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四大会计事务所招聘潜规则与应聘技巧(1)

[复制链接] 10
回复
1099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5-14 17:2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大”,即目前世界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安永(Ernst&Young),毕马威(KPMG),德勤(DTT)。每年“四大”在中国的录取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超过1000人;以PwC为例,去年在上海发的OFFER数就达到150,这在近几年不景气的就业市场中无疑具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而且,四大对专业没有限制,因此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有进四大的可能,关键看个体的竞争实力和临场发挥。但另一个事实是,80%进四大的学生都来自经院和管院,大部分非经管专业者在第一轮简历筛选中就不幸落马了。作为那20%的幸运儿,我很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面试四大的经验,使怀有同样梦想的学弟学妹们,能够掌握面试的门道,参悟出其中的奥妙,尽早准备,从而形成一套自己的tool kit,轻松应对各种面试。
   
  作者:复旦大学风涛(友情客串)

  一、台上一分钟,台下一年功

  综合周围朋友和自己的经验,一个非经管专业学生要进四大,最好提前一年就做准备(这已经比古人说的“十年功”减少了90%)。事实上一年的准备期不算长。

  1、反复问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以及到底是否喜欢本专业大学中不喜欢自己专业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被调剂进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第二种是中学时喜欢该专业但经过大学的学习兴趣开始淡薄了。不管是属于哪种情况,我的建议都是:放弃专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有一个朋友,高中时候获得四川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保送到复旦大学化学系。在旁人眼中,他应该在原有良好的基础上好好学习化学,考G考T将来去普林斯顿、伯克利读化学Ph.D.,但是他从第二年开始对管理咨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晚上辅修管理类课程,坚持每周阅读5份商业报刊,毕业时被一家著名咨询公司录取,创造了理工专业找工作的奇迹。

  这里要说明的是,专业没有好坏之分。举这位朋友的例子,不是说学化学没有管理有前途。只有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好的专业。就读于外文系各方面出类拔萃的Joy在谈及成功经验的时候说:“你说国际金融系好吗?但如果我去读金融,可能就变成平平之辈了。我还是喜欢学语言。”因此,千万不要舍弃自己的兴趣去追逐一些表面光鲜的时髦玩意,包括“四大”,如果你不能忍受“四大”的作风。

  当你在专业学习中觉得非常枯燥、痛苦,这时候你需要认真对待自身的反馈,花点时间思考将来的路何去何从了。这是一个重要性不亚于高考的时刻。

  2、在大三暑假找一份过硬的实习

  破坏一个旧世界是容易的,建立一个新世界却不那么简单。抛弃了原有专业(其实不是完全抛弃看到后面你会明白的),你还剩下什么?你可能沮丧地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技术上拼不过同专业的硕士博士,工作经验上又不如经管学生。因此,一份过硬的实习将起到非常非常大的作用。这里指的实习不是随便去一家企业混上几个星期打打杂,而是通过投简历、面试、闯关、拿到OFFER然后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充分感受外企的工作氛围,熟悉他们的用人原则。有心人还可以留意公司的结构、分工、运作;观察公司员工的衣着、谈吐、性格,并与尽量多的人交谈使自己融入其中。这样你的实习收获自然要比别人大得多,以后在面试中谈到这段实习的时候,你就可以侃侃而谈,使面试官非常满意。

  这里推荐几家知名企业,从现在开始就积极准备,为进入这些公司而努力吧!

  P&G宝洁公司去年被全国大学生评为“最想为之工作”的公司。一套完整而诱人的培训计划是宝洁最吸引大学生的地方,即使实习生也能享受到非常优厚的待遇和精心设计的培训计划:每周一次的特别培训,普通员工收入70%的实习工资,免费住宿四星级宾馆一个半月……当然,宝洁的大门不是轻易能打开的,请从它著名的“7个问题”开始准备吧。

   GE相比宝洁,GE暑期实习招的人数就大得多了。但是,GE不会到校园来招聘暑期实习生;这就需要发扬Proactive的精神,主动出击,把简历投到公司,并在必要的时候打电话联系他们,表达自己对公司的热忱。找工作很像谈恋爱,往往是最心诚、最主动而不是最帅的小伙子得到了心上人。当实力在短期内无法大幅提高的时候,热情与自信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请浏览www.ge-china.com

  Wicresoft一家年轻的电脑软件公司,因为有了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和微软的参与而格外引人注目。微创每隔几个月都会贴出招聘实习生的广告,岗位包括技术类与非技术类,而且需求人数不少。去年5月成立之初到复旦招聘intern时的声势和学生挤破教室的疯狂至今令人难忘。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招收的第一批实习生出路都不错,很多人毕业时拿到多家“四大”的OFFER。

  同样值得关注的公司还有强生(Johnson&Johnson),斯仑贝谢(Schlumberger),联合利华(Unilever), Intel, IBM, Microsoft。至于像BCG,Mckinsey, ATKearney这样的老牌咨询公司,基本不招非经管专业的学生。这倒不是偏见,而是在当前的大学教育模式下,一个学基础学科的学生很难有机会Exposure to Business,除非他很早就开始主动找实习、读商业报纸。我只认识两个这样的超前主义者,碰巧都是学化学的:一个从大二起每周买5份商业报纸和杂志,不买就感觉少了点什么心里空荡荡的。大三时去Mckinsey做过实习,尽管只是做translator不涉及BUSINESS,但是已经足够使简历很出挑了。他毕业进了LEK咨询;另一个参加过宝洁公司的3-day Business Training Course,化学与经济双学位,英语口语流利自如得像说母语,分析商业问题结构清晰无比,思路严谨却又有创造性。毕业的时候BAIN给了他OFFER。

在这里举他们的例子,是要说明三点:

  一是英语的重要性。这一点大家并不陌生。学了这么多年外语有谁不能在English Corner跟别人聊上几句呢。我这里说的英语过关,是指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是用地道的英语熟练地表达对某一问题比较成熟的看法,比如让你在3分钟内谈谈美军部署的TMD防御系统对世界的稳定有何影响。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对一谈话时的口语能力与在公众面前做Presentation时的口语能力完全不是一回事。台下聊天一般比较放松能够正常发挥水平,但在众目睽睽下你的大脑可能瞬间一片空白,由此带来的紧张将使你不由自主地加快语速,而思路却像掉了链子一样,最后结结巴巴傻瞪眼。即使是久经沙场的人也会视公众讲演为畏途。一位参加过“欧来雅校园企划大赛”并获奖的选手事后告诉我“在台上紧张得呼吸都要停止了”,“一些要点忘了要讲”以及那句一语道破的“我还是喜欢和别人一对一的交流,那样很自在,是我喜欢的方式”。

  二是交友要广。圆的半径越大,与外部接触的面积也越大。生活圈子亦是如此。打开自己的交际圈,走出去认识更多的有质量的朋友,是大学中非常重要的一课。有人说MBA的本质是NETWORK,这是否能给人一点启示呢?小布什在Yale法学院读书的时候认识学校1/3的学生,这些人为他将来在政界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他的成绩单上都是B和C;我上面提到的那位每周读5份商业报纸的朋友,Mckinsey的实习机会是通过朋友介绍的。美国有本畅销书叫作“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的”,在谈到经济萧条时怎么找工作时,说永远不必为此发愁,只要你认识足够多的人。当公司内部调整出现职位空缺的时候他们就会找到你,而招聘会上的信息永远是慢一拍的。朋友还会在你消沉困难的时候扶你一把。去年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在申请美国MASTER的时候正处在人生的低潮,几欲放弃。后来她打国际长途给我诉苦,说如何不适应美国的生活、如何不想申请学校干脆回来找工作得了。我很了解她,知道她更好的前途是去美国读书而不是在国内工作。聊了一个多小时她心情慢慢好转,过了几天鼓起勇气开始写申请的ESSAY。我们保持电话联系1个多月,最后她去了Stanford,现在就沐浴在California Sunshine中。从这个例子中看出真正的朋友能在关键的时候帮你一把,而友情的花朵是靠平时细心灌溉与呵护的。

  三是要始终保持自信。如果没有自信,便不能百分百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像K歌的时候,老是担心自己会唱走调的人真的会跑调,放开嗓子的人反而可能唱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许多非经管专业的人(戏称少数民族,因申请人数少),抱怨四大偏爱经院管院的学生(下称汉族,因其人数众多)。在我看来,情况恰恰相反。“少数民族”在面试的时候经常收到优待,比如不会被问及一些棘手的专业问题,比如“如何划分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和冷不丁的名词解释“异地托收承付结算”。问到的最常见的问题是“你是学生物的,为什么到会计师事务所来应聘?”,而且面试官通常对此很好奇。如果回答的好,很容易使你stand out from the applicant pool。KPMG的一位Partner曾经对一位前来应聘的数学系学生十分赏识,当场给了她OFFER;另一位学习基础学科的应聘者只用了一轮就拿到了DTT的OFFER(常规需要两轮面试),因为该学生在debate中表现出的机智、逻辑以及合作精神深深地打动了面试官,并破格提前发OFFER。从这些例子看出,理工科学生一般条理清楚,逻辑清晰,脚踏实地,而且没有经管院学生的浮躁,这些恰恰是四大所看中的地方。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少数民族”而自卑,充分利用自己背景的Unique,你就会胜利。要知道,少数民族总是受到优待的:—)

  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台上一分钟,台下一年功。你需要多给自己创造面试机会,很少有人在开始的几次面试中就取得成功,随着面试次数越来越多,你的表现也会相应改善,但是像“四大”这样的著名外企是第一批到学校开始招聘的。如果以这些公司作为练习对象代价未免太大了。在11月这些外企进驻校园之前,你的面试经历越丰富,成功的把握也就越大。

  我的第一次面试是大三寒假中应聘一家网络公司。地点在一家非常小资的咖啡店,但是Elline(面试官)咄咄逼人的眼光让我大脑渐渐空白。我说的越来越结巴,思路跟不上语速,最后不得已说了声SORRY停下来整理思路。回去后闭门思过总结教训,一个多月后在宝洁的管理培训课程面试中东山再起。如果没有失败的“第一次”,我估计后来去不了宝洁实习,现在大概还在研究程刚等人编写的《外企高薪面试指导》,努力实践着上面的金玉良言。

  3、阅读商业报刊,培养商业意识

  推荐阅读的中文报纸有《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这两个网站英语地道纯正,长期阅读能丰富自己对Business Issue的英语表达。在面试中让你就某个商业问题发表评论时,你就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了。我在面试四大的时候遇到的TOPIC是“Integr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ttribute for an account”,好在平时有积累最后说的还不错。至于中文网站,推荐万科论坛,文章质量较高。


四大会计事务所招聘潜规则与应聘技巧(2)

http://21manager.com/dispbbs.asp?n=147,114006,0,0,0,0,0,1#114006

沙发
发表于 2007-5-14 20:36:0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但好像与四大没有什么关系。另外这三篇文章可以成为一篇。

板凳
发表于 2007-5-15 09:52:51 | 只看该作者
内容确实和题目没有什么关系,可能转帖不看帖:) 实际上对于应届毕业生一定程度的盲目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件坏事。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在工作了两到3年才真正的清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在我看来仅仅依照自己的兴趣或爱好选择职业道路并不是非常好的,必须还要考虑行业的大环境,发展方向。
4
发表于 2007-5-15 14:57:59 | 只看该作者
[em01]
5
发表于 2007-5-15 15:37:01 | 只看该作者

就是,不过还是要谢谢搂主哈!

6
发表于 2007-5-15 16:51:13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东西还是有用的。谢谢楼主。辛苦了

[em07]
7
发表于 2007-5-15 16:55:1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转贴,很好,先谢谢。
8
发表于 2007-5-15 22:47: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楼主的分享!
9
发表于 2007-5-25 15:57:0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很有启发性。

10
发表于 2007-6-27 13:59:33 | 只看该作者
搂主说的很实在,谢谢你的分享!有梦想在就有希望!为了梦想加油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