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R天地] 联想裁员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阶层失业

[复制链接] 69
回复
1256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4-28 09:0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提法非常好,值得我们的家人,知识工作者来思考,世界扁平化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如何把握未来的方向,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价值载体。
 
最近,联想发布消息,再次在全球裁员1400人,占员工总数的5%左右。除了大中国区没有波及之外,这次裁员涉及到全球各个大区,而联想总部美国罗利则成为重灾区,将裁员20%。从部门来看,主要裁减的部门有会计、财务、供应链、客户服务和软件测试部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裁减的部门都不是生产部门,而是知识阶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学毕业生”应该从事的职业。 

    实际上从全球范围内都可以看到,知识阶层失业已经威胁到了美国,从而拉低了这
个阶层的薪资水平。记得就是去年联想组织去美国总部采访的时候,给我们开车的是一位退休的警察,反应很慢,显得老态龙钟。但是,导游却告诉我们,这位老兄自己有5台车,就是依靠给别人开车,他的生活水平比罗利科技三角区的很多工程师的水平要高很多。今年我去美国达拉斯TI总部采访,正好见到了TI的中国员工组织在搞活动,也听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TI现在也在鼓励这些搞研发的华人工程师转岗,有潜质的可以去从事Marketing的工作;如果希望回中国发展,TI还会给予一些鼓励措施。

    实际上《商业周刊》早在好几年之前就有一篇封面报道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它不是通过什么数据反映全球化的影响,而是写了两个准备大学毕业的学生,正准备走向社会。其中,那位美国毕业的男生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惶恐之中,因为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好的工作机会没有;而那位印度小姑娘却野心勃勃,已经有好几个工作职位在等着她,未来她还希望能够创立自己的公司……

    这其实就是因为世界已经变平了。从全球产业分布和跨国公司的布局来看,凡是能够在低成本地区完成的工作都将转移到低成本地区。什么工作能够转移呢?与很多人的想像相反,在美国当保姆、当护士、给人开车这些看起来层次比较低,只是体力劳动的工作,由于工作与本地化结合得很深,反而没有办法转移,像在美国护士就非常紧缺,工资一涨再涨;而像软件编程、IT系统管理、财务这些看起来好像很高端的职位,由于它的通用性,反而非常适合进行全球转移,很多都被外包给了印度和中国这样的低成本地区。于是,美国的中产阶级反而失业了。

    其实,在中国何尝不是这样?很多大学生抱怨自己当初学了一个很热门的专业,到了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其实这个时候抱怨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你首先必须要把自己放在全球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看看自己的职业会不会被全球化?如果能够的话中国的成本是否有竞争力?或者虽然你的工作能够被全球化,但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了的?比如,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大量采用,普通记帐的会计已经严重地供大于求,工资水平已经多年停滞不前,但是在很多跨国公司里面,能够做财务分析的人才还是非常缺的,薪水反而很高。又比如,姚明没有出国前水平就已经很高了,但是拿的薪水比NBA低很多,其实就是因为姚明只有一个,但是全球化后的姚明的价值开始用全球市场而不是中国市场的水平来衡量了,他的价值当然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记得托马斯弗里德曼好像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是罗琳(哈里波特的作者),很好,你不会被全球化;如果你是社区工作者,很好,你也不会被全球化;而如果你“不幸”成为了一个知识工作者,那你就要小心了……因此,英语、计算机甚至MBA都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有这些,危机其实就已经降临到你的头上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4-28 09:11:59 | 只看该作者

记得2003年在听上海交大孟宪忠老师讲课的时候,孟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

 汇入大洋,方知威胁所在,更觉海阔天空。

当时不解其中意思,现在看来,确实精到的很,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一波波袭来,世界竞然天涯咫尺,扁平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外包,低成本转移,知识工作者失业,全新工作观,一个个新名次冲击着内心的惶恐。

确实我等知识份子,所谓的管理科班毕业生要深思下了,也许自己面临的处境还不比那些所谓的蓝领乐观,起码各地四起的民工荒已经开始出现,而坐在高档写字楼的白领金领,我们又如何呢?联想不是家,百度不是家,那到底何处是我家呢。

也许我心安处是吾家,所以蓝领们获得很充实。反之我们所谓社会精英的内心的不安,注定我们是无本之木,是浮萍。记得买过的伍佰的带子,歌本里有一句,房子盖到了海上,便注定一生漂泊了。难道,漂泊就是我们的宿命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8 9:34:31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4-28 09:16:33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fisherljy在2007-4-28 9:01:06的发言:

   记得托马斯弗里德曼好像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是罗琳(哈里波特的作者),很好,你不会被全球化;如果你是社区工作者,很好,你也不会被全球化;而如果你“不幸”成为了一个知识工作者,那你就要小心了……因此,英语、计算机甚至MBA都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有这些,危机其实就已经降临到你的头上了。

知识工作者的危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8 9:18:21编辑过]
4
发表于 2007-4-28 09:20:46 | 只看该作者

fisherljy说的真有道理,受益菲浅。

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保持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

其实做企业也一样,大家都差不多的企业在竞争,最后都是头破血流,只有差异化的竞争,才能带来更厚的利润。

谢谢fisherljy提醒

5
 楼主| 发表于 2007-4-28 09:28:0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yuyu在2007-4-28 9:20:46的发言:

fisherljy说的真有道理,受益菲浅。

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保持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

其实做企业也一样,大家都差不多的企业在竞争,最后都是头破血流,只有差异化的竞争,才能带来更厚的利润。

谢谢fisherljy提醒

不客气了,大家都是家园的家人,同道嘛。

希望看到yuyu更多的精彩分享!

6
发表于 2007-4-28 09:31:03 | 只看该作者

FISHER兄的好贴

确实,一是我们好多知识的载体不能得到知识工作,同时也不能成为知识工作者,也就是德鲁克所说的管理者;二是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可以知道作为失业以及通胀是除了商品之外最容易进出口的。如果developed不好过了,developing的明天也会如此。三是印度仍然推崇的是大学教育是精英式的教育,和人家比我们的大学合并后的现在连技校也不如,所以我们的大学生不要想3—4个OFFER在等着。四是我们控制不了别人,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更专业、更优秀,也就更有竞争力。

刘德华说:我唱歌演戏在香港都不是最棒的,但我绝对是香港艺人里面最努力的。所以华他当偶像能当这么多年,并且是多元化人群的偶像,对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的影响只有靠专业和敬业。

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深刻也越不容易为人重视,vision rich,method poor,我们不要这样。

7
发表于 2007-4-28 11:09:2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这样反思我的“知识的”,我的“知识的”中有多少是光盘或硬盘中的不能运行“数据和程序”,清空一些不太好用的“数据和程序”对提高电脑的整体运行效率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但并不是不需要好用的“数据和程序”。

识别是不是好用的“数据和程序”依赖于更好地“数据和程序”和执行器,更少不了核心的"CPU"。问题在于我适合做什么,如果我适合做线缆和插头、插座(我比别人做得更好),那么我就应该做线缆和插头、插座。

想想也真有意思,我的电脑常常会犯一个故障,就是我的显卡和主板插槽之间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毛病,这个故障真的还困住了不少懂电脑的好手,然而后来我知了,当每次发生故障时,把显卡和主板位置反复试着重插就行了。

对于我的电脑来说,如果要选择,我情愿选择能可靠衔接的接触硬件;然而在电脑故障发生之前,我如何确定哪儿最可能出现问题,解决如何确定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和程序”和“硬件”的支持啊,最终“数据和程序”和“硬件”问题就在现在我是什么样的来决定;我是什么,将决定了我将要做什么,如何做,只有把我是什么问到底,才会为我提供适合的行动方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8 11:34:13编辑过]
8
发表于 2007-4-28 14:01:58 | 只看该作者

一直都隐约有这样的担忧。看了又看,感慨,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管理科班出身的人,也许该掌握点“技术活”。

9
发表于 2007-4-28 19:00:53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工作者,作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阶层之一,有更多的机会,同样,也面对更高的要求,面临更高的挑战。

而对从事管理阶层的人来说,越来越认同知识工作者唯一能管理好的对象只能是自己,另外一方面,更多的用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做为一个管理者需要的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格魅力,而专业技能只要有百分之三十,权力只要百分之二十就够了。

想成为赢家,就先要成为专家。

那么如何成为专家呢?大约有百分之二十七的人,是没有任何概念或想法的,所以他们生活在自己所处的阶层的下层,而百分之六十的人,有些模糊的概念,所以他们生活在所处阶层的中下层,百分之十的人有清淅却是短期的规划,他们足以生活在所处的阶层的中上层,最后的百分之三,他们有清晰且长期的规划,他们理所当然成为所处阶层的卓越成功者。

面对危机并不可怕,危机意味着有机会突破。

寻找出路,寻找方向,其实很简单,难的就是持续行动,持续不断控制和正确方向的偏差在最小范围。

10
发表于 2007-4-29 08:22:12 | 只看该作者

不幸赶上了全球化的浪潮!

还是很欣赏这句话“汇入大洋,方知威胁所在,更觉海阔天空。”

但何处是我家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