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再谈企业文化

[复制链接] 9
回复
161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6-21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谈企业文化

  之所以写这篇东西,目的是想让电子分厂统一认识,让大家搞清什么是企业文化?怎么建立企业文化?以及在构建企业文化中管理层的重要性。(至少达成共识)。树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和工作标准“零缺陷”的新思维。改变大家固有的“事情做得多,所以错得多”等陈腐的观念。以最低的成本得到最高的产出。
   
“企业文化”目前是一个很时髦的名词。介绍企业文化的文章和书籍多如牛毛,如“没有文化支撑的企业干不成事”;“企业文化不是一杯可以随时解渴的水”;“企业文化--管人的最高境界”;“什么决定中国企业能笑到最后(意指企业文化)”等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了。
那么什么叫企业文化?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有这样一个通俗的解释: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
  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 。
  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
  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
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 。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
  後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接下来,再换猴子,再换猴子……最后,实验人员早已不再插手,这个传统却一直继续着。对这群猴子来讲,“不能吃笼子外的香蕉”就成了他们的一种文化。
    企业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这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企业因长期以来的行为模式(主要受领导层影响)而形成的企业内部共同的价值观。
所以,每个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只不过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罢了。
    所以做企业文化不是找一家咨询公司,一年内就可完成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朝着一个方向逐步改进才对。
所以最忌讳管理层在政策方面优柔寡断,今天想这样,明天又想那样,变来变去,造成员工无所适从。很难形成企业内部共同的价值观。
所以管理层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想要什么,就该奖励什么。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论是古代的君王、官吏,还是今天的总统、经理,你奖励什么,惩罚什么,无疑就是向世人昭示你的价值标准;你的下属、员工,或者认同你的价值标准,努力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成为你所希望他成为的那种人;或者不接受你的价值标准,脱离你的企业、组织而去;或者就是阳奉阴违,投机取巧。没有第四种可能。  
  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建立自己正确的(即符合企业、组织根本利益的)、明确的(即不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奖罚手段的具体实施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应该是管理中的头等大事。  
在电子分厂,有一块大大的宣传牌,上面写着“构建电子分厂质量文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质量”指的是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实物质量)。
上面说:
……
文件再多再好也不过是一张纸,只有能切实按其执行,才能发挥它们作用,所以我们关键是要去做,按照标准规范去做,绝不允许偏离轨道,因为如果每个环节都偏离一点,做的不标准一点,最终就表现为产品不合格,……从而使企业无法生存下去。
……
在电子分厂的日常工作中,执行标准必须是“零缺点”,而不能是“还可以”、“差不多”、“马马虎虎”这些无法衡量的概念。
我们的……观念就是: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次可以将事情做对”和“零缺陷”所指的范围涵盖了分厂员工的所有工作环节,而不仅仅是指生产线上的员工。)
这个观念一定要贯穿于我们分厂的整个工作过程中,每个员工和管理人员都要接受这个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日常的工作。
  为什么要提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如果不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那么企业营业额的15%-20%的费用会花在测试、检验、变更设计、返工、售后服务、退货处理及其它与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有关的成本上,如果我们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那些浪费在补救工作上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就可以避免。
(我做过一次统计,由于我们没有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有些事甚至第三次才将事情做对,造成的损失真的达到26%以上,大家可以估算一下自己部门的情况。从下半年起,我们将每月把由此引起的损失情况进行统计和公布。)
  如何“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正如著名的品质管理大师克劳士比所说:“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个标准”。
  ……我们希望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就需要管理层做这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制定员工的工作要求,让员工知道如何做才是对的,包括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标准,也要员工知道,必须按照这些标准行事才是对的,不能想怎样做就怎样做;……,然后尽全力去鼓励、帮助员工按照要求去做。
……
为什么第一次可以将事情做对?为什么“零缺陷”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人们在生活上自小接受的观念便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他们踏入企业生活时,这样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于是人们流行说:“凡人必犯错。所以,凡有人参与的事,就永远不可能完美。”
而人的确是会犯错的,尤其是有些人根本就不以犯错为耻,而且犯了错也满不在乎。可以说,这些人已经认为,每天不犯点错,就难以证明自己是人了。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人们是不是有先天的犯错比率呢?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有相同百分比的犯错比率吗?就以发放工资来说吧,一个人若在工业活动上出错比率是2%的话(如我们的技术文件、BOM系统、更改单或文件发放),我们能假定每月财务部发放工资的出错率也会是2%吗?是不是也每个月都有几次进错了家门?假如你是医院的院长,你会不会在妇产科执行这样的政策:我们的护士现在将会每天失手摔掉3个婴儿,不过,我们正在改进,以后将每天只摔1个婴儿。我们药房的出错率也已经大幅下降,已达到5西格玛了(万分之二点三),我们正在大力开展6西格玛活动,再过两年,我们药房的出错率将达到6西格玛(百万分之三点四)………
如果你也同意这样的假设实在荒谬的话,就必须承认,犯错的多少,视个人对某些事的重视程度而定。人们对某些事情特别谨慎,比如说,他们知道在一些事情上犯点小错没什么大不了,而摔掉婴儿和给错药却万万使不得的。简言之,人们抱有双重态度。在某些事情上,人们视缺陷为理所当然,而在另一些事情上,人们却要求完美无缺。
酿成错误的因素有两种:缺乏知识和漫不经心。知识是能衡量的,也能经由经验和学习而充实改进。但是,漫不经心却是一个态度问题,惟有经个人彻底的反省觉悟,才有可能改进。
克劳士比说:“只要我们对不应该有的错误事件,制定了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它就永远存在;可是当它不被接受时,就会自然消失”。所以说,无论是工作质量问题还是产品质量问题,都是我们“心想事成”的结果,因为如果你想让某事错,它就一定会错。
古人有训:矫枉过正,乱世用重典。用重典,就是为了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重视,自然人们就不容易犯错了!
任何一个人只要决意小心谨慎,避免错误,便已向“零缺陷”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如果我们在工作上也坚持“零缺陷”的标准,每个人都坚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我们的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太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我们就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好的产出。经济效益也会快速增长。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更是对企业的“人”的要求,产品是人做出来的,品牌也是人打出来,我们提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是对员工质量的最高要求,它是人品、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反映。
因此,产品就是人品,质量就是素质。
因此,“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对”的能力是21世纪企业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能力。
因此,不折不扣的按规定做事,认认真真地做人,“第一次可以将事情做对”和工作标准“零缺陷”,就是诚信,就是质量!这就是我们电子分厂想要构建的文化!!!
                 
                                 2003年6月5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21 13:00:37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3-6-21 12:41:0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文化到底意义有多大?现代人都是迷惘的一代,到底该信什么呢?
板凳
发表于 2003-6-23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呢?
4
发表于 2003-6-23 12:38:0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文化简单点说我想就是企业中的人构成的一个团体,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
5
发表于 2003-6-26 10:13:00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的文章,顶呀!!!!
一直都在谈企业文化,但怎样的企业文化是有说服力的,适应本企业的实情,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楼主提出的企业文化比我现在所在企业里矫情的口号实在是强太多。
6
发表于 2003-6-26 10:32:00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孕育传统,传统孕育文化!
  企业文化也是如此,一种文化的建立离不开积累。所以不要指望在“一段时间”通过某种强制手段就能制造一种文化。
7
发表于 2003-7-3 13:37:00 | 只看该作者
文化治心,制度管形
8
发表于 2003-8-9 13:12:00 | 只看该作者
当两个企业管理水平,硬件水平相当,规模相当.
这时候哪个企业更有竞争力和持久发展力就要看企业文化了.
9
发表于 2008-5-9 10:13:00 | 只看该作者
不同的企業不相同的
10
发表于 2008-5-11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比较深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