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安洛研究中心 从中心大厅的落地窗望出去,可见一座青灰色基督教老教堂的尖顶。杰"温安洛和他妻子贝蒂的肖像就挂在大厅里,附着两段话--- "在我可以想见的触及人类生活的路径里,没有比以延长人类生命和减少病痛为目的的医学研究更好的了,上帝保佑我们。---杰"温安洛"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生的梦想就是要为后代设立一个帮助他们实现理想的基金。我祈望这个教育研究所能成为那些梦想的实践之地。---贝蒂"温安洛" 1996年,温安洛夫妇开始构想一个机构,它既包容医学基础研究,又有教育功能。 1998年,由这两个主题研究所构成的大厦开始在密歇根大街一侧动工。 2000年,一座斥资6000万美元的6层研究中心拔地而起,主席是温氏幼子大卫"温安洛。 今天,200名科学家在占据这座大厦1/3总面积的17个实验室及其辅助场所,从事癌症基础研究。 据说,投资1.2亿-1.5亿美元的二期正在筹建中,预计2008年底竣工。届时,一幢10层的大楼将使实验室扩展到50-60个,雇员增至600-700人。 "这里的起点很高。"来自中国大陆的医学博士曹伯良告诉我。曹是科罗拉多大学、哈佛大学的博士后,也在耶鲁深造过,现任抗体课题组的主任。 顺着曹伯良的指点,看到墙上一帧摄于1996年12月的照片,是温安洛家族与6位科学家在筹建时期的合影。这些人大名鼎鼎: JosephL.Goldstein,MichaelBrown,均为得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教授;RichardAxel,医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PhylipSharp,理学博士,来自马萨诸塞州科技研究中心;LuisA.Tomatis,医学博士,主席;DanielNathans,医学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这其中,5位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两位曾获诺贝尔奖。 1998年5月1日,GeorgeVandeWoude博士加盟温安洛研究中心,担任主任。这位癌症遗传学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此前曾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NCI)担任了28年的基础科学部主任。 据NCI估计:在美国,50%的男性和1/3的女性会在一生中罹患癌症,而1/3的人会因此丧命。这是温安洛研究中心选择癌症作为主攻方向的原因。目前,中心正致力于基因功能、功能遗传学以及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研究,试图为未来10年癌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手段。 GeorgeVandeWoude时常提及巴斯德研究中心LouisPasteur1822-1895法国化学家、细菌学家,冷春港,索尔克JonasEdwardSolk1914-美国细菌学家研究中心,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中心对人类健康所做的贡献,不难看出温安洛研究中心的抱负--与这些顶尖的科研机构比肩。 他说,我们目前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所处的方位,与上世纪初人类在核与原子能研究上所处的阶段相似,都是正在"发现中";这些发现将引发药业革命。 发现的基石是基础研究,它意味着人力、金钱、时间的大量投入,而短期内没有显在的效益。研究是昂贵的:中心17个研究室中,基础研究室占到10-12个。一台价值50万美元的共聚焦显微镜,全美只有3台,可放大400万-1000万倍。 George说,他有意雇用那些高质量的、年轻的、刚刚开始其事业的研究员,一开始会放慢脚步,夯实基础,直到能跟上各自的项目。他能很明显地感觉到,(科学界的)每一个人都在看着我们。 事实上,这些研究员来自全美最杰出的实验室,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哈佛、冷春港实验室、杰克逊实验室;也有来自海外的优秀者,如卡罗琳斯卡研究中心。翻看相册,年轻面孔很多,不少来自中国。 在实验室,记者遇到来自天津肿瘤医院的肾外科副主任姚欣。他因一个合作项目来此进修2年,主要研究肾癌。他介绍说,85%的中国肾癌(医学上称透明细胞癌)患者,以及70%左右美国肾癌患者会出现肺转移。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呈透明状的致癌细胞。 每一个课题组都拥有一个宽敞的全开放式实验室,冰箱集中在散热较好的通道里,试剂供应也是开放式的,只须在入口处,填写领料单,然后记在各自导师的账上。两台清洗设备专门洗涤试管等器皿,常规培养基也有专人负责配制,节省了研究人员的时间。 台上操作着的许多是来自中国的博士后们,他们是中心奖学金项目的受益者。而另一个面向密歇根州大学预科班的项目去年招收了3名高中生,他们在此接受良好的训练,并有志于在大学期间从事科学或基因工程的实验室研究。 翻阅中心2005年度的科学报告集,涉及细胞结构与信息、抗体技术、质谱分析与蛋白质学、癌症与发展中的细胞生物学、生物与转基因、生物信息学、癌症免疫诊断、癌症遗传学,等等。至2005年4月1日,中心共发表了190篇论文,其中有3篇分别上了《骨与化石》、《分子细胞》、《癌细胞》等专业期刊。 从成立之年起,一个以科学家丹尼尔"内森命名的科学奖已颁给5位在癌症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的科学家。2004年的得主BrainDruker,是俄勒冈州健康与科学大学癌症研究所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就在9月,他在密歇根州发表了两次演讲,一场针对科学界,另一场面向普通听众。 掌门人大卫"温安洛有句话:"这(指创立研究中心)是一个令密歇根州转具某种独特性的机会,如果不能成为整个世界的榜样,也许能为美国其他地区效仿。" 狄维士儿童医院 12年前,理查"狄维士捐资兴建了这所专为儿童服务的医院,填补了西密歇根地区的此项空白。现在,它是西密歇根唯一的儿童医院,位于光谱健康中心,有181个床位。每年收治近7000名住院病儿、1200名新发重症病儿、近3万例小儿科急诊,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新生儿出生地之一。 到达医院的时候已近正午,电梯里依然有坐在轮椅上被送进来的小朋友。大厅里满是油画,走廊里也是,一类是花卉,一类是妇女儿童(包括一张海伦"狄维士和4个孙辈的群像),总之,是那种隔老远就闻得见芬芳的怡人之物。 住院部的前台很像玩具商店的橱窗,鲜艳,有趣,连墙上的时钟也被一只长臂猿紧紧抱住;输液室里有玩具、儿童读物,乃至迷你篮球架。这些闹哄哄的颜色和器物,在医院惯常的冷白调子里加入了一点欢喜,或许,可令即将扎针的小朋友分点神。 每一个单间收住一位小主人,除了病床,还有电视、供陪伴家长休息的沙发躺椅和可供淋浴的卫生间,当然,也少不了一幅喜洋洋的油画。 一间病房的门上贴有习作,读取下列信息:这里是Naton的房间;他信奉的格言有,"上帝爱你","始终抬起你的头","勿忘洗手";太阳和鲜花是他喜欢涂画的对象。 一位男士领着一位小朋友经过,听到一段对话:"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天使。"后来得知,这位男士是病房里专职逗孩子们开心的,据说他有许多招,可以让来这里的孩子忘记身在何处。 大急流市博物馆 1994年,温安洛家族捐助了大急流市公共博物馆。15万平方英尺的馆内,有天文馆、西密歇根地区(渥太华、泼它瓦托米族和齐佩瓦族)的史前古器物,大急流市传统家具制造业的展示厅,还有目前看来是世界上公开展出的最大的蓝须鲸骨架,长达75英尺。 大急流市是历史上印第安人聚居的地区,是美国历史完整的见证者。蒂莫西馆长说,今年恰逢博物馆建馆150周年。历史上,有像温安洛家族这样的大手笔,也有捐献出家传宝物的无名之辈,今天陈列在这里的每一块史前化石后,都有一个大急流河养育过的姓氏。 蒂莫西馆长看过西安兵马俑,也参观过上博,他毫不掩饰对其他馆藏的艳羡,却也津津乐道于自家芜杂中的趣味。有一个展馆,逼真再现了19世纪90年代大急流市喧闹的街景:带铁栏杆的火车站售票处,也卖肥皂的面包店,挂有月份牌的杂货店,以及找得到中国扇子与瓷器的服饰店,还有当时满身琳琅的消防车。 守着电动木马的管理员,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他很闲,表情也淡。或许,他已经不记得哪些人坐过这些木马,但在一圈复一圈的旋转里,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会展中心 2003年,为打造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大急流市开始进军会展业,狄维士家族再次发力。今天,总投资2.12亿美元的狄维士会展中心倚靠在大急流河(GrandRiv-er)河畔,穹顶呈波浪形,室内一排装饰性透明吊板与之呼应,从大厅天花板蜿蜒至厅外檐下,象征着这座城市的母亲河。许多展厅竣工于2005年1月,这个会展中心的硬件目前在美国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 会展中心的所有权属于政府,但吸收了包括狄维士在内的数十位当地富豪的捐赠,是以所到之处,门旁的铭牌上刻有不同的人名,有当地最大的文具商,木材商。财力有大小,但致富后回馈家乡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16.5万平方英尺的会展大厅,相当于三个美式足球场,可分可合;可同时容纳18000人的招待会和13000人的宴会,汽车之类已显小菜,应该可以展示宇宙飞船。工程师指着地面每隔数米的暗箱,示意水电都由此提供。 32间会议室占地3.5万平方英尺,也可像变魔术般移去那些墙壁,使二合一、三合一。结构上每一个细微的设计,都表明用户可能的需求都被考虑到了。 是钢琴声引我去狄维士演奏大厅的。大厅幽暗,2446张座位空无一人。一个调音师陷在舞台中央的黄色光晕里,为那架2米多长的钢琴上油。随手一抚,即是天籁,让人对当晚的音乐会好生向往。这里,是大急流市交响乐团、芭蕾舞团、百老汇戏剧协会等经常光顾的地方。 尾声 安利另一处家业是位于大急流市中心的格兰华都大酒店。酒店由两部分组成: 1981年,安利收购了潘特林德酒店。建于1913年的潘特林德酒店颇具老绅士风范,不仅保存了1913年风格的客房,也荟萃了全美保存最完好的镀金大吊顶和大急流市传统家具业的精华,每一扇木门和每一件木器陈设都会让老家具收藏家两眼放光。洗手间里有面积奢侈的化妆间,大镜子、包着布面的圆凳,那时候的淑女,该是精雕细琢的、不慌不忙的。她们,就活在那样的调子里。 29层的玻璃大厦是1983年新建的。目前总共有682间客房,9家餐馆里有一家是密歇根州唯一的五星级餐馆。 此外,狄维士家族也捐助密歇根州立大学建起礼堂和教室。这个家族的姓氏,刻在这座城市的12处大型建筑上。 胡适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在炫目而复杂的商业模式、文化变异的讨论之中,那些似是而非的空降理论,有时无法让我们耳聪目明,头脑清晰,而只是走向相反。 作为强势资本之一的安达高/安利,从来没有回避资本的属性,也走过了资本扩张的必经之路。在注定写满秘密的国家和商业的后台,古今中外,大体相似;而在炫目的前台,几十年来,安利正在努力而诚恳地打造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用产品质量说话,恪守商业伦理,关爱社会,关注弱势---用老狄维士的话说,是悲悯。谁能说这种诚意有错? 现实作为,是判断的依据之一。而历史,必将一切交付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