就是将以上三个步骤重复进行,在实际中调整优化。经过职场的锤炼,经过不懈的努力,相信大家可以很快的达到谋职的第二层次:等待猎头出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此时,所得待遇及发展环境很多时候并不能如愿。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仍然缺乏话语权。 这时候,如果想提升自我,把握职业生涯,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就需要进入谋职的第三阶段个人品牌建设。 个人品牌是品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通常以个人的能力、修为、态度、风格、行为等外延来体现个人品牌的内涵与价值。个人品牌同样包含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忠诚度。 个人品牌建设有以下几个要点: 1、一致性。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不要将时间和资源浪费在边边角角,集中优势兵力迅速抢占至高点才是王道。 2、个性化。人力资源不同与其他产品,替代性不强,所以稀缺产生价值。形成自己的风格乃至哲学,创造品牌卖点才是价值源泉。 3、深度化。专业素质的强化深化会让您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让您的个人品牌处于领先地位,要相信专业、深度成就未来。 4、持续经营。个人品牌只有一个,机会通常只有一次,收益却在遥远的未来。不要计较眼前的得与失,虽然人的自然因素使个人不能作成百年老字号,但要有终生品牌的准备,付出总有回报。 5、包装推销。个人品牌建立和传播很大方面受制于个人资源,尤其是在传播环节。好看的履历、科学搭配的传播媒介很重要。 五、细节 按照以上步骤,持续经营,大家都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 但,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一些细节也会事半功倍,让你的职业生涯更辉煌。注意的些细节方面: 1、定制的个人简历。投出的每一份简历都该是独一无二的。 2、简约的开场白。准备一段简约而不简单的自我介绍以及开场白,会令你增色不少。 3、名片。最少应该有两类名片,公司配备的名片和个人名片。 4、多个Email信箱地址。公司邮箱、工作邮箱、私人邮箱,不要将工作和生活混淆,私人邮箱尽可使用免费的,但自己的工作邮箱还是收费的为好,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5、多个IM帐号(即时通讯)。 6、个人的Logo和签名。个人品牌宣传的利器。 7、别名。一个英文名字和一个外号,这是你自己可以完全作主的,但叫不叫的响还要看您自己的努力。 8、有自己的主页、博客、MySpace,或者其他在线平台。这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你可以尽情挥洒。 9、一个好的导师,良师益友难得,现在就在身边寻觅吧。教你怎么作的人,不论是否正确但他确实是为你好,不是吗? 10、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自我赞美。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给自己一些鼓励,相信明天会更好,当然夸奖自己的时候尽量找个没人的地方对着镜子说。 谋职规划与职业生涯建设 2007 © 相忘江湖 - 2007-05-2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8 18:37:1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